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康夫小静的家居生活之算计保险(上) -- 忘情

共:💬60 🌺548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爬去看平安的意外险……

        个人观点,青壮年时代大病险和+意外险是一定要的。

        招商信诺有个大病险,20年期,还算可以吧,我个人买的那份,20万的总成本保17.2的给付,期满无事则给付本金的110%,当做是年息0.5%的存款得了,反正不买保险我也肯定是直接月光掉。

        终身医险那个不太可能吧,人家保险公司也要吃饭的,人一上六十就各种病缠身,保终身太亏了——顺便从个人的理财马来说,做生意旨在双赢,所以那种条件一上手就是保险公司死亏死亏或是投保人死赚死赚的合同,都是坚决不碰的,天上不会掉馅饼咯。

    • 家园 我闺女刚刚出生的时候,我媳妇就差点被一个前同事给忽悠了

      差点买了平安的这个分红险,我虽然没有象康复这么详细的计算,但是对于保险这个行业的了解让我也一口拒绝,断了媳妇的这个念头。

    • 家园 感谢前保险从业人员。哈哈哈

      但不敢明言自己涉足过保险行业

    • 家园 学习学习

      强帖留名。

    • 家园 对于收益率计算,还有一个72法则,可以进行快速计算

      以前看的一本理财入门书,对于投资回报计算有个简单的72法则,就是用72除年收益率,结果就是资产翻倍所需年数。在这里简化一下,年利率取5,72变成75,就是15年资产翻倍,在75年里,第一次所交的1.1万元将会翻2^5倍,就是1.1*32=35.2万元,和忘情的计算结果基本差不多,(自己都下了一跳)这个方法,可以用来快速计算对比。

    • 家园 年初也给自己买了份重大医险。

      原因无他,只为自己真有个万一,不挤占父母的养老储蓄,毕竟即使是百分百没救了,他们也会抱着亿分之一的期盼去努力。

      顺便~你那个计算太不简化了。说个最最最最最简单的,不用弄什么复利计算器,有个EXCEL就足以:

      存款方式是一年期,期满本息转存(即复利)。

      选择的理由是没有不整期,计算方便,而且计算结果做为说服的依据已足够,大不了追加一句:要是按5年就更高了啊!

      基本公式:11214*(1+3.25%)^年数。

      打开EXCEL,第一行是年份,第二行是存款年数,第三行是根据上述公式计算的金额,合计1,073,595.66。

      以第一年为例说明:第一年的11214元,按一年期的3.25%的利率,每年本利转存,75年后,可得123456.82元。

      XXOO~~没地方给我传图~~~

      第1年 共 75 年 123,456.82

      第2年 共 74 年 119,570.77

      第3年 共 73 年 115,807.04

      第4年 共 72 年 112,161.78

      第5年 共 71 年 108,631.26

      第6年 共 70 年 105,211.88

      第7年 共 69 年 101,900.12

      第8年 共 68 年 98,692.61

      第9年 共 67 年 95,586.07

      第10年 共 66 年 92,577.30

      1,073,595.66

      如果对年金和复利的公式比较了解的,就更简单了:

      头10年每年年初都追加同额本金并按复利计算,即是即付年金的表现,公式为11214*[(S/A,3.25%,10+1)-1]——S/A是年金终值系数,各种年金系数在EXCEL中统一表现为FV函数。

      输入FV(3.25%,10,11214,,1)=134,272.42

      从第11年开始,不再增加本金,所以是简单的复利计算,共复利65次。

      134272.42*(1+3.25%)^65=1,073,595.66

      • 家园 重疾险条款太复杂了,以前友邦的被暴保死不保生

        以前友邦的重疾险,按照其条款找专业医生条款解读,只有死人才能拿到赔付,这就失去了重疾险的意义了。不明白保监会怎么能通过这样的险种,普通人不明白就算了,保监会不会找些砖家详细审核?

        很多专业医学术语,普通人难弄明白。

        关键词(Tags): #重疾险
        • 家园 很多“监会”都是拿钱不办事的啦……

          我买的那份重大疾病保险,经一位学医的朋友研读后表示,得了上面列载的病,不如一头撞死比较有利家庭和社会。“重疾”嘛,要么死,要么生不如死。

          然而话又说回来吧,去年我有一位尚未而立的友人得了癌症去世,之前治疗时他个人是已觉悟(病灶位置只能化疗不能开刀……),只是父母兄嫂不肯放弃,或者说不治心里难受,所以友人说他配合治疗其实是在尽孝心,要说有什么后悔的,就是之前没有买医保医险,导致现在拖累家里的经济。

          去年年末我也上了手术台一趟,小手术,连进手术室都没,自己其实是没啥感觉想法的,就是看到母亲那双抖个没完没了的手,对那位友人的话一下子心有戚戚了。

          生死由命,到了进棺材的时候,就得为留下的人多考虑考虑了,这就是我对重大疾险的看法了。

          如果是那种“严重,但能恢复”的病,还不如医保+住院险好了,世间总是很难有二全其美的事嘛,母亲前阵做了双眼的白内障手术,1W5的费用,最后个人负担3千5,我和父亲表示很满意~

