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迟来的真相:南京彭宇案当事人松口 -- 爱吃苹果

共:💬88 🌺417 🌵10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我没碰到过不知道。

          不过我认识的一个叔不小心撞到人了,怕被勒索,吓到住院。你说这社会.......

        • 家园 老实人说老实话,呵呵
    • 家园 政法委书记说的话和记者说的话,哪个更有可能是真的

      我个人觉得记者的话是真的可能性大一点

      • 家园 你的“觉得”就是你的pg

        所以两方都在陈述自己的事实,而你的pg决定你立场决定你爱听谁的.既然只是晾pg,何必贴出来呢

        • 家园 所谓“口碑/民心”

          普通老百姓在没法调查的情况下的直觉和感觉,应该就是所谓的“口碑”和“民心”吧

          我一老百姓,pg当然没法坐在政法委书记的椅子上----要是他的椅子真能让普通老百姓随便坐,老百姓估计拿他当青天,说啥信啥了

          • 家园 所谓的口碑就是靠70个字传来传去的微博么?

            70个字只够造谣的,不够辟谣的。 西西河那么多有理有据的精彩文章不去看,就喜欢看惊人的内幕,一句话,哥们儿就喜欢刺激的...

            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看,用自己的脑子去分析,做一个有担当的人吧,中国是我们自己的,折腾乱了国内人不好受,国外的也回不去了...

            • 家园 在讨论里教别人怎么做,常常是一种拙劣伎俩

              摆出一副得道高人教育愚民或者师长教育晚辈的架势,谆谆教导似的进行讨论,是有些中国人在讨论中的通病。大概是因为中国自古以来讲究资历,又上下分明很少有平等讨论的习惯,所以争取在气势上压倒对方是有些人有意无意的策略;而模仿高资历的人用教训人的口吻说话,希望借此悄无声息地得到高出对方一等的地位,是常见的伎俩。

    • 家园 “彭宇案”的关键是:法官不能把救助当罪证!

      “彭宇案”的关键不是彭宇到底撞没撞人的实体正义问题,也不是谁主张和谁举证的程序正义问题,这个案子的最关键,也是最恶劣之处在于,法官竟然把救助行为当成有罪的证据!

      无论彭宇到底撞没撞老太太,单单是法官胡乱判了,哪怕收人情判了,哪怕找人做伪证判了彭宇,都没有这么恶劣。

      虽然说中国不是英美法系,但法官们还是很注意判例的一致性。此案中,法官大人开创了一个极为恶劣的判例:救助=罪证,救助行为被等同于杀人现场的血手印,这是何等荒谬的逻辑!这造成了何等可怕的后果!这个案例判负的不是彭宇,是最基本的法律基础、社会良知和道德准则!

      哪怕是现行杀人犯,如果事后反悔,把受害人送到医院,就算没有救活,这种行为也只能是减罪的依据,是免罪的依据。“彭宇案”的法官大人倒好,把救助行为当做认罪的依据,当做加罪的依据。如此倒行逆施,弄得天怒人怨,现在还出来辩解,仿佛彭宇认罪就能证明他的正确,这是在侮辱群众的智商吗?

      另外,如果可以把救助当做罪证,那么见死不救是不是可以当做无罪证明?交通肇事逃逸的司机可不可以这样辩解:“我当时是开车跑了,这恰恰证明我没撞啊,只有撞了人的才会停下送人去医院嘛,你们为什么不去抓那个送人去医院的?”

      天理何在?!

      政府要想挽回影响,不是散发什么“救助手册”,也不是空喊几句口号“要大力表彰社会道德楷模和先进典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引人向上、促进和谐的良好社会环境”,也别试图搞什么舆论控制“就是要注重司法裁判对社会主流道德取向的引导作用,要把正确的价值判断和社会主流价值观有机融入司法裁判全过程”,说来说去全是“要...,就要...,”,老百姓是那么好胡弄么?少说些没有主语的虚头巴脑的“要”“就要”吧,真要想挽回影响,挽回民心,做点实事儿:

      1. 重新判决。不在于判罚的输赢和金额,必须改掉判案的依据。

      2. 处罚有关人员。是水平问题还是徇私枉法,必须给老百姓一个交代。

      3. 立法保护救助行为。每个人都变老的,哪怕是为了法官大人自己呢。

      最后,向敢于“顶风作案”对老人伸出扶助之手的人们表示敬意!他们才是我们民族真正的脊梁!

      关键词(Tags): #随笔通宝推:钻石象,江山如此多娇,良金百辟,石狼,Trilob,大熊甲,文字君子,
      • 家园 其实还有一点,就是其后李抗美的表现太让人失望了。沾沾自喜
      • 家园 当年看完了那份判决书 心拔凉拔凉的

        做好事是照常理说不可能的。

      • 家园 是法官把不常见的救助行为当做证据

        这个判决在法律上确实荒谬。但在情理上和影响上,却是无良媒体在误导受众。媒体告诉我们,彭宇因为扶起了老人被诬陷,并且导致了现在老人摔倒都无人敢扶。可事实是,法官的根据不是彭宇扶起了老人,而是彭宇在老人并不贫穷的儿子到来后还与其一道送老人去医院,并为老人花了200元钱。帮助人很少有这么帮的,绝大多数人遇到这种情况,在其儿子到场后都会离开的。如果媒体告诉我们,扶起老人没问题,但在其家人到场后不要跟着去医院,如果其家人不缺钱,也不要垫付医药费,还会引起网民的关注和愤怒吗?至于说有可能是做好事就不能有恶意的猜想,那是不是大老板捧红无名女演员,也可以认为是帮助小人物实现艺术梦想,而决不能说什么包养呢?

      • 家园 说得好!
      • 家园 好文,真好
      • 家园 十分赞同

        问题主要出在判罚的依据是否合理合法。

        另外,即使是彭宇与徐老太真的发生了碰撞,彭宇也不需要付任何责任。事实上从主动和被动上来看,是徐老太撞了彭宇,而不是相反。徐老太在靠站的公交车边跑着去赶另一趟车,属于主动的一方,按常理完全应该可以预见车门开后会有人下车,应该自行规避。而彭宇下车,很难预见下面的情况,以中国公交车拥挤的情况,经常会被推挤下车。属于被动的一方。如果要说有责任的话,公交车司机在车旁边有人跑动的情况下开车门,责任比彭宇大。各方责任其实很明确。更何况徐老太撒谎否认同样救助她的陈先生在场被当场揭穿。在法庭上,这样的行为非常恶劣。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