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談談diy電腦, 選件篇(1) -- 岑子

共:💬30 🌺67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错误不少

      cpu来说AMD已经是走下坡路了,6核的产品比不过intel4核的,以前还说AMD的cpu便宜,可现在intel 推出了200多rmb的G5XX系列性能比AMD的中档cpu还快,AMD的新品推土机跳票2年还不能发布,唉 没落了。

      如i3的話, 4g就夠了

      现在的64位系统可以用4g以上的内存,一般而言4g是足够了,但是碰上大游戏还是不够的,比如星际2 动则5g的内存,现在最好还是配8g内存,毕竟4g单条才100出头,不差这100块钱。

      双通道, 快一倍

      这个也不对,双通道内存带宽大一倍,但是不是快一倍,这里有误导,实际使用中是感觉不到差异的。另外I系列cpu带的显卡其实也不错,AMD的apu带的显卡虽然好,但是也玩不起大游戏,只是聊胜于无,集成显卡不要有过高的期望。

      顯示卡, $500以下的都不划算

      同意

      底板,如安裝ssd, 就買h67吧

      我们都叫主板,用ssd是无所谓什么主板的 除非是顶级的ssd读取速度能突破sata2 的上线,否则关系不大,毕竟ssd也面市5年多了也不是什么新东西了。至于usb3.0更不用考虑了,现在支持usb3.0的设备有多少?即便以后真的需要也可以通过外接扩展卡的方式支持(主板在这上面的差价,在几年后绝对够买usb3.0的扩展卡),实在没必要为未来科技投资。当年我买的华硕TX97xe就支持usb,可是直到这块主板被淘汰了,市面能支持usb的设备还是只有摄像头,那时候连u盘都没有,mp3播放器和机器通讯还是用的串口。

      • 家园 切磋一下~~

        AMD的新品推土机跳票2年还不能发布,唉 没落了。

        不錯, 用AMD的新品現時只有A6和A8, 还有一個Athlon II X4 631, 老實說都有點雞肋, 高階的cpu又太舊了, 爭不過i5系列. 比較有看頭的就只剩下用超頻來增加性價比这條路了, 畢竟intel現時的外頻鎖得很死.

        现在最好还是配8g内存,毕竟4g单条才100出头,不差这100块钱。
        这個我不同意了, 如我之前所說, 顯示卡用料對大多數遊戲影響最大, 要我我有100块钱多, 我会買高半級的顯示卡, 而且顯示卡中本身有顯存, 對内存的要求更低. 何況就算真的内存不足, 还有虛存可用.我自己通常会关掉虛存的功能, 不過内存不足時windows会叫我開, 但这樣的情況, 自从我的电腦上有2g内存或以上就極少出現了. 因此我認為内存不是效能樽頸, cpu才是

        这个也不对,双通道内存带宽大一倍,但是不是快一倍,这里有误导
        你說得對, 我改

        用ssd是无所谓什么主板的 除非是顶级的ssd读取速度能突破sata2 的上线,否则关系不大
        <SSD>Crucial M4 64GB 2.5" SATA 3 6Gb/s SSD HK$ 895
        以現時60G的ssd為例, 讀速度都超過250mb/s了, 而sata2的最大速度就是300mb/s, 余度不大呀, 何況sata2插頭也不一定足稱, 一般廠家只会保證裝上用sata2的硬碟能以sata2的格式使用, 但卻不一定保證速度有300mb/s. 以用上ssd電腦的整機價格來說, 支不支持的sata3的主板差價不到$200, 完全可以接受的

        至于usb3.0更不用考虑了,现在支持usb3.0的设备有多少?
        usb3.0, 我又不同意了, 現時的新電腦一般都有了(一般也不多, 只有2個), 當電腦都有了还怕沒有設備? 最少在u盤和移動硬盤上都有很大的優勢. 外接扩展卡又回到了我說的晶片組原生支持的問題了, 用是能用, 卻不一定快. 換言之, 與其買扩展卡, 不如一開始想好到底自己是否需要, 要的話直接上原生板吧

