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跋山涉水 -- 南方有嘉木

共:💬43 🌺610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说起直躬之父辈,这大概是那个年代的普遍现象

      读嘉木父亲耿直的生涯,颇有所感:他们那一辈的人,做事做人的风格,这样的倒不是个案,而是很有一些如此的。

      。。。

      韩非子行文喜欢自己动手做典故。记得好像在<<五蠹>>篇里面,杜撰了一个名叫做“直躬”的人物,用来嘲弄孔夫子他们那套君臣父子互相包庇,帮亲不帮理的学说。

      读书的时候,会心一笑,因为觉得老爸就是这么个人,做事做人就知道按照党纪国法,道德操守所要求,照规矩来,别的都不管,既不知结党也不懂营私。

      这次回家,跟老哥议论爸爸的人生(他总算把阿弟当作成年人看待了),说起他老从少年起,天资甚佳,做事干练,又许多次的遇到贵人,并且也被用为亲信干将,却总是实心做事,既不肯吃吃喝喝,也不会利益分享,终于就这样了,轮到该升官时总是被狙击,虽然他的业绩能力是公认的。直接后果是我们兄弟做不成太子党,虽然由此清清白白,但是见得那些蠹虫们贪得无厌的丑态,要说心里一点点都木有羡慕嫉妒恨,大概也不确切 :-)

      更要命的是,那种淡然于名利的处世态度,是潜移默化的有传承的。也不知是该引以为傲好呢,还是只堪自嘲。

      • 家园 这样的父亲值得骄傲

        我也有这样的父亲,一直很为之骄傲。关键是如今的父亲还能那么坦荡的告诉我:“爸爸这一辈子回想起来没有做什么对不起别人的事,退位这些年了还能有些许至交相往来,虽不如一些人得财得位,心安无悔,足亦!”我们子女们在人前自有一份骄傲的。“羡慕嫉妒恨”其实蛮正常的呢,毕竟我们是凡夫俗子嘛!不过如果你真是个淡泊的,真的要你得到那些后,也许并不见得开心。认识的一个朋友就是一例,年少时羡慕那些呼风唤雨,锦衣玉食的生活,终于有一天他也得到了,然而却并不能随波逐流,亦无法拔刀而起,于是生活失去了支点,苦闷不开心,终是找机会急流勇退了。然终是如此,退后仍难免被那些或可得的东西所烦恼,可喜他自知常常拂拭,以明心。真的细想下来,如果你得到了那些,也许就失去了另一些你爱得东西,自古得失有道。本了一颗善良的心去生活就好吧。

      • 家园 嘉木你的直率程度要高过我

        说起您的直率,是因为我这个回帖很多成份是自我表扬,父子事迹与心态之互文与自我夸赞,您诚恳花之让我觉得颇不好意思。

        前贴子所谓的对于贪婪之辈的「羡慕嫉妒恨」,主要是反讽的意思。对于父亲所言传身教的笃行而克己,我是比较敝帚自珍的。在世情污浊之时,隐居域外,算是一种明理修身的办法吧。而自傲与自嘲其实都不相干,既然出世就不必以入世的心情来叙述了。

        而这个算是从前,二十载安然静好的岁月。

        。。。

        正如您所说的,所谓淡泊,实在算不上值得自矜的一种人生。在家里兄弟间夜谈数次,有一个共识就是父亲以及我们的这种处世原则,其实仍然颇有问题,仅仅自恃方正,爱惜羽毛,是不够的。

        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随性而为其实是一种偷懒的做事方法,殊不可取。很多年来安于此道,多少算得上自欺。

        所以近来发觉自己重新活跃起来,人到中年必须做点什么了,再没有本钱以隐居避世的方式来挥霍了。

      • 家园 花您的父亲:)

