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讨论】五毛是怎样炼成 -- 暗香疏影月黄昏

共:💬418 🌺2986 🌵3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8
下页 末页
    • 家园 我是怎么炼成五毛的

      回顾过去,我发现自己修炼成五毛并不容易,家庭,学校的熏陶,在特定的时间读到特定书籍,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还需要一个相对平稳的生活经历。

      1.家庭出身

      我和小L的出身非常类似,我的姥爷是一名解放军,爷爷是共产党的老干部,两人都一生没灰色收入。我母亲是国企一名普通工人,一辈子勤劳善良,没有下岗,但是自己出去开了几年出租车。

      我的爸爸是国企一名普通技术干部,负责基建,没有灰色收入。

      而小L的爷爷是农民,参加解放军打过锦州和抗美援朝。他的父亲当过教师,后来在教育局工作。

      我们的祖辈都是农民,我们的父辈都是体制内的人,都出身于小县城,后来凭借努力来到省会生活。

      我对他经历不了解,只能简单说说我父母的情况。

      我的爸妈都是体制里比较底层的人,所以两人都没有机会接触到体制最黑暗的部分,但另一种可能是两个人比较乐观或者说看的比较开。

      尤其是我母亲,深深的相信天理这一说,我提起某个冤案,她总是相信政府会搞清楚事实,还人以公道。

      这是一种非常朴素的态度。

      而我的父亲则是一名潜在的军迷,他虽然对武器没什么狂热爱好,但是看过很多战争历史,对十大元帅,三大战役如数家珍。

      我的父亲对于政治黑暗有比较深的了解,但是他对共产党并没有强烈的反感。

      爸爸以前也上山下乡了,他对上山下乡的回忆非常美好,跟我说过:当年农村里的天空特别漂亮,上面密密麻麻数不清的星星。他在玉米地掰玉米棒子,到老农民家里蹭饭吃,带着步枪去打野鸭子。

      对照伤痕文学中的描述,我简直觉得我爸跟那些知青过的不是一个时代。

      我的家族在文革中没有受冲击,三年自然灾害几乎没听老一代人提起过(我家是河南),我周围的人群也没有听说过谁家里饿死了,唯一提起过的大灾难是当年蒋介石扒开花园口,按照我爸妈的说法,那个时候老家死人很多,以至于到了后来,基本都是外来人。

      2.学校

      我跟小L聊过,他说自己上初中和高中的时候还相信政府,相信共产党。

      有趣的是,我恰恰相反,我在上初中高中的时候,就是脑生反骨的刺头,我经常在政治课上跟政治老师辩论。当年教我初中的政治老师是一个马列主义老太太,我曾经在课堂上跟她争辩:“共产主义为什么能实现?”

      我持否定态度,不断质疑她,让她下不来台,心脏病发作(还好没事)。

      换而言之,我对共产党的宣传,接受的一向不多,在初中高中的时候一直处在冷血和自以为理智的中二状态。

      把我变成五毛的转折点是大学。

      我在下河第一篇文章《军校异闻录》中写过自己的大学生涯。现在想起来拉歌,上课,军训依然是非常美好的回忆。

      在我奠定价值观的关键几年里,我一直接触的是TG里很优秀的人,而且军训时候,融入集体,也是潜移默化的教育。

      小金教员的政治课,一方面给我们信心,另一方面则让我在感性认识之外发现了另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

      3.书籍

      我在考研的时候有一段非常低潮的时期,对能否考上研究生没有信心,对自己未来也看的很灰暗,那个时候我在姥爷死后留下老祖屋里一个人学习,最终在姥爷的书房里发现一本老书:

      论持久战。

      这本书并不好看,因为太平实,太朴素。如果不是人生陷入低潮,我可能根本不会去看这书。

      凭我的回忆,大概内容是:

      1.敌人的优势

      2.敌人的劣势

      3.我们的优势

      4.我们的劣势

      最终得出结论,我们能赢。

      然后很细致的谈怎么赢,这一部分我忘得差不多了:

      5.敌人的都有哪几类人,哪些人可以争取过来。

      6.怎样把劣势转化为优势。

      我看完以后就有了信心,于是在纸上列出我的劣势,我的优势,以及我针对优势劣势采取的措施,最终发现考研也不是很难。因为在抗日那么艰难的情况下,都有人能客观分析自己和敌人,然后做决定,按照决定去做,而我所面对的困难远远小于他们的困难。

      有些书,你可以忘记所有内容,只要记住它的方法,甚至方法也可以忘记,只要记住它的态度。

      那就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

      别让自己陷入自怨自艾,自卑绝望的心理状态中,因为这对解决问题毫无帮助。

      仔细想来,这种态度是让我成为五毛的基础,在大学阶段我只是从感性上认同了共产党。

      而在考研的时候,我则是从理论上也接受了共产主义。说共产主义有点虚,其实就是认可了实事求是,解决问题的态度。

      4.网络环境

      我从大学毕业那年开始下河。可以说西西河也影响了我的政治态度。

      虽然网络让我消耗了大量时间,这些时间本该用来工作和学习,但是因为遇到西西河,所以我不后悔。

      每个论坛都有自己的个性,而人在适合自己的地方发言和探讨,总是特别欢乐。

      我有一段时间为了了解所谓科幻圈,去混了豆瓣小组,最终发现自己跟豆瓣格格不入。

      看一个网站的质量,就要看这个网站中的红人,所谓红人是广义概念,其实是被这个网站大众推崇的人。

      西西河的红人是萨苏,忙总,黄河故人等人。这些人的共同点是,大量出色而厚重的文章。

      我因为萨苏来到西西河。

      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黄河故人的抗联系列和王二马甲的骑兵系列。

      西西河给我最宝贵的东西,就是那些曾经发生过的事情,曾经战斗过的人。

      让我为之热泪盈眶,为之热血沸腾,为之骄傲,为之自豪,我们不是投降者的后裔,我们是英雄的儿女。

      在西西河,我从那些故事里,对中共的过去建立了非常正面的直观认识,这种认识就像火焰一样温暖。即使我对现在的共产党失望,但对过去的中共始终报以敬意和崇拜。

      另一方面,我在河里读到了陈MM,忙总,葡萄的帖子。如果说抗联系列和骑兵系列建立起对中共的感性认识,那么陈MM,忙总和葡萄等人,则给人理性认识,而且是一种站在系统角度的理性认识。

