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整理】老八路、原范县县大队长成润魔窟脱险记(1) -- 小伙子学飞翔

共:💬22 🌺36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那应该是黄河两岸的遍地的沙土,土质非常松软--

              这种土地在当地十分常见,可谓到处皆是,譬如豫北的濮阳、内黄、范县、台前一线,鲁西南的东明、菏泽、阳谷一线皆是如此,当地人对此是非常熟悉的。其他地方土质不然,可能不太好理解。

              • 家园 打个岔 ,应该是黄河故道,而不是黄河两岸

                这种松散的沙质土壤,在豫北常见,在滑县北部和内黄,许多地方干脆就是沙丘地。 在地下挖坑不需要任何工具,空手就可以直接挖。

                但是,这种沙地的形成并不是因为那里是现在的黄河两岸,而是因为那里是黄河故道。

                河床里的土壤,因为反复的水刷浪淘,冲走了细土,留下了粗大颗粒------沙土或砂子。而黄河两岸外的土地,表层土则是由历次的洪水(来自河内或河外)所携带的细小土颗粒沉降而成------粘土。这粘土,湿了粘脚,干了板硬,用铁锹挖坑也难。

                从现在的地图看,从豫北新乡市到滑县的公路,就是宋朝以前的左侧黄河堤的大致走向。此路以东,地势较高,是黄河故道,沙质土地;此路以西,地势较低,是粘土地。

                宋朝时,黄河改道向南,再未回来过,于是留下豫北及山东相连的若干县的古河道沙地。

                宋朝以前的黄河故道,可参见《三国演义》插图。也可见百度百科: 黄河故道外链出处

                • 家园 呵呵,俺以为这个并不矛盾---

                  我去过黄河两岸的不少地方,现在的黄河两岸,很多地方就是黄河故道,因为历史上黄河多次改道,包括近代的花园口决堤改道,以至于黄河河道在华北广阔范围内进行南北摆动,在山东甚至到曹县以南都是黄河故道,以北如你所说,可到内黄,甚至更远的北方。由于频繁的改道,导致河水泛滥,泥沙沉淀,松软的沙地土质就是这样形成的,很普遍。

          • 家园 花!这不是普通的机智,是那种可以从容赴死的大智慧
            • 家园 看过一篇抗战回忆录--

              说的是抗战时期,冀鲁豫的东明县发生的故事,一次县委领导出去活动,一个某某部长被顽军邵鸿基的兵发现,敌兵喝令:站住!他拔腿就跑,最后被敌人乱枪打死;县委书记张治刚也被敌人发现,敌兵喝令:站住!他就镇静的站住了,敌人问:“干什么的?”他说:“俺是账房,替东家要账的!”敌人看他长袍马褂,头戴瓜皮帽,一脸的坦然,腋下夹着“账本”(实际是内部材料),敌人都是土包子,不识字,翻了翻他的“账本”,挥挥手就放行了。所以,关键时刻,没有视死若归的气概,就真的会丢掉性命滴!

    • 家园 恭喜:意外获得 8 铢钱。

      送花 关闭

      送花成功。有效送花赞扬。恭喜:你意外获得 8 铢钱。1通宝=16铢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0。你,乐善:1;铢钱:7。本帖花: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