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日军老照片惊现东北抗日联军战旗 -- 萨苏

共:💬49 🌺81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老胡的考证十分精辟

        如此看来,所谓西征期间留守部队遭受了重大损失,应该指的就是遭到了日军的“秋季大讨伐”,我推测日军攻击的是警卫团的团部,否则不会缴获到团旗,而且抗联据守的房屋也是条件比较好的,不似临时住所。

        我也会查查宝清和桦川的文史资料,看有何收获。

        不过,老胡啊,最好不要老熬夜干活,咱们这儿东西还多着呢。。。比如,就说这个旗帜吧,我发现其相册中,就在同一次讨伐作战中,还有另一次缴获到军旗的场面,但是那个军旗的图案啊,太怪异了,我绝想不出抗联会用这样的旗帜,但要不是抗联,难道1938年那一带还有别的抵抗力量?等我拍了照片来咱们一起研究。

        之所以不放上来,是怕这个家伙今儿又熬夜去。

      • 家园 送宝,老胡加油!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成功送出,消耗 铢钱 1 个,可能得宝。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加乐善、声望、帖得花总数】。

      • 家园 推荐之

        王均当政治部主任之前,那时的团长曾经是耿殿君。

        耿殿君如果不死,一个少将应该是可能看到的。

        • 家园 萨兄、黄河兄,我们一起继续努力

          前一阵热播电视剧《十三省》,展示了耿殿君和胞弟耿殿臣等的事迹。

          实际上,经过漫长的求证和寻访,2000年,耿殿君的烈士证书才终于颁发到了他的女儿张桂芳的手中(见《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5月27日《父亲是抗联还是“胡子”?她苦苦求证40年》)。

          关于东北抗日联军,留下的史料很少很少,英雄的故事绝大部分埋没了。为了重现英雄的故事,为了唤起更多公民的民族精神……萨兄、黄河兄,我们一起继续努力、努力、努力吧。

    • 家园 进馆拍照有风险,有没有可能用wifi?

      一人呆在馆外边,里边相机拍的照片实时传出来,相机被没收了也不怕

      不知道有没有这样的器材

    • 家园 【原创】根据“1938年10月、宝清桦川”考证部队番号

      根据“1938年10月15日-30日,宝清桦川交界之处”,可以考证出这支部队的真实身份了。

      1938年6月起,抗联第三军部队与开始从宝清、萝北(桦川在这二县之间)一带向黑嫩平原的西征。38年10月宝清、桦川一带留下的主要是第三军的留守部队。

      《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版)记载:

      “北满抗联主力部队远征后,敌人对松花江下游地区(注:桦川、宝清交界即是松花江下游地区)攻势有增无减,北满抗日游击根据地遭到严重破坏,抗联活动区域明显缩小。在老游击区坚持斗争的北满抗联留守部队在敌人严密封锁、疯狂追击下,受到严重挫折……

      第三军留守部队,在敌人严密封锁、大举“讨伐”的严峻局面下,英勇奋战,打击和牵制了敌人的兵力,虽然遭受严重挫折和损失,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但为配合北满抗联主力部队的西征,完成战略转移,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照片上38年10月遇袭的抗联部队,应就是第三军留守部队。

      而姜立新担任团长的三军警卫团一部,应是留守部队之一,证据有二个:

      1、第三军西征部队的番号,一直没有警卫团,西征的指挥员中也没有史料提到团长姜立新(而政治部主任朴吉松参加西征,很多史料就都有记载);

      2、赵尚志几种传记上有记载,1939年6月赵尚志从苏联归国游击战时候,遇上了“原三军留守团团长姜立新”,而姜立新就是三军警卫团团长。

      照片上军旗上的字,第三个字几乎可以肯定是“团”的繁体字,前两个字笔画较多,不会是第几团,经辨认很像是“警衛”。

      据此,这几张照片上的抗联部队,当是作为留守团的三军警卫团官兵。

      另照片上的房屋,很可能是抗联常利用的“碓营”。

      “碓营”又称“趟子房”,是山里狩猎、收山货的人在山间修建的简易小屋。

      赵尚志39年就是在“碓营”遇上了留守的姜立新。

      通宝推:黄河故人,
    • 家园 警x团…38年6月—39年5月,抗联第三军确有警卫团编制

      一九三八年六月,“第三军缩编为四个师一个警卫团”。警卫团长姜立新,政治部主任朴吉松。

      (姜立新和朴吉松以后是东北抗联后期斗争的中坚。姜立新是随赵尚志将军从苏联返回东北的五人小分队成员之一;朴吉松担任三路军留守东北最后小分队领导之一)

      一九三九年五月,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组成,三军属三路军序列,编制改为三个师,没有警卫团编制了。

      照片是三八年十月的,正是第三军有警卫团编制的时候。

      而且,第三军别的团番号都是第几团,旗帜上前面的字笔画较多,不会是第几团,那就是“警卫团”。

    • 家园 【补充】是抗联第三军

      昨日在日军像片中发现的抗联军旗,因为昨晚拍摄效果不好,今晨我利用自然光和室内光结合重新翻拍,却发现如果看旗帜特写,于昨日看到的有些不同。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请注意,旗帜上方,似乎不是一个星,而是三个,只是由于角度原因,有两颗星不容易辨识。

      对比度重调到极限之后,结果是这样的 --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可以基本看清其三颗星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再来一张

      甚至可以看清其上面的字似乎为“警x团”(警字不太能确认)

      根据春秋的老胡提供资料,抗联三军的旗帜应该是这样的 --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所以,这次发现的旗帜,如果有三颗星,就基本可以肯定应该是抗联三军赵尚志部队的一面军旗了。

      对抗联第三军的一段介绍

      抗联三军于1933年由13名同志创建游击队起家,到1937年迅猛地发展成一支拥有 6000余人的抗日劲旅,成为北满地区抗日武装斗争的核心。其活动范围遍及北满(系指哈尔滨以北、松花江中下游的广大地区),从小兴安岭以东的国境线,到小兴安岭以西的黑嫩平原,到处都留下了抗联三军同日本侵略者战斗的足迹。

        该军最后与抗联第六、第九、第十一军一起编成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

      这次战斗,我反复对照其照片及说明,发现在一张照片背后有一行小字,翻译过来,应该是 -- 1938年10月15日-30日,宝清桦川交界之处。

      这或许有助于我们寻访此战中抗联部队的真实身份。

      [完]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