      5.思维体系

      最近在看GEB,书中有颇多可以探讨的东西,其中一样就是系统论。

      无数蚂蚁组成蚁群,无数神经元组成大脑。

      蚂蚁是非常简单的生物,它们所做的事情很简单,它们的大脑同样很简单。

      但是蚁群能做的事情就很多,例如繁衍后代,构建洞穴,甚至养殖蘑菇,养殖其他动物。

      从个体怎样组成系统,然后系统去做个体永远做不到的事情。

      于是可以推广到,人也只是系统中的一员,同样一群人可以是抗战中的国军,可以是抗美援朝中的志愿军。

      从个体到系统,有无限种可能。如果从系统的角度来看共产党建党建国以及建国之后的历史。

      会发现,这个系统远比国民党的系统高效的多。

      而被文青们悲情已久的内战“中国人打中国人”。

      其实是两个系统在争夺领导权,在当年那种极端复杂乃至险恶的国内外环境中,共产党这个系统更能适应国内外环境。

      于是ta的成功就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对于内战。

      你可以从个体角度理解,认为这是同族之间的自相残杀。

      也可以从系统角度理解,认为这是一场适者生存的进化。

      我觉得两种理解都有道理。因为我们即是系统的一部分,也是一个单个的人类。

      系统属性和个体属性,都是构成我们的因素,否定哪一个都有失偏颇。

      但是从我的角度而言,把共产党和国民党,乃至其他路线当成方程组的几个解。

      而将中华民族的存续发展作为优化目标值。

      那么共产党这个解,即使不是最优解,至少也是可行解。

      而国民党这个解,非常差。

      在拥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后,我通过科学和哲学思维慢慢建立的一种基于系统论思想体系。这种体系或许不成熟,或许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它本身也只是对现实的一种拟合。

      关键是通过这个体系,我进一步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相信ta至少在建党建国,以及建国之后的20年,都属于可行解,而且接近最优解。

      6.经历

      我的经历很简单,就是一个普通码农,考研,然后继续做码农,谈不上出色,也谈不上糟糕。

      我没接触过制度的黑暗,但也没接触过制度特别光明的部分,可以说我跟小L的经历很接近。

      我身边的大多数都处在这种状态,政府没有亏欠我们,也没有特别的有益于我们。

      但我们的政治态度却千差万别。

      =====================================

      我从出身,家庭,书籍,网络,体系,经历这六个部分,想了想自己是怎么变成五毛的。

      出身,学校,网络,经历给了我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而论持久战则是让我在低潮中思考和应用。

      体系,则是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后,慢慢形成的东西。体系即是结果,也是原因。

      而我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成为五毛的。

      至于小L,他成为五美分也必然有自己的原因,我在长期和聊天的过程中,感觉到他对于共产主义有种特别的憎恨,这种憎恨甚至远远超越他对民主和自由的好感。

      我不知道他这种憎恨来自何方。

      但是他在对话中反复提到老大哥,以及《动物庄园》可能是原因之一。可能《动物庄园》在他心里的地位就像《论持久战》在我心里的地位,但想必还有其他原因。

      了解这些原因,也能让我们对现状有更深的了解,更重要的是,能够更加平和理性的看待与自己政见不同的人,从而建立更好的讨论氛围。

      因为样本不足,对于我们为什么变成五毛或者五美分的,即决定我们政治态度的到底是哪些因素。

      我也没有更好的答案,只是在这里说说自己并不成熟的想法。希望能抛砖引玉,引出大家的思想轨迹。

      通宝推:可以攻玉,goon,衣香楚楚,天白,逐水而行,西行的风,slyypp,兰之子,一介书生,小书童,桃子甜,新手爱学习,njyd,mezhan,住在乡下,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握个手

        我也是从否定怀疑共党变成自干五。家里除自己外全是系统里面的人。从小就对党敬而远之。到上大学前在北京工作多年退休坚决回老家的舅舅语重心长的跟我说一定要紧跟党组织后更是不屑一顾。转变则是在出国后,发现天下乌鸦一般黑。相比之下貌似TG还更靠谱些。

      • 家园 中国现在水平还上不去,主要是国际技术封锁。

        1965年就开始搞半导体的大陆,居然赶不上1975年才开始发展的台湾IT业,何解?国际封锁。什么狗屁巴统啦,瓦森纳啦……

        没有封锁,台湾香蕉们早给跪了。

        这玩意儿不是任何意识形态或者强人政治就能短期改变的了的。

      • 家园 我的家族在文革中没有受冲击,三年自然灾害几乎没听老一代人

        我的家族在文革中没有受冲击,三年自然灾害几乎没听老一代人提起过(我家是河南),我周围的人群也没有听说过谁家里饿死了,

        不错不错,三年自然灾害没听老一代人提起过,日子过得真好。河南没有饥荒,信阳死的人都是正常死亡或者是不愿意吃粮食等肉糜而饿死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