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巴黎游记(一) -- 火候

共:💬25 🌺17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巴黎游记(四)

      Tower or not, it is not a problem.

      去巴黎一定要去埃菲尔铁塔的,只因为它是我认识世界的开端。小时候父母给我买过世界名胜的拼图,在一片宗教建筑和政治建筑中,唯有铁塔和悉尼歌剧院卓尔不群,让人印象深刻(可能因为哈尔滨的建筑风格让我对那种古典主义免疫吧).悉尼的大贝壳太现代主义,远不如铁塔的蒸汽风格来的有质感和亲切。

      出了地铁(不是RER,貌似是7号线),我感觉走了很远才走到铁塔前面那个大草坪。和铁塔西侧的战神广场相对,我把这片走不到尽头的大草坪叫和平广场,因为靠近军事学院的地方有个宣示和平的雕塑---就是几块玻璃上写满了地球村各种方言的“和平”。

      转过头来第一眼看到铁塔,我擦,这是什么颜色啊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回到宿舍,放狗得知,这叫tower Brown,灵感来自于巧克力.说实话这种甜甜的,粘粘的感觉不太适合我这种单身背包客。(鄙视一下自己)。

      步行穿过不短的草坪之后,铁塔突然变得好大,自己突然变得好小,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个不是我拍的)

      我在想如果只有我一个人的话再来点闪电什么的,爬铁塔就得两股战战,几不能行了。不知道有没有人编过铁塔魅影什么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网络图片)

      尽管我到的时候是傍晚了,人还是很多,貌似只有北脚的电梯时可供使用,其他的电梯都不载客登塔,仅仅向下运人和空载向上,可能是为了限制客流吧。

      我是从南脚入口拾级而上,仅到一二层(我原以为可以爬到塔顶),学生票5欧挺合算,我可不想为了等电梯在楼下白白浪费几个小时。门票的形状也很特别,长方形的票面上印着夜景的铁塔,上方有两个可以被剪掉的角,上楼剪去一个角 下楼没有人管。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原来电梯是这么开的,开电梯的工人那个时候也是高级技工了吧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一个劲地往上爬,感觉也就一首歌的时间就爬到了第一层,傍晚铁塔里面黑乎乎的,网上标价昂贵的餐厅,咖啡馆什么的看起来一点也不高级。第一层没什么风景,那就继续向上爬

      。楼梯间有很多介绍铁塔历史的宣传板,从古斯塔夫埃菲尔的设计历程开始,中间夹杂着钢结构的发展历史,直到埃菲尔去世。和最初版本相比,现在的铁塔模样算是很朴素了。

      第二层和第一层距离也不远,很快就能到达,很奇怪的一点是居然没有人从楼梯上下来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爬到二楼发现人真多,老印一家一家的,叽里呱啦的印度英语。上楼下楼的像苍蝇一样挤成一堆,我差一点就随大流下去了,幸亏人多,给了我思考的时间。二楼的平台的外层护栏上都贴有介绍巴黎名胜的宣传板,配合铁塔上的视野,非常的直观。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想混上到顶的电梯,未能如愿只能乖乖的重新买票登顶,好像是9欧元。电梯里面人挤人,需要很多人疏导,不过conductor态度很好,不免怒容但是仍然彬彬有礼的把游人推来推去。

      除了电梯速度让耳膜有点疼以外,没有任何高速电梯的不适,当然速度比哈尔滨的龙塔慢多了,副作用也小很多。

      走出阳台,一下子就冻成冰棍了。狂风阵阵,伴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整个一小荷兰啊。看着身边牛高马大的白人都裹在羽绒服里面,包在单层冲锋衣里的我感觉更冷了。

      冷归冷,塔上的视野真是不错,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要不是有护栏,真有种君临天下的感觉。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拍拍 ,那拍拍,身边的游人换了一茬又一茬,终于等到了重头戏----日落。

