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长城那一边:纪念“九一八”事变79周年图文连载 -- 春秋的老胡

共:💬139 🌺730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 家园 开国将领中,东北军出身的就有20多名

        很多东北军出身的开国将领,在建国后又担当了重任。

      • 家园 东北军团以上军官(不含团)基本上被收买了个差不多

        再加上小张这个软蛋,开局就是个稀里糊涂,稀里哗啦;后面校长的表现那也称得上是雄奇。

        下级军官还是不错的。比如吕正操、万一、马本斋。马本斋还是出身最邋遢的张宗昌部。

        共军对马本斋非常之好。同期共军还有一支回民支队,比马本斋势大,共军相当于收购了马本斋部,然后投入大量资本,还让马本斋当CEO。

        同期的旧军队里回民是受歧视的,马本斋在东北上军校的时候都不敢说自己是回回。

        • 家园 东北军政上层普遍麻痹大意

          看当时人的回忆,中下层是比上层表现好。军政上层普遍麻痹大意。认为日本人要考虑国际影响,不会冒险。及时日本人冒险,也有“三国干涉还辽”的故事,“东北还是我们的”。事后回忆,当时没有人估计到打回老家要这么多年。

          一个例子是,918前,张家雇用过的一个日籍警政顾问,到辽宁省政府报告,说在某铁路沿线看到关东军调兵,可能要搞事。省府接待他的官员问是不是在某地要出事,该日本人回答,看规模可能要出大事,不是当地一处的事。这样的情报报告上去,上面的意见是,沈阳城是国际性大城市,洋人众多,日本人碍于国际观瞻,不可能干出出格的事。

          另外,马本斋抗战前早就回乡了吧,算不得是东北军的人。另外,团长也不是下级军官了。万毅,吕正操都是校官了吧,也不小了。

          • 家园 马本斋在东北讲武堂上学的,算吕正操的师弟

            团长算是抗战到底的最大的官了,除了马占山。

            东北军高级将领的表现,东北地方官的纷纷开城投敌,很有意思。

            另外,关东军早就掌握了张家少爷的密码,他有什么想法人家早就清楚了,没点把握就“下犯上”?

            • 家园 石原莞尔做过详细的调查研究

              包括做了很深入的实地调查

              对东北军高层的战争意志低下,有了比较充分的把握,和后来的日军参谋们无脑蛮干是不同的。

            • 家园 东三省也情况不同

              辽宁的有黄以生,熊飞这些人,王以哲的部队也一步步能边设防边撤退;吉林感觉比较苦,但也有冯占海,一路从热河打进关内;黑龙江靠着苏联,日本行动上有犹豫,也让抗日力量也个退路。

              • 家园 这个和地理形势有关系

                吉林黑龙江也有精锐部队的,但扯不出来而已。

              • 家园 然,补充一下

                辽宁这边不错的;冯占海是被日本人放出来的,说不上打出来,真要拦早把他闷在吉林了;黑龙江首先是土肥原一辈子不多的几次被人耍了,刷他的就是马占山。

                总的来说,日本人的思路是把正规军出身、有组织的的义勇军一步步挤出东北,不想把他们打散在东北境内,然后反过头来收拾那些组织松散的义勇军。

        • 家园 怎么感觉和萨达姆的伊拉克军队差不多呢

          想了一下,也确实差不多。老张创立、小张继承的这个军阀集团和萨达姆的伊拉克军队还真差不多,都是披着现代化外衣的古代军队。军官们就是跟着一个主子谋个高官厚禄,士兵们跟着军官混口饭吃,不要说有什么信仰,就是连国家民族观念都是淡薄的。

      • 家园 九一八后东北军撤到关内多少人?
        • 家园 九一八后东北军撤到关内的人不多

          因为在九一八以前东北军主力大部都已经进关了。

          先是1930年蒋阎冯中原大战工,张学良乘机调大批东北军入关抄了阎冯的后路,帮了老蒋的大忙,换得了蒋承认张对华北的控制权(这本是北伐时张家失去的)。

          然后是收编的原西北军冯玉祥的旧部石友三反复无常,在蒋张两边左右逢源,张为讨伐石友三,又调一部东北军主力入关。

          这样留守东北的其实主要剩下的都是保安队一类的东北地方部队,东北军主力所剩无几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