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文明从何而来1--时间与空间 -- 泉畔人家

共:💬65 🌺24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天干地支的数字12,14,28另外的见解

        印象中,我爷爷在世的时候,和我父亲在讨论称骨算命时候,计数换算是大拇指掐其余四个指头,数指节。

        12是一只手的四个指头*3个指节得出的数字。不是看脚趾甲盖

        14是一只手的所有指节。

        28是两个手的指节。

        • 家园 正解

          我妈的三叔是兼职的风水师,大拇指在其他四个手指的指节上点来点去很熟练的。

        • 家园 请问天干的十用手上什么部位表示呢
          • 家园 我不知道。10写的时候带出来了。

            小时候,对爷爷这些个东西不感兴趣。在脑海里留了个印象。只是大了,在操场跑步健身,一圈一圈的跑下来,心里想事情,老是把自己的跑圈数搞忘记。

            想起我爷爷以前的掐指头,数指节,自己跑步用这个计数,不会搞忘掉,呵呵。

            老辈人买牛卖马,砍价钱。两个人需要在袖筒里面摸指头,算价钱,估计会牵涉到指节的乘法的,左右手的指节代表的是不一样。不过这些里面的规矩如何,我也不知道。

        • 家园 恩,谢了,这样说也有道理。

          但天干地支系统最本质特征是10天干与12地址对位组合。这种组合方式,如果产生进位制,最可能产生的就是60进制。(数完一轮,重新回到甲子)。

          而且,你的这个计数方法估计肯定要用到进位。不进位数值上限也就28,比手指加脚趾的20优势也不太大。而猴子,猿,狒狒之类的人类近亲物种,一个部落超过28也很正常。

        • 家园 梅花说是的正解

          关于8卦与12,在算命和风水上使用都是掐指节。所谓掐指一算,就是用手指节来代表不同的数值或卦像,进行推演。

          至于汉族小脚趾分甲,除了各大论坛上闹哄哄,也不见有具体的科学考据。说个自己例子,我、父母三人都是汉族,但他们都无小脚趾分甲,反而我有一只脚是,难道这还是个隐性基因么?如果是隐性基因,那就不可能所有汉族祖先都小脚趾分甲。

          古人捕猎,靠的是集体合作与使用工具,抓兔子也不一定要靠追,就不许古人用挖的么。就算挖不着兔子,那笨些的竹鼠总挖得着吧。没锄头,用木棍一样可以掘坑掏洞。

          • 家园 八卦是另一会事,后边会讲的

            干支系统是60一循环,这个循环可以无限。掐指应该还是实现不了干支系统的全部功能的吧。

            汉族小脚趾分甲是一种强势遗传基因,最初有这种特点的人可能数量不多,但混血后具有这种特征的人会扩大。一个有这种基因的人和没有的任何结合,到2,3代之后才出现显性遗传也是很正常的。这种基因应该是处在自然退化状态中,其实际作用已经没有了。

            从生物多样性角度看,上古拥有小脚趾分甲特性的准现代人的数量未必很多。但短短几万年(遗传一类上几万年应该算很短的),地球上拥有这一特征的人可能已经超过10亿人了。

            蒙古最初南下的时候能通过脱靴进行民族甄别,但现在我估计蒙族里几百年来经过通婚以后,拥有小脚趾分甲特征的人也未必少了。

            挖当然可以,但一个50,60人的部落,一天需要消耗的食物数量是很大的。而人类是有老弱病残的,60人的部落,能出去狩猎的有20个人估计就顶天了。而哪怕一个区域里的兔子都很笨,天天掉陷阱,几个平方公里内也容纳不开足够养活这么多人的兔子。比人重不了多少的老虎一只虎需要接近100平方公里的领地才能避免食物不足。鹿,羊,牛,马,大象之类的可以食用俯拾即是的青草和绿叶。而人这种动物,既不能吃草,跑的又不快,又不像猴子,猩猩那样能在树上飞来飞去的大范围迁徙。那么人类保证种群生存下去,必然要有办法来保证获得足够的食物。

