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 从天而降的猎人:施图登特和他的德国伞兵 (上) -- 顾剑

共:💬46 🌺2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rigging?是鬼子SM的灵感来源吧...

      • 家园 谢谢,其实英美那个跳伞方式是学德国的

        德国人最早跳伞的方式是自己拉开伞,各国都是这样,后来建立伞兵师的时候,发明了伞包上装个带子挂在机舱里,一跳自动拉开的方法。这个玩意是德国人发明并普遍采用的。后来英美建立伞兵部队,学来的。

        德国伞兵早期很多东西没有后来英美改进的那么成熟,好像跳伞着地方式也很容易摔伤膝盖,而且不能带长枪,只有手枪和短刀,所以才发明了冲锋枪机枪装在盒子里跟伞兵一起空投的办法,为便于识别和找到,各班排连的武器盒子还有不同涂装颜色,还会发烟,可是实战中还是常常在困难的条件下士兵找不到武器。

        现在运动员和特种部队自己开伞,为了自己控制自由下落的时间,运动员为了在空中做动作,特种部队为了达成隐蔽性(尽量延迟开伞时间),也只有这种需要胆大,经过特殊训练的,才能这么干。一般伞降部队还是自动开伞算了。

    • 家园 先收藏,再慢慢读。

      对德国伞兵的印象是《兄弟连》中伞兵衣襟上的白花。还有就是游戏《重返德军总部》,伞兵真是禁打

      • 家园 火绒草(雪绒花Edelweiss)是山地兵

        德国伞兵的徽章是椭圆桂树叶环中间有个俯冲的鹰。这有张图

        http://www.soldierandwar.com/soldierandwar/default2.asp?varAction=D&varItemID=26

        臂章则简单一点:降落伞下面红白黑色块。

        兄弟连里可能搞错了。

        伞兵没有在阿尔卑斯山训练过,伞兵主要训练基地,先是在北德波森附近,后来二战期间主要在法国尼斯。德国山地兵是在阿尔卑斯山训练的。

      • 家园 如果别的是雪绒花,应该是山地部队吧,一样是精锐。
        • 家园 电视里面德军的头盔表明那是一个伞兵...

          不过那个少爷参谋(耶鲁毕业)倒是说过那朵花只生于阿尔卑斯山雪线之上,戴上它本身是一种勇气的象征。这倒是和山地部队比较接近。

          原著中似乎没这一段,编剧自己想耍个花活没搞好也有可能。

    • 家园

      del

    • 家园 从天而降的猎人:施图登特和他的德国伞兵 (下)

      6。德国伞兵的将军与部队

      施图登特更多地是以一个战术革新家被后世记住。他在战场指挥上的成就,远不能和曼施泰因和莫德尔等人相提并论,但是作为世界伞兵作战的创始人,他在世界军事史上确保会有一席之地。虽然施图登特算得是半道出家,不是伞兵作战观念和理论的发明人(起码苏联人和意大利人比他要早得多),但他的组织能力,想象力,和魄力,让这个年轻的兵种在战争舞台上大放异彩,对战争艺术的贡献,施图登特丝毫不比古德里安和温盖特逊色。施图登特和他的德军伞兵,在战史上创造了很多个第一:西线的荷兰战役是伞兵第一次大规模运用,而且一出手就是一个军的规模,既有伞降也有机降,即便战争末期,除了英美以外,也没有谁能超过。埃本-埃马尔不但是成功的伞兵特种作战范例,而且直接在敌筑垒地域机降,也是前无古人的创举,以后的英美空降作战惯例,都是先在敌后或附近降落,集合后再向目标发起攻击。当然,这次的成功,跟没有先例出敌意外有很大关系。以后,随着各国对反空降作战的日益重视,这种成功恐怕也是后无来者了。克里特岛,更是伞兵在航空兵配合下独力发起战役,并战而胜之的范例。各国都是把空降部队作为奇兵,配合正面战线主力部队使用。象这样独立的空降战役,军事史上也极为罕见。作为个人来讲,一个革新家,自然具有想象力丰富,精力充沛,意志坚定而头脑灵活这些品质。后来希特勒解除施图登特H集团军群司令职务的时候,OKW中很多人嘲笑施图登特是个笨伯,因为他说话不利索。实际上这是鹿特丹那次头部受伤的后遗症。那次施图登特非常幸运,子弹没有损害他的智力,但是损伤了管语言功能的神经。显然这个后遗症对整体健康的危害不大。施图登特后来享年88岁就是证明。