      • 家园 这里有个问题是这个复利取多少

        复利差一两个点很可能算出来的结果天壤地别。长期保险的一个特点是能规避长期利率风险。因为存款利率是在不停变化的。

        如果你觉得未来肯定比3.25%要高,那就看看现在美国、日本、香港等等地方的零利率吧。

        • 家园 这个没错。

          但是中国毕竟是储蓄型的社会,要出现零利率还是比较难的,毕竟相当多人就指望着这点利息和“保障”,所以我才选择了定期中最低的一年期,除非经济萧条到你所说的那几个国家,要零利率还是比较难,也回问一句:未来难道就肯定会比3.25%低吗?

          我个人对保险业这个行业没啥好恶之感(否则我也不会去买那份保了)。以你前面的回贴内容,你应该是行内人士,说句得罪的话,我对保险最厌烦的一点就是只说好听,坏的就死命捂。

          • 家园 就是提醒下假设的正确性

            也没啥别的意思 提醒下低利率存在的可能性。

            俺同意您对保险的看法。老王卖瓜自卖自夸嘛,没见着几个说自己瓜不甜的是吧,好在在交钱之前还能亲自尝下这瓜到底甜不甜。最终,还得您仔细看清楚合同条款,再决定买不买。

            零利率的出现和一个社会的储蓄习惯没有什么关系。日本的高储蓄率也曾经是世界闻名的。土共要拉动内需鼓励消费,自己又负债累累,只要大家不上街,利率自然是越低越好。除非中国出现第四次科技革命,中国2015年后的长期投资收益率降低是必然的。中国已经不是七八点钟的太阳了,在跑步进入日本的状态。俺真不希望未来的利率比3.25%更高了,那就意味着通货膨胀,看看九十年代10%的利率意味着什么。

            • 家园 几百年来,全世界范围内第一次迎来了零利率。

              如果您搞不清它为什么会出现,请不要拿它说事。

              我和您不同,我欢迎高利率的时代,因为这代表经济繁荣,而经济繁荣的时代,通货膨胀又有何不好?难道您更喜欢通货紧缩?

              在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进入零利率的时候,为何中国不但还保持着一定的利率,甚至不断地加息?个中意味请自行思索。

              至于中国的未来,反正你我都能活到2015年,不如拭目以待好了。

              最后,这是我回您的最后一贴,我既懒得科普,又懒得口水,所以就此打住。

    • 家园 【原创】康夫小静的家居生活之算计保险(下)

      忘情:【原创】康夫小静的家居生活之算计保险(上)

      说来也巧,刚打发完这位经理,又有保险推销员找上了小静,向其推销“平安世纪星光少儿两全保险”。

      若是素不相识之人推销保险,想怎么打发就怎么打发。但这回却是小静同事的姐姐W,之前小静曾向其询问关于抚养宝宝的健康知识,W系卫生工作者,非常热情,曾上门送过一堆健康资料。

      前几日计算“福满一生”,小静对保险产生了极度不信任,但这回却是熟人推销,小静颇有些抹不开情面,一面宣称家中大事全系康夫作主,另一方面私下与康夫商议,若亏得不多,可否卖个人情?

      康夫长叹一声,心知此人必定系入行不久之生手。无他,生手必定先从周围亲友、熟人圈中开拓市场。鉴于曾受惠于人,抹不开情面,只得先同意对方上门推销。

      约定时间,W准时上门,手里还提着两袋水果,说是回娘家顺便登门造访,向康夫解释保险事宜。康夫心里暗暗叫苦,估计人家走时八成不会再拎走,吃人嘴短,届时更不好意思不买保险。此乃保险业里讲感情、拉关系、施小惠博保单的惯用手法。事已至此,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和小静商量着办了。

      落座寒喧之后,W开始对康夫展开宣传攻势,先夸阿梦长得可爱,再鼓动康夫为孩子买份保障,接下来宣传该保险如何如何好,只要连续15年每年交2627.53元,到阿梦15、16、17岁时每年可领取高中教育保险金4000元,17周岁还可领取学业有成祝贺金2000元,到25周岁合同中止时,一次性领取满期创业保险金3万元。

      康夫一面听着,一面扫了一眼宣传单,心中默算,惊奇地发现每年应缴保险金的主险、附加险4项名细相加,与单中所列总额居然对不上。康夫提出疑惑,W一楞,先说不太可能,在康夫递过计算器后自己一算,遂解释道此宣传单是她让公司文秘帮助打的,自己没注意。

      康夫小静对视一眼交流意见,均觉此生手太过不靠谱。

      接下来W游说康夫,此保险不但可参加公司分红,收益可观,而且还含许多意外伤害保险利益。W现身说法,说前不久自家孩子住院花了五千多,医保报了两千多,剩下三千多都是保险公司陪的,自己没花钱。

      说到这儿,康夫不客气地指出W恐怕记忆有误。

      W一楞,问康夫何出此言?

