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门外汉看流行乐事 -- 非闲人

共:💬58 🌺349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都是流星呀,有了网络,骗不了很多的

          真正的艺术表现和表演水平在网络中是很直观的,传播速度飞快。

          那些包装工很有水平,可他们不能包装到永远和所有细节,看不顺眼的利用网络,来几次按住揭下来就泯然众人矣。

          知道真相多了,小孩都看不起。

          记得一篇报道,单曲越来越多,一首上榜带十首垃圾打包卖的生意没了,这样下来歌手,作曲,制作都很累,毕竟天才不常有,多来两首就露馅了,只好做流星。

          再者,新人没几首歌,卖不了CD,也开不了演唱会,只能大家凑一台将就个群星会,不利于市场。真挣钱的是老牌歌星,一次巡回二三十首金曲几个亿没问题,新人在酒吧里还要转场,没有出头日。

          还有就是歌星影星都是梦,普通人了解多了,梦的吸引力下降太快,网络成名就像是兴奋剂,多几次还有效果吗?大家都用也就泛滥了。现在娱乐人物的新闻看点都非常奇特,歌不够,只能出奇制胜,这路不通啊。“为公司谋利近7亿美元”,这个我是存疑的,也是个特例。

          黑人音乐搞不起装修,直接就抛弃了形式,用语言来表达,也是一法,图个痛快。lady gaga 也不填词了,直接blarblar,下面的发展不知去向。

    • 家园 【原创】黑人堆里的白人,白人堆里的白人

      注:文虽然是写好了,不过遇着个图片问题。原来的文是有配图的,但图片不能外链,加几个视频充数吧。

      2011-01-03 00:50 星期一 晴

      刚看到新出炉的全球唱片销量,挺有趣的,拿来分享一下,顺便说点闲话轻松一下,免得总是太沉重。

      现在的唱片销量备受网络下载与D版的冲击,跟过去是完全不能比的,但是从下面的榜单里,多少还是能看到些趋势。

      第一:阴盛阳衰

      “阴盛阳衰”还真不是只在内地娱乐圈发生的事,如今的美国乐坛的“阴盛阳衰”问题也挺严重的。就看以下的销量榜单,进榜的个人女歌手有5位,男歌手只有3位,剩下的两个组合,主唱还是女歌手。对于美国人来说,应该庆幸阿姆的复出和B宝的崛起,否则这榜单还能看吗?内地乐迷熟悉的小甜甜(快要出新专辑)、碧昂丝、蕾哈娜、夏奇拉、玛丽亚·凯莉等都没出现在这上面。

      第二:黑人难觅

      以下榜单中,黑人出现在组合中,还有两个混血儿,其他全是白人歌手。美国受欢迎的黑人女歌手,其实绝大多数人都是混血儿,像碧昂丝、蕾哈娜不用说,玛丽亚·凯莉已经混到基本看不出她的黑人血统了。像MJ这样风靡全球的可以称为“现象”的黑人男歌手,或者真成了一个不可再现的传说。

      第三:摇滚无踪

      如果说前几年我们还可以看到GREEN DAY、COLDPLAY等摇滚乐队出现在榜单上,但今年完全失去了踪影。摇滚专辑从来都是长销专辑,但目前这种情形来看,只能让人叹息摇滚的时代是不是已经过去了。

      第四:网络成名

      Justin Bieber的成名是一个典型网络成名的好例子,通过YouTube和MySpace推广演唱视频,吸引数以十万计的用户,最终成为流行音乐界的新星。而Lady GaGa拥有今天的成绩,跟她的MV在网络上的疯狂传播分不开。在YouTube 2010年的最火MV里JB和GAGA占了半壁江山有余。

      第五:新生代崛起

      85后的GAGA、TALOR、90后的JB都正式进驻销量榜了,说明他们的火不是假的火,是真的火,欧美的流行音乐界仍然有着推出领导世界潮流的能力。而我们离他们的距离,远比电影遥远得多。

      2010年全球唱片销量

      1)Lady GaGa - The Fame (Monster)——白人女歌手,POP,1986年生

      Interscope - 5,9 million copies

      GAGA这张专辑其实是2009年的作品,但是2010年仍在全球卖了590万。

      [FLASH]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TcyNDYyMTAw/v.swf[/FLASH]