      关键词(Tags): #巴黎#荷兰#埃菲尔铁塔#游记
      • 家园 【原创】

        铁塔票可在网上购买并预定时间。夏天建议晚上7、8点钟灯塔,可看日落。

    • 家园 花完再评,挺多不对的

      巴黎市内交通

      我在巴黎前三天买的是三天的paris pass,一个人是21欧元,一到三区的各种公交地铁三天内随便坐,部分地铁换乘需要重新买票(咋就不学学咱帝都地铁呢),总的说来还是比单买车票便宜。有个黑人妇女在我进站的时候蹭票,吓我一跳,不知道巴黎地铁对逃票的怎么处理,我在这三天时间里碰到了一次查票,不知道算不算走运。巴黎的地铁车票三站以内都是1.7欧元,貌似没有那种论次数的通票。需要注意的是,凡尔赛宫和迪斯尼都不在三区以内,需要在行程三区边缘以内的地方买车票。

      可以买10张的一个carnet地铁票,只要12块。查票不定时不定点,逮住会挨罚,逃地铁票的罚45欧,逃RER票的罚67欧。地铁公司的人靠这个创收。

      一,除了一号线以外都是半自动的车门,不按按钮或者拨动手柄,车门是不会自己开的,TNND第一天差一点就没下去车。

      14号线直接就是无人全自动的,另外还有有轨电车 tramway的T1 T2 T3都是那种触摸的按钮开门。RER ABCDE全部都是按钮开的。最近越来越多新型号的车厢还有空调。

      二,狭小的横向座位:车座都是朝向车头或者车尾的,进出很别扭。地铁座位空间狭小,纯硬座,时刻提醒你赶紧下车。

      1 3 9 13 14等等线都有侧面坐的座位,1 3 13 14还是有不少很宽敞的大座位的,但是巴黎的李铁都是小车厢,大座位就只能一排2+1,小座位就可以2+2。 进出别扭是肯定的,我上个月就是因为挤地铁门被偷走了钱包身份证神马的。

      法国人对地铁里的环境非常的有自信,列车在隧道运行时是居然是通过车窗来进行换气的。列车的传动系统上面都是灰尘,橡胶车轮也是埋埋汰汰的,车站也没有换气系统,只有c线是半开放隧道。尼玛,在这种充满粉尘弥漫着机油和铁屑味(好比原来帝都一号线)的环境中,巴黎人怎么就能忍受呢。

      地铁里面的环境比你描述的还差,因为很多车站是不通风的,有很多流浪汉在里面过冬,味道相当纯正(茅厕味)。 隧道开放不开放跟线没关系,跟巴黎地势有关系,你肯定是去的铁塔那站 champs de mars那里是开的,大部分时候巴黎地铁都是在地铁下的,少数,比如2号6号等等会有一段是在地面上面的,用高架桥。出了小巴黎的RER线基本都在地面上了,那一部分都归铁路公司运营,巴黎市内的部分归地铁公司运营。一趟车穿过巴黎还要换两次司机。

      香榭丽舍大街的法语发音和汉语简直是一模一样

      标准发音是 伤塞离sei,能把champ发成香音的多半是湖南人吧

      • 家园 只待了四天,纯粹一个过客

        carnet 10张的地铁票没注意,早知道买那个就好了。巴黎城铁网站上面好像也没怎么提。。。。地铁公司刻意引导我买的天票。。。。。有天票优惠的那几个景点,我都没时间去

        14号线没坐。车门按钮也有不少,我没否认按钮的存在,吐槽的是半自动的开关门,我在匈牙利坐工人党时代的地铁都是自动开关门。即便有按钮按钮也都是脏兮兮的。。。。放在那个环境里感觉就好像网吧里的鼠标一样

        荷兰只有鹿特丹有地铁,也是那种小车厢,不过巨大的荷兰人站在里面我并不感觉憋屈,可能是座椅数量和布置的原因。巴黎地铁设在门边的那个折叠座椅,在人多的时候必须收起还是要靠乘客的公德心来提供更多的站立空间?