      最后,既然本文不只局限於施图登特的个人传记,而且要写二战德军伞兵的脉络,那么也有必要在文章结尾,对德军伞兵的其他重要人物做个交代,并整理一下重要部队的沿革脉络。

      德军伞兵部队里,施莱姆是级别仅次于施图登特的人,他先后担任第1伞兵军军长和第1伞兵集团军司令,航空兵将军军衔(三星)。1894年生人,原是陆军总参军官,1937年才加入航空部,1938年初正式加入空军总参谋部军衔上校。1940年底到41年2月,包括在克里特岛战役时期,施莱姆是施图登特的参谋长,后来调去东线指挥一个以他名字命名的师级空军战斗群,在中央集团军群地段,属於海因里希的第4集团军,(据德国陆军战斗日志,施莱姆战斗群先后配属第40装甲军和第56装甲军。这两个装甲军同属第4集团军)。短时间担任第1航空师师长后,1942年后半年和1943年大部分时间,在东线中央集团军群维帖布斯克和斯摩棱斯克地域,担任第2空军野战军军长,属於第3装甲集团军。这个军部后来被从东线调到意大利,改称第1伞兵军军部,在安齐奥作战,属於马肯森将军的第14集团军。1944年11月接替升任H集团军群司令的施图登特,出任伞兵第1集团军司令。在莱茵河接近地之战后不久,施莱姆在空袭中受伤,把集团军指挥权交给步兵将军布鲁门特里特。战后,他跟施图登特一样,在英国战俘营里关押了三年,于1948年无罪释放。他一直活到1986年,92岁才死。

      伞兵部队的第3位大人物是曼德尔,伞兵将军(三星),跟施莱姆一样,他也是施图登特在当11航空军军长的后期,就在东线任军长了。1892年生人,他原先是炮兵,有过人的胆量,1940年他的第112山地炮兵团隶属于迪特尔将军的第3山地师(迪特尔因为挪威的战功后来很有名) 。为增援被围困的迪特尔师部,曼德尔在挪威纳尔维克跟伞兵一起行动,他根本没受过任何跳伞训练,就敢跟伞兵一起从飞机上向下跳。所以,曼德尔1940年11月转入伞兵,在克里特岛战役中,他是特别突击团团长,指挥西集群,在战斗中受伤。1941年冬季调到东线,他的突击团分散在战线北部和中部使用。后来突击团集中之后,加上5个空军野战团,组成的第1个德国空军野战师,“曼德尔师”。因为这次成功的组建,他后来被任命为第13航空军军长,在德国专门负责组建新的空军野战师,总共组建过22个师,并兼任空军野战部队总监。因为前线需要,1943年11月他的第13航空军军部调到西线,改称第2伞兵军,先负责组建第3和第5伞兵师,并且是西线总司令部的预备队,诺曼底登陆前划拨给多尔曼将军的德军第7集团军。诺曼底战役,第2伞兵军指挥第3伞兵师和党卫军第17“伯利钦根”装甲掷弹兵师,在圣洛地区阻挡美军。之后一直指挥第2伞兵军直到战争结束。1947年从战俘营释放,1951年死于家中。他获得过带橡树叶和双剑的骑士级铁十字勋章。

      第3个担任过军长职务的,是海德里希。1896年生,最终也获得了三星的伞兵将军军衔。他是德军最初的两个伞兵营营长之一,1937年就当了伞兵,比施图登特还早,当时还属於陆军,1938年转入施图登特新成立的伞兵师,是第7航空师最初的骨干之一。他在施图登特手下先当第1伞兵团的2营营长,后当师部参谋。海德里希在参谋部里跟同事大吵一架,一气之下,转回了陆军,所以法国战役期间,海德里希是陆军的团长。1940年6月法国战役之后,不知出於什么原因,他又转回第7航空师,任3团团长。克里特岛战役中,他代理阵亡的师长苏斯曼指挥中央集群,立了大功。1941年冬他的第3伞兵团在列宁格勒前线作战。1942年回地中海以后,晋升第7航空师师长,后来这个师改称第1伞兵师。就是在第1伞兵师师长任上,海德里希在卡西诺之战打出了绿色魔鬼的威名。1944年11月接替施莱默升任第1伞兵军军长,最后在意大利战场投降。他也获得了带橡树叶双剑的骑士级铁十字勋章。战后被英军监禁,1947年6月释放,同年年底在医院病死,仅活了51岁。

