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拜山旧作(1)-Are you going to San Francisco ? -- 奔波儿

共:💬41 🌺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我对这句话很感兴趣

        身边是两个,初次见面的人,感觉很西部

        谁谁

      • 家园 这首歌BEE GEE唱过吧.

        我以前老是在电台里听到这么一段

        好像后面还有什么"TO LOVE SOME BODY"

        什么的.

        • 家园 进来听听看

          San Francisco (Be Sure To Wear Some Flowers In Your Hair).

          Written by John Phillips.

          Performed by Scott McKenzie.

          Published by MCA Music Publishing, a Division of MCA, Inc Courtesy of Epic Records.

          Released June 10, 1967.

          Billboard chart peak: Number 4.

          If you’re going to San Francisco

          Be sure to wear some flowers in your hair

          If you’re going to San Francisco

          You’re gonna meet some gentle people there

          For those who come to San Francisco

          Summertime will be a love-in there

          In the streets of San Francisco

          Gentle people with flowers in their hair

          All across the nation,

          such a strange vibration

          People in motion

          There’s a whole generation,

          with a new explanation

          People in motion, people in motion

          For those who come to San Francisco

          Be sure to wear some flowers in your hair

          If you come to San Francisco

          Summertime will be a love-in there

          If you come to San Francisco

          Summertime will be a love-in there

          [MP=320,40]http://wma.cnyule.com//wmadjdj/0673/12.Wma[/MP]

        • 家园 beegees的这个好听啊

          [MP=320,240]http://219.153.7.151:8576//xr/0592/1.wma[/MP]

          alone很适合开车的时候听哇。

    • 家园 推荐三个吃辣的饭馆

      都是川菜.一个Chinatown的豆花饭庄,在Jackson街上,环境一般,味道还不错;另一个在Bay Bridge东边的Berkeley,叫川味轩,在Sonalo街上;第三个在三藩机场附近,叫小四川,地址忘了.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原创】拜山旧作(3)-匪徒和公牛的领地

      没到芝加哥之前,就耳闻此地曾是黑帮横行的地方,虽说已是

      数十年前的旧事,但每念及此,犹神往之至。象我等背包走天下的

      汉子,一无财,二无色,估计真撞上了说不定还能得上一笔盘缠。

      至于也曾名震寰宇的芝加哥公牛,自打乔丹引退之后,树 猢狲散,

      如今已风光不再。

      朋友住在郊区,每日清晨将我送到附近的小火车站,然后赶去

      上班。芝加哥的郊区火车十分发达,沿线车站很多,上下班高峰时

      期,车厢里总是塞得满满的。这倒是一个解决塞车和泊车问题的好

      手段,值得北京学习一下。

      芝加哥DOWNTOWN的大楼鳞次栉比,密度很大。早期的大楼多为

      钢筋水泥建筑,多有尖塔形穹顶,装饰着许多浮雕和人物、动物雕

      像,花里呼哨的感觉(应该是“哥特式”风格吧?);现代的大楼多

      为一些长方体拼凑而成,外覆玻璃板,风格简洁明快,注重实用主

      义,其代表就是号称美国第一高楼SEARS大厦。另外,在芝加哥河边

      有一栋圆柱形大厦,远远望去象个玉米棒子立在那儿,近看是一处

      停车场。而谈到芝加哥的建筑不能不说到1871年的那场大火,当时

      整座芝加哥城几乎被大火完全吞没,在随后的重建过程中,这片废

      墟就成为世界各国建筑大师一展才华的舞台。

      沿芝加哥河,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桥梁,大多为钢架结构,

      桥身可以拉起来,方便高大的轮船通过。在密西根大道附近有一

      座古色古香的桥,桥头雕刻着众多的人物雕塑,向人们讲述着当

      年与印第安人的战争的血腥和创业的艰辛。时至今日,历史仍很

      难说清那逝去的沧桑。谁是?谁非?