            今天,1,2个人,搞2个木棍,挖几个竹鼠,体验几天野外生存当然没问题。但让你就靠2个木棍生存上10年,20年,你有信心保障食物充足吗?如果是50,60人,有老人,有孩子,有婴儿,有病人,有妇女,你觉得靠天天挖陷阱,能保证这么多人的生存吗?你只要3,5天挖不到,这么多人也许就全饿死了。

        • 家园 好久未见,花宝迎接,呵呵

          送花成功,可取消。有效送花赞扬。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16。你,乐善:1;铢钱:-1。本帖花:1

      • 家园 常识推理和口传历史

        中国先秦典籍一类里一直有有巢氏。

         有巢氏的传说在先秦古籍中已有记载。庄周说:“古者禽兽多而人民少,于是纪念有巢氏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栖木上,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庄子·盗跖》)韩非说:“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韩非子·五矗》)有巢氏是传说远古发明巢居的人。这一传说反映了我国原始时代由穴居而进入巢居的情况。《遁甲开山图》说:“石楼山在琅玡,昔有巢氏治此山南。”(《艺文类聚》卷十一引)琅玡山在山东省诸城市,所谓有巢氏治于此,实不足为信。项峻《始学编》说:“上古皆穴处,有圣人出,教之巢居,今南方巢居,北方穴处,古之遗迹也。”(《太平御览》卷七十八引)认为巢居开始于南方。《林邑记》也说:“苍梧已南,有文郎野人,居无屋宅,依树上住宿,食生肉,采香以为业,与人交易,若上皇之人。”(《太平御览》卷一七二引)周去非说;“深广之民,结栅以居,上设茅屋,下豢牛豕。其所以然者,盖地多虎狼,不如是,人畜皆不得安,乃上古巢居之意欤!

        从中国典籍里的记录看,有巢氏“构木为巢以避群害”。从考古上讲,尽管中国大陆可能还没有发现上古人类巢穴的文物,但欧洲发现过尼安德特人的巢穴文物,其样式已经很接近南方的尖顶木屋了。而尼安德特人已经被现代人灭绝数万年了。而且有些基因研究观点尼安德特人还与现代人有过混血。尼安德特人能掌握的能力,我认为推测现代人能掌握不为过。

        人类的食谱实际上我们的牙齿已经告诉我们了,就凭人类的这一口平牙,在没有完全掌握用火和拥有有效切割工具前,连个猪皮也咬不开。人类的牙齿也就吃个水果,海参,鲍鱼,海藻之类的没问题。指望人类的这口平牙去肉食,可能不太靠谱。

    • 家园 呵呵,你低估人的捕猎能力了

      人与鹿比,胜在耐力。你让一头鹿去跑个马拉松试试?保证一半路都跑不到就过热虚脱死掉。

      群猎当然更有效率,但是单个猎手的话,也可能用穷追不舍的办法把某些猎物给耗死。

      • 家园 不过人不应该和鹿比赛跑吧,

        河里面不是有猎鹿的故事吗?估计还是打中了的,但是开着车去也找不着呢。在树林里,鹿可以很快就跑不见的,等你追到它跟前的时候它也休息够了。人是有智力的,去和动物拼体力不划算吧。

        估计在弓箭,标枪等远距离进攻武器之前,陷阱应该更靠谱一些。

        • 家园 有讲非洲土著狩猎的,是全部落合作完成的

          事先侦察好猎物,譬如羚羊的位置,以及周围的环境。然后猎人们分散开,沿着预先设定的线路布置开,并注意隐蔽好。当所有人都到位了,开始向预定的方向追逐猎物。猎物被惊动而逃窜,人追不上,但是下一个隐蔽位置上的人出来,继续轰赶猎物,直到猎物倒下,或者速度慢下来,被捕获。捕获以后才是麻烦开始的时候,得尽快转移,要提防其他捕食动物的抢夺,碰上狮子这样的大家伙,甚至会导致伤亡的。

        • 家园 树林里可能是不行,非洲大草原还是可行的

          人的耐力大概是陆地上最好的,直力行走,高效的散热系统都是很有利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