      在伞兵的主要指挥官里,论资格,唯一比海德里希更老的,真正伞兵元老是布劳尔Brauer,但他一直没有升到军长位置,而且最终的命运也最悲惨。早在1936年,布劳尔就组建了第一个空军伞兵营,1938年施图登特建师的时候,他是第1团团长,绝对的元老主力。但他这个团长从1938年一直当到波兰战役,法国战役,克里特岛战役,不知为什么就是升不上去,按理说他早就应该是接任师长的最佳人选了。克里特之后,他在东线作战了一段时间,然后回克里特岛当占领军司令,然后被退入预备役。1944年12月,许多他以前的部下已经是师长军长了,布劳尔才被召回现役,任新组建的第9伞兵师师长,参与了柏林战役。但是他本人因病没有和部队在一起,而是战后被英军逮捕,后来移交给希腊人。因为当初在克里特岛任驻军司令的时候,德国伞兵处决了帮助英军作战的克里特人(据德国人说这些克里特人虐待并杀害德国伤兵和战俘),他被判处死刑,并于1947年执行。

      在伞兵师长里面,最有意思的人物是那个第2伞兵师师长拉姆克,德军伞兵中唯一获得最高奖赏银橡叶,双剑钻石骑士级铁十字勋章的家伙, 后来也升到伞兵将军军衔。他在一战时期是德国的海军陆战队队员,因为作战勇敢,从士兵直接火线提干。直到波兰战役的时候,拉姆克还在陆军,1940年夏法国战役以后才志愿转入伞兵,41岁学跳伞,别人顶多每天一次(施图登特本人甚至从没有在战斗中跳过伞),拉姆克每天跳两次。克里特岛战役,拉姆克在西集群司令曼德尔负伤后接替指挥,正是他的集群抢占Maleme机场,为战役最终胜利立下大功。这次战役后拉姆克被授予骑士级铁十字勋章。拉姆克曾经去意大利协助训练意军的Folgore空降师,准备参加马耳他战役,当马耳他进攻取消以后,他晋升少将旅长,带一个伞兵旅作为步兵加入到隆美尔的阿拉曼战线。阿拉曼战役德军败退的时候,又是他带着孤悬敌后没有运输手段的伞兵旅,缴获英军车辆穿插180英里回到德军战线。他因此被授予铁十字勋章上的橡树叶。1943年春,拉姆克奉命组建新的第2伞兵师,秋天盟军登陆意大利的时候,作为第1伞兵军的一部分,占领罗马,为德军稳定了意大利投降带来的混乱局面。此后,第2伞兵师调到东线,转战于日托米尔,基洛夫格勒等地。诺曼底登陆和美军突破以后,拉姆克又带他的第2伞兵师死守布雷斯特港,在山穷水尽之际,还演出了前文中提到的绝地反击的戏码。拉姆克投降以后,还在美军的许可下检阅自己的部队。他当战俘也不老实:1945年圣诞节,从美国密西西比州的战俘营逃跑,逃去哪里呢?去当地镇上住进一家旅馆,给杜鲁门政府的一位高官写了一封信,抱怨战俘待遇,并呼吁善待德国人民。信寄出之后,拉姆克又潜回战俘营睡觉。战争结束后,拉姆克被转到法国的战俘营,居然又一次逃跑成功,这次直接逃回德国。可是又马上自愿被引渡回法国受审,1951年判了5年刑期。不过拉姆克已经被拘禁了7年,所以马上被释放。1968年79岁上,拉姆克死于德国家中。

