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黑水白雪长津湖12 -- 瀚海拾贝

共:💬338 🌺4223 🌵9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3
下页 末页
    • 家园 抗美援朝是应该的, 该打, 问题是

      事后看来, 当时就应该准备把朝鲜分裂。打出一定空间后就见好就收。 分裂的朝鲜半岛对中国最有利。 现在朝鲜就不敢公开对长白山说三道四

      同样分裂的越南对中国最有利。中国援越时就该是援助到南北实力平衡. 想想看, 要是南越还在的话, 中国对北越还有控制力, 在南海也可以放开抢南越的岛, 北越也不敢坑声

      就跟美国保留着台湾这个棋子一样。

      搞这手英国最拿手, 每次殖民地撤退时都留些棋子

      当时的中国在外交上还是比较理想化和幼稚

      • 家园 倒也不是,当时李奇微那么快反攻,是没有预判条件的,我军的

        打算是沿汉江布防,如果成功的话,不管是实际防御便利,还是对盟国交待,都会好的多,当然李奇微是个优秀的将领,事实上如果麦帅不是太早责任被换了,以他先狂后怕的德性,如果美军主帅还是他,我们的战略是可以成功的,而李奇微的水平,实际上在此战之前,谁也不敢说有那么高,毕竟他头一仗也是给打的稀里哗啦的。

        越南的问题是南越太软,当时中国也想撤援,但已有的援助,已经足以叫北越把南越打死了。

        话说回来,也不能什么都叫我们捞上。

        • 家园 也不完全一样,朝鲜隔着对马海峡就是日本。

          所以即使是把美国人赶下海,朝鲜也不会变成越南,再说,朝鲜和越南对中国的态度是不同的。越南人对中国其实一贯是不驯的。而朝鲜历史上对中国却依赖的多。

          另外,中国对朝鲜的支援是派志愿军打仗,相当于包办代替,对越南主要是幕后支援,在这种情况下北越军队锻炼出的作战能力不是朝鲜军队能比较的。朝鲜军队到战争结束时才刚刚从最初的打击缓过来。

        • 家园 很多人不记得,朝鲜和印度支那是两个阵营的斗争。

          也从来没有人假设过,如果中苏不分裂,会怎么样。

          无视当时的国际政治斗争,无视当时的地缘政治斗争,单纯讨论送多少援助死多少人,那是杂货店主的思维。

      • 家园 最近看基辛格的On China

        里面在改开前期,79年对越自卫反击保卫战,特别提到,在70年代,美国(Nixon+Ford)和中国(太祖,总理)莫不是想维护中南四国(南北越,柬埔寨和寮国)。南北越是先总理主推的巴黎和谈内容,北越当时的主席对此很有意见。

        美国出于对共产主义的遏制,中国出于对抗美援朝的习惯,双方在越南投入极大实力,最后反而做成越南统一。

      • 家园 中国当时怎么就没有布这样的棋子呢?

        留着香港没解放就是分化英国的一手,紫石英我们都敢打,浅浅的深圳河却没跨过去,太祖他们是有考虑的。可朝鲜的格局当时不仅仅是我们说了算,参与划定三八线的毛子有更大的话语权。

      • 家园 那个时候还没有和平竞赛的想法

        不是西风压倒东风,就是东风压倒西风,反正两边的意思都是一路推到底,不会存在一个中间的平衡状态。像柏林墙、三八线,都不是有意为之,而是双方相互挑衅碰壁以后形成的实力均衡线。至于留下一个尾巴制约自己阵营的兄弟,那就更是只有约大叔这种终极高手才想得到的棋了。

        所以后来赫秃提出和资本主义和平竞赛,才在社会主义阵营引起那么大的骚动。

      • 家园 当时就应该准备把朝鲜分裂。打出一定空间后就见好就收

        领导们还木这个意思,那个时候。

    • 家园 志愿军是为了中国抗美援朝的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保的是我们自己的家国。

      今天看朝鲜战争,是不是也应该有理由说,当时的国家领导人为别人考虑得太多,为自己国家和人民考虑的太少。当然,这是我一家之言。

      当时新中国刚成立,还没全解放,完全没有和自己的实力或者说潜力相称的地位,为了得到别人的尊重和敬畏,为了得到一个相对安全的发展空间,为了能成为今日之中国而不是印度,和世界强权必有一战。美国占领了整个朝鲜半岛,未必不会挑衅中国,和中国在东北打一仗。入朝的志愿军有很多是本来准备攻台的主力部队,中国攻台,美国未必不会出手。在中国的陆地上打,中国损失更大,在中国的海峡和海岛上打,中国胜算更小。也许中国和美国命中注定有此一战,九兵团与陆一师命中注定有此一战,只是这一战没有完全按我们的设想打,没有等我们都准备好了再打而已。这一战志愿军在战术上有很多遗憾,在战役上也没完全达到目的,但在战略上打赢了,大大的赢了。他们的牺牲为后代的我们赢得了几十年的安全与尊重,时至今日穿单衣的中国人碰到全世界穿皮大衣的美国人和他们的那些干儿子也是站的直的。

      我们和全世界现在记住的都是中国和最鼎盛的美国打了一仗,而且没输,算小胜吧,至于在朝鲜还是什么地方就不太重要了,借朝鲜的地方打这一仗还是值的。现在网上很多年轻人质疑出兵朝鲜的正确性,一味强调自己多么大的牺牲,我认为根本目的是为了逃避自己未来可能为了国家而牺牲的责任在造舆论,军人不该这么想。

      中国的决策是对的,志愿军的牺牲是不朽的,我们会永远记住他们!

      通宝推:山上起风了,adrupal,威武,瑞安小洪,唐家山,发了胖的罗密欧,njyd,白玉老虎,红军迷,李根,
      • 家园 【讨论】

        今天看朝鲜战争,是不是也应该有理由说,当时的国家领导人为别人考虑得太多,为自己国家和人民考虑的太少。当然,这是我一家之言。

        可见你根本没有看过TG的历史和这些人的回忆录。

        看官方出版的《毛泽东选集》以及后来这么多将军元帅的回忆录,基本上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太祖那时候的确比他们看的远很多,最起码几十年是有的。这都是官方证明了的。我这算重复啰嗦废话。

        当时,在TG早期的时候,TG早期的班子都对共产国际唯命是从,可太祖从来没有。

        所以你说的

        今天看朝鲜战争,是不是也应该有理由说,当时的国家领导人为别人考虑得太多,为自己国家和人民考虑的太少。当然,这是我一家之言。
        这说的是对的,王明就是个书生啊。

        可惜,你是把后来的朝鲜战争,把这样的原因归结到太祖身上岂不是很荒唐?都说太祖比TG同时代的任何人都看得远,难道太祖比人越来越糊涂了,这点建国了反而还更迷信苏联了?所以,这理由完全不成立。

        建议你看看《毛泽东传》(太祖在当时的思维和世界非常的接轨,看什么问题都是从国际大局来看的,对国际局势了如指掌,看他的那些文件就可以明白了。这是同时代的任何领导人都比不上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