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发展基于双赢的“现代经贸”理论,中国可以引领时代潮流 -- 陈经

共:💬146 🌺1109 🌵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 家园 光防是防不住的、只能延时

        看欧、美、日对我们的各种限制。再看高铁、我们不是跑前面去了。我们也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关健是自身产业升级必须成功、另外在对印合作时把握进度和节奏就行了。

        • 家园 印度有一个比较明确的统治阶层

          这个阶层的人口大量移民欧美,很难说这个阶层的屁股在哪一边。

          让印度的其他人口过上好日子,也许对这个阶层来说并不重要。

          对他们来说,也许在印度可以维稳即可。凭借宗教的力量,在印度维稳比在中国要容易得多。

          觉得会类似解放前的西藏,如果西藏独立至今,喇嘛们会希望和中国打交道,让西藏人民都过上好日子;还是和西方打交道,只让喇嘛们过上好日子。

    • 家园 大家不必太担心。温去印度,

      那是棋逢敌手,将遇良才。小忽悠遇见大忽悠,你会忽悠,我比你还会忽悠。

    • 家园 送花。
    • 家园 东郭先生
    • 家园 帮别人铺路,然后自己无路可走

      世界完全有足够空间供中印发展
      脑袋被门挤多少次,才会说出这么混帐的话?

      • 家园 台面上的客气话你也相信

        中国自印度进口的主要商品包括:矿产品、棉花、化学品、药品、钢铁、塑料及塑料制品、铜及其制品、珠宝及贵金属等,这些商品约占中国自印度进口总额的90%

        自己仔细看看,这不印度是我们的标准原材料进口国是什么,没有一个是有含量的制成品,都已经这样了,还有什么可说的,当然要说“世界完全有足够空间供中印发展”,难道要告诉他们“你们卖给我们的原材料太多了”?说这些话是能忽悠几个印度人算几个,只是一不小心,把您也给忽悠进去了,唉。

        • 家园 进口原材料当然是好的,但帮阿三建基础设施却是脑残

          中国的基建能力,毫不客气的说,相当于美国的军力,自己一家比全世界其它国家的总和还大。帮助敌对中国的阿三建基础设施,相当于美国对中国转让F22的技术,有这想法都是叛国罪。

      • 家园 某种程度,是大实话

        如果跳出现阶段欧美给大家捆绑的思维定式:资源是一切财富的总根本,进入原来早先欧美学者的观点:人的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总根本,那么,全世界发展了,劳动能力越来越高了,人类生活才会更美好。所谓没有空间供某些国家的发展,历史上证明从来都是帝国主义者想要借入侵他国转移国内矛盾的借口而已。

      • 家园 要这样解读

        世界完全有足够空间供中印[的稳拿阶层]发展

      • 家园 花,看来影帝太入戏了
      • 家园 戴顶大棋派的帽子上来说一句

        是不是为了集中力量解决日韩,所以准备缓和其他战略方向了?

        只是这碗迷汤咱们自己人都不信,三哥能受用?台底下拿了啥交换,得了什么保证?小巴咋想(⊙o⊙)?

        • 家园 能赚钱比较重要

          发展印度的基建、发展印度的工业等等,都是很正常很自然的事情——中国不可能永远干输入原材料输出工业成品的事情,这样就真的成了第二个殖民者了,毕竟原料总有消耗完或者被替代的时候,输出国甚至是地区都不傻、总会回过味儿来。

          我真心的相信,中国是在努力建设大同世界的——大同之后还要分中印吗?

          像是楼上担心的小巴,这次跟印度签150亿、跟小巴也签100到140亿哦。而且最近大国去印度的不少,只有中国一家是印巴同时去了,待遇还相似的很,小巴跟印度相比毕竟还是要小多了吧?(虽然小巴对中国来说的确太重要。)就是日韩这样跟我们最近闹得很僵,该搞合作(秘书处)也还是要搞的。

          • 家园 问问这个论坛上有多少人相信世界大同?