        • 家园 内存2g win7是不够用的

          8g内存可以做个内存盘出来 把交换文件 临时文件的路径都指向内存盘,这是配合ssd使用的优化之道。2g内存用win7多开几个浏览器都会内存不足,4g不玩游戏是够了,我多次看过星际2内存使用最高可以到5g 一般情况也结近4g了。不过现在配8g内存的原因是内存便宜,同样的价钱年初的时候只够买4g而已,实在没必要省这100多。

          另外我和认识恰恰相反,目前cpu不是瓶颈 可以说cpu的发展已经超过了软件的发展。从主频看cpu最高的主频多年来都徘徊在4g左右了,除了大型3d游戏和科学计算 还有什么应用需要高频的cpu呢。我目前用的I5 650 双核,软解压1080p视频 cpu占用率不过10%,一般使用就用intel G520 530的就够了。这个cpu就是便宜,不要说和I5比了就是和I3比也便宜300多呢。性能和I3差不多。其实现在市面上任何一块cpu都足够用了。

          以現時60G的ssd為例, 讀速度都超過250mb/s了, 而sata2的最大速度就是300mb/s, 余度不大呀

          是啊 你也说了是最大速度才250m/s还有50m/s 的空间呢,余度大的很。而且这个最大速度是测试速度(有些厂家投消费者所好,空盘测试时就是指令在控制芯片走了一圈没读硬盘就返回了,空盘测试性能暴强,但是写入数据后再测就不一样了),实际使用能用200就不错。有些高级的ssd可以突破sata2的上限,不过贵的很。另外在实际使用中更看中的是4k文件读取,读取4k文件的时候速度有25m/s就是非常块了(传统的HDD不到1m/s)所以说sata3目前没必要。

          PCI-e单通道有250m的带宽 一般主板都带一个pci-e×4的槽 这个带宽就有1g 超过了usb3.0的带宽,以后usb 3.0的卡可以插这上面,不会慢的。usb3.0提供了5Gbps 大约是600mb/s的带宽,目前有多少设备可以达到这个量级?不要说u盘和移动硬盘了 就是ssd也没几个能达到,为一个现在几乎没有应用的功能花钱是为什么啊。usb 3.0是趋势,等引用普及了再投资也不迟啊。现在花冤枉钱买这个噱头,不值。你可以把ssd看成是8-10个u盘并联,就可以理解他们的速度差异了。另外从市场划分来看,要是真有了3.0规格的u盘 ssd存在的意义何在呢?64g的u盘200多,64g的ssd 700多差距不小呢,为了这个暴利厂家也不会让3.0规格的u盘快速普及的。

          配电脑不要想着以后的应用,满足当前的需求就行了,没必要为未来投资,一台电脑用个4,5年就该换了,4、5年间电脑性能可以翻几倍。即便是目前低端cpu配一个中高档的显卡玩游戏也不成问题,集成显卡玩游戏就用低分辨率吧 勉强可玩。当然要是预算充裕,直接每样都选最贵的就行了 肯定没问题。

          • 家园 usb 3.0在某些情况下还是有用的

            就是USB3.0的移动硬盘。以WD的My Passport为例,插在USB3.0端口上,读写速度大约是USB2.0端口的3倍。这个在拷贝大文件时还是很有用的。

          • 家园 ssd的速度已比超過sata2的極限了

            以上任何一隻(包括我說過的M4)的實際速度都過300mb/s了外链出处, 250mb/s是把m4接到sata2接口上的數字外链出处, 之前寫錯了, 不好意思

            usb3的話, 还是覺得不如一開始想好到底自己是否需要, 要的話直接上原生板. 你所說的pci-e x4, 在低階板上一般是沒有的, 通常只有PCIe 2.0 x1和PCI接口, 而有pci-e x4的高端板也有usb3. 但这些还是看預算, 不夠的話就不要好了

            关於內存, 我不是說8g不好, 重點是我認為如果有100塊預算多, 全放在顯卡上会更好. 在香港, 2g的kingston ddr3 1333要$95, 4g要$168. $168的價錢在低端的機子上夠把顯卡升半檔了