      芝加哥有许多很有特色的博物馆,它们大多分布在密执安湖畔

      的GRANT PARK里面,我在芝加哥的大半时间都是在公园里兜来转去。

      头天去瞧了一下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进去不远的右首就是俺们

      中国艺术展区,各种金银财宝、钻石玛瑙、瓶瓶罐罐占去一楼很大

      一片地盘,至于日本鬼子和高丽棒子的东西,只各占一间小屋子。

      至于什么印第安、黑非洲和东南亚的东西,简直不值一提(唉,俺的

      “大中华思想”太深)。在一大厅的门口,“伟大领袖毛主席”向

      我频频招手,走进一瞧,正在整修,暂不开放。

      地下一层有印度展厅,介绍了不少印度教主神----湿婆奴的英

      雄事迹,有趣的是印度神话中也有世界曾被洪水淹没的故事(估计

      最后一纪冰期结束的时候,老祖宗们都被淹得半死)。另有一段回

      廊陈列着英国、法国、德国和美国自16世纪以来的建筑模型,里面

      所有的陈设均按比例缩小,做的十分精致,感觉上无论是建筑还是

      家俱,皆逐渐向简洁实用的方向演化。

      二层和三层主要为鬼子们从欧洲大陆收集来的各种雕塑、绘画,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该艺术馆所收藏的印象派大师的作品,堪称全球

      之冠。去年冬天,此处举办凡高作品展,一向以好吃懒作著称的美

      国鬼子居然在雪地里露宿排队买票。可惜自己不懂画,只能默默地

      站在那些大师的作品前,一通瞎琢磨。至于那些铮明瓦亮的盔甲和

      兵器,倒是让我驻足的时间要长久一些,也不知鬼子从哪儿搬来的

      这些东西。

      没想到,在这个艺术馆里,我东看西瞧,居然花了大半天的时

      间。

      芝加哥天文馆在密执安湖边,外观已有些陈旧,岁月的侵蚀在天

      文馆的外墙上留下了斑斑伤痕,但前来参观的人还是不老少,买票还

      得排队等候。

      先去地下一层看了场环幕电影,片子是用数字动画技术制作的,

      主要是反映太阳系是如何形成的,那些内容早已烂熟于心,但图像和

      音响的效果确实让人心灵震撼。估摸着,若干年后,整个太阳系全得

      完蛋,也不知到那时,俺的第N代子孙们往哪块儿躲?

      一、二层为展示大厅,人们可以通过图片、模型、录像和电脑演

      示,来探寻宇宙的奥妙。在一个讲解重力加速度的展台,你可以自己

      动手举起重物,来体会九大行星重力加速度的差异。总的感觉,鬼子

      在科普教育方面,动用了多种媒体展示手段,从策划到设计都非常生

      动,这的的确确是个想象力异常丰富的民族。

      由于陪着一位朋友,所以免不了得去逛逛商店,可惜两人兜里都

      没有多少绿票子,最多是开开眼界而已。和其他地方一样,许多商品,

      尤其是服装、玩具,大多是“MADE IN CHINA”,希望能早日看到一些

      技术含量高的中国商品横扫美利坚。

      走的乏了,坐在街头的小酒巴里,品着啤酒,看街头人来车往,

      好不惬意。

      离开芝加哥的火车是黄昏的,听从朋友劝告,特地去了趟“海军码

      头”。该码头历史悠久,当初搭建它时,专门从俄勒冈运来三万根原木。

      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美国海军把这座一公里多长的码头当成航空母舰

      的飞行甲板,用来训练飞行员,由于美国大兵粗心大意、马马虎虎,四、

      五年时间,居然有二百多架的训练飞机栽入密执安湖中。看来,鬼子不

      珍惜东西的习惯是有传统的。

      码头最北端立着一个十余吨重的黑色大锚,那是退役的“芝加哥号”

      巡洋舰赠送的。一帮小学生在四周大呼小叫、追逐打闹,一个年青的女

      老师到处调解矛盾,解决纠纷,忙得团团乱转,看得我乐不可支。

      码头南端是芝加哥儿童博物馆,门前的草坪上到处点缀着现代派的

      雕塑,奇形怪状,有的抽象得简直让人不可思亦。草坪中央为一喷泉,

      水珠时不时从大理石地面上飞出来,忽列队行军,忽独自狂舞,而水池

      中的水柱则如一个合唱团,或独自高歌,或来个大合唱,几个孩子在阳

      光下欢叫嬉戏,追逐着水珠,浑身衣服都湿透了。也不知这个喷泉叫啥

      名儿?“精灵”的名字倒是不错。

      离开码头前,我坐上60多米高的大转轮,临高远眺,脚下的密执安湖

      波光盈盈,天边处,惟见白帆点点。

      火车居然晚点一个钟头,气杀我也。

      • 家园 再推荐一家芝加哥的川菜馆

        在Chinatown,叫老四川,味道不错.用现金结算可以打9折!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原创】拜山旧作(4)-偷得浮生数日闲