      2)Eminem - Recovery——白人男歌手,HIP-HOP,1972年生

      Aftermath / Interscope - 5,8 million copies

      阿姆的这张专辑有点吃亏,因为好像是6月才出的,实际才卖了半年。

      3)Justin Bieber - My Worlds (My World+My World 2.0)——白人男歌手,POP,1994年生

      Island - 5,6 million copies

      这个男孩子可以说是一个互联网成名的神话,这个榜单上面两张专辑加起来拼别人的一张,不HD啊,虽然改版是常有的事,拼销量。这个小男生现在中国青少年中也非常红。

      [FLASH]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jQxNzQ0OTQ4/v.swf[/FLASH]

      4)Lady Antebellum - Need You Now——白人组合,乡村

      Capitol Nashville - 3,6 million copies

      5)Taylor Swift - Speak Now——白人女歌手,乡村,1989年生

      Big Machine - 3,5 million copies

      她这张专辑出的比较晚,去年年底时才出的,350万的销量相当不错,不过一大半都是美国人民的贡献,她的上一张专辑《Fearless》光是美国本土的销量就达到惊人的600万,可能是这两年来美国最好卖的专辑。

      6)Black Eyed Peas - The E.N.D.——白人+黑人组合,HIP-HOP

      Interscope - 3,0 million copies

      [FLASH]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jQxMjQ2MjY4/v.swf[/FLASH]

      7)Susan Boyle - The Gift——白人女歌手,美声,1961年生

      Syco Music / Columbia - 3,0 million copies

      苏珊大妈又是一个凡人奇迹,参加英国达人秀一举成名,从一个默默无闻的乡下大妈成为一个畅销全球的歌手。

      8)Michael Bublé - Crazy Love——白人男歌手,POP,1975年生

      Reprise - 3,0 million copies

      9)Sadé - Soldier Of Love——混血女歌手,JAZZ\SOUL\R&B,1959年生

      RCA / Epic - 2,3 million copies

      [FLASH]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TQ1MTEyNTY0/v.swf[/FLASH]

      10)Alicia Keys - The Element Of Freedom——混血女歌手,R&B\SOUL\POP,1981年生

      J Records - 2,3 million copies

      通宝推:generation,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阿姆可是我偶像啊

        丫唱得全是愤怒,太适合俺这种闷骚的人了。

        最近听love the way you lie,听得上瘾了,还准备学会part II。part I就算了,实在太长。

        摇滚么,属于工业时代。现在可是网络信息化时代了,摇滚跟生活体验差距越拉越大,过去了就过去了,回不来了。

        要说国内发展还真是快,也就十几二十年时间,受众从农业直接进化到信息化时代了。可惜创作能力不可能这么快,基础还是太差了点。

        • 家园 愤怒让人年轻……

          大概这就是阿姆的青春不老泉和创作源泉。

          说起《LOVE THE WAY YOU LIE》这首欧美街歌,我就觉得特别好玩,就是觉得很多人(东西方都有)都被蕾哈娜唱的副歌骗了,不知道阿姆说了什么。阿姆写的所有“情”歌都比较变态,因为基本上都是与他的前妻相关的,《LOVE THE WAY YOU LIE》貌似正常了点吧,结果最后一句还是恶狠狠的威胁“如果她试着再离开,我就把她绑在床上烧了这房子!”

          PART II就是直接变态了。我还挺喜欢PART II的,蕾哈娜的歌声深情,伤痛又无奈,阿姆的说更是充满了痛苦、愤怒和力量,不知道他们唱了什么听着也是十分的过瘾。

          我就算知道他们唱了什么也会一边赞叹“很棒”,一边吐槽“太狗血了”,然后还会八卦一下阿姆究竟把前妻哄回来没有。

          现在确实是信息化时代,所以电音才会横行,但是如果要看现场表演的话,还是摇滚比较给力。

          我觉得对潮流,其实农民工兄弟的触角可能比我们的音乐人还要灵敏,有人说《LOVE THE WAY YOU LIE》可不就是中国的《爱情买卖》吗?“民工歌”大户凤凰传奇也是民族抒情+RAP。

          我本来想写一篇《超级晚与超级碗》,其中就会提到这个问题。

          创作是需要积累的,急是急不来的。

    • 家园 挑个小错

      MV的意思是 “Music Video”,中译“音乐录像带”。MV的历史可以上溯到19世纪末,

      应该是20世纪后半叶,十九世纪还没电视呢!呵呵!

