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赵紫阳之死(续) -- 温相

共:💬60 🌺1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我还记得1976年的事情呢

            那时和1989时有着很大的不同,你说得很对。

            • 家园 历史总有惊人相似的一幕:

              但是,历史并不会重演。以邓小平五十年的政治军事经验,他甚至勇于否定他自己充当急先锋的反右、反教条这些运动,在这点上邓本人是有着很大的勇气的,这也是其他人比不了的,毛泽东不就公开说“我是不下罪己诏”的吗?以后,邓小平又第一次提出改革开放的设计,让中国人看到了蔚蓝色文明,从这个角度看,邓小平没有理由一定要开枪,但是,为什么最后走到了这一步呢?显然不是民运人士解释的那么简单。

              当年八九事件一出,港人大哗,然而一九九七年邓小平逝世以后,消息传到香港,多少人痛哭失声,多少人相约自发的去悼念这位世纪伟人,所以说公道自在人心,群众的眼睛自然是雪亮的。也所以赵紫阳这件事以后还要看,看历史和人民给予他的最后结论。

        • 家园 关于1989年的事情,我们就到这里为止了

          如何?我只是提一个建议,没有强加于人的意思。

    • 家园 赵紫阳在历史上的评价会让他满意

      也可以算是对他生命的后10几年的安慰。

      • 家园 最后广场上的那一幕十分感人

        原先对紫阳观感并不好,反官倒,他公子的民愤最大。但是广场上的那一幕,彻底扭转了观感,感到了他政治家的情怀,也是他真情流露。那一刻,我就觉得两个字,“感动”。

        我个人觉得,就凭他广场的最后几句话,就比现在台面上的大多数政客要强。

      • 家园 以分裂党的罪名在国内还能够得以善终:

        赵紫阳也算是开创了我党党内斗争的新纪录了。而在赵紫阳之前分裂党的王明、张国焘出国以外,其他的诸如刘少奇、林彪、四人帮、高岗、彭德怀等都是身败名裂的。

    • 家园 非常同意温相最后一段的提法

      目前的情况,资料不全,很难客观的评价赵紫阳.但历史自有公断.

      • 家园

        客观两字,何其难。

        • 家园 客观两字,何其难

          同意啊.

          啥事客观过呢?啥事又不是主观做出来的?

        • 家园 现在驴哥也学得深沉了:

          看来版主是一个锻炼人的职务啊,呵呵

          • 家园 多谢温兄好文!

            这么多年了,看了无数的文章和片子,听了无数的说法,认真不认真的想了许多,还是觉得温兄的说法比较客观、实在。

            对历史,拉远了看,总归要客观一些,搀杂了个人感情和情绪,很难做到公允。

            只记得,当时只知道跟着看,跟着听,跟着跑,想冷静思考,根本不可能。也许是年纪小的缘故吧。

            但我想,在广场上的人,能冷静思考的,一定是少数。

            记得境外有部比较公允的片子里的一句话:很多人用脚投了票。――看明白的都走了。

            其实,把百年历史合起来看,就能明白,那次学潮最混乱,最不纯洁。

            那句话说的好:全国人民都输了。

            基本上,真正起作用的人,都是在利用那个机会,都在利用别人的良知。

            让那些身边不知道倒下过多少具亲人战友尸体的老革命决定再杀几个人,在他们心里,不算什么大事。关键看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什么事,对什么人。

            印象比较深的几个地方:

            一是柴玲的疯狂和居心叵测;

            二是王丹的相对冷静和斡旋努力;

            三是最后广场上的谈判,为了学生敢面对枪口,是知识分子的样子;

            四是邓小平的眼光。

            中华国运,三次由他老人家挽救。幸甚至哉!

            另外,别相信政治人物的单纯和无辜。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