      不过有一点值得提出:拉姆克作为师长,中将军衔是很合适的,但是在布雷斯特围城战尾声,9月16日他被晋升伞兵将军军衔,作为师长相当不寻常,9月19日投降的时候,同一天里拉姆克被接连授予铁十字勋章上的双剑和钻石,成为拥有这一最高战功勋章的唯一一名伞兵。这里是不是希特勒又象斯大林格勒对保卢斯一样,希望拉姆克自杀呢?这仅仅是我的猜测。拉姆克后来还真的在美国战俘营里接受了这枚勋章,是瑞士红十字会来替希特勒颁赠的。关于他,还有一幅Reeves作的油画,画的是美国第8步兵师副师长Canham准将走进拉姆克的地堡劝降,拉姆克问来人有什么证件,Canham准将一指身后的美军士兵“这就是我的证件”。拉姆克这么神奇而有趣的一个人,战后还留下两本回忆录,Vom Schiffsjungen zum Fallschirmjagergeneral,从水兵到伞兵将军和Fallschirmjager: Damals und Danach伞兵的过去和现在。不过这两本书没有英文版。

      拉姆克逃出美国战俘营写的那封信是英文信,原文在网上可以找到,大家有兴趣可以读读,行文相当流畅。要知道英文对拉姆克也是外语,我就想不出来他什么时候学的那么好的英文:拉姆克16岁进海军当小兵,肯定没受过什么良好教育,提升军官是因为火线立功,也没上过军官学校,最多是后来短期军官培训上的那点学。只有两个解释,要么此人极其聪明语言天分极高,要么就是旧德国的短期军校培训,其外语教育比我们的大学英语四、六级强得不是一点半点。反正我承认,我自己大学三年级英语六级拿优秀的时候,是绝对写不出这么好一篇英语作文的。这是那封信的链接

      http://www.kilroywashere.org/004-Pages/JAN-Area/04-D-JAN-POW-Ramcke.html

      还有一位师长值得提一笔,第4伞兵师的特莱特纳中将。他30年代初就在空军,从1938年建立第7航空师到荷兰战役,他先是第7航空师和11航空军的作战部长,1942年4月起是参谋长。1943年奉命组建第4伞兵师,任师长,一直在意大利战场。之所以提他,是因为特莱特纳将军战后1956年以少将军衔加入西德联邦国防军(他原来在战争中是中将),历任北约最高司令部后勤部长,第1军军长,最后一直升到上将国防军总监(西德军队的陆军总参谋长)职位,1966年退休。另外,第3伞兵师师长Schimpf中将,战后也加入联邦国防军,任第3军区少将司令,1962年退休。

      最后,埃本-埃马尔的两位英雄的下落,小分队指挥官科赫上尉,当时是伞兵1团的连长,行动成功以后获得骑士级铁十字勋章。后来在克里特岛战役中,是西集群伞兵突击团的1营营长,他的营又是尖兵,但是这次运气不佳,直接降到严阵以待的新西兰22营头顶上,损失惨重,科赫头部负伤被后送。伤愈后跟随伞兵突击团去东线作战,1942年回国晋升第5伞兵团中校团长,他的团是盟军西北非登陆以后,第一批飞进突尼斯的德军部队。因为受伤,科赫本人在北非德军总投降之前几个月就被送回国修养。1943年,科赫在德国死于交通事故。另一位英雄,威齐格中尉Wizig,当时是攻击埃本炮台主体工事的伞兵工兵连长,他在起飞的时候,滑翔机就出了故障,迫降以后换了一架飞机,战斗打响后3个小时赶上部队,指挥堡内作战。胜利后威齐格也被授予骑士级铁十字勋章。克里特岛之战,威齐格也是属於突击团的,第2波空降,胸部中弹受伤。伤愈后任第7航空师工兵营长,也飞入突尼斯作战。他的工兵营在突尼斯投降前撤了出来。1944年到45年,威齐格先后担任西线的伞兵工兵团长,和第6伞兵师第18团团长,他的团在北德向英军投降。战后,威齐格加入新的西德国防军,官至上校空降团团长。他一直活到2001年85岁才去世。

      关于德军伞兵的师以上编制,大致概括如下:

      师级单位,1938年施图登特组建第一个伞兵师,当时叫做第7航空师。施图登特任师长,鹿特丹受伤以后,Putziger代理师长,后来施图登特伤愈回来当军长,第7航空师的正式第2任师长是苏斯曼,在克里特岛阵亡。之后师长是Petersen。1943年,第7航空师改称第1伞兵师,师长海德里希,主要在意大利作战,也到过东线和法国。海德里希升任军长以后,最后一任师长是舒尔茨。该师在意大利投降。

