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民主和集权问题 -- 慧诚

共:💬526 🌺4429 🌵7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6
下页 末页
        • 家园 群众要的不仅仅是我们在人文文明的性质上远远优越,而是现实

          中比它们强,愿意接受中华的人文文明。这一点其实很不容易,因为现在充斥的都是领导阶层的腐败,堕落;黄赌毒全面在中国复苏;这社会上又有多少正气呢。如此现实中的中华人文文明,如何能让人相信呢?请问,中华人文文明在现实社会中体现在哪里?

          至于西方的科技文明,我没有研究过,不过常识告诉我,没有人文文明的基础,是不会有科技文明的。就像文艺复兴一样,文化一定是现行的。

          另外加一句,你写的东西都没有实际落脚处,就是说理论要和现实相吻合,所有观点都要有事实来支撑。要实事求是,不可自己忽悠自己。

          • 家园 在过去的两千多年,中国在现实上一直都是最强大的。

            中国的落后仅仅只是两百年。

            如果按照成王败寇的说法,中国也一直是王者,只不过暂时的落后了。说明中国的文化是最优秀的。

            经历的暂时的不适应之后,中华必将再度复兴。

            我预计,在2040年,鸦片战争两百年之后,中国将成为这个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没有什么G2,只有G1。

            • 家园 这个论点有点武断了

              中国历史上很少能称得上“最强大”,先不说黄帝之前两河流域和古埃及就不知道比中国强多少倍,历史上中国强大的时候一直有另外一个“强大”对应,比如:与春秋战国对应的古希腊-马其顿,与秦汉对应的古罗马,与唐宋对应的阿拉伯-突厥/土耳其。

              至于中国和西欧的对比,仅仅看这落后的两百年也是不全面的。西欧的资本主义制度,本质上是一种指数增长,而之前的其它增长基本上可以看成线性增长,只有这样才能形成马克思所说的"资产阶级在它100多年的阶级统治当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历代所创造的总和还要多,还要大"这种现象。

              而比较线性增长和指数增长,不能仅仅看指数函数超过线性函数之后的那一段而忽略前一段,通常指数函数在交点之前是慢于线性增长的,而且差距貌似还有扩大的趋势,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后会猛然爆发,迅速超过线性增长,且把它远远抛在身后,所以俺认为即使没有满清,如果明朝不能实现指数式增长,结局不会有太大不同。

              当然,实际上指数式增长不是按照完美的指数函数方式走,也是震荡向上的,甚至不乏深度回调(比如经济危机和世界大战),但总体上不改变趋势。

              而指数式增长的需要,似乎也可佐证您的观点:资本主义的决策偏向於中间。因为指数式增长中,错误的决策代价非常大,理论上来说,如果有一个类似这样的决策--正确时收益1000或更高,但失败时为0即全部损失--失败,那么就会造成前面全部的成果归为0(理想化情况);反之线性增长遇到这种决策失败则最多损失此次投入,还有老本可以继续活下去。

              以上的线性增长和指数增长只是简化的模型,实际上肯定复杂的多,但是不影响说明问题。

              • 家园 太影响说明问题了,如果0变为500呢?200起点100呢
              • 家园 西方的帝国除了罗马,其他的时间都不长。

                西方没有一个帝国文明能够活到今天,都完结了。

                只有中国是连续的。

                • 家园 古埃及帝国制可是有几千年历史

                  可以和整个中华文明史(包括帝国和非帝国)相比。当然,如您所说,最后完结了。但这又能说明什么呢?中国的帝国文明不是也结束了吗?再说您为什么非纠结于帝国呢?西方的共和制比帝国制似乎还高那么一丝,为什么非要和帝国比呢? 最关键点是,最强大和时间长有多高的必然联系呢?

