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为富士康唱赞歌,兼论苹果(上) -- 金口玉言

共:💬252 🌺2207 🌵60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7
下页 末页
      • 家园 看怎么算了

        在bailout之后进厂的汽车工人是绝对没戏的。之前的那些人有一些是有可能的。他们的时薪大约是30美元,这样一年按照2000小时工作算就是6万了,加班要双薪,那么还能多赚点。另外公司补贴的医疗和养老保险挺多,我觉得8万是可能的。年资高的就更多些。不过真正到手用于消费的当然没有那么多。只能说资方花在这些人身上的钱是可以达到8-10万的水平,算是人力成本。作为个人,是不能说年收入8-10万的。

        我记得金融危机的时候美国三大要求工会让步的时候就嚷嚷说他们实际人工成本有70-80美元,要是那么算人均成本就十几万啦。其实其中很多是福利支出,医疗啊,休假啊,养老啊,很厉害的。汽车业工人的福利包括退休后医疗包90%,工资按照退休前三年薪水的90%支付(还有说95%的),还有子女上大学补贴学费伍的,总之我是非常羡慕的。所以有人打算退休的时候就拼命加班什么的狠干几年,把年薪顶上去。

        • 家园 年薪如果包括福利, 那有些误导

          不过对原文结论影响不大.

          想起个笑话, 说某个生物学生多么多么优秀, 本科后得到美国某大学一年7万美元的奖学金.....好象是在某个相亲节目上面, 其实是没撒慌. 不过某个女生可能会有点失望.

          • 家园 我用google搜过

            有人写过总结文章。不过不想花太多时间为一个小论据做总结,所以没贴上来。总之说年薪8~10万不离谱,要说成本应该是远不止这个数。不知道你人在哪里,如果是在美国就应该对医疗保险(还有法律成本)有所了解,说是美国工业社会的毒瘤不为过,可想而知这个费用有多高。

            • 家园 合和, 只是好奇, 不要在意.

              我也说了对你文章结论影响不大.

              只是, 我看见的10年DATA是汽车工人平均(AVERGE)年薪大概 $6.8万. 可能你说的8-10万是MEAN DATA.

              还有, 汽车工人工资高有历史原因, 美国其它制造业工人没有那么高. 比如我以前公司的工人, 半导体制造, 工资是4-5万, 还是很高消费地区, 不过不包括 over time.

              你可以找找欧洲工人工资, 应该比美国还高.

              again,对你结论影响不大, 您继续写.

    • 家园 赞一个

      哪个国家工业化不是从最低端坐起的?而且人家fsk低端么?真的这么低端的话,怎么没见到中国哪个公司把手机作的和iphone一样漂亮呢?制造也是科技的一部分。

      制造都不会,别的就更不要谈了。

      • 家园 你的例子举的不够恰当

        我估计iphone的设计主要都是由苹果设计的(最近解密文件也是如此,iphone在2004年的代号是紫色项目 Project Purple,研发人员高度封闭和保密),富士康完全没有决策权。但苹果的设计师也不是万能的,毕竟他们自己不制造,于是很多时候会碰到工艺上能否实现和是否合理的问题,这时候富士康就12345各种情况摆出来了,并提供自己的参考意见。与此同时,富士康一定要深刻理解iphone的每一个零部件的作用,冗余组装步骤即使多1秒,这几十万人协同工作也是巨大的损失。

        换而言之——除苹果之外,在所有公司中富士康对iphone的理解最深刻。我们打个两个比方:1.如果有一天苹果和富士康闹翻,那么富士康设计的Android手机一定是最好的,除了操作系统稍作改变,什么都不用变。2.富士康类似神舟飞船的总装负责人,他不必了解每一个子系统的系统,也不可能全都了解,但他一定对整个飞船有着最深刻的全局理解,并且要对整个系统负责,要具有很高的水平才行。而富士康的人员90%以上都是中国人,厂房机器设备更不用说,所以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国整体产业水平的进步。

        • 家园 说的很对

          富士康的工程师对其他的公司也介入的很深。HP的服务器,PC的设计,在设计阶段,就有Foxconn的工程师全程跟进。

        • 家园 这个你说的更全面

          工业产品的设计和制造水平本身就是相辅相成的。工业设计如果不把制造方面的问题考虑进去,基本上做不好。好的设计师一定要非常熟悉制造工艺,材料特性。比如用什么材料才能达到设计强度,表面如何处理才能实现设计效果,加工过程如何控制才能保证合格率,以及如何在效果和成本之间平衡等。这些知识如果没有自己亲自跑到生产线上解决问题,靠纸上谈兵是学不到的。

          所以才有所谓产业链的概念么,没有这些基础制造业,培养不出什么好的设计师。

    • 家园 纠正一下, 微软XBox大卖,空运美国的生产企业是伟创力

      那时候XBox有两家生产企业,伟创力和天弘,空运的是伟创力, 通过珠海和香港机场空运美国的.因为Xbox的需求量一年中变化非常大,低谷可能只要十几条生产线, 而高峰就要60多条,后来天弘退出Xbox生意, 富士康才有机会进来.现在Xbox分布也大概是伟创力80%,富士康20%吧.

    • 家园 问题的关键在于:富士康的产品有没有价值?

      或者说,苹果微软等大企业设计的,究竟是必需品,还仅仅是玩具。如果是必需品,那就永远不会过时。如果只是可有可无的玩具,一旦人们不需要了,整个产业链也就不需要了,富士康又有什么存在的价值呢?

      以健康和自由换取玩具,值得吗?

    • 家园 欧洲不行了,美国不行了,但有我富士康在,河蟹社会无忧

      代工厂本就是美欧高技术产业的附庸,做得再大也是附庸,也不看看技术资金握在谁手里。如果把台湾特产的代工业当成了中国工业化的救星,就别做这个梦了吧。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