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环球时报》总编胡锡进接受“南方周末”专访,给力啊! -- 毛斯拉

共:💬145 🌺1009 🌵14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10
上页 下页 末页
    • 家园 你老兄太粗心了,是《南方人物周刊》

      《环球网》很谦虚,在网站首页一个不起眼的地方登了一个标题,粗心一点的读者不一定能注意到。

      而且,上午文章还能打开,现在却打不开了?

      不得不说,同老胡比起来,南方蜥就是一黄口小儿——只会鹦鹉学舌地把外国人喜欢问的问题搬过来。动辄拉别人当垫背的:“怎么看待外界对你们的批评”,“有一种说法认为···”,“有人说···”,其实“外界”就是南方蜥一帮人,“有一种说法”就是南方蜥的说法,“有人说”就是南方蜥在说。

      你老兄威武,我也发了类似的帖,发完后才发现你捷足先登了。

    • 家园 看完了专访,只能说记者和环球总编两人根本不是一个层次上

      的对手。

      南方系记者的着力点在尽量的简化问题,用概念化的语言建立和区分立场。结果他的每一个问题都被具化了。就好比你总是企图引导说:杀生是一个不好的事。人家可以轻易找一个例外(比如杀死病菌)来告诉你,复杂问题必须具体分析。

      南方的这个思维实在太熟悉,因为他们一直追求的是抽象简化的东西。比如民主作为一个词汇,在他们的字典里是绝对的褒义词,是不存在两分法,不存在一体两面的。而地球人其实都知道,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比如“吃饭”这样的词。吃多了会损害健康,吃得太油腻或太简单会损害健康,等等。

      由于热衷于图腾化的追求,所以不可避免沦为:宁要资本主义草,不要社会主义苗的逻辑盲区——这是所有不具体解决问题的人的思维终极归宿。

      看完了这个专访,觉得南方确实无人,当然,南方思维适合大规模传播(有巨量的滋生群体基础)。不是总编太狡猾,实在是小记太无能。

    • 家园 看了链接,我发觉我和他观点基本相同,除了普世价值

      我比他要激进一些:普世价值只有在一切的一切完全平等时才有意义,比如现在正在举行的县乡换届选举,对于一个常年在外打工的人来说,即使是“公平”的,对他也毫无意义,误工费不说,来回的火车票钱谁给报?再说即使他回来了,又如何去了解候选人?还不是得听别人(亲朋好友等身边人以及媒体宣传部门等)的。

      所以我觉得他没有阐述得很清楚。——也许他是碍于某种原因,而我是在网络上更无所顾忌吧。

    • 家园 这次明显是南方的记者不懂得怎么编派人 被当面打脸

      玩舆论是有技巧的,设计问题之前,如果要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搞几次模拟攻防演练怎么可能? 这次明显是技不如人,只能搅混水认怂。

      这次提出的一系列问题,都是预先设定好的。即不管中间怎么被打脸,都不根据对方的回答修正问题。任何搞工程的人都知道,不可变化的方案必然是会完蛋的方案,必须在财务、技术上留余量。这次南方的记者明显缺乏这个常识,任何余量不留,一切假设的出发点都是对方的回答会按照自己的设定走。

      被打脸 打死了活该

      人物周刊:《环球时报》赢得了百万读者,但也受到了很多争议和质疑,你能比较完整地阐述一下你的办报理念吗?

      这种问题就是找不自在的。说有争议,有质疑,你要诱导答案,不管是想激怒还是想编排对方,都必须在问题里拿出一两个具体质疑和质疑者的身份来。否则的话,你连是啥质疑都说不出,人家回答里举几个例子,说几个方向,自然就把主动权拿过去了。

      果不其然,人家的回答对你露出的破绽一个没放过,都拿过去了。

      现在爱国主义受到争议,一些人认为,只有对政府的批判才是批判,在西方面前对中国国家利益的追求是不正当的。我们主张健康的爱国主义。中国比较弱,你再不爱它不保护它,就完蛋了,这种民族情绪,是弱一点的国家和民族天然产生的,也是正常的。但是到了今天,中国越来越强大,爱国主义不能像过去一样,内涵也在随之发生变化,《环球时报》也是这种变化的参与者和推动者,这是一个民族心理历程的自然过程。

        但是现在很多人把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划成等号,“爱国主义”都变成贬义了,这是国内人不够自信,受了西方给中国贴标签的影响。“民族主义”这个词,不管它的来历是什么,今天使用的时候价值判断的成分非常大,每个国家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说别的国家是民族主义,只不过西方的话语权比较大,软实力强,给中国扣上民族主义的帽子,中国国内又有些人不坚定,独立思考能力不行,顺着西方走。这样比较简单,心理上又比较舒适,自由啊民主啊平等啊,全是一些很好的词,每天都喊些这样的词多愉快,社会又不整你,多愉快啊!

