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人均收入 -- 陈经

共:💬107 🌺757 🌵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关于房贷还有一个数据

          更能看出月薪3500以下能不能贷款买房

          2009年全年,全国个人住房贷款累计发放2.2万亿元,累计支持购买住房707.1万套。其中,新建房和再交易房贷款累计发放额分别为1.6万亿元和0.6万亿元。

          换个说法就是这707.1万套房子的平均贷款额是在30万上下,那么家庭收入在5000以上就基本可以还贷了。

          另一个数据2009年年末,全国中外资金融机构人民币个人住房贷款余额达4.4万亿元

          还是假设每套房子平均贷款30万左右,那么不过不到1500万套的房子有房贷而已,而且房贷总额不多。

          以上能解释俺为什么不赞同陈大用房产消费和房贷来反推国人收入低估的理由。中国的房价不是由大多数老百姓的收入决定的,而是由全国先富起来的那批几代人的家底决定的。

        • 家园 长三角很多人买车不是因为月收入3500以上

          而是很多的灰色收入,企业单位月收入3500以上很少的。农村的乡镇企业目前3500更少了,很多人靠的是“外快”,而这一部分钱没办法统计。

        • 家园 广大农民发来贺电

          广大农民发来贺电 。。。。。。。。。。

          江浙等地之外的普通老百姓发来贺电。。。。。。。

          。。

          一年卖掉1800万个车,幼儿园的儿童告诉你,100年就卖了180000万辆,就是18亿辆,人均一辆多。。。

          中小城市乡镇要买房人士发来贺电 。。。

          广大啃老族发来贺电。。。

        • 家园 3500元可不是

          全国7.7%的WINNER,统计局没这么说,陈大你有些误导了,统计局的说法是计税薪水里包括工资和奖金总共统计了3亿多纳税人,这3亿多里有2400万月收入超过3500元。

          至于1800万俩车得问题很简单,月薪3500元以上俩个人的收入就是8000到1万元,这样的家庭买车一点问题也没有。

          月收入3500元能买啥房?也是同样道理,供房是家庭收入不是个人收入,而且房子大多由几代人的积累支出大头,中国房贷的总数目并不多,房贷首付低于3折的更是很少。假设一个家庭的收入在5000元到7000元,即使贷款7成也很合理,而中国的房价虽然有泡沫但是从中位数讲单套房价的中位数在中国肯定不会多于50万。

          以上陈大你用汽车和房子的消费来反推中国月收入过3500的人数没有太大的逻辑性。

          至于3亿多人是否只有2400万月收入超过3500元,答案肯定是低估的 ,但是不会有几倍以上的低估。

          而且需要指出的是中国有几亿的农村人口,考虑到城市化进程5到6亿的人口还是有的,这些农村人口的月收入超过3500元的更是少的可怜。

          即使你说的浙江,2010年,浙江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11303 元,连续多年全国第一。

          而即使拿杭州的在岗职工薪水也没有像陈大所称那样3500元以下是低收入者,2010年度杭州市区全社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34330元,这个34330还包括个人缴纳的税金等等。

          就这个数字老百姓还骂多的,而陈大偏偏说这个数字不靠谱是低估。这个数字是怎么来的是统计局根据规模企业的报表整体统计上的,即使有逃税的可能也是一个数据量基数很大的统计数字了。

          而陈大却仅仅用自己观察到的经济现象来反推统计局低估了普通居民的收入这个不科学也不严谨。

        • 家园 这个数据是财政部的,不是统计局的

          一般来说凡是自己收钱记账的数据都会比较准,比上菜市场去打听大白菜多少钱一斤要靠谱一些,毕竟账目要对的上,造假账跟胡说八道那就不是一个层次的问题了。

          仔细看这句话:

          工薪收入者的纳税面经过调整以后,由目前的约28%下降到约7.7%,纳税人数由约8400万人减至约2400万人。

          关键在于“工薪收入者”的范围。8400万除以28%,或是2400万除以7.7%,也就是3亿人的样子,这次人口普查适龄劳动人口是9.2亿,还剩下6亿多人呢,这里面有农民、个体经营者、找不到工作或放弃工作的人,都不在2400万这个圈子里,江浙的农民很多都买得起车吧,小企业主人数大概长三角和珠三角是全国最多的吧。我们还知道,被包养的年青女性,或者职业提供服务的年青女性,就算开辆很好的车,她们都不会被包含在这个2400万的范围里的。就算在这里面的人,拿2000月薪,但同时经营店铺或是出租房租月入上万的,也能买得起车。