                  感觉这几句话似乎有点思维混乱,不知道到底想表达什么。

                  • 家园 中华文明流传到现在

                    中国从来就不是帝国(可能除了秦朝有点例外)。天下国家与帝国是不同的。

                    这个不重要。

                    只有中华文明延续到今天没有断裂。

                    埃及和罗马,不仅仅是亡国,而且是文明都断了。

                    • 家园 按您的标准,西方似乎更没有帝国了

                      但是如您所说,这些都不重要。

                      俺前面说过,古埃及文明延续的时间可以和整个中华文明史相比,但是也断裂了。那凭什么说中华文明延续到了现在就一定会继续延续下去呢?那么延续到现在的肯定不止中华文明吧。如果基督教算文明的话,那也是延续到现在的。犹太教呢?...

                      最后,这个“延续”到底是怎么一个概念呢?是不是活下来就算?旧瓶装新酒考虑否,新瓶装旧酒呢?...

      • 家园 长夜未央818的观点,他请我帮他用我的账号回复的。

        “如果每个人都相信只有自己才是对的,别人都是错的。只有自己相信的才有价值,别人相信的不仅没有价值甚至是罪恶。一切思想的矛盾至此就都变成敌我矛盾,我是善的,你跟我对立,所以是错的;我站在上帝这边,你跟我对立,所以就是恶魔;我是会进天堂永生的,你就是会下地狱受罚的。”西方基督教对普世价值的具体内容的给定和您的理解是不一样的,不过如果按您的那种定义,在我这里是可以接受普世价值这个词的。在这个意义上,您的这句话就有点不妥:既然存在唯一正确的价值,那么其他的价值有可能是对这个价值打折之后的认识,比如可以说对这个唯一的价值只认识了五分或六分,在这种情况下并不能说其他价值就是罪恶的。也是在这个意义上,儒家会尊重耶教、伊斯兰教,毕竟它们也是教人向善的,只是对于天人的理解、至善的理解、及实现方式上可能会存在很大的不同。和而不同,也是有所作为的,至少在儒家这里是会用言行去感召别人,期待一种主动的归化而非胁迫。很抱歉,还没能很仔细阅读您的帖子,以上是我想回复的一点。再拜。

      • 家园 最后的几点结论都不大赞同

        文明与文化,绝大多数时间是和生产力(相对)发达相联系的。很简单的道理,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文明与文化这种精神领域的东西显然属于上层建筑部分。现代的西方文明是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经济上面的,是有历史进步意义的。不从历史的维度看到这一点就会陷入具体对比时的茫然。

        文化这东西,最终还是要指导人的思维和行动的。中国是世界上最重视史书的国家,所以对于中华文化的再发掘,实在没有任何担心的必要,只要现实需要,就能挖到。文化首先要服务的是现实,至于根源是中华文化或者西方文化是第二位的,不能纠结于此的。我们首先要的是活的,生活化的文化,要的是符合时代特征,甚至超前引领时代的文化。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在社会上有正的效应的文化是我们努力的目标和标准。

        至于欧洲的统一问题,我没有研究,但直觉告诉我,这是个历史问题,历史形成的。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产物。

      • 家园 不能宝推只有花了

        俺没啥学问,但是会不断学习的,希望常听教诲

      • 家园 赞成近代的大幅度落后是因为正好赶上了满清,

        少数人统治多数人造成满清统治者内在的弱点。另外,关于西班牙杀害阿拉伯航海家造成航海人才短缺能否详细说说。最近读书有个印象,其实郑和航海其中也有很多阿拉伯航海家,没想到在西方也是如此。在那个年代其实阿拉伯人才是真正的海洋民族,航海民族,感觉到他们的传统也有这些,好比辛巴达,只是后来不知怎么衰落了。因为他们所处位置正好在东西方之间,所以搞航海能最大程度发挥他们的地理优势。这样也比较合乎逻辑。所以那种蓝色文明黄色文明之说从根上就错了。