      如果这是talkshow直播辩论的话,几乎可以说第一回合就被人家技术性击倒,没得玩了。

      即便被打脸打成这样,下面的问题还死不悔改,继续给人送打脸的工具。

      人物周刊:你一再强调《环球时报》的办报理念是实事求是和讲真话,为什么外界还会有这么强烈的反对之声,认为你们所呈现的中国并不真实?

      提这种问题的记者,不知道“一家哭与一路哭”这个著名的堵嘴典故么?要是恶毒一点,直接送过去八个字“仓颉造字 夜有鬼哭”

      南方的记者啊,根本就在网络时代之外。到bbs上被人拍几回,也不至于如此傻逼。一群整天惦记着美式民主的人,也不撒泡尿照照,真要是美式民主来了,圈里面有你扒眼的地方没?党玩这一套,真要上心的话,比你们这群too simple的娃娃要牛的多。

      切记,天下资产阶级是一家。但家里分大小,垄断资产阶级玩起操纵舆论,忽悠人民来。岂是零散的小资本养的文化棍子手可比的?

      通宝推:流川,凡卡,
      • 家园 认同你的观点,意外得通宝一枚,

        认同你的观点,意外得通宝一枚,

      • 家园 不是水平问题是话语权的问题

        当年何祚庥的“谁让你不幸生在中国”事件,但整体上舆论是对何非常不利的,从事后的解释看基本上是被记者断章取义了。但因为何不掌握话语权,只能被媒体抹黑,没有太好的对抗办法。

        对于媒体话语权力量的最好描述是武林外传49集《慕容嫣专访莫掌门,吕秀才定义真侠士》。我曾经被媒体这样搞过一次,所以感触非常的深。

        问题在于这次的被采访对象,也是具有话语权的,第一时间已经将采访内容发布出来了。这和武林外传的故事的进程是一样的,在电视剧里,观众一直看到了采访的过程,很了解慕容嫣笔下的“真相”。但是在真实的武林世界里,绝大多数是观众看不到采访的过程,只能通过江湖月报了解慕容嫣笔下的“真相”。作为电视剧的观众自然知道这两个“真相”的差别,但作为江湖月报的读者呢?

        要知道慕容嫣可是自律的撰稿人,其目的是通过真诚的文字还原xx的真相的。而且她还可以真诚的宣布,她所写的都是“真相”,而且确实都是被采访者提供的。

      • 家园 南方系的一交锋就水平不行啊,在微薄上被方舟子拍了N多人

        好多个自己主动取消认证,声明言论与单位无关

      • 家园 那些货的水平也就这样了...
      • 家园 你提到采访问题要攻防演练我想起一部比较经典的电影

        对话尼克松 Frost/Nixon (2008)

        外链出处

        就如你提到的,这部电影中间就有记者访问前如何编排问题,如何演练攻防,非常有意思,可惜电影中这位小记者遇上了看似木讷实则非常老辣的尼克松,呵呵

        这次南方派出的不晓得是哪位记者,有没有好好做功课啊,哈哈

      • 家园 搞过辩论的人都知道,这种问题一般都是托儿才问的

        明显是帮助场上选手展开立论,充分架构才用的问题。

        这种缺乏逻辑延伸性,缺乏预知判断的问题,要是攻守辩论,基本就是被对手拍死兼被观众笑死

      • 家园 分析得准!!

        第一句就基本上就丧失了主动权。他可能还想“诱敌深入”,可是想诱敌自己又没有布好埋伏圈。

        被打了以后,南方能够拿出来还手的具体说法,又都是老掉牙的“丈夫打老婆孩子”之类。你这些老掉牙的招式对方还能不清楚?早就跟那等着呢!

        南方真的落后了,自我感觉还特别好,总觉得自己技术上很强,其实他那点东西别人早学会了,别人会的东西他却不会。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10
上页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