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今天的话莫要外传哦 -- 迷惑不解

共:💬60 🌺224 🌵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朱的原话中间没有那个“胡”字

      这个字是香港的苹果日报自己给加上去滴。

    • 家园 他还好意思提教育,教育产业化可不是他老人家提的么?

      他还批评很多钱都花在大学,但大学扩大招生政策失误,大学出现假论文,并指基础教育投入不足,更说教育中长期规划都是“空话”,也反对补贴汽车产业。让在场陪同的刘延东和袁贵仁十分尴尬。朱镕基在清华座谈会上感叹上海车展一辆车买一亿二千万,说:“青海那边还有很多贫困的农村,很多小孩子连发鸡蛋这种事都不相信,为什么?因为从来没免费发过。我不主张花这么多钱去补贴汽车工业,像这样花1亿多买一辆车这样的发展。还有很多贫困的山区,很多贫困的孩子无法上学。要把钱花在义务教育上,把义务教育搞好!”

      当年搞了教育产业化,现在真还有脸提这个义务教育。不过还是有点自知知明的。知道这话不能真往外传。

      朱镕基最后对学生说“今天的话莫要外传哦”

      • 家园 汉弗莱幽灵重现

        教育产业化不是为了解决学生的教育问题,而是为了解决教师的待遇问题

        • 家园 再说一句,教育产业化得一个口号是,教师也是服务业

          这个不是我编的,我同学告诉我的,他现在就是老师,师范大学毕业后刚刚进学校时候,校长告诉他们的。

          所以作为老师,不能说学生,不是骂,就是看到你作业做的不好,说点重话,家长会投诉,家长投诉就要扣工资。

          不能罚站,上课学生捣乱,你不能让他罚站,不能批评。不然家长投诉体罚学生,投诉就要扣工资。

          作业不能布置太多,啊,让孩子做太多是折磨学生,家长会投诉,投诉就会扣工资。

          这些事情他都经历过,工资被扣过。说现在教师就是第三产业,服务业。要有顾客是上帝的概念。除非你很牛B,一级教师,家长赶着让你教,哪你可以爱怎么样怎么样。其他呵呵,先从服务学生开始。

          这个就是我那个在我们老家现在是第一公立初中当老师的同学告诉我的。

          • 家园 在市场经济和教育产业化的前提下,这些都是合理的

            国外不都是这样的吗,教育产业化改革的当初也是要学习国外“先进”经验,老百姓醒悟过来不过是这一两年的。不过不管怎么改,教育成本肯定是降不下去了。由简入奢易,由奢入简难。淡定些。

            更正个看法,学生不是上帝,学生是产品,家长才是上帝,因为是家长付学费,对学生的态度的变化主要是由家长这个群体变化带来的。当年我们上学时,如果调皮孩子在学校被老师罚或者轻微体罚,家长一般都是站在教师这边的。而现在家长对此就很不认同。这也算全世界教育界向欧美学习带来的通病

            至于解决那天,不等到问题严重到一定程度,是得不到解决的

        • 家园 事实上市教育产业化以后,公共教育资源开始失血。

          就我老家来说,我上学的时候,都是公立小学,公立中学,大家凭分数上重点初中,重点小学。

          好了,教育产业化以后,仅有的两所重点初中全部成为民办中学。排在第三的初中成为了公共教育里面最好的初中,知道什么概念么?

          原来重点初中都有一个高中部,两个重点初中的高中部考上本科的学生占了我们市考上本科的99%。那个所谓排第三的,那一年要是有10个考上本科,那是要开庆功会的。

          只有从重点初中毕业进入重点高中的才能比较顺利的赶的上高中部的进度。从其他初中考进来的基本就是菜。所以重点高中学生中80%是来自本校的初中部的。

          明白了么,教育产业化以后,这种优质资源就成为有钱人才能上的学校,成为民办的了。今年打听一下,如果分数达到标准,交5w进初中。至于学费,那是另算。呵呵,除非你能在年级400人中考到前40,才能免学费。这个就是教育产业化后的重点初中。

          老百姓一边凉快去吧。

          • 家园 我们那边一样这么情况

            前1%的学生无所谓,有钱的也无所谓。其他的就和以前没得比了。

            原来是好好学习,靠分数考。现在基本靠家里花钱,3年前价格少一分200.现在不知道什么价格。

            公立学校一年本科正常是1到10个一下,三本 艺术也算哦。

            原来个公办也就是现在改制的私立一年是1700个。什么差距

          • 家园 这些优质教育资源,其实都是伪民办学校

            通常操作手法是教育局成立一家公司,将辖区优质教育资源(最好的老师,最好的设备)集中到某一个公办学校,然后把这家公办学校的国有资产划转到公司名下,利润一部分用来充实教育局小金库,一部分用来充实地方财政。

            • 家园 这个还真是的

              我上高中的时候,高中的初中部刚刚分离出去成为一所“民办”初中,教室不变,教师不变,校长等一干领导干部也不变,就是学校门口多了块牌子“XX中学”,和原先的“XX一中”并列,学费么,我们高中生是一年600,初中生们是3600,当然领导干部们不会这么让人饶舌的,高二的时候郊区的新校区盖好了,就把高中部迁到那儿去了,原先在市区的老校区就被那所“民办”中学所占据,自然也扩招了……

          • 家园 我们这里的情况基本类似

            最好的初中通过一次搬迁改制变成了两部分,一部分私立,一部分公立,当然好老师在哪边是不用说的

            以前最好的高中现在已经不行了,我们那一届是公立高中的最后一抹余晖,现在的好教师尖子生都被一所私立学校买走了,收费,正常考上要一年学费一两万吧

            最好的幼儿园小学也是私立的,收费即使公务员也是肉疼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