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围观那常凯申的劲敌出现了 -- 火莲居士

共:💬26 🌺7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续上

      施米特引用了中国诗人昆仑的诗句来展望这种世界革命或战斗下的真正的政治的斗争和和平:把革命和战斗的火种当礼物,一把送给欧罗巴,一把送给美利坚,一把留给中国自己,这样和平才会来主宰世界。〖这是本人的翻译,未查到昆仑原诗〗

      主席的

      念奴娇昆仑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

        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

        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

        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

        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

        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 续上
        家园 奇了怪了,施米特怎么知道是昆仑的诗句

        常凯申那是有出处的。

        送花赞扬 关闭

        送花成功。有效送花赞扬。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16。你,乐善:1;铢钱:-1。本帖花:1

        • 家园 施米特没错,错的是陆兴华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仔细看了一下,看来真是德语水平问题

            这句Die pluralistische Vorstellung eines neuen Nomos der Erde hat Mao in einem Gedicht Kunlun ausgesprochen.

            诗人应当是Dichter一词。至于把Gedicht当作诗人是个很明显的错误,Kunlun显然是Gedicht的同位语。

            至于说没有看到“Mao”一词只能说是初学者才会犯的错误。其实陆的差错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没有找准主语。

            一般说来学德语的时候,老师都会反复强调的一个东西就是动词处于第二位,因此哪个是主语,哪个是第四格宾语不是靠代词或者名词的位置确定的,而是靠代词或者名词的格上的变化而定的。

            当然这句话有意思的地方就在于,Mao和die Vorstellung都是Nominativ和Akkusativ形式完全一致的并且都是单数,语法上看确实都有做主语的可能性,因此仅仅从语法结构上分析还是不够的。但是这个aussprechen一词给了我们以提示,说话的通常是人(Mao)而不是一种态度(die Vorstellung)。

            因此这句话的正确译文为:毛在他的《昆仑》诗篇中说出了一种全球新秩序的多极化观点。

            大段引原著,但是外语水平又没跟上。只能说装13还是不能装过头,毕竟是需要一定技术含量的。

            • 家园 这个也太穿越了吧?

              因此这句话的正确译文为:毛在他的《昆仑》诗篇中说出了一种全球新秩序的多极化观点。

              《念奴娇·昆仑》作于1935年,太祖还没有到陕北找个炕头歇歇脚呢,就预见到今天 中美欧 多极化世界新秩序的趋势?

              这个也太穿越了吧?

            • 家园 又重新看了一下陆文的具体内容,发现

              在康德、哈贝马斯、福柯、海德格尔等人的话语包装下,陆的这篇文章表达的是一种很单纯的自由派立场——代议制民主庸俗,但是至少不算太坏——批旺晖,批甘阳,但是自己也不过一样地拿着这些尚未消化得了的“大牛们”来吓唬人尔。玩弄修辞与找靠山吓唬人都是思想贫乏的表现。

              例如对“敌友”论的分析就并不高明。注意到了敌是他者,但是并没有充分意识到确认敌人也是确认自我的一种方式,这是一体两面的辩证过程。没有好好阅读黑格尔就会是这样的下场。

              至于那个“真正的政治”又是什么?似乎没有明说,但是大概似乎是指在一定的框架、规则下(也许是指代议民主制)的政治博弈。可是实际上又是如何呢?各种势力和党派能够共存不是靠什么“代议民主制”——那只是结果——而是基于止损,基于相互利益博弈陷入死斗之后的不良前景所带来的威慑。关于这点,陆同学也应当重新回顾一下《君主论》,看看Borgia家族是如何经营北意大利的霸权并如何最后失败的。

              另外还有那种把“知识分子”这个身份符号化,理想化为政治生活仲裁者的倾向,可是实际上“知识分子”也同样是政治生活的玩家而已。这从根本上表现了一些“知识分子们”内心的渴望——“又做运动员,又当裁判员”。

              当然也少不了一切经济自由主义和政治自由主义的根本缺陷——海德格尔有个术语很好,叫“unentschlossen"——把一种初始状态的理论抽象当作社会常态,那其实是“naive, sometimes too simple”。最终历史的进程都要做Entschluss,一战二战搞了“民主”社会就不开打了?军备摆在那里就是要做“决战”的。

              某些“知识分子”的最大问题就是政治上尽管幼稚,但又要求与自己的幼稚不相称的话语权,所以杯具再所难免。

              毛主席当年让这类人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就是该!否则都不知社会现实为何物了。

          • 家园 陆兴华确实不会说德语

            这点是我亲见的。不过阅读能力如何就不知道了。现在西学界稍微能做出点东西的,大部分都是有较好外语功底的。理想的状态就是英、法、德加拉丁语和古希腊语。不过一般能够有较好的第二外语水平就已经很不错了。

          • 家园 好东西花之
          • 家园 亲王写的真好看

            祥瑞御免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