      • 家园 这个么,19世纪末是没有电视,但MV的历史已经开始了……

        随着19世纪电影的发明。

        In 1894, sheet music publishers Edward B. Marks and Joe Stern hired electrician George Thomas and various performers to promote sales of their song "The Little Lost Child".

        MV是随着电视特别是MTV的建立而走向主流,但是历史比电视要长,时至今天甚至形成了一种MTV文化。MTV跟好莱坞电影一样,被很多人认为是西方的文化侵略之一。

        这方面有大把专家研究,我就不班门弄斧了。我觉得现在很多人没有注意到的是被称为“视觉快餐”的欧美MV事实上已经改变了中国青少年的审美观,他们已经习惯一视觉的冲击,二高强快的节奏,超大的信息量和超快镜头的切换,而“专家”分析时却仍然停留在传统的中国审美观上,强调着东西方的不同。

        最受欧美MV冲击之一的是中国电影。

        就以上面提到的迈克尔·杰克逊的划时代MV《Thriller》为例,这个14分钟的MV实际就是一部“迷你电影”,而且是一部戏中戏,讲的还是一个有悬念的故事,一个恐怖电影浓缩版。你说习惯看欧美MV的青少年还能忍受文革之后全面转入“慢车道”闷死人的艺术电影吗?

        [flash]http://www.tudou.com/v/bI6F8MYN13w/v.swf[/flash]

        • 家园 因为拍电影的和看电影的不是一类人

          话说人以群分,你看追捧某类电影的人群都是一致的。

        • 家园 那时候电影还是无声的。
          • 家园 这个说法各自接受吧。

            可能在你看来,人类历史是不用看类人猿的。

            我从来不相信任一事物从一出现就是成熟的,没有雏形也不用演化,所以我接受MV的历史可以上溯到19世纪末这个讲法。

            • 家园 按照你的翻译定义:

              MV的意思是 “Music Video”,中译“音乐录像带”。
              说实话,我一直不知道MV的确切定义是什么,看了你的帖子才知道。

                引伸一下,应该也可以解释成记载了音乐和影像的同一个载体,这大概没错吧?

                那么无声片显然无法解释成MV的原始状态,如果硬要这样解释,因为十九世纪末的电影中的背景音乐是由一支乐队现场演奏的,那么更早一点发明的留声机也可以算MV的原始状态,因为影像可以由演员现场表演。

                1895年电影诞生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伟大的哑巴”。为了弥补这个“哑巴”的缺憾,人们想了种种办法让它“说话”。刚开始 ,电影院在放映影片的时候让配音演员站在幕后说话。这种方法采用了一段时间就被淘汰了。后来,有人又想出一个办法:在电影放映现场进行音乐伴奏。这个办法比较受欢迎,曾风行了将近三十年,直到有声电影产 生才结束。毕竟这些办法只是弥补了观众的听觉缺憾,从根本上不能解决观众对影片音色配合期望的问题。于是,有声电影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观众的需要应时而生 了。

                真正的有声电影是 1929年朝须莱坞一家电影公司拍摄的《纽约之光》,同年有声电影进入中国的高级影院。其实在真正的有声 电影诞生前,我国就进行过有声电影的实验放映,并对有声电影的前景进行过讨论和论辩。

              • 家园 他引用的那一段来自于维基百科,

                其中提到的"The Little Lost Child"采用的是一种类似于拉洋片的形式。当然要自动化一些,而且是向大屏幕投影,观众不需要通过镜头观看。可以看作是电影的补充,但是并不是电影。

        • 家园 哎呀,俺献丑了,不好意思!

          没想到还真是啊!

    • 家园 花了

      音乐真是好玩的东东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