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我也来转忙总的新帖:政权从基层逐步撤离的简单背景信息 -- slyypp

共:💬112 🌺575 🌵27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想象得太简单了,没那么容易的事

      说到裁撤,比如撤乡并镇或几个镇合并成一个大镇,其实有些是在恢复旧制。

      说到以前,在县以下,乡以上,还有一级存在叫作“区”,这个“区”不同于城市里的区,但在县一级政权里,有着相当大的权力,下可以号令乡镇,上可以抵制县党委政府。

      但后来,宁波这里,大概是从90年代中期开始,逐步取消了县一级的区委制度,乡镇直接由县委统管。

      现在的一些省市,在逐步恢复这一制度。

      至于说到撤村并村,更是一个大难题,不是大家想象中那么容易。

      浙江省2000年前后有过推行,从上到下下达指标,每个市、县每年都要完成多少个任务,但后来这一政策逐渐不提了。

      为啥?说说容易做做难,两个村合并了有那么容易吗?

      相邻的村子间本来就积累了几十年的一些错综复杂的关系甚至恩怨,有时候,抢农业灌溉用水的矛盾,都容易成为“世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史上,不乏两个村为了一些矛盾而发生的械斗。

      一合并了,两村村民能和平共处?

      合并了,又到底是哪个村合并哪个村?大村并小村?人小村说凭啥要被你合并啊,你算个啥东西啊,老子就不愿意。

      偶这里就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个大村,一个小村,合并后起了新村名,结果两个村都不同意,都要用自己村原来的村名。

      折腾了那么好几年,一村一派,年年群架,年年上访,年年内耗,搞到后来,还是一村成为一个班子,各管各的。

      反正,这个合并后的村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什么的,小村的党员、村民代表从不参加,参加了表决也没用,人家大村的人数多啊。

      哈哈

      • 家园 90年代撤区并乡是对的,也是成功的。

        以前设区一级是因为交通通信不方便,现在真没必要了。

        现在搞省管县我觉得也对,也是因为交通通信方便了。

        但乡镇一级万不可撤,部门可以撤并,这一级政府不能撤的。

        • 家园 搞省管县在全国范围是行不通的

          搞省管县的,最早的是浙江省

          但说到底,所谓的省管县,实质上还是局限于“财政”、“人事”方面的直管

          综合事务上,仍是依赖于市一级

          而且省管县的话,地方本位主义抬头趋势很强烈

          对于省一级层面来说,为何只局限于“财政”、“人事”的直管,而不是综合性的直管呢?

          很大原因,也是在于“财政”、“人事”这两件大事,是无论哪个部门都想要扩张的权力。

          而其他的许多东西,对于一些上级部门而言,就是烫手的山芋,没有想接手的

          • 家园 省管县什么地方本位主义抬头啊?

            省?县?

            撤大区、撤区、撤市,都是一样的,没什么不同,减少中间环节。

            你大概不知道地级市对县的盘剥吧?

    • 家园 这算什么?掩耳盗铃?

      有一个哥们,电脑小白。

      装了杀毒软件,中了木马杀之不绝,总是弹出病毒提示框烦不胜烦。

      最后,一劳永逸,把杀毒软件删了,顿时世界清静了。然后三天后系统崩溃,重装系统。

      ------

      问题不是因为有了基层组织而复杂,基层问题本来就复杂,基层组织是应对问题的基本手段,理顺基层工作关键是清除吏治腐败,而不是砍掉整个构架。挖掉根基,房子会榻的。

      • 家园 有效送花赞扬。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

        送花赞扬 关闭

        送花成功。有效送花赞扬。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16。你,乐善:1;铢钱:-1。本帖花:1

    • 家园 乡镇债务炸弹后遗症的逻辑错误

      5. 导致乡镇政府负债问题更加复杂化,甚至引发债主和乡镇政府之间的冲突。

      目前国内大多数乡镇政府都有负债,甚至严重负债。负债少的乡镇与负债多的乡镇合并,结果是负债比较少的乡镇政府和乡镇农民非常不满,因为加重了这些乡镇的债务负担。同时一些负有大量外债的乡镇政府被撤并后,其债务负担无人承担和承认,前后乡镇政府和领导对乡镇债务采取踢皮球的态度,引起一些债主冲击乡镇政府和上访,成为社会不稳定的不定时炸弹。

      -------------------------

      裁撤乡镇ZF,原先隐藏的债务炸弹,在继续膨胀之前,被提前暴露了出来。

      到文章里,变成了裁撤乡镇的后遗症。

      难道原来的乡镇债务,不撤并的话,就可以无忧无虑,一直和谐到地老天荒?现在倒好,一裁撤,弄得债务炸弹四处爆炸。

      我们还是停下来,把债务炸弹养得更大一些吧。这样什么后遗症都没有了。

      乡镇制度的后遗症,变成了裁撤乡镇的后遗症,真乃高人。

      • 家园 解决镇债务问题,核心应该是严格镇财政,和处理问题官员,和

        撤镇真接关系不大,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并完的镇还是会出债务问题。

        至于乡镇制度问题,那是个财务管理问题,而不是个存在问题。不是乡镇取消了,不存在了,就没问题了,那只会出现其它管理问题,而是乡镇制度中的管理漏洞。

    • 家园 我觉得核心问题是养不起下面的官僚了

      原来消费水平没有上来,一个县养一两台车,后面可能每个镇长、副镇长、书记等都要配车,都要司机;原来招待一顿饭在老乡家里杀一只鸡就够了,现在要下馆子里头的7、8道菜。

