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十年漫漫学琴路 -- GraceUSA

共:💬60 🌺399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中国孩子的成长的经历几乎完全一样!

      或者说我们这些家长给他们设计的几乎是同样的life path。是英雄所见略同呢,还是我们一样的suck? I think it can go either way.

    • 家园 写得真好,宝推(第一次)

      小孩学琴,我觉得包括三方面的培养:

      一个是基本功的培养。

      读谱,指法,节奏,轻重,乐理,等等的训练是基本功。没有这些,无法入音乐之门。

      一个是性格的培养。

      葛教授此文已非常精彩。

      另一个是灵性的培养。

      记得当年自学吉他好久,才理解大师在细节处理上的精细。

      音乐是抽象的,也是具体的。好多音乐其实就在讲述一个故事,一种心情。

      也许多年以后,当我们的孩子们,来到古典音乐的故乡

      在威尼斯古老的水巷中,听着船工的歌,

      来到萨尔斯堡,从莫扎特的故居看着外面的碧绿河水,

      走在慕尼黑十月夜晚的街头,听到略现单调,但又不失欢快的德国民谣。

      他们也许会回想起多年以前,那些曾经折磨过他们很久的音乐大师,实际是想把他们最宝贵的感受告诉给我们的孩子们。

      希望到那时,孩子们还能记得我们这些凶神恶煞一般站在他们身后的父母。

      通宝推:GraceUSA,
      • 家园 说得好~~ 宝推~~

        音乐对孩子的熏陶是潜移默化的,渗透到骨子里的;

        这个东西无法量化,但我相信终有一天孩子们会体会到这样的熏陶使得他们的心灵更加纯净,感情更加丰富,生活更加美好。

    • 家园 看完了我就在幻想十几年后我是不是也会有这样的机会来感慨

      我儿子再大一点肯定要学钢琴的,没什么特殊原因,只是因为家里有钢琴。不过看样子他是坚持不了多久的,因为已经有太多事情证明了我肯定不会是个严格的爸爸。事实上当他的要求得不到满足而大哭的时候我倒是还能忍住,可有时候他不哭,冲着你很谄媚地装笑,我就会很没有原则地什么无理要求都答应。实在是不想看小孩子的这种表情。

      • 家园 爸爸没有原则就请妈妈管啊~~~

        总是需要一个人唱红脸一个人唱白脸。

        不要看孩子小,其实他(她)们也懂道理的。大人耐心讲道理他们也听得进;糖衣炮弹也有用;当着别人的面拼命表扬也有用;太过分的时候板面孔批评也有用......总之,你会找到办法对付。孙小猴哪会逃出如来佛的手心

        • 家园 教養孩子確實不容易

          我們常在工作上學習訓練新的技術,當媽媽後時常感到"如何做個好父母"才真是非常需求進修的科目。

          也常瀏覽這方面的書,只是常常看到南轅北轍的教養方式,又感到都挺有道理。

          "糖衣砲彈"我們也用, 嗯,小朋友有時候是"糖衣吃下去,砲彈還給你" (內傷~~~) 那個時候,再溫柔的媽媽也忍不住變臉。

          要謝謝葛姐的這篇,看看大家的實際例子,也許我會調整一下現在的想法。

          妹妹倒是要求學小提琴有一陣子了。

          她三歲前Day Care老師的女兒拉得極好,每天下午在這些小小娃之前練習,妹妹因此想了很久。

          小朋友的主動要求,使我比較安心。

          寫到這,忍不住抱怨一下,LG有時候真是很跟我過不去,我說也想和妹妹一起學拉小提琴,他馬上皺眉,然後轉身和妹妹說: 妹妹可以在屋子裡練,媽媽喔,讓她去車庫裡練去~~

          • 家园 “80后”北辰大姐威武~

            话说北辰姐姐的“哥哥”“妹妹”多大啦?

            据说5岁之前学学围棋很好嘛~

            修身养性什么的先不说

            对于心算能力培养据说是很好的~

            当然是针对米国人民普遍对青少年心算培养的误区来说的

            据传米国小朋友离开计算器,三位数内的加减都不能快速算出~

            • 家园 七歲和四歲(妹妹快五歲了)

              謝謝你的建議,我讓他們試試看。

              米國這邊的小小男生,平常大多參加各種運動,\n棒球,籃球,足球,這些小小球類連盟很當回事ㄦ,

              一週兩次的固定練習。

              我住的社區一些米國媽媽,會因此辭去工作,

              在孩子上學的頭幾年專心陪伴孩子參與這些課餘活動。

              和小朋友班上的媽媽們(媽媽們來自日,韓,俄,印度,巴西,秘魯,德,法。。。)聚會,常感到東方家庭西方家庭對孩子著重的地方真是相當不同。

    • 家园 孩子学琴

      大多数时候磨的都是妈妈的耐心。

      • 家园 是啊。

        现在回头看,好像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过程中的起起落落,还是很磨人的。

    • 家园 小葛亭亭玉立模樣,看起來很舒服。

      嗯,虎媽現在真是相當熱門啊。

      LG說他底下的一個工程師上禮拜在郵件裡請教大家技術問題,結果一個老美回覆: 咦,這個問題你都不懂? 你的"虎媽"難道沒有教你嗎? $%^$^%

      前幾天我到Amazon上買那本書,要等到明天才有庫存哩。

      我認同虎媽說的"沒有什麼是比輕易地讓孩子放棄,更打擊孩子的自信心了。"

      可是對於孩子學才藝,我現在有些困惑:

      哥哥對繪畫非常有興趣,他時常放學回家丟了書包就衝到桌前畫畫,畫上兩個小時都不嫌累。去年開始一個禮拜上一次繪畫課,哥哥非常喜歡。

      對音樂我觀察不太出來,帶他去聽音樂會,他顯得有點不耐煩,每隔幾分鐘就問我們什麼時候可以回家。

      但是有時候我彈一些曲子,他可以很快地辨出是哪一首,音感好像還不差。

      問他是否想學鋼琴,他斬釘截鐵地說No,可他說想學吉他,聽到動感的曲子總是手舞足蹈地很開心。

      原本我並不打算送哥哥學琴了,即使周圍朋友的小男生每一個都在學,我們也覺得既然小朋友說不要,那就不要吧。

      現在他的表現似乎對音樂也蠻有感覺,使我開始有些猶豫,一旦開始,總不好學一兩年就放棄。

      我和姐姐小時候學了六年鋼琴,練的時候大部分的時間並不享受,上台表演給大家聽的時候會比較高興。

      現在我偶爾彈一彈以前練過的曲子,可以彈得流暢愉快,但練習新的曲子時,LG會受不了得喊救命,總算練好了以後,心情是會挺好的,

      ,只是若有時間,我會選擇看書多過彈琴。

      想一想如果小朋友花了五六年學琴,以後若是像他媽咪一樣,一兩個禮拜只彈一兩次,(我姐姐已經十幾年沒再摸過琴了,她喜歡烹飪,閒暇時間都用在廚房裡)

      這樣放下去的時間和花費似乎不太值得。

      想等到哥哥八歲以後再讓他學吉他,心裡卻總有些覺得這不是太正規的樂器呢。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