    • 家园 君子不党

      中国的祖先谈到修身和政治的时候有一句很重要的话:君子不党。现代社会大家一般都“政党”“政党”说习惯了,虽然人人都还知道这句话,但是却都不太往心里去。今日思之,大有深意。

      所谓党,英语写作party,实际上是从part来的,也就是说它是一种分裂的状态,从总体中分割出来的一部分。换而言之,它不属于人民和国家的全体,不属于“公器”,而是属于部分人的“私器”,所以还有一句话叫做“结党营私”。然而西方现代国家却普遍是政党政治,也就是说,政党是政治的基础之一,这造成的基本结果就是:以私为公,以一个part来作为全体国家的代表和利益的执行者。政党利益和国家利益必然是有矛盾的,一个part与整体是不同的。这是西方政党政治在伦理上的最大弱点。美国的开国元勋华盛顿最初所设想的是一个没有政党的国家,他深恐党派利益对国家的腐蚀作用,在他卸任的著名告别演说中,他恳切说到:

       我已经提醒你们,在美国存在着党派分立的危险,并特别提到按地域差别来分立党派的危险。现在让我从更全面的角度,以最严肃的态度概略地告诫你们警惕党派思想的恶劣影响。

        不幸的是,这种思想与我们的本性是不可分割的,并扎根于人类脑海里最强烈的欲望之中。它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存在于所有政府机构里,尽管多少受到抑制、控制或约束。但那些常见的党派思想的形式,往往是最令人讨厌的,并且确实是政府最危险的敌人……

        它往往干扰公众会议的进行,并削弱行政管理能力。它在民众中引起无根据的猜忌和莫须有的惊恐;挑拨派对立;有时还引起骚动和叛乱。它为外国影响和腐蚀打开方便之门。外国影响和腐蚀可以轻易地通过派系倾向的渠道深入到政府机构中来。这样, 一个国家的政策和意志就会受到另一个国家政策和意志的影响。

      然而美国最终还是走上的两党制度,整个西方和大部分国家也走上了两党或者多党制度,没有能力阻止这一切,也许是文明的悲剧,尤其是德国纳粹,在失去多党制约之后,就走上法西斯之路,使得人民为了使国家不走入极端,不得不忍受党派政治的各种弊端,暂时找不到别的出路。

      我看过法国议会辩论的直播,议员们唇枪舌剑,思维敏捷,辞藻丰富,但是有一点,一般来说,发言的人,即使我完全不认识他,也知道他属于哪一派的政党。每个人嘴上说的都是国家利益,但是言语的背后,都是党派的主张和利益。反对派竭力证明执政党无能,执政党总是在说自己英明正确。这种早已预设立场的对话,虽然辩论得很精彩,但是实质上有多大意义呢?这些人都是法国的精英人物,不过在履行决策的时候,其表现就像玩小孩过家家。究其原因,并不是这些人不够聪明,水平不够,而是他们必须从自己的政党利益出发考虑国家的事,屁股是偏的,脑袋要想正,是很难的。

      很多人说起中国明朝的覆亡,党争是很重要的原因。不过给今天的中国开药方的时候,却有人开出多党政治的药方,嫌党争还不够严重?派系斗争的瘾还没有过足?台湾的乱象,每个人都看得很清楚。其根本原因,就是以公权谋私利或者谋偏利。

      这里的根本问题,就是国家权力只能是“一”,天无二日民无二主,所谓三权分立,其实质权力本身,还是一。而政党则是二分或者多分,这里的矛盾是不可解决的。君子不党,因为君子是站在公利而非私利和偏利。儒家把最高的德行称之为中庸,就是这个意思,唯有中庸,方能成就天下之公。《礼记》曰:“天下为公”,是为政治是最高伦理。而多党制则是在制度上破坏了天下为公的可能性,不党的君子也不可能站出来领导国家。若要有真正“为公”的政府,就不可以搞党争,更不可以把党争制度化。

