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卿本佳人,奈何做贼?——给向问天卸妆 -- 刘国重

共:💬216 🌺1865 🌵48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这都能得宝?

            狐狸人品好:

            送花成功,可取消。有效送花赞扬。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16。你,乐善:1;铢钱:-1。本帖花:1

        • 家园 del
        • 家园 请教,《晚年周恩来》现在是什么评价?

          几年前翻得时候,觉得作者代入情绪和诛心太重,史论价值不大;后来,刘武生出那本争锋相对的书,没看,窃以为按官史那套周的文革脸谱,很难正确认识周。

          不知道现在笔仗打得结果怎么样?这些年文革材料出了不少,对周有什么新认识?

        • 家园 一个毛公,多种理解

          您显然把穿着土和思想土混了,毛公没有像周公、邓公留过洋(尽管那帮人出去也是打工仔)、不是莫斯科派来的,是山沟里出来的马克思主义者,在井冈山他对马克思主义理解的还很浅薄,到延安才好好读了些马克思的经典著作,这类著作很少被翻译过来,苏联是唯一的途径,他看的主要是《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这种入门级的。当然了,毛公年轻时风流倜傥,但他这个中专学历实在不怎么出彩,看看“中共一大代表的学历与职称”。这再一次证明,学历和水平不是一回事。

          在国内的很多出版物中都提到过井冈山时期毛公脾气差,有一次安排工作时想揍毛泽覃,毛泽覃抗议,说是党内不是毛家祠堂。这不大可能是编排的吧,他憋屈了几年痛定思痛,风格大变,到延安时期就很好了,薄一波回忆可为佐证。

          如果我引用史实有误,烦请指出,如果史实无误,一个毛公多种理解正常的很,没有谁是无可置疑的权威,当然更没有“积毁销骨” 那么严重,这些细枝末节问题。但您这个说法很严重:

          晚年的总理,在毛周历史上,是和主席认知,合作最融洽的时期。
          这和中央的调子不一致,无视邓公为周公开脱的苦心,如果真的毛周和谐,那么四人帮就不会用“伍豪事件”来整周公,而且,您这不是为周贴金,您是在说㈠周是真正的“逢君之恶”,或者㈡文革是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这两种可能俺都不认同。

          • 家园 这一段有意思

            在国内的很多出版物中都提到过井冈山时期毛公脾气差,有一次安排工作时想揍毛泽覃,毛泽覃抗议,说是党内不是毛家祠堂。这不大可能是编排的吧,他憋屈了几年痛定思痛,风格大变,到延安时期就很好了,薄一波回忆可为佐证。

            但我认为,他这时不是把毛泽覃看作下属,而是弟弟,他不可能对其他人也这样.所以泽覃抗议说"党内不是毛家祠堂".

          • 家园 哎,不多说了

            关于井冈山时期的毛,大言不惭地说,河里没有人比我更了解的了。

            至于泽覃的话,我老也分析过,不多说了。

            至于你最后一段话,没看懂,不作评论,存疑吧。

            • 家园 囧,真是班门弄斧了。

              以前没有到您家园去看过,原来碰上党史大牛了,以后细细拜读井冈山系列。

    • 家园 何必指桑骂槐含沙射影,手法真下作!

      想骂老毛,骂总理,明刀明枪的来好了,最瞧不起你这种只敢在自己的主观世界里意淫的人。

      心比天高,胆比鼠小!

    • 家园 糊涂菜要糊涂吃,不能细嚼慢咽

      金庸的作品,思想上是不成体系的甚至是混乱的。他又不是哲学家。他是小说家而已嘛。

      打发时间,消遣阅读。全部功能也就在这了。过多的分析,支持,反对,好像都有些多余。

      顶多明白那个时代过来人是什么样的一个精神状态和历史印记,稍微深入一点的读者到这里都可以止步了。其他也没必要再往下。

      为什么?

      因为老金自己,很多事情也还没搞明白!

      • 家园 查老爷子是个小说家,对历史政治佛学等没多高造诣。

        小说而已,其他的东西只是佐料。或如他自己所说,创作的时候恰逢大陆搞文革的大背景,作为文人他的思想不可能不大受冲击,笔下免不了掺入对文革的所思所想。甚至,这也是一种炒作,毕竟他在明报上写连载就是为了吸引眼球。办报为生计,小说就没那么严肃了,毕竟彼时武侠小说全等不得大雅之堂的。 分析向大部分倒没啥,不过过度解读,甚至有意含沙射影,就有些无趣了。

    • 家园 一锅浆糊

      向之对任,感情极为复杂微妙,可以说是愚忠,可以说是崇拜,可以说是以妾妇之道事之。

      有点阅历的都知道楼主借向喻周(当然也可以说不止于周,还有屈原之列)。比如,读者可以按照“愚忠 妾妇之道 周恩来”到网络上搜索,可以找到和楼主评价向问天极其类似的对周恩来的评价。嘛叫影射,介就叫影射,这还是低级技术含量的。

      中国人对周总理的感情,大多数是单纯的敬爱。一小部分人对周总理是有好感,但好感里有不满,其中的极少数就明着开骂,另外的呢,有的是想骂但不敢骂,因为会被许多人唾弃,所以只好暗地里来,用曲笔,搞影射之类的小打小闹,无聊透顶。

      有人说《笑傲江湖》乃是《笑熬浆糊》,金庸是一个讲故事的能手,他对于中国历史、政治所知有限,对中国革命是一个局外人,本人虽聪明,但他不可能具备真正深刻和全面的认识,再加上他写小说本身是以商业为目的,所以《笑傲江湖》里面即使有一点政治历史方面的元素,也只能说是金庸把杂七乱八的东西混一块熬的一锅浆糊而已,并没有多少发人深省的洞见,这种书目娱乐一下就得了,而有人带着自己的政治偏见和其它狭隘的观念去阐释《笑傲江湖》,作出来的文章也只能一锅浆糊而已。

      通宝推:山有木兮,燕人,西安笨老虎,
      • 家园 过度解读

        金庸是武侠大家,但也仅此而已。

        有些人不过是借着金庸之名,行贩卖私货之实。

        他们的言论,或许正确,或许错误,但绝不是金庸的本意。

        多少作品被“过度解读”了。诗经的情歌也被古人解读成忠臣自比了。

        • 家园 至于金庸的政治立场,你可以看一下《明报》的情况,

          有关的情况,你可以搜一下“五月人潮”。基本上你可以看出当时金庸对毛,还有文革的态度。这个解读,绝对不是过度解读。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