        在船上守夜的时候,没事跟德州来的那帮哥们、教授聊天,说到

        他们德克萨斯,都大摇其头,皆云除了他们AUSTIN,别的地方的德州

        人大多傲慢无礼,视其他地方来的人为“乡巴佬”。以前读过一些故

        事,印象中的德州人还有个爱吹牛的喜好,与我总算是有点臭味相投。

        坐上去德州的火车,被乘务员调了一下座位,邻座为一正宗德州

        土佬----Brown,小伙子很健谈,而且经历颇丰,居然参加过海湾战

        争。我们的话题从中美两国的有名的战将,一直聊到德州血腥的历史,

        看来这个“孤星之州”确实是是有点蝎虎。由于聊的很投机,差点误

        了下车,最后荒荒张张跳下火车,连个“Goodbye”都没来的及说。

        修斯顿的刘伯是老爸的校友和铁哥儿们,其老父曾是国民党起义

        将领,自己也曾官拜大校之职。我就住在刘伯的家里,每日种菜、剪

        草、读书、看录像,偶而陪刘伯去China Town转转,或会会朋友,日

        子过得好不闲逸。

        修斯顿华人有20多万,早先由于越南战争逃难来了不少华裔船民;

        进入八、九十年代,先是由于“九?七”香港回归,香港人大举移民,

        许多人来到修斯顿;接着海峡两岸关系紧张,又跑来不少台湾人。由

        于此处的中国人大多比较有钱,所以China Town占了很大一片地面,

        而且建设地非常现代,应该可以说是美国最漂亮的China Town。在这

        儿的超市,货架上摆满了国内各地的土特产,市场里的顾客和店员大

        也多是华人,除了价钱比国内要贵外,没什么区别。至于这儿的中国

        馆子,那是没的说,反正我是大饱口福,居然能享受到油条、豆浆的

        早餐,吃到俺们家乡的臭豆腐。

        来到修斯顿,不能不去一下宇航中心(NASA),想当年登月的“阿

        波罗11”飞船就是从这儿发射的,可惜该中心现在已不承担主要发射

        任务。

        展览大厅里面陈设着宇宙飞船、登月舱乃至正在天上转悠的太空

        站的1:1模型,里面还有一些做得和真人一般的太空飞行员。录像厅

        里滚动放映介绍当年登月壮举的片子,旁边的小厅则是模仿月球表面

        ,几位身着太空服的假人假模假式地往那儿一站,颇有点当年美国鬼

        子的派头。说起来,阿波罗登月行动的确是人类探索宇宙的一次壮举,

        记得第一个踏上月球的阿姆斯特朗曾说过“我迈出的只是一小步,可

        我们人类却迈出了一大步。”其实,俺们人类也不必妄 苑票。 比起

        自然界其他生物,俺们还是最聪明能干的。

        有个小厅放着一块从月球上取来的石头,呈灰黑色,估摸着是玄

        武岩,不由自主伸手摸了一把,也没什么特别。其实,月球的物质组

        成与地球非常接近,岩石的年纪也差不多大,以至于一些科学家认为

        因某颗硕大的陨星撞击地球,结果把砸出一个太平洋,而缺省得这部

        分物质就飞出了地球,形成了今天的月球。

        从宇航中心出来,就是大名鼎鼎的墨西哥湾。脚下的海水呈兰灰

        色,海风很大,我脱去鞋袜,涮了涮脚丫,算是请海湾的虾兵蟹将们

        喝喝我的洗脚水。

        海上有不少帆船,一面面白帆伴着雪白的海鸟乘风而去,让人好

        不羡慕。远方影影约约有一些石油钻井平台,记得来的路上, 队统?

