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关于中国的第四代中型战斗机 -- 晨枫

共:💬85 🌺65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怎么调整法?

              象F35A半油推重比显然就和F16C/D很接近。按正常起飞

              重量算就低多了。

              • 家园 我算过了

                按照正常起飞重量但把机内燃油减半的话,推重比:

                F-15:1.32

                F-16:1.22

                F-18:1.16

                F-18E:1.11

                阵风:1.27

                台风:1.30

                苏-27:1.22

                F-35A:0.99

                • 家园 你看这内油比例少的是不是占便宜

                  象台风这样内油4500公斤、不过空中40%的,

                  (阵风也一样)自然推重比算起来就和F15很接近了。

                  F135极限推力可达50000磅

                  所以正常指标是43000磅/191.3KN 还是比较可信的指标了。

                  这样半油算来,F35A空战推重比就是1.07了。

                  而按你算F16C 半内油推重比1.22,那半油重量不是才10.8

                  吨,刨掉空重和弹药,那燃油才1吨多点?燃油比例太低了。

                  如果按F35A半油的空重比例装油(4.195/13.3=31.5%)

                  那推重比就是1.09,跟F35A相当了。

    • 家园 晨大的水平太高了

      应该不仅仅是个军事爱好者吧

    • 家园 【讨论】中四应该是一型以舰载为主的设计,而且比较迫切!

      受晨大关于丝带的一系列文章启发,产生了很多想法。还不成系统,提出来共大家讨论讨论。

      装备的需求并不取决于技术水平的发展而是由所需要面临的对手决定的。对于美国海/空方面的优势,鉴于科研实力和生产能力的差距,想在短期内全面追上甚至超越是不现实的。我们在分析四代时总是不自觉的用4S标准一对一的来对比优劣,其实不然。现在战争是系统的对抗,用四代去直接单挑F22是愚蠢的。让我们来假设一下符合逻辑的情况:F22掩护大量F35对我们进行第一轮打击时,我们合理的策略是以三代机在陆基指挥/防空系统配合下正面骚扰和吸引敌人,重四集中力量利用隐身和超巡的性能迂回前出到东海或者日本上空攻击敌人后方关键的指挥/预警/加油等支援飞机,二炮部队则配合攻击路基雷达/指挥/机场系统。瘫痪敌人的支援系统后,重四再回过头来依靠大陆路基系统支持的优势,分割包围歼灭敌人空中力量。重四选择“小”翼型,其目的就是为了突出高速和隐身两个性能,特别是高速性能。在发动机/航电/隐身技术差距的情况下,速度是唯一可以确保领先的性能。鸭翼/边条/全动尾在弥补大翼载带来的机动性下降的同时本身也带着“小”的特征。而机身的“粗壮”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由于高速要求高结构强度造成的(飞机是根据极限速度需求来设计机体承力结构的,F22的机体和翼型决定了它再即使再增加发动机推力,速度也不可能提高太多)。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这样打仗的话根本没有中四什么事情,做诱饵的话,三代机又便宜又不隐身反而比较具有效率(玩笑)。

      那么急切从何而来呢?

      二战以后的战争历史有一个主要经验,那就是由于核武器的出现大国之间的战争以可控制的代理人战争(或者叫局部战争)为主,凡是亲自上阵的一方肯定要“倒霉”。请看朝鲜/越南对于美国;阿富汗对于前苏联,伊拉克/阿富汗对于美国。台海太敏感,打起来后果完全不可控,中/美轻易不敢碰触。唯一比较有操作性的就是控制东南亚/南亚某国找理由截断马六甲海峡,干扰和打断中国发展进程。现在没有了拉登大叔,这种威胁越来越来具有现实性。(中国加速发展航母的原因即在于此。除了老瓦,盛传还有两艘已经开始划钢板了,我认为也不一定是空穴来风)。

      还是上面那句话装备的需求取决于对手,现在海军舰船力量是占上风的,完全可以保证护航需求,唯一的麻烦还是来自于天空。潜在对手的空中力量以苏-27/30系列为主,将来还可能会遇到两风,海军现有的歼-15在对抗中不占优势甚至略有不足。新型舰载机的需求显然是非常迫切的。

      • 家园 未来空战过程的设想

        假设双方都有数量质量基本相当的四代战机,体系支持也无系统性代差。

        第一步,四代战机对加油、预警、电子战等大型支援平台攻击,双方此类大型平台在接触线附近消失,退缩到能保证安全的空域。这样,前沿的空情掌握只能靠地面系统进行,换言之,纵深空域的空情无法掌握。于是,四代战机只能在地面系统支持下,确保前沿浅近纵深空域的制空权。

        第二步,攻击机群对敌地面防空系统(含空情通报系统)进行压制作战,为深入敌后作战打开通路。四代战机将利用隐身能力在这一过程中起到先锋作用(包括对地攻击和空中掩护)。

        第三步,在敌地面防空系统被压制后,进行纵深攻击。

        可见,第一步,基本上由高端四代负责;第三步,三代改可胜任;第二步则是中低端四代可能发挥作用的阶段。

        我认为高端四代在第一步的损失不会很高——由于隐身,对高端四代的打击很困难,而且双方肯定都把作战对象主要指向C3I关键节点的预警、电子战飞机,高端四代之间的空战反而概率不高——所以第二步的空中掩护任务,仍可由高端四代负责。

        所以我认为,中低端四代应该主要把任务放在对地攻击上,兼有一定的空战性能。

        • 家园 完全不必要考虑对地

          必须正视技术和生产潜力上的差距。

          大家都承认和美国之间的科技实力差距,却总是错误的认为我们在“数量”上占有优势。其实不然,即使和平时期,美军及盟国的战机质量和数量都是超过我们的,战时由于美国的国力和资源进口不受限制,其生产能力远远超过我国。我们在本土防空中所追求的是以技术/数量有限的战机(无论是重四/中四/还是三代)确保特定时间段/局部空域制空权(对于这一点可以参考二战中苏联空军争夺制空权的战术方案)。

          重四攻击敌方空中支援飞机可使用中/远程空空导弹,本身并不需要进入敌方陆地防空火力圈。至于说用空军去攻击敌方纵深的地面目标,现阶段而言是不现实的,而且就其本身效能而言远远差于战术地地导弹(这也正是二炮近几年大发展的原因)

          我们的重四/中四一公斤的重量都不需要用于对地上,那是豹子改或者五代需要考虑的事情。

    • 家园 用表格要清楚点,送宝

      送花成功,可取消。有效送花赞扬。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

      • 家园 我倒是有一个Excel,没法贴呀
        • 家园 支持贴表格截图

          A、B、C、D四种方案,甲乙丙丁几种指标,放在一张图里一对比就直观了。如果有谁能帮着配几张外形的示意图(三视图),那就像模像样,可以到期刊上发表了,哈哈。

        • 家园 把表搞成图片,然后再当图片贴

          比如可以直接使用屏幕打印功能键,然后把表格那部分剪切出来。如果你用QQ的话就更方便了,QQ聊天窗口有个抓图按钮,可以抓下来直接保存。

    • 家园 从J8到JH7到J20

      双发发动机都是并拢紧靠布局, 是气动研究限制还是有其它考虑,? 谢谢

      • 家园 转动惯量小,有利于滚转性能

        象苏27,F14那种宽间距的,滚转性能影响严重

      • 家园 这样机体湿面积小,重量和阻力小

        F-22也是紧密并排布置。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