        香榭丽舍这个翻译表意还是不错的,兼顾音意,我自己就翻译成“上舍里塞”。。。

        巴黎的地铁比较有意思的一点是那种脚踏的气动开关门,真想在上面使劲跳两下

    • 家园 巴黎游记(三)

      在订好车票之后,我稍微做了一下功课,找了一下距离巴黎的eurolines终点站galleni最近的景点,完全可以赶过去看日出。但是事不随人愿,一出车站的门,我就被钢筋水泥从里困住了,转眼之间就失去了东南西北。绕着车站,这看看,那看看,忙乎了半个多小时,不得不钻进了地铁站,那么早公交车还都没有头班车呢。不过我在问路的时候学了一个法语词Père Lachaise ,我的读法是“破.辣茄子”。。。。。

      这个茄子园就是我第一天的第一个目的地拉雪兹神父公墓。

      这个公墓得名于拉雪兹神父,它是路易十四的忏悔牧师,原来在这有座房产,后来巴黎政府买下了这座房产把这里变成了公墓。拿破仑时代公墓开始扩张,据说是为了避免死尸留在城内(茄子园所在地原来是郊区)导致传染病扩散。现在随着城市的扩张,这座曾经的郊区公墓也成为了巴黎市内的著名的旅游景点。

      注:到了墓园门口发现事前功课根本就不及格,墓园平时8点开门,节假日9点,(我说门口怎么连个人都没有呢)。碰上耶稣升天节的我只好在茄子院门口再等上一个小时。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对已经逝去的人来说,每天的日升日落有什么意义呢?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门柱特写

      开门以后可以从门卫处免费领取拉雪兹的地图,需要注意一点的是,地图上有两种数字,一种标示街区(无圆圈包围)另外一种标示名人墓所在位置,无圆圈。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墓道上却有很浓重的死人的味道,那种尸蜡的气味让人有些作呕

      逝者无贵贱,但是鸿毛泰山之别还是有的。茄子园里,有的墓碑简陋却鲜花不绝,有的墓装饰辉煌却乏人问津。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意大利作曲家罗西尼的墓,他是《塞维利亚理发师》的作者,客死巴黎。棺木早已于1887年迁回傅罗伦撒,可是仍然鲜花不绝。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是罗西尼墓旁一座相似规格的墓葬,早已破败不堪。

      虽说逝者无贵贱,但是墓碑有价格,有钱人装饰自己的墓也是不遗余力,管他是否流芳百世,装饰一下自己最后的归宿还是无可厚非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歌剧导演维斯康迪,死后也不停止思考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他们静静的躺在这里,渐渐的被时光遗忘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个中国人是什么来头,她的墓前献花最多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拉.封丹寓言的作者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布加迪的墓,非常简单却很霸气,就像是布加迪的跑车一样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王尔德的斯芬克斯,周围已被玻璃幕墙保护起来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自由引导人民的作者,德拉克罗瓦的墓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乔治,比才,《卡门》的作者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詹姆斯,莫里森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死与新生。

      很可惜,我居然没注意肖邦的墓也在这个墓园,我本人对肖邦的音乐不甚了解,自然也没什么兴趣了。

      除了这些不世出的大才,墓园里还是各色政治人物死后想见的地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越南傀儡王朝最后一任宰相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西班牙国际纵队的法国烈士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某个亚美尼亚将军,这里也是个额表达西方价值观的地方,亚美尼亚,库尔德人和伊斯兰世界流亡者的墓很是不少(当然都很简陋了)。我居然没找到巴黎公社社员墙。。。。。太失败了。。。。。地图上面没标。。。。。。万恶的资本主义啊

      墓碑上的雕刻也是参观的重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花是最常见的主题,这些可能是玻璃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娇艳的花,能永远伴随逝者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人物像也不少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书真是西方人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

      下面再来说一下我发现的几宗最

      最年轻的居民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个孩子应当算是夭折,在化骨堂,与玛利亚卡拉斯的墓相距不远