      事实上,人类自有政治,党争就不可避免,即便在接受“党争可耻”教育的古代社会,亦不可完全避免,不过规模有限,难以持续。这就如同:一个正常健康的社会,总是鄙视和惩罚偷盗的,然而偷盗从不曾消失。不过因此就不防止偷盗,以偷盗为正常,那这个社会就不正常了。

      同样的,党争本身并非什么优点,多党制则是制度化组织化的党争的顶峰。

      那么下面要来谈谈中国的现实情况。按上面的理解,一党制实际上等于无党制。因为所谓party,它一定是part对part,有黑才有白,有阳才有阴,必有对立,才有所谓party。而一党制实际上就是无党制,之所以称之为“党”,一则是语言的习惯使然,二则是这个党在兴起之初,他也是part。就像中国共产党,在兴起之初,他只代表工人和农民的利益,而不是全体中国人,这样一个党争在获得政权之后也没有结束,斗争还在继续,最后导致文革的发生。

      而现在的中国共产党,经过转型,其实已经不是“党”,因为它在理论上所代表的不是part,而是全体。他的合法性不再是代表某个阶层的利益,而是来自全中国人的利益,这成为他的新的合法性来源,这就是所谓“三个代表”的意义。十几年以来,我也一直把这三个代表当作笑话,说说段子,从来没有正经当回事,今天才逐渐认识到这个理论对于共产党和我们国家的未来极其重大的意义。“三个代表”改变了“党”的意义,从part转向全体,君子不党。当然,很多人还是会把三个代表当笑话,因为三个代表是强调合法性的理论,是一个努力的方向,当然还不是现实,或者说只能是一个打折扣的现实,至于折扣多少,就靠共产党人的努力了。

      中国共产党现实的合法性已经转变为:代表左中右,协调工人农民和资本家利益的居间政治力量和调停人,一方面率领大家把蛋糕做大(发展生产力),另一方面,合理切蛋糕,搞好民生。

      中国共产党倘若成功带领中国复兴,将从根本上建立一个不是家天下和个人独裁,但是又能消除党争的全新政治体制。这一体制的完成需要我们重新学习老祖宗的智慧,并结合现代的管理经验和技术。

      当然,在共产党内还会有派别,这是人性难以克服的弱点,一个日日修身的贤人也还会有弱点,更何况普通凡人。靠一党制就彻底消除党争,是不可能的。但是在一党制的框架之下,可以把党争限制在较小的范围之内,发挥其相互监督的好作用,控制其结党营私的弊病。绝对不可以把党争和派系制度化和组织化。就像,偷盗不可避免,但是不可以把偷盗合法化。

      世界政治,变与不变,易与不易,相续不断。目光短浅之徒,以一百年或几十年的经验,就妄言弊病丛生的“多党制”是人类政治发展的终结,其实也不过是江湖术士的传销大法而已。

      • 家园 P民无梦

        据说

        一党制的框架之下,可以把党争限制在较小的范围之内,发挥其相互监督的好作用,控制其结党营私的弊病。
        那么,
        尤其是德国纳粹,在失去多党制约之后,就走上法西斯之路,使得人民为了使国家不走入极端,不得不忍受党派政治的各种弊端,暂时找不到别的出路。
        是怎么回事?

        苏联不也是一党制吗?后来如何?

        当初蒋雄奇搞“一个主义,一个政党,一个领袖”,搞得如何?

        党外无党,帝王思想;党内无派,千奇百怪。日本倒是事实上的一党制搞了几十年,可自民党内部的派系争夺从来也没少过。文革的时候倒是真的只有“一个主义,一个政党,一个领袖”,可派性斗争还不是一塌糊涂?

        写了几万字,终于点题了,归根结底,不过是梦想圣君临世,君子满朝而已。这个梦,P民已经做了几千年了,还要做下去吗?

      • 家园 这世上哪有全民党?政党就是有阶级性,想执政的.

        三个代表也还行,不过要是像你解读的全民党,那绝对是条死路.至少500年内不会实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