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现在得学生为什么如此淡漠。为那个为救援学生而死得民警不值 -- foursea

共:💬171 🌺543 🌵1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 家园 怎么幼稚了,你去看看清北在北京招生比例是多少?

              复旦这种教育部直属大学在上海招生超过一半,看底下在05年的时候都达到了64%,这不就是近亲繁殖吗。

              我认识的外交部外贸部的多了,估计肯定比你多。没听说有谁的小孩能被照顾进清华的,要照顾也是分数够线以后才能操作。

              • 家园 你没必要和我比多。

                我不在北京,肯定没你认识的多。可是这个照顾上大学的事情太多了,流程是这样的:当事人先写一份要求照顾子女上大学的材料,通过关系呈递有关领导,领导大笔一挥:请酌情办理。于是领导签字的条子被传递到有关部门给予酌情办理。下面办事部门是有不买账的,甚至有撕条子的,不过这样做不光背地里挨人骂,还会被穿小鞋。所以自打我朝新帝主政后,行政机关一般不出戆蠹了。我的那个远亲是长辈,80年代上的大学,听说当时不止她一个,属于集体操作。现在大学很好上,走后门的少了,所以你听得少了。不过这种事情在别的领域也不少见,譬如房子,中直机关和央企的员工的内部价和市场价差的不是一点半点,拜托你去帝都方庄了解一下外交部房子的内部供应价。

                如果你连这些都不知道,那么很多公仆住着莫名其妙的房、开着莫名其妙的车的现象估计要让你吐血了。

                复旦这种教育部直属大学在上海招生超过一半,看底下在05年的时候都达到了64%,这不就是近亲繁殖吗。

                要不怎么说上海人精明呢。连人家刘亦菲以14岁之龄都能上我朝著名大学,还有什么不可能发生。

                您OUT了,与时代脱节了。

                • 家园 不要转进了,重点是复旦本地生比例

                  复旦大学每年的招生比例可以上网查到,你好像不食人间烟火。
                  你这个食人间烟火的说说复旦本地生比例高低如何?

                  您OUT了,与时代脱节了
                  80年代的例子,你真与时代不脱节,你真IN。

                • 家园 太假了

                  我的那个远亲是长辈,80年代上的大学,听说当时不止她一个,属于集体操作。

                  现在我不太清楚,80年代就更假了。我知道有部长级人物的儿子只上了中专的,90年代初的事情--不但说明该人比较清廉,也说明你所谓的“集体操作”不可能。如果集体操作属实,不参与集体操作任凭儿子上了中专的人过于特立独行,是很难升到部长级的。

                • 家园 以讹传讹的事情多了。

                  别说清华,当年外贸部的司长,孩子考大学,考的自己的部委学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司长跟负责招生的老哥们了,人家跟他说了,你孩子只要上线我们肯定招,最后考完出分没上线一样没戏。房子的事情我估计比你知道的清楚,许多东西在网上没必要说。

                  你最后那段我没太看明白,你不会是有上海人那种很莫名其妙的优越感吧。

                  复旦号称一流大学,啥叫一流大学,应该是尽量网罗最优秀的学生吧,可是上海一共就那么2000来万人,复旦每年到要从里面的应届考生里网罗50%以上,这咋感觉快赶上那个上海大学了?人家清华北大虽然也照顾北京,但每年在北京招生只有百分之十几,跟复旦比是好多了。所以复旦交大现在是越来越比不上清华北大了。

                  • 家园 希望自称知道京都房子很多事情的您给释疑

                    房子的事情我估计比你知道的清楚,许多东西在网上没必要说。

                    既然你在西西河自称很了解房子的事情 ,那就请你给解释一下为毛我天朝胡CORE视察出一月77块房租的事情,请你释疑。

                    来源:CCTV新闻频道

                    新华网北京12月30日电(记者 邹声文)在2011年元旦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冒着严寒,在北京市实地考察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各族人民致以新年的祝福。

                    民生无小事,民生最关情,胡锦涛总书记时时惦念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29日上午,他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等陪同下,来到北京市一些基层单位,深入到困难群众家庭,详细了解民生工作落实情况,给大家带来了党中央的真情关爱。