            配电脑不要想着以后的应用,满足当前的需求就行了
            这句有道理, 我改

            • 家园 你还是没明白我的意思

              我的意思是 实际应用时很少用到想200m/s或者300m/s这么大的读取速度,这个速度实际是拷大文件才能达到的速度,实际用的情况很少。再进一步有多少应用会用到这么大的速度呢?可能有大型游戏读盘,往大了算读2g的资料吧,sata2的上限需要6秒多,就算你买的硬盘是400m/s读取速度(能达到这个速度的ssd屈指可数,价钱也不便宜)那么要5秒,为了这1秒多的提升有必要花那么多钱吗?况且这还是理论值,实际不会读取一个2g的大文件的,大多是很多小文件,这时候区别更不明显了。另外你可能会说拷大文件,这个也不难解答,先问你一个问题往哪里拷?ssd到ssd还是到HDD,不论是ssd还是hdd写盘的速度都只有100m/s左右,也就是说最大速度只有100m/s离sata2的上限还差的远呢,第二通过什么接口拷?usb2.0?网线?e-sata?你会发现无论是那个都不太大。

              ssd快是快在对文件的寻道时间上这个是微秒级的,而机械硬盘是毫秒级的。而不是什么最大读取速度,我可以肯定的告诉你即便你的ssd最大读取速度超过了300m/s 用在sata2主板上和sata3主板上你是感觉不出来任何区别的,为了所谓的“高速”多花冤枉钱,说明厂家的宣传到位啊。

      • 家园 抓住行家,请教

        用固态硬盘代替传统硬盘这个如何?

        放狗搜了一下,对我来说主要的问题是固态硬盘的寿命问题

        如果把固态硬盘作为启动盘的话,是不是维持不了整机寿命?

        • 家园 一般认为固态硬盘主要问题是寿命

          固态硬盘主要问题是寿命民用的可以有1w次擦写,以80g的为例就是最大800T的擦写,这个是个很大的数值了,ssd都有自动平衡算法来保证均匀擦写,一般问题不大的。我2块ssd都做系统盘用,其中一台还是下载机,看了下半年的擦写都还不到500g,寿命应该不是问题。另外intel的ssd现在是5年质保也可以看出 寿命应该不是问题了。使用的时候最好用win7系统,关掉自动碎片整理和prefetch的功能就行了。

          固态硬盘代替传统硬盘对系统有质的提升,启动速度可以在30s以内(从按下电源到进出桌面),一般的word文档都是秒开 就和打开记事本一样。

        • 家园 发烧友可以用用

          寿命原则上可以用到机器淘汰,不过也要看人品。

          关掉虚拟内存会缓解这个问题。

          ssd对速度影响在10%-20左右,不要期望太高。

          不过笔记本用还是很有意义的,省电,不怕摔,开机快

          • 家园 不关虚存问题不大

            我特意做了对比,一台机器8g划了了2g出来做内存盘放虚拟内存,另外一台2g内存什么都没做 就当下载机用。用了快一年 看擦写区别不大。 如果是纯做一般性应用不用太在意这个,我朋友有块ssd做系统盘用了3年,我看了下也才3T的擦写离理论寿命还早得很呢。

            现在用一块ssd做启动盘 HDD做存资料的配制是比较好的,小容量的ssd其实也不贵对系统提速是很显著的。

            • 家园 下载机的引用很单纯,其实没有大量的临时文件

              用下载机做例子不是很好。

              不过我基本同意寿命不是主要问题的观点。

    • 家园 有空介绍一下all-in-one的DIY吧

      传统的台式机,线太多。乱,积灰。all-in-one就好很多。

      现在all-in-one的DIY也渐渐开始。如何在性能和散热直接取到最优的平衡。除了iPandora,还有什么选择。

      • 家园 經驗不足, 能說的不多

        未試過diy一体機, 不過有朋友買了一台廠機, 我試用過, 用起來跟普通機一樣, 感覺上最大問題是貴.硬件性能和散熱其實都不難解決, 手提電腦就是其中例子, eurocom的產品更是其中極致

        傳統的台式機还是有巿場的, 不論擴展和散熱都有優勢, 包括我說過的双屏, 更重要是便宜. 散熱效能一般和機箱体積有關, 但如果低階電腦的話發熱不算大, 用小形機箱也是可以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