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商学院的教授们(序) -- 知之后哀

共:💬322 🌺290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2
下页 末页
        • 家园 长得是毋庸置疑的帅...

          其实教组织行为学二的也是个帅哥,估计学校也知道这个不好教,所以找些帅哥来撑撑场面.不好教主要是因为这块不好量化,不够硬,加上体系本身也不太完善,就和心理学一样很多争议有点虚.但是教二的帅哥比他自然多了,也不在意别人challenge他,偶尔卡住开个玩笑打个马虎也就过去了,学生也比较喜欢他所以也就没那么惨.

          这帮人脑子快,即使没学过的东西,你一说一,他们脑子里二三四五都给你推出来了,要是你接下去真的说二三四五,这帮人就觉得没水平,这谁不知道啊,还要你教!你要忽的点出个他们没想到的6,俄,这才觉得学到点东西了.这也就是为啥我说,人要的不只是知识,学习能力都强的很,那点玩艺自己看书自学效率高多了.来听课就是要那浓缩的精华,那书里点不到的insight!

          • 家园 是滴~

            对成人教育,我的观点是:当老师的要会提问题。从一些学生想不到的视角提问题。不过,这个需要老师本身有自己的自洽的思想理论体系。那些只会背诵教科书的好学生出身的老师,基本上就比较惨。

      • 家园 看一个教授的实力

        别看他拿了什么学位,去看他的论文,是否是在一个行业里到顶尖的水平,顶尖的水平不是看数量,看他论文在那个行业里是否非常有洞察力,基本可以知道他是否在这个领域很自信,找准了自己的位子

        因为很多学校对于写论文审查有一套标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通常有一种教授是混的类型,他们没有固定的专业方向,但是善于关系,通过跟别人合作,策略性的管理,也能发表出一定数量,生存下来,在好杂志方面的论文,通过质量审查,但是很可能自己对于那些发表的论文没有什么很深刻的见解

        • 家园 其实学校取人是以研究能力来取得。

          但是进来后一旦不幸去教MBA马上学生评价就变80%了。这些人的研究水平应该都是达标,否则也混不进来。可是要伺候好MBA这帮大爷,比科研达标难100倍啊。

          • 家园 这些人的研究水平应该都是达标

            那也要看什么学校

            好的学校会有一个专门的评审委员会,请一个专业的行家来看这个人的研究水平。但是,学术研究的情况是,很多人并不懂得另外一个人研究的情况,所以就要看,你在什么杂志上面发表,很多一般的学校就只能看什么杂志,什么水平,但是不会去看具体研究课题的内容。这样浑水摸鱼的机会就多了。不少人就靠搞关系,或者搞一些很陈旧的话题,也能发表在好杂志上面。

            那么这个人研究水平不行了,一般就表明这个人对于这个行业的激情和热情没有了,这个时候,再去教学生,很难激起火花是正常的。特别是面对MBA的学生,一定要非常自信才可以。

            我才入行没几年,随便说说,肯定有说错的地方。

      • 家园 沙发,惜乎太短——

        送花成功,可取消。有效送花赞扬。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16。你,乐善:1;铢钱:-1。本帖花:1

    • 家园 有趣好文

      这里顺便插句题外话,以前一直听人宣传外国人民蠢笨论,可我出来一看,班里个个人精,脑子见识风度谈吐样样都强,要说我在国内也不算笨的,到了这完全没体会到中国人民口口相传的智商优越感啊!

      上驷对中下驷,容易产生智商优越感,而医法商科,也是人家一流学生最多云集之地也。

      • 家园 那为何理工科里,顶尖的学生也是老外?

        不说那种美国普通大学生,本科阶段以后,顶尖学生白种人依然多,而且出成果的也多,难道他们天生就比中国人强?实在是搞不懂。

        再说外国主要还是工业实力比中国猛一些。个人觉得主要是85年以后,美国的风气变化很大,导致本土聪明学生的选择倾向变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