      第2伞兵师的主体,是克里特岛战役中的突击团。1943年3月在法国组建,师长拉姆克。这个师曾在意大利和东线作战,主要的行动,是西线诺曼底战役和死守布雷斯特。1944年9月投降。11月在德国重建,新任师长莱克纳Lackner,参加西线的阿纳姆战役和莱茵河接近地,雷赫瓦尔德战役。最后在鲁尔投降。

      1943年秋组建了第3,第4,第5伞兵师,其中3师师长Schimpf,5师师长Wilke,都是在法国组建的,参与了诺曼底战役,在法莱斯口袋几乎被全歼,重建后3师师长Wadehn,5师师长Hailman,参加了阿登攻势,最后3师在鲁尔投降,5师在纽伦堡向美军投降。而第4伞兵师是在意大利组建的,骨干来自第2伞兵师,士兵很多是Folgore,Nembo两个师的意大利人。师长特莱特纳。这个师在意大利投降。

      1944年6月在法国组建第6伞兵师,还没有组建完毕就投入诺曼底战场,后来参与阿纳姆战役和莱茵河战役。第7师是1944年10月在荷兰组建,第8师1944年12月在德国组建,都参加了1945年最后阶段的莱茵河战役。这三个师,都是在伞兵第1集团军编成中向英军投降的。

      伞兵第9师1944年底在德国组建,师长布劳尔,在东线作战,参加了柏林战役,向苏军投降。

      第10师1945年在奥地利组建,在第1装甲集团军编成中向苏军投降。

      此外,伞兵在战争最后阶段,还有第11师,第20师和21师的番号,但是都没有组建完毕投入战场,战争就结束了。

      此外,还有一个专门训练进行机降的陆军第22步兵师,虽然不属於空军伞兵部队,却属於施图登特的第11航空军。这个师首任师长斯波内克伯爵,后来1942年克里米亚战场军长任上,因擅自撤退被不公正地撤职并判处死刑,1944年7月被枪决。这个师参加了1940年荷兰的大空降作战,但是因为道路条件关系,没有赶上克里特岛作战。后来成为克里特岛驻守部队。在驻岛期间,1944年4月,师长Kreipe居然被英国突击队抓走了。1944年8月,第22机降步兵师撤出克里特岛,在东线南部和巴尔干作战。1945年这个师在德国第21山地军编成中,向南斯拉夫军队投降。

      伞兵的军级指挥机构,最早的是荷兰战役时施图登特的临时空降军,包括第7航空师和第22机降步兵师。1940年正式成立第11航空军,进行克里特岛作战,一直到参加隆美尔的B集团军群坐镇北意大利,又调到罗马地区。第11航空军在不作战的时候,是施图登特的伞兵总监部,1944年3月撤销番号,称伞兵司令部,后来又升格为伞兵第1集团军司令部。军长一直是施图登特。

      第1伞兵军,1944年1月在意大利组建,由原来东线的第2空军野战军军部调来并改称的,两任军长是施莱姆和海德里希。一开始下辖第4伞兵师和第3装甲掷弹兵师,属於安齐奥滩头的德军马肯森第14集团军,后来常常下辖第1和第4伞兵师,但是所属的师不固定。这个军一直在意大利作战。

      第2伞兵军,1943年在法国组建,由曼德尔负责训练空军野战师的原第13航空军军部改称。一开始组建训练第3第5伞兵师,诺曼底战役中,这个军在多尔曼第7集团军编成中,防御美军的进攻。西线阿纳姆战役和莱茵河战役期间,一直在伞兵第1集团军编成中作战。该军军长始终是曼德尔。

      伞兵最高的编制,是伞兵第1集团军,1944年由施图登特的伞兵总司令部改称,先在B集团军群,后在H集团军群编成中在西线作战,历任司令是施图登特,施莱姆,布鲁门特里特,施图登特,和Straube。

      附录:戈林装甲师和戈林装甲军的来龙去脉

      可能会有人奇怪我为什么一直没有提戈林伞兵装甲师和装甲军?戈林师和戈林军名为伞兵,其实从未作为伞兵训练,从名字就能看出来:伞兵无论跳伞还是机降,是要轻装的,装甲部队却是重武器,当时技术条件下,无论如何不可能用于伞兵作战。这个名字本身就是自相矛盾。但这支部队,孕育了最初的德军伞兵营。

