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整理】华为任正非专题:我惟一对不起的只有父母 -- nua

共:💬111 🌺551 🌵17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华为的企业文化就一军队文化

            很管用,但确实在人性化方面有所欠缺。它和欧美IT的风格差异还是很明显的,所以在创新性,引领潮流方面不够。

            • 家园 …………这个

              你和华为同行业的任何企业比较,能得出这个结论么?你要是和苹果比,那我就没话说了……

              阿朗,诺西……

              我突然发现我根本举不出好多华为同行的名字了,因为他们都被打死了……,威名赫赫的北电啊……

              你要说思科的话,嗯,以前华为和思科还不是同行,近几年华为主动和思科做同行了……,然后国内思科的日子过的如何,我们有目共睹,至于海外市场,我想也指日可待……

              华为是很没人性的,不过我很愚钝的没发现这个和创新性引领潮流方面有什么关联……

              真要说创新性和潮流,其实在我比较了解的领域里面,华为是很潮流的……

              • 家园 看清内容行不行

                “它和欧美IT的风格差异还是很明显的,所以在创新性,引领潮流方面不够。"

                哪里有人性和创新性的比较?

                • 家园 哈哈,你自己说的,在人性化有所欠缺

                  好吧,那我只能理解你上下文是没关联的

                  你倒是说说他风格差异在哪里,跟哪个比起来没创新性,没引领潮流了?

                  • 家园 嗯,上下文没关联,用了句号

                    在it业而言,欧美尤其是美国的创新能力很强,可以看到各种新技术新潮流都在这两个地区率先出现。亚洲包括日本在内更多处于跟着走的阶段,很少有引领潮流的概念、技术。华为能取得目前的成绩很不容易,但依靠的是丰富而廉价的工程师和严密纪律组织下的闯劲。比较风格而言,欧美研发人员更强调创新,管理相对宽松。比如google、facebook等互联网企业为员工提供的“舒适的”办公场所,20%时间的自由时间,很多员工参与开源活动等等,微软、IBM等“老”企业提供的环境和管理也类似。这方面华为与国外相差甚大。基层员工压力很大,超额加班赶进度,产品设计开发时间短等因素导致几乎没时间考虑创新或跟踪新技术新潮流,即便研究院这些部门大多也是如此。很多新技术新潮流是少数专门部门引入并运用于产品的。华为能打败对手靠的更多的是质优价廉,这里的质优是产品品质与国外那些对手差不多,但价廉才是核心!听说现在华为在4G方面做得不错,这点值得肯定,但主要是在技术实现方面做得不错。在标准、协议等方面创新不多,这些是核心,没有这个还是得交专利费。什么时候国内it界能有比较宽松的工作环境时,国内it业的创新才会开始繁荣。

                    • 家园 好吧,送个花,但是呢……

                      你举例的那些企业,跟华为根本不是一个行业的啊,用这些去说腾讯,阿里巴巴,开心网,三大门户还差不多……

                      我刚才就说了,和华为一个行业的,已经被他吃死了……,那些企业呢?

                      诺西,阿朗,爱立信,除了手机终端,在通信设备领域讲创新和领导,没一个敢说华为不行……

                      而就我所了解的部分,华为现在就是当仁不让的领导者和创新者,而且反过来引领了技术潮流,甚至隐隐有以新技术推动运营商建设的情况。也许通信和IT其他行业不同,至少在通信,宽松工作环境的企业都死了,没有什么创新的繁荣。虽然承认这点让我自己都很郁闷……

                      • 家园 可创新的地方有很多,华为现在谈不上创新

                        诺西,阿朗,爱立信为何没一个敢说华为不行?在成本和效率方面,他们没办法和华为竞争而已。这里面人力成本占了很大因素,我想你也知道在it企业,人力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以前这些公司利用技术优势,可以悠闲地进行开发和研究。现在被华为这样的公司逼迫的向产业上游或下游走,早已不复当年的风光,但是这些公司的工作环境依然比华为要宽松很多。华为现在作为某些方面的领导者,的确很不错。但仔细分析可以看到,华为依然领先在“技术实现”方面,也就是说对lte等新兴的演化中的技术实现的很快。如果你说这也是创新,那我也部分同意,只是这种同意是很勉强的。

                        至于通信业的创新,其实华为目前只是在跟随潮流而已,诸如4G协议/调制解调技术/分布式OS等方面可做的工作还有很多,尤其是云计算/云存储的兴起对通信网络的架构/可靠性等方面提出的要求,现有的网络还有很大的升级空间,甚至会带动一些基础软件的发展。去年华为在美国成立研究院,搜罗了不少搞像基带芯片/分布式OS的人,就是因为国内缺乏这类人才,希望利用美国的人力加强这块短板而已,否则干嘛跑到人力成本那么高的美国去搞研究院呢。

                        饱暖思淫欲,忙的睡觉时间都没有了哪有闲情谈创新?如果华为把节奏放慢一点,引入些高水平的学术会议/讲座,投些钱在通信基础研究方面,可能过个5到10年会有很大的不同。

                        • 家园 这是清客的说法

                          这就是不负责任的发挥了:

                          饱暖思淫欲,忙的睡觉时间都没有了哪有闲情谈创新?如果华为把节奏放慢一点,引入些高水平的学术会议/讲座,投些钱在通信基础研究方面,可能过个5到10年会有很大的不同。

                          • 家园 有机会去hw工作一段时间就知道了

                            你也可以问问里面的员工这两年有什么变化

                            • 家园 窥一斑见全豹有时未必对。

                              个别人所见不是企业的全部,如果要作负责任的评价,还是和业界放在一起评价好。

                              这个行业小创新很多,革命性的创新也不必要天天有。拿IBM的智慧地球来说,其实就是一个概念,其中有多少创新呢?

                              你所说的所谓云计算之类,很多也就是个概念,其实从商业角业度看,sustainable business model才是关键,但是现在怕是很多业内玩家都没有找到吧

                        • 家园 犹记得当年施乐否

                          饱暖思淫欲,忙的睡觉时间都没有了哪有闲情谈创新?如果华为把节奏放慢一点,引入些高水平的学术会议/讲座,投些钱在通信基础研究方面,可能过个5到10年会有很大的不同。

                          技术不是公司的目标,而是资本增值的手段。

                      • 家园 讨论

                        有没有一种可能:通信网络基础设施本身大融合(固网、移动、互联网、甚至广电网),就几个寡头在里边。

                        但此时市场的需求焦点主要不在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上,而在业务应用上了,现在互联网上的各种业务部署在电脑上,移动业务部署在智能手机上,以后基础设施管道化,业务应用才是关键。一句话,行业的商业模式颠覆了,市场需要的创新重点不在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上,就像苹果在做的事情一样。

                        • 讨论
                          家园 这个不敢置喙啊!

                          说实话,前几年还敢讲讲,现在不敢说了,因为发现这里面太复杂,而中国的问题呢,又尤其的复杂,呵呵。

                          所以我觉得真正有意义的,反而是抓住最关键的问题,昨天还看到有个姐姐说中国互联网的盈利模式呢,佩服的不得了,哈哈,低龄低收入人群……

                          太精辟了……

                        • 讨论
                          家园 网络融合是趋势

                          作为基础的通信网络仍然有大发展,同时业务应用/服务也会大发展,一上一下齐头并进。倒霉的是终端,最终沦为快速消费品。。。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