        一个接着一个,看来德州人吹嘘自己的油多的确是有根据的。

        在修斯顿这些天,感觉到这儿的树木还是很多的,并非象我想的

        那么干。虽说天气热点,但象我等在“火炉”里炼过的人,并不在乎。

        缺点是地势太平了,没有什么山,待长了受不了。

        • 家园 【原创】拜山旧作(5)――荒漠中的一条河

          从修斯顿出发,穿过漫漫长夜,黎明的时候,火车进入德州西南部

          的荒漠地带。

          地表到处长满了一簇簇的针状鼠李草,以及此地特有的仙人掌,一

          个个支楞着慎人的刺,告之大家伙儿生命的存在。大地在烈日的照射下

          咧着大嘴,嗷嗷叫着等待着老天的哺育,可这儿的年降雨量为全美最末。

          天空是一片蔚蓝,不时能看见三、四头苍鹰,在空中盘旋。一路之上,

          没见过别的鸟儿,地上也没见着动物,也不知鹰们靠什么为生?这周围

          的小破山,一不高,二不陡,它们又住在何方?

          过了德州西部的边界城市Del Rio后,就能看见美墨两国的界河----

          Rio Grande河。从名字上看,应该是西班牙文,意思是“大河”,对面

          的墨西哥给这条河又取了个名儿,叫“Rio Bravo Del Notre”,意思是

          “北方激流”。

          Rio Grande河的长度在是美国排行老二,发源于Rockey Mountains,

          在德州的El Paso开始成为墨美两国的界河,直至最后注入墨西哥湾。

          河并不太宽,20米左右,深兰色的河水,流速甚缓。

          象这种荒漠(或曰“沙漠”)中的河流,一般都是前呼后拥,周围应

          该是长满了芦苇、胡杨和红柳之类的植物,就象我在塔里木河边看到的

          那样。可这条河边的植被却同附近没什么区别,依旧是那些稀稀拉拉、

          形容憔悴的鼠李草和仙人掌。一些地段,河流深深地切入大地,在平地

          上形成20余米深的鸿沟。

          Rio Grande河边的土地可谓是非常贫瘠的,可在19世纪,美墨两国

          的军队和老百姓却为这片土地打得头破血流。可叹由于国力不济,墨西

          哥被打的一败涂地,被迫将Rio Grande河以北的土地割让给美国。自那

          以后,这条河流不但成为国与国之间的一条界河,而且成为北美洲和拉

          丁美洲的分界线。另外,在宗教上,河流以北属于新教的势力范围,以

          南则属于天主教。有的学者认为,北美与拉美在经济文化发展上的巨大

          差异主要是缘于这一宗教差别。

          也不知河对岸的墨西哥人是怎么想的?是依旧痛恨老美的侵略霸道,

          还是惋惜老美没能多抢点地盘?(在座的没有墨西哥兄弟吧?抱歉了。)

          每年,数以十万计的墨西哥非法移民就是通过这条河流,投奔老美的花

          花世界的。一般说来,金钱的媚力是可怕的。

          黄昏时,火车经过南部边界第一大城----El Paso。自此,我与这

          条有趣的河流分道扬镳。

          • 家园 【原创】拜山旧作(6)-Sunshine in my eyes......