            反正我是不相信的。

            我如果是富人,我不介意做慈善。我如果是穷人。我不会甘于过苦日子的。

    • 家园 现在轮到中国引领经济全球化了

      大家都知道,市场分隔是现代经济的最多阻碍。德国工业革命是在俾斯麦消除封建割据统一德国以后才发生的,当时统一就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中的东风。美国工业革命是华人修建的跨大洋铁路的东风释放出来的。

      如今世界经济遭遇美国的冷战思维和地缘政治策略的割据,动则制裁排挤,在国际政治中拉帮结伙,“盟国-敌国”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轴心。当今全球经济中最大一块不经济就是军备,人类最先进的资源用于毁灭财富,制造恐惧威吓。第二个不经济就是这种基于西方强权政治的国家利益和势力均衡分割的国际市场,阻碍资源的市场配置。西方是说服中国接受市场经济能够达到资源最佳配置的机制,但是,中国每每遭遇美国强制的干预市场的痛苦。

      中国现在要改变美国的国际政治规则,就不要落入美国冷战思维的模式,美国启动冷战思维围堵中国,中国不吃这一套。美国用航母把日韩印越等与中国经济割裂,中国以“市场联合统一战线”把日韩印东南亚整合到一起,这是现代“合纵连横”的对抗,是两种国际政治规则的对抗。中国以“平等互利,相互尊重”的“连横”对抗美国“赢者通吃,得势不饶人”的“合纵”。

      这是太极推手,美国拉印度压中国,以反倾销、非市场经济、人民币汇率操纵等等把美国市场的中国份额强行划給印度,好呀,印度经济上来了,又是一个巨大市场,全球经济饼做大了,吃不了美国那块还吃不了印度这块?中国市场也变大了,你美国不要中国市场印度会不要?

      现在人们总是关注中国DGP超过德国了,超过日本了,这都没有意义,中美对抗是看谁是第一大贸易伙伴。要关注的是这些大市场如何被中国中国攻城掠地。什么时候欧、俄、韩、日、印、巴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一个一个地从美国变为中国,什么时候中国的“连横”就战胜了美国的“合纵”。当这些大市场变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的时候,就有了以人民币取代美元作为国际贸易结算的需求。

      美国轮胎特保税把中国挤出美国市场,美国就业就提高了?不见得,可能就是轮胎供应商换到泰国而已,此前许多产品都是如此,服装鞋帽就是挤掉中国换成孟加拉和墨西哥等。

      美国不是看不到问题,但是,作为当今世界文明中心,其系统有自己稳定的负反馈机制,美国想转身都扭不过腰。当今国际政治的主权、国家、和民族的概念是西方工业化推到全球的概念,中国自古只有普天之下的概念、藩属关系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关系差不多,以前藩属有仪式性的朝贡,只要中国摆正心态,去掉死要面子的“独尊”,和平共处和藩属就没有两样,和平共处只是藩属的平等的表述,人口第一大国自然成为天然盟主。对待东南亚和对待台湾一样,变一国两制为两国两制,就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就是事实的藩属关系。

      中印合起来是全球三分之一强的人口,美国要挺印度十亿人来加入消费全球资源,那么中国就插入这个市场的产业链中间。中国和邻国不单要平等贸易往来,而且,要有宽阔的胸怀,商业利益捆绑可以更紧密,打破国界和民族界限,多合股,多合营,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市场人员也可以合作,组成一个物流人员交错编织的一个全球经济网络,一个没有冷战思维分割的市场,这将释放出许多被压抑的经济效益,这和德国统一是一样的道理。

      中国的意识形态就是全球市场,无论什么国家,民主也好专制也好,两种意识形态都没有全球市场意识形态强。只要和中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下合作,中国来者不拒、多多益善。帕累托最优是不够的,共同富裕才是真理。共同富裕模式要由中国东部扩展到中国西部,再翻越国界扩展到东南亚,扩展到亚非拉,扩展到全球。

      我们一些人还有幻想,还幻想保持西方主导的南北格局,以为中印两家中只有一家可以挤入北方,成为北欧一样的社会主义殷实国家。事实上,中国人均GDP还在百名徘徊,西方主导的资源耗费型全球经济运行系统根本容不下一个崛起的中国。以美国5%的人口消耗全球25%的资源来算,中国就可以消耗全球资源。我们一些人怕印度经济上来了全球资源就不够了,那是替美国人操心,美国都不怕印度起来,中国怕什么。美国主导的这个全球经济本身就是不可持续的,与其晚不能持续不如早不能持续。我们是在美国主导的全球经济规则下竞争,这个竞争最终要导致现有全球经济秩序的崩溃,一个中国崛起是崩溃,加上一个印度也是崩溃,中国不必为美国主导的全球经济秩序崩溃操心。

      中国如果不能改变世界,中国就无法完成现代化、无法步入和平繁荣的时代。这是中国的宿命,也是中国的使命。除了中国,无人能领导全球经济走出黑暗。地不分南北,国不分阵营,双赢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人类的旗帜。

      元宝推荐:月色溶溶, 通宝推:双羽四足,回旋镖,mingong,篱落呼灯,老猿,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