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与狼共舞--看国企与杜邦围绕氯化法的博弈 -- 桃源客

共:💬39 🌺37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氯化法已经搞了这么多年,大多数基础专利难道不已经过期了?
      • 家园 人根本没申请专利

        直接就是商业秘密。。。

        • 家园 侵犯商业秘密还真比较难以定罪

          大家都是Know-How,你丫怎么知道我跟你的一样?

          要是把Know-How申请专利那更是对方一点招都没有,场子都找不回来。

          前两年最高法院判的武汉晶源对华阳电力,彭老板就是在此前给人家做可行性研究的时候了解到了Know-How,之后把Know-How用自己设计的一个公式给框了起来,把最优点放在其中。结果起诉华阳的时候对方毫无办法,只能吃瘪。

          前后打了8、9年,最后还是一个“输”字。

          • 家园 俺也来插几句

            很多know-how之所以最开始没被申请专利是有原因的,通常是不容易被反向破解,或者在将来执行时难以取证。而专利很多是可以找到办法绕过去的,而互为竞争对手的大公司之间常常会围绕双方的专利使用权达成协议,相互收取一定专利使用费,但把小公司排除在外,以更好地垄断市场。

            专利以外的商业机密的定义其实是很蛋疼的事,李文和为啥能无罪脱身,就是赢在那些所谓的核心机密,其实已经或多或少地被公开披露过,所以不能被法庭认可为机密。那还是个人对美国政府。难度比对商业公司要大多了。所以就是杜邦在对方电脑上查到了带有Dupont title 和印着confidential字样的原始文件,也还得证明它的内容本身是商业机密,只为杜邦所知才行。这个要证明起来很难,像这些搞了几十年的工业技术,会有大量的prior art,譬如公开文献、对外的商业技术服务报告、专利文献的背景说明,过期的专利等等,被告方应该很容易就找出有益于自己的证据。估计杜邦也就是拿这个搞些新闻,最终还是要争取商业利益,多半是庭外和解。不然的话,中方也可以寻机在国内反诉对方诬告,等Dupont CEO在中国旅行时下手,把对方也以可能出境逃脱法律责任的借口给控制了。让他偷鸡不着蚀把米。

          • 家园 比拳头,谁拳头大,谁有理。

            就是背后站的是谁。强权即公理,从有人类历史以来就没变过。

    • 家园 也抓一个美国人不就完了

      不能只盯着钛白粉。那么多美国投资银行经理,随便抓几个。

      不正当男女关系。欧盟的那个行长。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