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八百美金的一刀 -- forsake

共:💬120 🌺60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价格要是还拼不过苹果,神马就杀了吃算了

        要他们有什么用?

      • 家园 安卓不会出微软, 会有几个平衡的寡头和抢上位的山寨

        三星之流有硬件源头的技术优势, Moto和Nokia要么也往上游抢高地, 要么到下游当尸体, 吃老本吃不了几年了. 山寨们在下游价格战的尸山血海里拼杀, 可能出来几个品牌争到中游的位置. 其实Tablet的市场还是中游最大. 要山寨机的价格拼到100美元以下, 都可以当儿童玩具卖了. 当年(也就4,5年前)有个one laptop per child给缺乏教育的第三世界儿童人手一台手提教育电脑的宏伟计划,目标是设计出100美元下用于第三世界的手提电脑, 恐怕山寨们会真的把它实现.

    • 家园 定价问题我写过一个贴

      链接出处

      真要对比Xoom和iPad定价,直接能对比的是iPad 32G 3G, 价钱是729。摩托的想法是Xoom有双摄像头,能升级到LTE,所以能开800块钱。

      iPad2未必会有双摄像头,有也是iPod touch上的狗头,摩托在spec上还是占优势的。但是我不看重这一点,无法想象端一块板砖去拍照,只要有一个摄像头用来视频就好了。

      OS方面,Honeycomb固然花哨,那也不是我看重的。Tablet不象手机,手机一摸出来,最好所有信息在屏幕上一目了然,android widget很有用;tablet拿出来就是要做点什么事的,google在widget上花那么多功夫意义不大。

      俺最看重的tablet指标是两个:重量和续航力。Xoom的重量是26盎司,超过iPad 1,而估计iPad 2还会瘦身。电池续航么,到时候再看。以俺对android手机的经验,不会超过iPad。

      通宝推:forsake,
      • 家园 重量和续航力也是我最关注的

        就我目前的使用经验来说,也不知道是硬件的问题,还是软件的问题,电池续航能力android远不是ipad的对手。

        我估计多半是软件问题,因为应该休眠的时候,它的wifi似乎还是在不断工作着。要我的理解,既然休眠了,就应该所有的活动都停下来。

        • 家园 android的设备的续航力问题基本无解

          android是个所谓的开放系统需要适应各种不同的硬件,因此不可能专门为某个硬件平台做优化,相反apple,blackberry,hp倒是可以为自己的硬件做优化从而提高续航力。这一点从三星的7寸tab续航力只有6个小时,而10寸的ipad可以到10个小时就可以看出来

          • 家园 硬件问题没有那么复杂

            tablet的市场根本容纳不了像PC那么多的厂商。Android不会像iPad那样一种或两种型号打天下,但也差得不会很远。事实上,就是PC,现在做硬件的也没有剩下几个厂子了,绝大多数都是打酱油的贴牌厂。真要仔细分析一下,其实这就是摩尔定律的威力。

          • 家园 为什么呢

            每个android硬件都会有人做硬件系统的功耗,现在的问题是wifi和modem的芯片厂家/不同的硬件型号太多,产品升级压力太大,导致没有可能把一个型号的功耗做到最好。在可以预期的将来,android的平台升级速度降低,系统相对比较稳定的时候,都是差不多的硬件,没有理由会差很远。

            关于10寸比7寸强,也很正常啊,尺寸大了,电池体积就可以更大一些。

            • 家园 不是硬件的问题

              主要是软件,手机和pc不一样,pc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手机的平台则是五花八门,android作为一个通用的平台不可能针对某个特定的硬件平台作深度优化,因为如果都某个平台作深度优化也就意味着对其它平台的不支持和不兼容,而硬件厂商又不可能在os里面坐这样的深度优化,所以这个问题对于android厂商来说基本无解。

              尺寸大了,屏幕还更耗电呢。同样是7寸的屏,android的电池续航时间肯定拼不过rim的playbook和hp的webos平板

              • 家园 作为一个手机开发人员,不是很认同你的观点

                Android是一个相对开放的平台,它对底层没有特别的需求,只要能跑Linux kernel就行。硬件厂商/或者软件集成商的工作就包括整机功耗的调整,OS的深度优化实际上主要是底层驱动的优化和特殊应用逻辑的优化,例如wifi/bt/modem相关的应用,这恰恰就是硬件厂商和集成商一直以来都要做的工作,没有“不可能在os里面坐这样的深度优化”这种说法,只能说硬件厂商在Android平台上疲于新产品的开发和跟踪google的新版本,没有余力来把每一款产品的功耗调整到最佳。