      1933年纳粹上台以后,戈林作为普鲁士邦总理,建立了一支警察部队,叫“戈林将军警察大队Landespolizeigruppe General Goring”,其实是戈林的私人军队,在清洗冲锋队罗姆的“长刀之夜”里,曾充当打手角色。前后两任大队长是Wecke和Jacoby。1935年4月1日该部改称“戈林将军团”,因为戈林出任航空部长和空军总司令,这个团于1935年9月从警察划归空军。团长一直是Jacoby,直到1936年8月。在此期间,戈林团的一营加上侦察连接受跳伞训练,这就是布劳尔的德国第一个伞兵营。这个营后来1938年施图登特建立伞兵部队的时候,正式脱离戈林团,成为伞兵最初的核心。

      戈林团参加了吞并奥地利,吞并苏台德地区和捷克的行动。该团大部在柏林担任警卫和防空任务,只有少量分队参加了波兰战役。1940年该团两个连参加进攻丹麦和挪威的“威悉河演习”,而团主力在B集团军群编成中,参加西线入侵荷兰,比利时和法国的大战役,一直打到海峡。1936年8月到1940年5月底,该团团长是Axthelm。但是这个团还不是伞兵部队,而是高炮团。

      1940年7月法国战役以后,“戈林将军团”升格为“赫尔曼戈林旅”,旅长康拉特少将Konrath,还是高炮旅(4个团里有3个是高炮团)。戈林旅作为高炮部队,在巴尔干战役中驻罗马尼亚油田担任防空任务,东线开战以后,在南方集团军群编成内在基辅,布良斯克地区作战。1941年底,旅主力撤回德国。

      1942年10月,戈林旅升格为“赫尔曼戈林师”,增加了5千名空军士兵和第5伞兵团(团长是科赫,埃本要塞的英雄),这时,戈林师已经不是单纯的高炮部队了,在它的5个团里,有一个伞兵团,一个炮兵团,一个坦克团,和两个掷弹兵团。但是这个师仍然不能叫伞兵师。1943年初,初第5伞兵团外,戈林师主力被派往北非,而第5伞兵团则是1943年11月盟军西北非登陆以后,第一批飞入突尼斯的应急部队。在北非作战的戈林师最终在突尼斯投降。1943年5月,戈林师改组成戈林装甲师,西西里登陆战中,戈林装甲师反击巴顿在杰拉的滩头阵地,是很出名的一仗,但是被盟军舰炮火力击败。戈林装甲师在西西里一直作战到最后一个撤出墨西拿海峡。

      在意大利,戈林装甲师参加了萨莱诺抗登陆战,一路且战且退到古斯塔夫防线,又参加了安齐奥滩头的抗登陆战役。在此期间,还有一件事很有意思:戈林师的Schlegel中校奉凯赛林元帅的直接命令(没有通知师长康拉特),秘密地将卡西诺山上修道院的宝物偷运出来,再转交梵蒂冈教廷,从而在大战之前保护了这批文物。这批宝藏包括达芬奇,提香,拉斐尔等大师的杰作,7万卷宗教古书,1千2百种手稿珍藏,和圣本尼迪克特本人的遗骨。1944年4月,该师改称“戈林第1伞兵装甲师” 。这是个很滑稽的名字。在此之前,该师师长一直是康拉特。

      在罗马失守以后不仅,1944年7月戈林“伞兵装甲师”从意大利调到东线,在华沙挡住了苏军的进攻(8月份正是华沙起义的时候)。此后,戈林师一直在东线作战,从1944年5月到战争结束的师长依次是Schmaltz,Necker(1944年10月1日起),和Lemke(1945年2月9日起)。1944年19月,戈林第1伞兵装甲师又新添了一个“兄弟”,戈林第2装甲掷弹兵师,两个师组成“戈林伞兵装甲军”,军长由戈林师师长Schmaltz少将升任(晋升中将军衔)。戈林装甲军继续在东线作战,直到1945年1月底在东普鲁士被苏军包围,3月份由德国海军从东普鲁士撤出,转往西里西亚继续与红军作战,(戈林装甲师1月份配属大德意志装甲军调到东线中部,先期从东普鲁士撤出,脱离了戈林军,直到戈林军调到西里西亚才归建,同期,大德意志师倒脱离大德意志军,留在东普鲁士戈林军编成中。两个军的主力师整个一个乾坤大挪移。),最终在萨克森的德累斯顿市附近被苏军包围并投降。从以上简介能看出,其实戈林师和戈林军并非伞兵,只是番号里有“伞兵” 字样罢了。

      参考资料:

      Anthony Farrar Hockley著:Student,1973年版

      Charles Whiting著:Hunters from the Sky: The German Parachute Corps,1974年版

      Roger Edwards著:German Airborne Troops 1936-1945,1974年版

      Chris Ellis著:7th Flieger Division,2001年版

      元宝推荐:老叶,
      • 家园 好文! 有空一定要听Fallschirmjägerlied...