          所以这个数据唯一的作用就是说明中国雇佣劳动的工资水平。呵呵,看起来这个事实,跟很多人预设的结论有较大差距啊。

          • 家园 雇佣劳动者的工资水平

            岂不是最客观实际的,中国老百姓绝大部分的家庭收入是靠打工薪水的。农民除了农民工以及极少数做买卖的大部分靠种地吧。

            上面已经列举即使江浙发达省份的农民人均存收入不过万余元,那其他几亿农民呢,江浙的农民总人口不过几千万吧。何况这全国最富的几千万农民人均收入也就万余元。

            俺不是也在说这个统计数字是3亿多的基数,按照朋友所讲还有6亿左右的劳动人口没统计在内,这6亿多要有一多半是农民吧,农民的收入又有多少前面已经谈到了,剩下的各种未统计的小企业主以及无业人员等等的收入咱们大胆假设一下都超过月3500元了,那么又占到9亿多总劳动人口多大比例呢。即使加上2400万的统计内的纳税人口也占不到9亿里的15%吧。

            那么中国大部分老百姓的收入水平不就很清楚了吗。所以俺觉得这个统计数字还是有一定价值的。

        • 家园 所以叫工资税

          就是拿死工资里面的人

    • 家园 政委

      能聊聊地方债务的问题吗,前两天看到债务都到了GDP的160%,有些吓人,到底是什么情形,小弟盼你的解释

      • 政委
        家园 债务比例 160%的是希腊

        中国没有这么高。地方债务有说16万亿的,最新官方统计数据是10万亿,GDP有30多万亿。

        地方债务高,是因为借钱搞事。搞了事,没回报,还不了银行钱,就会坏账。

        从原理上来说,在最惨的情况下,即所有搞的事全是白干,可以从央行清账。央行印钱收购这些坏账,地方政府不用破产继续混。印的钱,就是所有人负担,就是通货膨胀。如果人们忍受下来了,就完事了。如果忍不了,就乱一阵子。

        以上逻辑,就是程度问题。坏账比例多少,央行清掉多少,通胀多高,乱子多大。从世界范围来看,不是很难混。

        • 家园 看得很高兴,还有花得。太值了。

          送花成功。有效送花赞扬。恭喜:你意外获得 8 铢钱。1通宝=16铢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0。你,乐善:1;铢钱:7。本帖花:1

        • 家园 行,了解了

          谢谢政委

          照这样算,应该在50%左右,好像还可以

          不过话说话来,有的钱还是现在投好,免的以后各种成本更高

          还有一个感觉是地方政府借钱搞政绩,中央政府逼债收资产,一届有一届的活法

    • 家园 突然明白为啥喜欢看政委的文章了

      因为政委把那些所谓的专家学者口中的云里雾里的东西用大白话说的通俗易懂 花一个

    • 家园 (四)数字游戏

      现在模糊有个收入倍增计划,一般是地方上放高调,或者某些专家说全国也可以,十二五人均收入翻倍。中央似乎还没有明确的说法,隐约提了要增收。

      从这几年的统计数字来看,如果只是“数字倍增”,我可以肯定,完成目标毫无问题。主要是因为基数太低了,就光在统计上“挖潜”,倍增也搞得出来。从外国的收入数字上看,只要把收入统计标准“接轨”,就不是问题。

      比如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很多有“单位”的城市居民在医疗、住房间接得到的福利性收入,有多少?单位住房,500元房租住一月,市场价可能3000。改改统计方法,这就是增收一大块。甚至可以直接就发2500房补,让人自己找地住,单位住房市场化,收3000回来。医疗也是这样,很多单位的医疗补助不少,没算进收入里。如果想法把这些东西算进“可支配”里面,什么GDP、人均收入都能做上去一大块。

      再比如对于农民。一个能“自然提升”的是农民消费自用的农产品。过程中和钱无关,这些实物如何估值?很多农民吃得未必比城市居民差,但折算成“纯收入”就少多了。城市人吃饭2000,农民可能算成500就够了。农产品涨价以后,这些自用消费怎么算?农民吃多吃少,谁知道?总得给个说法,往上提不奇怪。