      最漂亮的逝者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最大的乌鸦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很明显它已经飞不动了,很少注意到,乌鸦的喙也是弯曲的

      最新住户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最老的住户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对夫妇的墓可追疏到12世纪

      最可怜的女儿们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来自港台地区的一家五口,一夫一妇三女,女儿只好当儿子用了,还被老爹呼来喝去。生在传统冲过家庭,对女孩却是有些不公啊。

      关键词(Tags): #巴黎#拉雪兹神父公墓#荷兰
    • 家园 花!能不能发个比利时农舍上来?
    • 家园 巴黎游记(二)

      世人都说法国人浪漫,更确切地说是法国人善于把那种植根于血液中的浪漫表现出来,而巴黎就是法国人对浪漫最好的诠释。

      在到达巴黎之前,我更喜欢德国的城市。德国的城市里总有一种森林的味道,空气弥漫着自然的气息,第一口沉入肺中感觉是沉静安详的,第二口入心却有种野性的感觉。我很喜欢在德国莱茵河边散步,江面上吹来的清风夹杂着冷冽的树木散发的清香,在心底不曾被注意到的野性瞬间就被点燃了。心随风动,那种突然之间灵肉分离的感觉真的妙不可言。德国市政设计人员也似乎刻意模糊了了市区和自然之间的界线,建筑和自然环境之间的过渡非常自然,无论是色彩还是线条方面,即便是市区中有一座山也不让人感觉突兀。那种顺从自然敬畏自然的天人合一总让我想起黑森林原始部落里的那种图腾崇拜:一群长满络腮胡的大长脸(德国脸)跪拜在阴森的橡树前作揖叩头。

      巴黎之行则让我见识到了另外的一种欧洲风骨。如果说德国的城市让人跪倒在自然脚下,让人敬畏自然,那么在巴黎就可以感受到身为人的自豪,一种身为万物之灵与自然平起平坐的自豪。巴黎就像一块画在画布上的平面规划图,仔细规划的街道和塞纳河将城市分割成一个个独立却又相互关联的街区。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徜徉在巴黎的街道,视线总被这些线条引领,从一个地标到另一个地标。巴黎虽然地处平原,街边建筑颇为相似,但是站在哪个角度都不觉得单调,(可是还是容易迷路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德国那些图腾式的仿罗马的建筑如德意志之角,莱比锡会战纪念碑,与巴黎的凯旋门相比,可以被看作是“超级家庙”。巴黎的建筑不仅有那种宏大的气魄,还加入了更多的人文气息。凯旋门气势宏大,却身处闹市,并没有刻意去营造崇拜的氛围。浮雕和装饰体量巨大,有赖于雕刻和设计水平,站在凯旋门下并不让人感到压抑,反而会感到放松。参观的人在观赏浮雕和装饰的时候,不由自主的被带入了建筑师设计好的氛围:游人反而成为了主体,或者说成为了浮雕装饰故事的一部分,游人自己好像参加了拿破仑打败俄奥联军的战役,受人追捧。人文让平等和互动取代了机械式的慑服,来让观者的自身的感受得到升华,这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不过貌似也只有法国人的凯旋门可以做到。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登顶的楼梯,还好不算高,不算挤,比巴黎圣母院的楼梯好得多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不知道这个头像摆在凯旋门内的展览厅有何用意。

      塞纳河边也有莱茵河边那种自然的气息,不过市井气或者说人味重了一些,也可能是因为塞纳河是一条小河的缘故吧。千年的城市,千年的河堤,也许是那些河堤限制了水面,从而限制了想象,或者说抑制了野性和多余的想象,让人学会了控制。因为学会了控制,所以人更像人。

      这就是巴黎给我的第一印象,改天我再来侃侃凡尔赛或者卢浮宫抑或埃菲尔铁塔。。。。。。

      关键词(Tags): #巴黎#游记#荷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