      总之,官僚队伍在扩大,要求的待遇在提高,造成乡镇一级的支出快速增长,但是乡镇企业凋零以后,很多就靠农业税附加和提留款,后来再免征农业税,繁杂的机构人员支出就撑不住了,最后只有合并裁撤一条路。

      不清楚分税制对农村的影响是什么,感觉中乡镇一级也不是靠工商税之类的企业税过活的,有知者请告知。

      附:乡镇一级的机构设置

      -----------------------------

      目前镇政府内设站所,由镇财政发工资的有15个,被人们统称为“七站八所”。它们包括:农业技术推广站、林业站、果树站、水利站、渔技站(在沿海乡镇设立)、农业机械管理站、经管站、财政所、司法所、计划生育服务站、文化站、广播站、残联、农村养老保险管理所、科委。

      另外,上级政府有关部门在乡镇派出的工作机构,还有16个,即派出所、法庭、土地所、工商所、税务所、粮管所、食品站、公路站、交通管理站、农电站、供销社、物资站、农村信用合作社、邮政局、蚕茧站、畜牧兽医站。

      • 家园 王朝历来都是被财政问题导致的破产而压垮

        财政危机,于是加税,加到不能再加,于是考虑节流,砍统治机构,收缩力量,导致控制力下降。。。一圈下来,财政危机又更是进一步深化,就再加税,再节流,再收缩。。。。。

        螺旋下降,财政危机到无法维持,王朝崩溃。是不是成产力没有发展呢?清王朝为例,显然不是啊,一堆官办经济呢。所以,这是整个政权动摇的信号了。

        剩下的,看是不是会有应激反应,导致再次中兴。

      • 家园 看上去有些站所是可以合并的~~~

        比如林业站和果树站,文化站和广播站。

      • 家园 事情都是有利有弊的

        吵架吵得一塌糊涂。有这么严重么?任何事情都是两面看的。乡镇(街道)一级到底是好是坏,我想不是简单的一句话就可以定论的。如果太祖在,我相信他会象当年在湖南做农民运动调查一样,到基层去、到各阶层人那里去,听、看、问,吃住几个月,然后分析,得出自己的调查结论。所以,我认为,做结论太早,大家不要发火,和气谈论,最好自己有时间、有精力的话到全国不同的乡镇(街道)去调查几个月。

      • 家园 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

        乡里面只有书记乡长一人一辆天虹九零摩托车

        三五年之后书记乡长就已经全部配上汽车了

        现在每个乡镇已经至少四五辆汽车了

        • 家园 前几年更离谱,大楼都修到乡镇了。脱离群众之风的影响比中层

          官员腐败还要大些。

          当然,不否认上梁不正下梁歪的现象不少。

          但上梁不正,如果没下梁支撑,他能直接面对群众歪?隔了两级,就没人怕什么官,因为“现官不如现管”

          上梁的歪也有不少是下梁送上门造成的。跑官呗

          社区化,可以让这些乡镇在医保、司法、税费、工商、卫生上少了很多捞钱的名目。

          反倒是公共服务这种需求更惹眼,做不好,就等着别人效能投诉吧。至少你区、市的脸还是要的。

          弊处当然有,但可不可以通过信息化社会的办法解决一下?

        • 家园 我上小学的时候住公社大院

          我上小学的时候跟随父亲去另外一个公社工作,住当地公社大院,整个大院前后两进,抗日时是国民党三县政府所在地,大院前两排房古色古香,有上百年历史,面对老街。老街是典型的徽派小镇,我是在一个春雨连绵的日子里去哪个地方的。下了客车,跟着我父亲打着油布伞(那时还没有洋伞,呵呵),走在全部由大块青石板铺就的路面上,路很窄,两边就是那种门板可拆卸的过去那种门面房,现在只能在电影上看到了。小雨淅淅沥沥的下着,周围仿佛被青烟笼罩着,使古街显得那么幽深,就好像是一幅中国画。我当时很震撼,也很新鲜,第一次见到这种古镇,现在回想起来还历历在目,印象非常深刻。

          扯远了。跑题了,呵呵。书归正传,印象里,当时公社成员很简单,一个书记,一个副书记,武装部部长,妇女主任,秘书,干事,还有一个电工,住大院里,印象中只有这些了,可能还有一两个,记不清了。没有车,只有一辆公用的永久牌加重自行车,估计现在知道的人不多了,呵呵。当时,大院里就我一个小孩,别的人家家属几乎都是农村的,都不住在镇上。农忙或者防洪抗旱时,整个大院几乎天天就我一个人住,大家全部下乡去了,即使是冬天,还要下乡去组织农民修水利设施,抓赌等等,我们县的农村水利设施几乎都是在六七十年代兴修的,分田到户后就几乎没有了,后来都是在吃老本。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