      还有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统计方法,实在是有些粗。好几亿农民,就抽样不到10万户,然后算术平均,样本数比城市要少太多了。农民的收入差异也非常的大,样本小,很容易弄出较大的误差。以前,可能就是在低收入农民群体里抽样多,跑到农村去,在留守人员里查,统计出来数值偏小。以后假设要“往高里做”,那就多抽些收入高些的农民。都不用找农村富户,就多找些出外打工的来统计,收入就能高上去。比如现在农民人均纯收入5919,想做成12000元。农民三口之家,两人打工,一年目标收入36000,每人月收入1500。假设抽样10万户,找8万户这种“典型”的打工农民太容易了。还有不少农民工包吃住,把这些所谓的“福利”折成钱,或者老板们改规矩发钱再收回来,这收入又能做高不少。

      以上这些办法,还根本没有去查灰色收入,也没有去查富人。要在统计时专门费心把城镇农村富人群体放进来,能做高多少真不好说,肯定是一大块,可能是最大的一块。再加强税收监管,什么房租淘宝之类的收入也统计进来,也能加一些。

      我的意思是,以前的统计方法由于历史因素,留下了很多“统计增收”的窍门,所以想玩数字游戏实现“收入倍增”毫无问题。以前那样统计可能是合乎国情的,后来经济发展变化太大了,偏差就不小了。这也解释了为啥中国人均收入在国际上显得太低,统计因素不小,明明“能统计上来的”特立独行地就是不搞。这么做可能是为了哭穷或者藏富,国际国内都有这种动机。穷地保贫困县,富地想低调。象浙江这样的富地,接近发达国家的生活水平,人均收入数字却在发展中国家也偏下。浙江这种地方可能是误差最大的,因为企业主群体最多,收入统计上最容易略过,而且一错就是一大块收入。

      研究了“人均收入”这个数字,我的结论是,这又是一个中国特色的数字,魔鬼在细节。如果不查细节,最后猛地一下端出一个光光的数字,十有八九会偏离事实真相。一方面,现在收入统计在国际上偏低,需要正确理解。另一方面,将来“神奇”的增收,也可能就只是统计调整。

      例如贫困人口,中国政府的贫困线标准是人均年收入1196元,低于它就是温饱没解决。世界银行的是每天消费1美元,低于它就是绝对贫困,比中国的“温饱没解决”还惨。按中国的统计,温饱都没有的贫困人口是2000万左右。要按世行的标准,贫困人口数量将仅次于印度,上亿,几亿的说法都有。温家宝在联大会议上的的说法是:“中西部和广大农村的不少地区仍然相当落后,还有1.5亿人口生活在联合国设定的贫困线之下”。一般的理解,就是中国的贫困线标准太低,有不少文章要求提高,或者借此说特别穷的人口“真实数字”要比官方数字高得多。其实仅从温饱的事实来说,2000万应该比1亿多合理。我是不信有一亿多人温饱都没解决,如果这样还民工荒,不合理。问题出在中国的人均收入统计,因为它相对国际是偏低的,所以贫困线标准也据此放低。如果要提高贫困线,应该是和改变人均收入统计方法并行的。至于温家宝的说法,是一个典型的统计忽悠。联合国的贫困线是很可怕的,中国过得那么惨的没1.5亿那么多,要有,早翻天了。中国很难找到发展中国家常见的贫民窟,想象中的“农村悲惨世界”其实慢慢在消失,经常就是些老照片。这是人均收入低估的影响,如果要认清真相,得心里有数。

      将来如果人均收入“倍增”了,我提醒得留个心眼,啥也别信,要研究细节。即使经济发展、公平分配的真实情况并不是太好,做出倍增也毫无问题。特别是把这些目标写成决议之后,那可以100%肯定会实现的。如果要认真搞“收入倍增”计划,最好提出一些靠谱的标准,不要搞数字游戏。我认为,让老百姓真正增收也是有办法的,不是说要靠统计往上做了。理想的情况下,在真正增收、统计上调的双重作用下,十二五之后,也许人均收入数字会变成3-4倍。

      (完)

      通宝推:为什么不可以,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