                我觉得等到android的版本更新到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不同版本间没有太剧烈的变化,应该会有功耗表现比较好的产品出现。

                我不知道你说的android的电池续航时间肯定拼不过rim和hp的webos有什么数据支持,如果没有的话那就无从谈起了。平板的续航时间比手机的要求差很多,那么多android的手机都在正常使用,平板的问题应该比较容易解决。

                相对于7寸屏和10寸屏的耗电差距,电池尺寸带来的容量上的差距是更显著的。因为从7寸到10寸,其他电路原件占据的空间是固定的,多出来的空间几乎可以全部留给电池,足够能将电池容量扩大一半的了。

                • 家园 同意

                  不过linux的power management不给力是有传统的。

                  没看过Android的开发环境,但是我觉得linux上作powwr management最需要的是对用户程序的API重新组织,强制加入PM的内容。目前的这套传统的API根本没考虑这些事情。话说回来,linux本来也不是给desktop嵌入式环境设计的。

                  至于driver / OS级别对PM的优化,其实倒好解决一些。

                • 家园 不知道你作开发几年了

                  不过,不管是开发什么。手机的特点在于硬件平台五花八门,RF,modem/BB,ap还有wifi/BT/GPS都可以混搭,你可以用ST-E的RF+modem再配nvidia的AP,然后配broadcom的WIFI/BT,也可以用infineon的RF+modem再配samsung的AP然后配TI的WIFI/BT,而且上述每个部分都至少有4种选择,你算一下这个组合的可能性是多少,android作为一个通用平台是要保证这么多可能性组合的硬件平台都能够运行android,其中每个部分每个厂商的电源管理和特点都是不一样的,你觉得要把一个操作系统做的既要适合几十种的硬件平台又要深度优化可能吗?打个比方吧,就像一个裁缝说,他做的某件衣服即适合几十个体型不同的人,而且又对每个人能做到量体裁衣。你觉得可能吗?android就像是成衣店的衣服,通用性强,真要说到量体裁衣,深度优化,谁都知道自己的私家裁缝才能做到。

                  apple,rim,hp都有自己的手持设备OS,自己的硬件平台基本上也就是一两种,完全可以做到真正的量体裁衣,apple还有自己的cpu design可以更进一步的定制。

                  • 家园 这个比方有一定道理,但却忽视了一点

                    硬件和软件是模块化的,每一个硬件芯片厂家都有自己的开发团队,这些团队所面临的任务就不是N*N的关系,而只是1*N了,即只需要让自己的芯片在几个标准的的Android平台上做好参考设计,剩下的无论怎么样的产品,采用什么样的组合,它这部分的功耗控制都是好的。

                    就以Wifi/BT为例,TI的WL系列无线芯片,它所要做的,就是保证自己在Qualcomm/Samsung/TI/Intel/Marvell/Rockchip...,最多不到10个平台上的参考板上做好自己的功耗控制,完全可以不理会其他芯片做的怎么样,因为那些芯片有他们自己的厂家的开发人员来保证。

                    同理,把这里的Wifi/BT换成Modem/Sensor/GPS/FM/Codec, 把TI换成所有的设备厂家。

                    Android的开放性,给了这些厂家深入开发的可能,因为以前,这些厂家不出整机,只出芯片,他们没有办法针对操作系统,没有办法针对应用程序来进行开发和优化,而只能等着Nokia/Moto/Samsung/Apple...这样的厂家来做产品的集成和优化。但恰恰最理解各个芯片本身的应该是生产设备的厂家,而不是这些做集成的人。 以前的模式恰恰是你所说, 集成商要面对M*N种组合,而Apple这个集成商基本只需要面对1*N,这就是为什么Apple会在手机领域独占先机。

                    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从Android现在这样的发展路径上来看,它提高了原来的短板--集成商的水平,或者说降低了对集成商水平的依赖,从而可以实现更高的效率和质量。

                    当然,这一切还要等到Android的升级不再那么频繁,变动那么剧烈,充分竞争的优胜劣汰后,每个厂家有了一批稳定的熟识Android开发的队伍,才有可能实现。这个中间阶段,我估计是3~5年。

                    基于以上,我认为此A压倒彼A,只是个时间问题,胜负结果,可以参考十几年前的Wintel vs Apple。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