            一觉醒来,加州的阳光透过车窗直射进来,耀得睡眼朦胧的我

            只想流泪。

            瞧瞧铁路周围,平地上、小山岗、天边处密密麻麻,立着一排

            排的风车,队列齐整,宛如秦始皇兵马俑的军阵,原来是Palm

            Spring( 亻等?的风车试验场。以前在画报上曾见过此处的照片,

            今日方睹其真容,真真是气魄宏大。风能和太阳能,取之不尽,用

            之不涸,对环境又无污染,的确是一种很理想的能源。

            洛杉矶终于到了,火车晚点四个小时,幸亏早有预备,没让朋

            友来接我。等朋友来的时候,看旁边坐着一清腴的僧人,一聊,原

            来是从越南来的访问和尚,一旁坐着的是他的徒弟,一五大三粗的

            美国汉子。半个小时后,朋友的车到了,于是起身告辞。

            洛杉矶占地颇广,据朋友说,开飞机也得花上半个小时才能飞

            出洛杉矶(不知是否是吹牛?)。不过, 杉矶人口众多,鬼子又多

            爱盖平房,尤其是夜间,放眼望去,满野的灯火,却也不输于头顶

            的星空。至于Downtown,就那么一小片破楼,丝毫没有西海岸第一

            大城市的气派。但China Town,确实是不错,找了家火锅店,几位

            昔日的同窗好友齐下筷子,好好地犒劳了一下自己。中秋节快到了,

            顺便在国货超市里面买了盒上海的月饼。

            朋友要出去做“Field Work”,我自告奋勇愿意前往,正好瞧

            瞧南加州的风光。沿I-5公路,翻过一道山岭,便是状如蚕卵、一马

            平川的Great Valley。顺坡而下,风驰电掣。

            工作地点在Great Valley西侧的海岸山脉(Coast Range),我们

            开着大吉普,载着GPS仪器,四处晃荡。公路附近多为牧场,低缓的

            山坡上长满了枯黄的牧草。三三两两的牛群和懒洋洋的加州牛仔,

            在围栏里面晃悠,空气中散发着又酸又焦的味道。从那山顶,骑着

            马儿,撵着牛屁股,往下冲是什么感觉?真想自己也去试试。

            途经一个小村落,名曰“Shantong”,这儿的第一批定居者大概

            是一批山东汉子。环顾村人,却没有一个是我中华面孔。冲过一道道

            围栏,沿着公路往一个山谷里一通狂开,只至进入一座牛栏,再无出

            路。一条红色面皮的汉子迎上来,一句“You are in private field.”

            把我们轰了出来,原来我们已经深入对方的牧场近20英里。还好,没

            拿杆猎枪指着我们的脑门。

            干了几天活儿,回程沿101公路向南,看看南加州的海滩。朋友们

            一说起自己这儿,总忘不了说“Beach”。的确,这儿的海滩礁石很少,

            沙子绵软,终年的阳光,气候温和,没事儿,就穿上条泳裤(或套上泳

            装),跳到太平洋里游上几遭,或躺在海滩上,素面朝天,是神仙日子。

            记得一拨传教士曾抱怨道,这儿的百姓,就知道躲在棕榈树下,弹着

            吉他,唱唱情歌,哪有心思去学圣经,拜上帝。不过,南加州的大海

            确实很美,深蓝色的,很容易让人一往情深的那种。

            Santa Babara是Sisi的家乡,面海背山,西班牙式样的白墙红瓦

            的的小房子点缀在绿树丛中,果如她所夸耀的那样,非常漂亮。可惜,

            车子穿镇而过,没能细看。这儿好象还是里根的老家,不知是否谣言?

            回到洛杉矶,正逢周末,大家伙儿,催动座骑,兵发美墨边境的

            圣地亚哥去者。

            先去瞧了瞧野生动物园。大家买好票,依次排队,坐上小火车。

            每到一处,火车都会停下来,乘客一边听解说员讲解,一边给那些动

            物拍照。可叹动物没有人那么精明,否则光靠“肖像权”就可日进斗

            金。

            这园子里面的动物以非洲的为主,平时给关在笼子里面的这些位

            ,总算是有片广阔天地。这儿衣食不愁,又没有猛兽的威胁。河马可

            以在水塘里打个滚,不必担心鳄鱼挑衅;斑马在草地上悠闲散步,反

            正没有豺狗骚扰;羚羊在山坡上为抢媳妇儿争风吃醋,附近没有狮子

            光顾;长颈鹿自顾自啃着树叶,此地它是老大......这帮家伙过的也

            太滋润了点,有点不忿的说。

            沿一条小径,可以深入水鸟区,厕身于丈把高的非洲水草丛,微

            闭双目,但闻四周的火烈鸟在那儿咕噪,朦朦然,真有身在非洲的感

            觉。唉,非洲,总有一天,我得去瞧瞧这片大伯奉献了青春的土地。

            傍晚时分,乘着渡轮在海湾里转了转,天黑如墨,月朗星稀,海

            面灯影阑珊,微风袭来,才发觉穿得有点少了。船上有位墨西哥裔的

            小姑娘,乌溜溜的大眼睛,长大了一定是个美人,唉,俺是没福气看

            到了。

            又该撤了,可惜还有几个地方没时间也没银子去了,留待将来吧。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