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读报】美国当年的经济实力,今日为德国所有 -- 小科

共:💬70 🌺267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15年前我的大学学费1学期都要2400RMB

      “他儿子上大学,每学期学费260美元” 这是政府的差距吗??

      • 家园 你可以顺便比较一下税收和基础建设投入的差距。

        目前我还没有见到生物学证据表明中国人基因层面比德国人更贪。德国公务员照样需要利益输送,不是为了德国人民服务而白干活。我倒觉得德国高度发达的基础建设和庞大的前期投入保证了德国政府有能力加大教育投入。而我国现在还处于基建补课阶段,基础教育还有很大问题,离类似于德国美国那样向高等教育倾斜还有距离。

      • 家园 德国好像确实学费很低的

        大学宽进严出,很多人不能毕业。法国大学听说读8年的也很多。。

    • 家园 德国其实是离海平面最近的

      德国属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里面干的活最“蓝领”的,领先的就是制造业,中国这个海平面升上来,第一个淹没的就是德国

      • 家园 今天的消息,三一重工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

        去年福岛核危机三一泵车出彩的时候,不是有人泼冷水说东电还是订购了德国的泵车嘛,那就是普茨迈斯特的。普茨迈斯特的老板据说是混凝土泵车的发明者,干了一辈子泵车,现在年逾古稀,要把自己倾注一生的事业卖掉。欧洲三大泵车生产企业,意大利CIFA已经被中联收购,Putzmeister现在要被三一收入怀中,就剩下德国Schwing一根独苗。

        • 家园 Schwing据说已经和徐工达成收购协议

          只等发改委批准。混凝土泵行业里的欧洲三剑客,斯图加特的Putzmeister和Schwing,米兰的CIFA,也是曾经的世界前三名,被中国工程机械三强一一收购。看来这次金融危机还是掏到不少好东西的,欧洲很多企业,在细分的行业里是No 1,但受制于行业规模,再大也就是一个中型企业,抵御风险能力不强,金融危机一来就不行了,比如这三家公司,07年的时候还是风光无限,中国的土包子企业只能远远的仰望一下女神,哪成想短短几年就都开始找暴发户卖身求包养了。

      • 家园 有些道理,目前德国一枝独秀不代表它比其它国家更有长期优势

        因为它们的经济所依赖的基础不同。法国经济明显不如德国,但是海水要淹没法国的许多支柱产业怕是还需要N年,比如时装,香水,红酒,旅游,etc

      • 家园 德国要拼命保证制造中的设计部分

        我的一个教授说的,德国的制造业要完了,德国和中国拼制造完全没有希望,10年之内中国将在制造方面全面超越德国,但我们要跟他们拼设计,要牢牢的把技术掌握在手里,不能被中国人学去,要不然我们就彻底完了。就在课堂上当着下面中国学生的面说的。

        这个教授84年就开始去中国,这几年隔三差五就去中国,看着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算算这话他说了好像有3,4年了吧,这专业也算是设计了,德国人可是越来越少,中国人和阿拉伯人倒多了。

        • 家园 德国人越是教育程度高的越有这种倾向……

          老觉得中国人很可怕啊已经赶超我们了……这也是德国有些媒体对中国极度不友善的原因之一吧。

          现实虽然没有美国人吹得那么好,其实也没他们想得那么可怕,工业积淀什么的,没那么快垮掉。

          不过有这种居安思危的精神是好的。

        • 家园 看来德国设计也不行了?

          一旦开始想“这个东西绝对不能被别人抢走”、十之八九下场就是被抢走——之前的优势都没了才会有这样的危机感,有了危机感的反应是“我要避开危机”、这是挺被动的想法。

          • 家园 设计容易被山寨

            没有技术保护根本无用。

            • 家园 是的

              而技术保护本来就是不可靠的东西。为什么要保护、保护了谁?对于中国来说,长期大规模盗版都允许甚至被鼓励,指望靠技术保护来维持对中国的优势根本不现实。

              德国,或者说,其他发达国家需要做的,应该是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技术上做不到也不是活不下去了——打不过对手、那么就靠近融入,就像中国这几十年来一直对美国做的一切。

              • 是的
                家园 中国如果技术上过关,德国真是危险,没法融入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