                    在考察保障性住房小区时,总书记要求:向低收入群众提供更多实用价廉的住房

                    帮助低收入群众解决住房困难,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件大事。胡锦涛一直把这件大事放在心上,这次特意前往朝阳区管庄路保障性住房常营项目建设区考察。

                    一路上,总书记听取了北京市保障性住房规划建设总体情况汇报。他希望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切实抓好保障性住房建设,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增加用地供应,确保工程质量,建好配套设施,搞好管理服务,向低收入群众提供更多实用价廉的住房。

                    到常营项目丽景园小区后,胡锦涛首先观看了项目规划沙盘模型,具体了解这个保障性住房项目的建设和分配情况。

                    接着,总书记来到廉租房住户郭春平家中看望。郭春平和女儿租住的这套两居室,虽然面积不大,但户型规整、厨卫齐全。

                    胡锦涛仔细察看房间格局,亲切地同主人拉起家常:家里几口人?什么时候搬到这里的?以前的居住情况怎么样?……

                    郭春平告诉总书记,过去一直没有固定的住处,现在才有了家的感觉,心里特别踏实。

                    “一个月租金多少?能不能承担得起?”胡锦涛问。

                    一个月77块,承担得起。”郭春平笑着回答。

                    地址:朝阳区管庄路丽景园小区,地铁附近

                    听说郭春平的女儿正在上大学三年级,总书记鼓励她用功学习,将来照顾好母亲。

                    胡锦涛对她们说:“看到你们家居住条件有了改善,我感到很高兴。党和政府特别重视民生问题,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下一步还会进一步采取措施,改善困难群众的生活。”

                    郭春平母女俩听了十分激动,连声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

                    离开郭春平家,胡锦涛又看望了丽景园小区经济适用房住户李波一家。总书记同主人在客厅里促膝而坐,从新房的面积到价格,聊得十分融洽。胡锦涛还关切地问起小区服务设施配套情况,叮嘱有关方面一定要把配套设施建设好,让群众生活得更方便。临行时,总书记祝愿李波一家日子越过越好。

                    在考察供热企业时,总书记要求:一定要让广大群众温暖过冬、温暖过节

                    冬季供热工作做得好不好,关系着广大群众的冷暖,也牵动着总书记的心。考察途中,胡锦涛对有关负责同志说,保障冬季供热是一件暖人心的实事。现在已进入数九寒冬,“两节”也很快就要到来。一定要毫不放松地抓好供热工作,让广大群众温暖过冬、温暖过节。

                    北京市热力集团所属的方庄供热厂,参与承担北京东部城区的供热任务。在企业生产车间,一座座高大的锅炉正满负荷运转,滚滚热流从这里源源不断地输向千家万户。胡锦涛同企业干部职工交谈起来,详细询问当前生产运营和供热保障情况。得知企业通过技术改造、设备更新,既提高了供热能力,又减少了污染排放,总书记对他们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作出的积极贡献给予充分肯定。

                    为保证节日期间正常供暖,方庄供热厂安排了值班人员,应急抢修队也已做好准备。总书记同节日值班人员和应急抢修队员亲切握手,希望他们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努力完成好冬季供热任务,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用热需求。

                    听了总书记的话,大家深受鼓舞,纷纷表示一定全力做好供热工作,让总书记放心,让广大市民放心。

                    在考察蔬菜生产基地时,总书记要求:千方百计保障蔬菜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

                    “菜篮子”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近一个时期,保障蔬菜供应、稳定蔬菜价格成为广大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带着这个问题,胡锦涛来到北京金福艺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考察。

                    这是一家主要从事有机蔬菜生产的企业,每年向首都市场供应1500多万斤蔬菜。在公司位于通州区的生产基地,总书记走进西红柿、大蒜温室大棚,看蔬菜长势、问销售价格,深入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企业负责人告诉总书记,这里生产的蔬菜品种多、质量好,许多产品通过“农超对接”直接进入超市,胡锦涛听了十分满意。他勉励企业进一步依靠科技创新、加强科学管理,不断增强蔬菜供应能力,让更多的北京市民吃到“放心菜”。

                    考察时,北京市有关负责同志向总书记汇报了全市蔬菜基地建设和节日供应情况。胡锦涛强调,要进一步落实好“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有效保障蔬菜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解决好广大群众的吃菜问题

                    请问这个事情你是觉得没必要在网上说呢,还是没那个胆子不敢说呢?

