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令人失望的新前门大街 -- 大西洋14

共:💬36 🌺150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来是那块牌子的问题。

          真正的正阳门牌匾是挂在北边木结构城楼的重檐之间,清代是满汉文并列,袁世凯称帝时把满文去掉,一直换到皇城外廷的保和殿,现在从乾清门向北内廷的匾额还是满汉双体。

          箭楼门洞旁的文物标志牌写正阳门,我想其意指城门体系。箭楼附属于城门、起加强城门防御的作用,它和瓮城一定是防护在城门外面,正阳门是内城南门,它的外面就是南侧。现在瓮城和东西掖门都拆掉了(还有瓮城内香火旺盛的关帝庙,从人气角度讲,正阳门都是它的附属),否则箭楼和城门的关系很容易看明白。

          旅游网关于箭楼的介绍:http://www.51yala.com/html/2006116161415-1.html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767094.htm

    • 家园 你别说,一番新了,就再也没有以前的感觉了。

      以前是旧,是脏,是乱,可就是这个脏乱旧才造就了大栅栏。 你一说‘前门’心中想起的就是那狭窄的街道,拥挤的人群,充满油渍的地面。

      其实翻新是有必要的,但是不是这么翻新。好比说给人整容,是把瑕疵去掉,保留主题。 结果现在呢?成了变性手术一样,大刀阔斧的改造,一下就没了以前的气氛了!前门大栅栏要的就是那个拥挤和狭窄.

      只能说呀,负责这个翻新的官员实在是太不专业了!明显的有领导‘一拍脑袋’的痕迹。 只是好奇那些审查的主怎么都不吱声呢?恐怕这样搞下去,未来大栅栏的悲剧还会重演。

      • 家园 我觉得如果人气是

        一条商业街的灵魂的话,那么路不宜太宽(不然就成了机动车道了)、店不宜太少、价不宜太高(像是26元的爆肚搁在济南也嫌贵,虽然是老字号,这个价也脱离了老百姓的日常消费能力了)、店不宜贵族化(星巴克凭什么就遍地开花?真把中国老百姓都当小布尔乔亚了?)。

        可惜,看来新前门大街真不是为平民阶层的日常消费而整修,已经渐向“纯”旅游景点过渡了。

        说说与此景况相似的济南芙蓉街吧。那里是老济南著名的小吃街和老字号集中地。在我上大学前那儿曾经在翻新整修后一段时间元气顿失——虽然灰墙红柱赭瓦格窗一应俱全,一下恢复了清末民初时的模样——可惜因为房租太贵,商铺开辟寥寥,连原先在这儿的老字号也几乎全部搬走(有的老字号从这儿就走上了衰弱的路,渐渐地消失了,真是罪过)。

        后来管理部门应该是对租价、经营范围等等做出了调整、市场自然的调节作用,加上街北头与“泉水生活区”打通,游客可以直接从芙蓉街走进居民家家傍泉而居的平房区,一直可以走到大明湖。现在的芙蓉街人气又起来了,还是主打小吃经营,从东北到台湾,各地风味都有。街里也重现了如老兄所说

        那狭窄的街道,拥挤的人群,充满油渍的地面
        。没错,这才是人气的象征,而有了人气方能“和气生财”嘛!

    • 家园 北京当年的购物地点一直不少

      各个地方都有百货商场。有名的有西单商场、地安门百货商场、东安市场等

      前门那个地方热闹是因为那里是贫民区,汉族底层居民和外来做小买卖的不能在北城居住,所以都聚集在各个城门外,前门那里比较集中而已。

      你看那里的地名:草场地、打磨厂、珠(猪)市口、骡马市、菜市口、媒市街、琉璃厂、炭儿胡同、鲜鱼口,就知道以前是干嘛的了。

    • 家园 门框胡同里,门框北边丁字口转弯的地方以前是卖口盘的

      当时在北京还是很有名的

    • 家园 作为北京兄弟,个人觉得改造也是无奈之举

      如今有多少老北京没事奔大栅栏?大家都习惯去大型市场逛逛,能跑去前门溜达的绝大多数是老外和外地游客,对他们而言,这更多是旅游景点,既然蜕变为旅游点,进行必要的修缮翻新也是必要的,尤其是对着一群老外的情况下。

      • 家园 wrong, foreigner don't like

        it. they hope to find something different.

      • 家园 有道理,但不尽然

        前门大栅栏在概念上和上海豫园相似,豫园可是热闹得很呢,外地人、外国人是必去,上海人也去。上海这些年大商场可是建的不会比北京少呢。

        新前门大街的问题是太“冷”太假,割断历史和人情;大栅栏(侧街)好一点。豫园改建其实有同样的问题,但不知道为什么人气还是很旺。两者的差别值得研究。

        • 家园 去年年底回去正好转了转前门大栅栏

          确实是门可罗雀,街道修的倒是无可挑剔,问了问不多的店家,主要还是门面费太贵。可不么,前门大街拆迁的成本可想而之,这笔钱要分摊到店面,店面租赁费自然下不来。前门大街的特点呢,基本上还因以中档传统商品为主,掺加些名牌老字号,要买ipad不是都去中关村了么,买买布料,拎只烤鸭才来前门呢。

          不过好就好在大栅栏和胡同里面还是蛮热闹的,就是外地小生意得太多了,北京原汁原味的变少了,楼主贴得那几个小店,爆肚冯,卤煮火烧,我全去了,基本上没变,价格和其他店儿一致。

          说到卤煮火烧,倒是有个好玩的段子,我正坐店里头享受着我的蒜汁儿大肠段儿呢,一拉门儿进来三个客官,听口音广东来,咋呼呼要喝豆汁儿~~!! (来一个咆哮体)只要了一碗,大方桌子放正中,仨人离老远闻了又闻,三分钟后结账走人,那碗豆汁一滴都没沾.....

          我乐了

        • 家园 因为上海古迹少,北京古迹多

          新前门大街的问题是太“冷”太假,割断历史和人情;大栅栏(侧街)好一点。豫园改建其实有同样的问题,但不知道为什么人气还是很旺。两者的差别值得研究。

          因为上海古迹少,北京古迹多.

      • 家园 可是作为商业中心的营业额却没了
      • 家园 就是针对全球游客的,比如说“全聚德”,俺觉得一点都不

        好吃,可外地朋友来了,点名前门全聚德,不然就要说道几句了,呵呵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