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见闻与札记——在成都的十天 -- dreamflyer

共:💬123 🌺1452 🌵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 家园 回复最后一句。去看看葡萄的数据。

        改革开放以后有多少华人资本流入中国。没有这些海外华人带来的资本,市场,观念,国内还需要多少年才能达到现在这个地步。

        • 家园 两码事

          难道这些华人资本是回国做慈善的吗?不认为作者最后一句话就抹杀了海外华人的贡献。

          • 家园 觉得作者强调国人发展中的代价来和海外侨胞的所得对比,

            为什么不拿国人的所得与侨胞的所失对比呢?那样看问题只会偏激。到此不回,免得无意义争论,

      • 家园 花最后一句。

        包括道德上、经济上、环境上的代价。

        感觉现在不仅仅是在吃子孙饭了,有的时候连自己后半生的都挪过来吃了。

      • 家园 著名中学的收费生应该是明码标价的吧

        我们那个时候是按分的,尖子班80多个人都是高分生,其他的分到普通班,每个班不到20个,其余50-60个都是收费的。三千起付,差一分一千,两万封顶,考分实在太低的学校也不要。这些钱都是有正规收据的,要上缴到教育局。

        当然了,也许现在有钱的多了,需要塞红包才有交钱的资格。

      • 家园 不晓得您要表达些啥。但是看完之后感觉怪怪的。你真是

        “去国日久”啊。久得很。

      • 家园 购物卡是毒瘤

        4里面说的那些个价格昂贵的大商场,可以统计一下用购物卡买东西的占多大比例,80%+不奇怪。

        另外学校收钱的问题,校长大概捞不到什么好处,这种钱我记得一般的政策都是要全部上交的,然后教育局看情况返钱,返的钱也是学校的经费,到校长口袋里不会有多少的。

        至于最后那句话么,偶们享受的好处基本都是虚的,心理上的。真正实在的物质的好处,还是由那些付出代价的人享受的。

        不过我记得一般来说,人对付出代价要比对享受好处敏感的多。

      • 家园 你说的这些事情,尤其是学校收红包的事情,

        仿佛就像十年前的广州地区.但是现在的广州基本上学校老师收红包的,不敢说没有,但是很少了.至于择校费,是上交到教育局的,可能会返还一些给学校,但是以公款的方式,起新大楼,或者添置教育用具.

        广州的老师现在皆可称中产,收入相当不错,以致有些老师不是想再多赚钱,而是想有时间休息.

        俺不排除有贪钱的老师,不过就算真的贪钱,可能形式也变了,比如前几天新闻讲的,以介绍学生去补习收补习社的回扣,可能也会有.

        直接从学生身上拿钱的事,太下作了,随着时间流逝,很多人也收手了,这其实也有整顿的结果.

        现在的广州,有的学校是没有财权的,财务要到结算中心去结算.这样就堵死了校长贪污的道路.

        吃吃喝喝是难免,但不再像十年前那么丑陋了.

        有时候会觉得内地所有发生的丑恶现象在广东都先上演过,但是你看,广东还是走过来了.

      • 家园 最后一句有理

        不过实在的好处真是不多。荣光也是虚幻。当然海外华人的支持也一般是务虚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