      康夫将保险资料推到W面前,指出关于意外伤害医疗保险条款里有如下字样:“以上保险利益为发生保险事故时被保险人享有社会医疗保险或公费医疗保障的;若发生保险事故时,被保险人不享有社会医疗保险或公费医疗保障的,我们就其事故发生之日起180天内医疗费用超过人民币100元部分的80%给付意外伤害保险金,且给付的保险金不超过上述医疗费用扣除被保险人从其他途径取得补偿后的余额的80%”。

      所以,W女士声称自家孩子住院没花钱绝对是不可能的。

      W非常尴尬,连连追问康夫在单位上到底是做什么的?

      康夫心中暗笑。

      末了,康夫小静声称需再仔细研究条款,W遂在电脑上留了个全本的“平安综合保障计划”。

      临走之时,果不出康夫所料,W不肯带走水果,声称这是给宝宝的见面礼。双方推让半天,相持不下,最后小静出面收下。

      送走客人,康夫冲小静直咧嘴跳脚,有道是无功不受禄,虽然两袋水果估摸着也就十几块钱,二十块钱的价值,但吃人嘴短,哪里好意思白占人家便宜却不买保险呢?但若真买,那就亏大发了。小静声称不必担心,隔段时间咱再买些礼品,总价略超过这两袋水果,回赠其母亲,这样就不欠人情债了。康夫点头称是。

      刚才康夫两次指出W的错漏,小静和岳母便已觉得此保险也不靠谱。康夫提笔计算,依W的保险计划书,在15年内,共需缴纳39412元,而能确保到手的高中教育保险金,学业有成祝贺金,以及满期创业保险金仅有44000元。

      依其保险计划书中所计算的累积红利,按低、中、高三种收益预期计算的仅分别有7506、18757、30007元而已。而且计划书中还明示:以上计算仅为帮助理解条款所用,不代表实际分红情况,实际分红情况以公司实际经营情况为准。

      而这些需连续缴纳15年的保险金如果在自己手里存银行,到25年后的本息应该有91703元,具体计算方法同上,这里不再重复。算算买这保险挺亏的。

      卖保险的最喜欢大吹特吹买保险就是买保障,但这里的附加身故保险并无意义,人是最宝贵的,人没了,赔钱有何用?

      至于附加的意外伤害保险,里面明确说了保险期仅为一年,每五年为一保证续保期,续保期届满时审核被保险人是否符合续保条件,如果符合,在此后的五年内,只要按时支持保险费,附加保险合同将延续有效,但条款约定的不接受续保的除外。

      猫腻就藏在这些条款里,但这条款人家事先绝不会轻易让你看到。不过计划书中所写的一些保险利益还是透露了一些信息,比如说交通意外特别保险金,写明了必须是“以乘客身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发生意外”,也就是说你骑自行车,摩托车,甚至私家车发生交通意外不属赔偿范围,而坐公共汽车,火车,地铁,又有多大的概率会发生意外呢?再说了,如何证明是乘客身份呢?无非是车票。小孩子身高不足一米二免票,人家保险公司要是黑着脸说你没票就没法证明自己是旅客,那咱也没辙。

      总之,咱怎么都觉得这保险忒不靠谱。可如何回绝人家呢?小静很头痛。康夫拍拍胸脯,让小静将责任全推到自己身上,由康夫来想办法回绝她。小静千叮咛,万嘱咐,此乃熟人,抬头不见低头见,措辞千万要多注意。

      某日,小静告诉康夫,W给她打过电话,她依计声称家中大事小情全系康夫作主,自己无权。且康夫计算后似乎觉得不划算云云。

      隔了好几天,康夫方才接到W的电话。W声称听小静说康夫很能计算,故这几日特地请教了银行工作人员,打算和康夫交流一下算法。

      康夫并不想在此问题上与之纠缠,遂来了个釜底抽薪,声称近期打算按揭买二手房。盖因阿梦系男孩,现如今男多女少,若无房子将来很难成家。如今房价高得离谱,而现实利益驱使有关方面并不真想降房价。有鉴于此,不如未雨绸谋,早作打算,与其投资别的不如买房保值,阿梦未成年前还可吃租金,一房在手,后顾无忧。鉴于康夫小静的经济状况,要再按揭非得砸锅卖铁四处举债不可,因此暂无余力考虑保险,望W能理解。将来若手头宽裕时想考虑投保,必优先考虑到W手上买,届时再烦劳帮忙,只是目前无能为力。为了让W相信,康夫遂连几套候选房源之地段、价位、中介商都说得活灵活现,外加本小区房价涨幅历史回顾,一切天衣无缝。

      此番言论一出,彻底打乱了W的游说预案,W只能表示理解。此事遂告结束。

      其实此事虽康夫早有所想,但无奈囊中羞涩,自打阿梦出世,家中开销巨增,真要买房恐难承受,不过是借此忽悠W罢了。

      通宝推:hansens,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