        "Rot scheint die Sonne, fertig gemacht

        Wer weiß ob sie morgen für uns auch noch lacht. ..."

        "红日照亮我们, 不管明天还能大笑..."

        看着60多年前的记录片里伞兵们视死如归跳下飞机,依然让人感慨万千.另外有本小说"鹰从天降", The Eagle Has Landed, by Jack Higgins 也不错.

        一点异议:关于打 铁托 的伞兵是"惩戒"部队一说, 估计是"以讹传讹". 请看"Kommando - German Special Forces in World War Two", by James Lucas, published by Castle Books, 1985.

        • 家园 SS 500营不是惩戒营

          以前在二战论坛上说过这个,SS 500营本身不是惩戒营,但是军官有很多是犯了错误降级使用,这些个人是被惩戒的,高职低就塞到这里来,结果这个部队也被后来的人以为是惩戒部队了。

          • 家园 谢谢. 讨论一下而已. 请看此文...

            此段文字摘自 James Lucas 原文 (P109):

            At one time it was widely believed in Anglo-American circles that the SS Para Battalion 500 was a penal unit,its undertrained men drawn from SS military prisoners and led by NCOs and officers who were themselves "hard cases". There is no evidence to support this evaluation and former paratroops with whom I have spoken strongly deny the accusation. They claim that the battalion was made up of volunteers, all of whom were fully trained in a paratroop role, and that the unit commanders, from sergent upwards, were professional SS soldiers with a great deal of front-line combat experience. This expertise grafted on to the SS ethos produced paratroops of outstanding ability, endurance and daring....

            下面是 James Lucas 本人经历:

            James Lucas fought with the British infantry in the Second World War. His first direct encounter with a German soldier -a dead paratrooper- was in Tunisia, April 1943. Shortly afterwards his unit, "C" Company of 1st Battalion, the Queen's Own Royal West Ken Regiment, fell victim to a ferocious attack from the 5th Fallschirmjaeger Regiment and he was taken prisoner, liberated after a few weeks and sent back into battle. After the war he developed and maintained close contacts with German ex-servicemen and their Associations, enabling hinm to undertake the extensive research that underline the success of his many books.

      • 家园 我得收下来慢慢看

        在海南还参加过一个滑翔俱乐部,不过没有怎么玩起来就回了北京,挺可惜的。德国人用恐龙鉴别指挥官的作战能力,这可真是匪夷所思的东东。。。

      • 家园 好文!看顾兄的战史和传记很过瘾.

        资料详细,人物也生动的很。以前我特别喜欢那篇《太阳王下的双子星》,讲孔代和杜伦尼的,还有古斯塔夫和华伦施泰因那篇也很不错。

        我想主要是以上人物都有生逢时代的类似对手。相比之下,施图登特在那个时代好像没有特别相似的冤家对头――这哥们走在理论和实践尖端,后面的都是学他。

        总觉得德国人在二战前中无论是战略思想还是战术理论,都处在一个思维和讨论非常活跃的时期,很多新东西都能够迅速被接受和进入实践。相比之下,那几个对家就差一点。

        • 家园 以前二战论坛有这么个言论

          德国在战争初期走在世界军事思想和实践前列,那当然是没错。不过也是得当时各国对手过于僵化之益。就拿集中装甲突破和突进来说,1940年对手法国和苏联都是静态的线性防御,突破一点,全盘崩溃。这种进攻模式拿到1944年,就等着被对手的装甲后备兵团切断吧。

          当然,新型的防守和进攻模式,也是德国和苏联在东线交战中,不断否定自己,不断进步,摸索出来的。1943年1944年的东线,无论攻防,双方都有很多新的东西。德军的军事指挥艺术,也是不断发展的,苏军也是一样。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