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和母亲的对话,“你那里饿死过人么” -- 子奉不语

共:💬55 🌺21 🌵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这里谈饿死人的有多少对这个有过感性的认识?

          就是说饿死人这个过程中生理、心理上的演变,群体面对饿死的互动过程?为什么以前出现了易子而食,50年前大家的道德水平就那么高死得静悄悄,没有一点暴动?

          我以前参加露营,自己没准备好,饿过两天,第一天摄入量减少50%,第二天只吃了一餐。才饿的时候并不会马上手足无力,因为还有储存的脂肪燃烧,提供所需热量,在饥饿的初期(我觉得两天算是初期吧),人感到非常烦躁,情绪波动很大,不能很理智地思考。那次的经验给我的感悟就是,当饥饿大规模发生的时候,逃荒、杀人、造反都是生理反应。所以一个人或者一群人饿起来,无论有没有户口制度,没有武力对付是不可能太平的。然而这群武力对付的人必须喂饱,要不然肚子饿的人手上又有枪,能造成的破坏力更加可怕。

        • 家园 敢情你是暗示老毛搞制度性杀人?
          • 家园 不是故意制度性杀人,但种种不好的制度弊端合起来造成这结果

            就如王安石搞青苗法,本意不错,也有尝试成功的例子,但却没考虑万一歉收的情况下青苗钱该怎么算还的问题,结果加剧了天灾的后果。

            户口本来也没什么,但与按户口分配救济粮,大跃进浮夸风造成的农村余粮上报数字是实际的上百倍进而过度收公粮,青黄不接时通常的告贷对象被整顿光了无处进行临时的民间借贷(没有给地主老财高利贷翻案的意思,但是,新政府消灭他们的同时没有建立新的有效农村信贷和粮食农资调剂组织以填补,当时的农村信用社不过是些以行政命令组织的名义上的合作组织,从一开始就不符合自愿互助合作民主管理等原则,通常其储备也仅仅是些没票证买不到东西的纸币,实质上只是为提供工业资金而建立的国家银行的农村分支)

            以及欺上瞒下造成的中央判断失误等等合起来,是使救济粮没有及时到最需要的那部分人手里的重要原因

    • 家园 饿得每个星期都上餐馆吃

      城里的情况比农村要好一点, 但也是饿个半死的.有钱也买不到吃的,唯一的办法就是上馆子吃,那里不要粮票.外婆虽说是个半文盲,还挺有些见识.说这年头要钱也没用,不如全吃到肚子里.于是,每个星期我妈都负责一大早去弄堂边的小吃店排队.有这想法的同志还挺多,那个队伍叫长啊.反正家里的那些钱都用在吃上面了,总算是没饿死人.

    • 家园 苦难的一代

      苦难的一代,动荡的一代,饥饿的一代。

    • 家园 呵呵,也问了一下咱家老娘是不是挨过饿

      老娘考上大学是1957年,当时是五年制,所以掐指算来,三年自然灾害时期老娘应当正好在大学里。

      特意打了个电话回去问,老娘颇为自豪地说:俺可没被饿到,同班同学却颇多浮肿的.....

      原来当年的这位姑奶奶靠着左撇子的优势投机取巧参加了学校垒球队,结果每天食补都吃不完、还能匀出一些给受饿的同学....据说念完书回到家里,全家人都吃惊地看到这么一个白白胖胖的大丫头出现在门口、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呢.....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