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一个老坦克兵的记忆 -- 59特射

共:💬1440 🌺9824 🌵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6
下页 末页
              • 家园 发枪管?

                只发枪管拿来做什么?

                • 家园 预习用的

                  以前装备特34坦克时,当时为了节约主炮弹药和火炮,配备有20mm内膛炮用来打教练射击,为了检验预习效果,换配发了三角架,上面可以架上火炮的瞄准镜和小口径步枪,一人操作三角架上的瞄准机,另一人装弹并在瞄准者的口令下,扣动扳机,射击小目标。每个营都有若干支。后来换59了,这东西就没用了,于是就用来打鸟,以后都受到作训股里保管了。80年代的时候,又发了一批,但这些枪没有木托和瞄准具,用来在训练预习时固定在炮口上,作用也是检验预习效果。

            • 家园 友情提醒:东湖老大~~和59前辈交流不要用鸟语缩写啊

              因为咱国内的一般真不熟悉这些缩写,就算是59前辈熟悉的被帽穿甲弹,咱们也一般说被冒穿,不会说APC,;他打过的次口径脱壳穿甲弹,咱们也不会说APDS,也就说脱壳穿了。

              你说FMJ,我还专门百度下是啥~才知道是全金属被甲弹哇~哈哈~59前辈肯定用的钢芯弹~一般部队也不会装铅芯的步枪弹的,比你说的这个被甲弹要硬,不容易变形的应该~

              so~~咱行文时应该解释下英文缩写哈~

              • 家园 是是是是,下次记住了

                我这是平时说顺嘴了,下回注意!

                的确是这个原因,部队用的是钢心的全披甲的,打那点小鸟,还没有来得及反应,已经快刀切豆腐一样穿过去了,就是一个洞。

                我用的那都是狩猎用的达姆弹,前面开口的铅芯弹,一碰上东西里面变成了蘑菇状的,杀伤力破坏力要大多了。

      • 家园 好险哪!
      • 家园 "你麻痹,此时苏修要是打进来..."

        还好参谋长没口音

      • 家园 【原创】呵呵,原来是这样啊。再来个:元帅和国防部元帅车

        这也是以前写的

        元帅和国防部元帅车

        俺们新兵下连时,9车的车长是68兵,人长的很魁梧,原来的文化程度不高,到部队后很发奋。那时比较重视学毛著、学马列、学哲学。他学的很认真,同时也使自己的文化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他学的也很突出。象《反杜林论》之类的都学的很透。在平常的开会发言时,经常会听到他说出我们当时都很感到生疏的哲学名词,如什么否定之否定啦,批判的武器不等于武器的批判啦。我说的元帅就是他的绰号,只是他那时并没人叫他元帅。那是到1974年的事。1974年批林批孔运动开展的轰轰烈烈的,刚开始时他也一如往常的积极投入,对什么儒法斗争之类的很热情,学习发言都积极,但不久就发生了变化。原因是我们几个弄来朱可夫的《回忆与思考》、什捷缅科的《战争年代的总参谋部》等书在底下传看。他看我在看,就拿来看了一下,一下子就迷上了,废寝忘食的看,一本接一本的看下去。把原来学习到的东西一下子扔到脑后。还参加到我们中间一起讨论,那热情可用痴迷来形容了。政治上的东西再也在他嘴里听不到了。听到的都是诸如草原方面军、沃龙涅日方面军、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朱可夫、华西列夫斯基、科涅夫、安东诺夫,顶小的也是雷巴尔科、崔可夫。象什么斯大林格勒、库尔斯克、十大打击之类的也是他热衷的话题。由于所说的人的职务太高,俺们就给他起了个绰号:元帅 。把他所在的车叫:国防部元帅车。他的炮长,好脾气的71年兵少文就成了大将,驾驶员就成了中将。装填手因为很令人讨厌,所以在俺的坚持下没有给封少将。不知哪个淘小子在他的单军帽里子上写上“坦克8连9车——国防部元帅车 车长 孙某元帅 炮长 某少文大将 驾驶员某某某 中将”。他也不生气。当时要批判林彪的那些军事原则,讲了不少的辽沈战役之类的战例。宣讲时元帅很不以为然,举了苏联卫国战争的那些大战例来比。言下之意这都算什么呀。和那些理论骨干辩论的很激烈,我们几个跟着起哄,把纯文化人出身的团政治部主任也搞的很郁闷,传开后影响显然不太好,有点讨论不下去了。于是团里戚副政委到俺连来讲了一次课,特意提了一下中苏战例的事,他的意思是我军的这些战例充分体现了战争艺术、谋略水平。而苏军是靠人和装备去堆,正面平推,硬打营撞。在战争艺术、谋略水平上还是比不上我们的。这才算把学习讨论又钠入正规。但元帅本人并不认可,只是不好公开说了。这样元帅多少有点郁闷。有一次我们在营建施工时,元帅心情不大好,在一边拄着个铁锹很沉闷。我们几个想调节一下他的情绪。这时因为有很多小咬在脸前飞舞,元帅很生气的用左手向右脸前挥了一下,又用右手向左脸前挥了一下,最后用右手向前抓了一下。我们几个就有一个说:“元帅做这个手势是什么意思”。另一个就说:“我看是这样,左手一挥是乌克兰第1方面军从左翼上去,右手一挥是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从右翼上去”。又一个说:“那向前一抓是什么意思”?再一个就说:“那是说一定要把希特勒那小子灭了”。大家哈哈一笑,元帅也被逗笑了。我们看见元帅笑了,心里也宽慰多了。到了年底,元帅正常复员回家了。但我们在很长时间里总还是在议论着他。以后就把调侃转到了总是笑咪咪不生气的大将少文那里了。

      • 家园 前辈慢慢摸索哈~我给你花宝推下~~飞扬西西河咱都去的~
    • 家园 【原创】好熟的ID啊,上花欢迎
      • 家园 那俺就再发一个过去的

        碎片13:信号弹

        下乡的地方总有人打信号弹,却总也抓不到,据说是定时的,放好后人就走了,所以逮不着,但以俺后来当兵的经历分析,好像可能性值得怀疑。这地方看来很早就有苏联的特务人员活动,我们来后也经常有人看见,而且是69年和70年时特别频繁,俺也看见过几次。其中最清楚的是1969年11月底左右,那时我们在麦台脱稻子,俺们班那几天轮到在稻田里拉稻捆,卸车然后在麦台垛起来,那晚12点左右,我们卸完一爬犁稻子,再把爬犁接到拖拉机上,由拖拉机拉上返回到支3再拉,到支3后,看见离的400米左右的支2和支3间排水渠靠河套的地方,腾、腾、腾的起来3发白色信号弹,由于风很大,第3颗起来不高就被风吹的歪倒一边了。我们跳下爬犁,拿着叉子就扑过去了(拖拉机跑的不比人快)。但到跟前,连发射痕迹的影子也没见到,大家四周找了一下,什么也没发现。因为是司空见惯,所以大家也就转身回去干活了。我们那里大多数知青和老职工都有看到打信号弹的经历,这显然不是什么联络,只是在扰乱人心而已,心理战吧,让人觉得特务无孔不入,产生恐惧感。实际上由于见怪不怪,也没谁把这当回事。只是这些活动一直没被破获,总觉得是个谜。

        关键词(Tags): #信号弹(铁手)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