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怀念廖厚泽师 -- 弦音醉舸

共:💬27 🌺6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丹医的传授

        ,我接触的并不多,廖老当年讲伤寒论的时候讲述相关内容,但并不是很多,之后周潜川的书我自己也都搜集并研读过,对丹医有一点小小认识,总的来说,其对医理的认知,大都依赖“内视”对经络及脏腑运动的把握,并因此对气的运动规律及特征有着鲜明的认知,强调气机的正常运转,这一点保留了传统医学的精髓,这在世医传承中也有强调的,但逐渐就落寞到了“辩证论治”这个死板板的平面感知上了。

        至于现在一些所谓仙学家、丹医之类的徒子徒孙,大都是拉虎皮,扯大旗的行为,比如武某之类(《黄帝....手册》),切莫相信,另一些所谓道家中医著作,连丹医最基本的东西都不懂,就号称道家传授,也是滑天下之大稽,切莫崇信。

        至于“内视”功能的有无,我个人并不强调,其实临床多了,医理通了,伸手便可感知人体的气机运动状态,更何况还有脉学、望诊、听诊等检查手段的辅助,这也是某一种状态的“内视”吧,如扁鹊服禁药而隔垣视人的状态,我是不敢追求,且认为也不必追求。

        • 家园 内视实乃丹医道医的基础

          传承傅青主医学的陈士铎就将他的著作称为《洞垣全书》。何谓洞垣?看扁鹊即知。

          • 家园 陈士铎

            的书,都是抄袭来的,别听他忽悠,那么多书,基本上是在《华佗神医秘传》的基础上扩编而成。

            • 家园 这么说,伤寒论也是抄袭辅行诀?

              陈士铎得传自傅青主,傅青主得传自老道。如果傅青主的传承中本身就有《华佗神医秘传》,后人有所发挥,有什么问题?

              从名称上来看,《华佗神医秘传》应该晚出,太白话了。

              另外,从《华佗神医秘传》中有方子抄自《串雅内编》,如此看,《神医秘传》更是晚出了。

              • 家园 对于《辅行诀》

                的认知,我从98年接触,一直反复阅读思考,不是本很重要的医学书籍啊,仅仅提示了一种传授罢了,并不能通用,也就是说并没有普世传统医学价值。没必要与伤寒论什么的扯关系(这仅是我个人的认知,也不想在这里争论,没有意义)。

              • 家园 抄了就是抄了,有什么好避讳的

                陈士铎本是一穷困潦倒的书生,他的人生转折,发生在晚年康熙丁卯年(1687年,时其已过60岁)逢异人于燕市,多获秘传,从此开始著书生涯,一发不可收拾:1687年抄《石室密录》并发表(原著歧天师,“遂将《石室密录》令其抄录一通,存之笥中,以备著书时考稽.....”,序言里还明确说到《石室密录》便是青囊秘术,华佗就是跟歧天师学的),这本书内容跟《华佗秘传》同一流脉,用药也全同于《秘传》,但多了理论分析,值得参考;

                1688年著《辩证玉函》(淳于意所授,陈氏所做的也仅是“敬习”);

                1689年著《本草新编》(说著,其实只是注解罢了);

                《外经微言》、《脉诀阐微》是陈氏所“述”,也是继承得来。

                话说到这里,说他是继承,似乎没有问题,但往下看。

                陈氏所著的书籍,只有《辩证录》和1694年著《洞天奥旨》。而这两本书问题最大,《辩证录》只是在《辩证奇闻》的基础上添加了一些附方和案例;《洞天奥旨》则根本就是抄袭作假,可能陈氏1687年初得到秘传时心态还是不错的,而七年之后(1694),发起老糊涂来了(近70岁了嘛),都是晚年继承而没有创新,毫无面子吧,于是编造出这一本祖传秘方来!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以常理来分析分析,话说即便是傅青主真的传授弟子(这个有学术争议的),会挑一个六十岁的老头子来传授么?谁比谁先入土还不知道呢。

                另外,《华佗神医秘传》只是其一个后世常用的名称,再说即使其晚出(几乎肯定的),也比康熙时代早。

                • 家园 我晕!我不是说他的著作主要来自于傅青主传授么?

                  你不也是这观点么?

                  晕死。

                  • 家园 你读一读

                    你说的《洞天奥旨》,里面人家可是说是祖传的噢,对于来自傅青主,我也是有疑义的,不展开啦。

                    • 家园 他有一部分家传,但升华还是遇到傅青主以后。

                      很多文字和明确是傅青主的书一致,这基本上是公认的。

                      傅山因为反清,清又有文字狱,陈士铎一些书里面也有激烈抨击清的文字,傅山借陈士铎流传这些著作是很有可能的。

                      至于年龄,傅山比他大就行,再说陈主要是在江南活动,离统治中心比较远,又好游方,比较自由,也崇道,思想上好沟通,选择他也顺理成章。

                      可惜的是,傅山的儿子死早了,不然,未必会给陈士铎。

        • 家园 谢谢先生回复,

          也解开了心中一些迷惑。

        • 家园 那个武某的书的内容,确实不是传统的丹道中医思维。

          说实在的,“阴阳”这个符号,各家的内涵外延都不一致,也不是说注重“阳气”的就可以打道家中医的名号的。

    • 家园 我第一次看到一本书上有“徐仲舒师”四个字的时候还奇怪呢

      我们这种没文化的人真的不习惯这样的行文。

      另外我也不赞成在非纪念性的文章和书籍里这么用。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