        也花您能坦承内心的“羡慕嫉妒恨”----这样才正常,我看《论语》,觉得中年的孔子其实也难免不了这样的情绪。

        其实,我并不认为“淡泊”是一种很值得推崇的品质,因为太过淡泊,相对地进取心就会不足。贪婪,或“想要什么”的心,其实也是一种动力。或者说,可以“淡泊”了名利,但相应地,也必须有些不能够“淡泊”的东西。我和阿壳也只是普通人,我们对物质没有野心,不等于我们对事业没有野心,我们这么年轻,本就该追求点什么,以找到自我价值的最好表达,只是不想曲中求吧。不然我辞职当个家庭主妇,或者阿壳来屯子找个公司做技术,两人不就在一起了么?拥有“不要”的自由,不是说啥都不要了,而是说,能要,但也能不要,知道“权”和“度”在哪里了。比如说,一件珠宝那么美,一个人是那么好,见着心里就说不出的欢喜,想要么?当然想。能不要么?当然能。大概就这么个状态吧。

        我现在是觉得,为人做事,选择怎样的方式,既没什么好骄傲的,也没什么好自嘲的,是怎样就是怎样,别扭曲自个就好。

        • 家园 喜欢这个讨论

          今天看到嘉木和虎王的这个讨论,心有所通。一直以来喜欢淡泊平凡的人生,在别人眼里渐行也是个清爽平淡的。以前也只认为“不要”就可以了,然而近一年来一些人与事的变迁使我有了更多的思索。真正的淡泊不是无所求,而更该是在职尽责,在野尽学,在家尽爱,凡事尽心,而对于这些最终所得的结果,不要在意太多,事与愿违的事很多,不因之而怨天尤人,怒气冲天才不失淡泊之道。我有所悟的淡泊的人应该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亦该是积极生活,勇于探求的。说易行难呢,我也还在努力中。有很多时候写下来时思路很清晰,然而生活中不免为它所动,偶生烦恼。于是时常告诫自己不要因烦恼而烦就好,想一下自己于世之渺小,就看开了许多。

          • 家园 这里所谓的淡泊确实需要再思考一番

            由父辈的经历,可知这样笃行而淡泊的人生,还是颇为普遍的,很多方正而有足够品德操行的人,很自然可以做到洁身自好,自爱,保有一份自尊。但是似乎仍然是不够的。

            我此次与兄长深谈,考据父亲的事功,觉得归于平淡,“不争”,于己是顺势而方便了,于人于公则未必。我们常常见到小人得志,溜须拍马之辈当道,这个未必就没有那些人品正派然而淡泊以明志的人们的责任。有才干,有能力者,更是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把自己安然独处的归隐心放下,去争先,去战斗。君子不争,则必然结果就是小人肆虐,其谁之过?

            当然,在世俗的名利场里,保持勇气锐意进取,又坚持自己的品格与原则,并不容易。有的时候即使是聪慧的人,也会有意无意的从“事急从权”开始,自己的原则一点点破裂,终于不可救。或许我们的父辈所面临的,常常是这样的考题。家父的应手,就是“不求”,“不要”,索性拒绝做题,宁可归隐,退一步。

            所以多少总是有些无奈。

    • 家园 能够设法解决LD尽量快些解决吧

      长相忆,摧心肝。虽然对于性格坚毅,心志刚强者,寻常凡俗因为自己糊涂而彼此伤害的问题不会打扰你们,但是这事情本身对于一对有情人的伤害是无法免的。读嘉木帖子时时有此叹。

    • 家园 嘉木律师,有没有机会评论一下oracle google

      想听听专业人士的意见。

      我小的时候,家里贫困,于是总是想努力,好拥有“要”的自由,现在却完全明白人生难得是“不要”的自由,物质和感情都一样。

      我相信你父母在这一点上对你的正面影响很大,如果你的父母一直总因不能“要”些什么而不满,那你现在条件好了,反而就会"要”得更多。

    • 家园 花不了,就宝推吧,推那个以直立的姿态走完一生的幸福
    • 家园 很感动,嘉木和阿壳能经常在一起就可能更好一些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