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宽敞的苏联/俄罗斯核潜艇 -- 潮起潮落

共:💬79 🌺480 🌵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我记得Alpha级人数更少,4200吨才27人

      仅次于挪威那级3000吨的22人的常规艇

      但真要说是因为俄罗斯的自动化程度高才能导致这么少的人,我个人表示不信,我估计更大的可能是俄罗斯潜艇是两班制而非三班制。

      这点从Kilo的编制人数57人,基本和同吨位级别的西方潜艇人数一样就能看出来,而且Kilo是单壳艇,比较起来比较恰当。

      • 家园 的确是自动化程度高,老毛子虽然东西粗糙,但并不妨碍

        他们对自动化的最求。可以说是设计使用理念不同。ALpha的27个人其实还是后来加上的,最初只需要14个船员,都是军官。老毛子在设计潜艇时应用了大量自动化系统,武器,探测,推进,机械无所不包,终端全部集成在中央控制室里,就像飞机座舱一样,而艇员就像飞机驾驶员一样全部集中在这里。另外他们出海就像飞机上天一样,绝不做维护工作,系统维护都在港口进行。

        另外像老美,虽然电子技术方面比较牛,但军方在自动化控制上却比较保守。像潜艇始终都是传统样式,一个军官带一队人分布在不同舱室,船老大要找人的打电话。每一个舱室都有忙忙碌碌的水兵..这场景在阿尔法上根本看不到

        • 家园 这点有没有跟随俄罗斯潜艇出海人员的证实?

          如果没有,俄罗斯自家的理由并不算很信服。里科佛在参观Tayphoon之后的评价就是大,而不是先进,他可是把Tayphoon的各个舱室都走了一遍的。

          而且自动化程度高这一点却没有任何迹象体现在常规潜艇上,这似乎也不太合逻辑。如准备取代Kilo的Lada级,1700吨也要37人,也比20年前的209/2200人数多了10人

          • 家园 要仔细召唤师应该有的吧,这里有个视频

            里面展示了集成化的中央控制室。至于有没有美国人上去为她的先进性背过书那就不知道了(估计不会有)。

            自动化程度高和先进之间还是有一点区别的,T72带自动装弹机乘员人带125炮。M1A1手动装填4人组带120炮,T72就一定比M1A1先进吗?

            Alfa这种高自动化潜艇在当时也有实验性部署的性质,虽然集成化程度高,但明显对战损承受力不高,后续潜艇没有采用或部分采用这种设计也是比较正常的吧。

            [FLASH]http://www.youtube.com/v/JBzb3mNveCk[/FLASH]

      • 家园 这个帖怎么会被投草?无语啊
      • 家园 挪威海军没3000吨级潜艇

        挪威现役潜艇是乌拉级,1000来吨,大约相当于德国209/1100型,但稍小。上一代艇更小,也就德国206型那个排水量,400-500吨,未见过挪威装备过3000吨级潜艇。

        苏联三代艇都是远洋作战艇,出海时间长,自持力2-3个月,采用两班制是不可能的,没有艇员受得了。

        此贴说的是俄主流核潜艇艇型与美国主流艇型在居住性上的比较。

        阿尔法级排水量是2300/3150吨,艇员是32人。

        • 家园 送花赞扬

          送花成功。有效送花赞扬。恭喜:你意外获得 16 铢钱。1通宝=16铢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0。你,乐善:1;铢钱:15。本帖花:1

        • 家园 俄罗斯军舰的居住性一向很好

          英美军舰根据海战经验,尽量少用木制品以防止战斗时的火灾;而俄罗斯军舰上木制品比比皆是,甚至在重要舱室里使用核桃木等贵重木材,这让上舰交流的西方海军军官非常惊讶。

          那么我想问一下,俄罗斯核潜艇如何做到全体成员数比西方潜艇少呢?

          肯定不是因为技术先进,这点在同时期建造的常规艇里特别明显:

          2200吨的209/1700型,成员27人

          3300吨的科林斯,成员42人

          3400吨的Kilo,成员52-57人

          • 家园 别在常规艇打转了,好么?

            自动化程度高≠技术先进,这是两个概念。比如新型潜艇声呐很先进,但声呐岗位的编制人数反而高于老艇便是一例。

            我这帖子里说的是苏联/俄罗斯核潜艇。苏联/俄罗斯核潜艇许多技术不如美国是事实,但自第三代核潜艇起,居住性这一块优于美国也是事实。

            说到底,潜艇居住性再怎么改善,它也是个铁罐子,叫艇员出海2个月全憋在铁罐子里每天两班制?平均一天值班12小时?连着几十天?别拿美国航母舰员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出海时间几个月举例,就说核潜艇。

            你无非就是想证明你的俄大型核潜艇采用两班制猜想成立,不可能成立——补充说明:这里说的两班制,是指艇上航行时每天各个岗位安排值更的班次,与核潜艇采用两套艇员的“两班制”是两回事。

            • 家园 你误会了,我只是想了解这个水平如何实现的

              潜艇运做主要就是航海、武器、轮机等三大部门,理论上说,现代技术可以用自动化技术代替其中很大一批人,但是,我们看到理论上自动化技术最高的美军潜艇人数并没有明显减少,比如688是133人,随后的21和774是134人,这说明至少在美军,自动化并没有带来人员的缩减,为什么呢?

              而在俄罗斯潜艇里,V3还是98人,Akula2就减少到了63人,是通过何种手段实现的?

              因为我不是海军,所以想不通还有哪里的人力可以如此大量地缩减,所以才虚心请教的

              • 家园 有些数字还是严谨些好

                而在俄罗斯潜艇里......Akula2就减少到了63人

                不是我较真儿,有些数字你引用时还是严谨些好。我说的阿库拉艇员数量是73名,不是63人,无端少了10人。

                美俄潜艇岗位设置不一样,比如美国核潜艇声呐系统起码4个(要么5个,懒得查了)战位,意思就是说,每个更次声呐兵就得4个人值更,三班制光是声呐兵的编制起码就得12个人。而苏联核潜艇没安排那么多声呐战位。其它岗位也可能会有这个情况(我猜的),诸如此类,积累起来,美国艇员多于俄艇。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