                    • 家园 有啥好说的,看来你对廉租房不太了解。

                      链接出处

                      后继物业管理,廉租房本身就是补贴困难群体的,像北京1套50多平的廉租房,月租才77元,物业方面自然也是国家补贴了。公租房现在的指导说法是比市场租房价便宜20%,房租的收入应付物业管理是足够的,而公租房本身也应该是带有一定公益性质,不应该是以赚钱为主要目的的。

                      去年4月的帖子我就说过了,廉租房是补贴弱势群体的,月租金只有77元,自己去看看够格申请廉租房的标准吧,所以胡core才会问77元的月租金是否负担的起,这事情不是啥新鲜事情啊。

                      看来你对房地产各方面不是很了解。建议先了解清楚政府补贴性住房里廉租房,公租房,两限房,经适房等概念,不要瞎出来放炮。

                      • 家园 我来帮你回应关于央产经济适用房的问题

                        中直单位是还有国管局或者自己单位建的央产经济适用房分配,那个房子也的确比周边的房子便宜不少。但是那个房子不能按市场价转让,只能按购买时的价格卖出去,就是自己死了给了儿孙也不能按照市场价格出售,只能按照购买时的价格加权卖出,所以根本不具备保值增值的功能,所以不是说分给中直机关公务员房子,我们就能卖出去牟利。而且按照现在的贷款利率,每个月的房贷基本上就等于租出去的房租,所以也不存在租出去牟利的可能。当然在现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只说这种专项经济适用房的制度,也是对中央公务员的福利,但是你要知道中央机关主任科员以下的月总收入满打满算不超过4500,如果再没有这点福利的话,那么肯来中直当公务员而且能坚持下来不跳槽的不是能力比较低的,就是家里有钱一心只想升官发财贪污的。当然也会有一些能力很高,不顾自身的生活,舍小家顾大家一心为公的。但是这样伟大的人能有多少,能坚持多长时间就不好保证了。至于整批的中央机关领导的子女特批上清华北大的,真没听说过,司局长及其以下基本没可能。部级干部得到此类的照顾好像也没怎么听说过。李晓林好像是特批去的清华,不过他爹那个级别的全中国也没几个吧。

                      • 家园
                      • 家园 你觉得一个人均月收入低于960元的家庭能供养得起

                        一个已上三年大学的大学生?

                        • 家园 你又开始胡搅蛮缠了,穷人也有穷办法。

                          学校可能有助学贷款,奖学金,亲戚什么也可能会有点资助,她具体怎么上三年大学我不清楚,不过你就那么肯定月收入不够960元的就上不起大学了?

                          • 家园 如果她家的人均月收入事实上的确仅仅960元.

                            根本无法供养一个大学生.

                            你能确定她家女儿的确有助学贷款、奖学金、亲戚资助什么的?

                            好像记得前一阵腾讯的马化腾也在拿政府的什么住房补贴,那可是一富豪啊!

                  • 家园 扯复旦别搭上我交

                    扯复旦就别搭上我们交大,交大每年的生源比例都是有公布的,复旦应该也没到6成这个地步,但是一半还是有的。这和是否部属没关系,主要是看谁出钱的(貌似全国各地都是这样的,所以拿清华北大那种教育部全额拨款的学校的要求来卡交大复旦这种后娘养的学校本身就是对上海市政府的苛求),交大复旦有一半以上的经费来自市里,有一半的名额分配给本地也是很正常的,这应该算是给本地居民的教育配套。交大也就30%(这数字应该不准,可能还要少点)的生源来自本地,毕竟交大是工科学校,本地人可能更偏爱金融之类的专业,而后者交大不招本科的。

                  • 家园 所以才有脑残的复旦18驴呀

                    复旦号称一流大学,啥叫一流大学,应该是尽量网罗最优秀的学生吧,可是上海一共就那么2000来万人,复旦每年到要从里面的应届考生里网罗50%以上,这咋感觉快赶上那个上海大学了?人家清华北大虽然也照顾北京,但每年在北京招生只有百分之十几,跟复旦比是好多了。所以复旦交大现在是越来越比不上清华北大了。

                    bbs上那个算计真是赤裸裸呀。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