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浅谈汉字与拼音文字的比较 (上) -- 人间树

共:💬169 🌺543 🌵7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 家园 您很认真啊

                      熵和火的关系,可能就是一把火烧他个干干净净吧。瞎猜。

                      呵呵,fractal和fraction的关系,就和末、未差不多,只要分清楚了,以后就不会混。

                      我是指那种一个单词,可以变出一大堆单词的,那才叫难背。

                      至于能不能看一眼就记住entropy,我不知道,回头找几个人试试。母语英语的。

                      人在国内,先睡了。

                      对了,如果您都需要查字典才能知道entropy的词源,想必那就不是一个常见词汇了。

                      • 家园 可怕的就在这儿

                        连熵是什么都不知道,就敢开口。

                        熵中有商,仅仅因为熵的表达式中有个商式。

                        很多汉字的热爱者就跟你一样,对一切汉字进行事后追加的合理辩护。

                        有人还想把熵意译成 能趋疲 呢。

                        如果成了,你们就会说这是个音意兼备的佳译。

                        反正,entropy译成熵,好认。

                        fractal译成分形,组合功能强大。

                        quark,译成夸克呢?

                        英语到底需要多少单词才够?

                        总有说的。

                        • 家园 夸克quark在英语中也是象声词,汉语音译过来也算忠实

                          于起名者的意图了。

                        • 家园 那明显是个玩笑

                          的确,我是从火字旁,来猜测熵的意思,但是,请注意,火并不能完全的表示熵的意思。

                          熵这个字,是需要学习的。

                          分形也一样。人们可以猜测这两个字组合之后的意思,但是,人们不会把自己猜测出来的意思当真。

                          这个词,一样要通过学习来了解。

                          所谓音形义的完美结合,是好事,要明白,如果一个字,或者词,能“顾名(字)思义”,那是完美的表现。那意味着,这个字(词)不需要学习就能理解,或者,只要学习过一次,不用死记硬背,下一次就可以很自然的明白这个字(词)意思。

                          这省了很大的功夫。

                          这样做的副作用,自然就是很多人会猜测字义。

                          但我觉得,这样的副作用并不会消弭其积极意义。

                          • 家园 问题就在这里

                            专业词汇需要的是专业理解,那种借助词汇的分析性得来的望文生义是有害的。

                            一般来说,专业新词的创制者在发明新词时都是有想法的,都考虑了与旧的概念的接轨。

                            entropy,fractal,quark,quantum都是如此。

                            但这对于理解这些概念没有多大的用处,就是个提示而已。

                            在原文中,这些词一出现,就在宣告:外行止步

                            没有哪个外行能随便瞎猜,然后开口。

                            而汉语的分析性使得这些词的意译失去了这个功能,

                            任何人都可以想当然地说两句。

                            • 家园 quark google xerox都是拍脑袋造出来的。

                              源字更冷僻。

                              In 1963, when I assigned the name "quark" to the fundamental constituents of the nucleon, I had the sound first, without the spelling, which could have been "kwork". Then, in one of my occasional perusals of Finnegans Wake, by James Joyce, I came across the word "quark" in the phrase "Three quarks for Muster Mark". Since "quark" (meaning, for one thing, the cry of the gull) was clearly intended to rhyme with "Mark", as well as "bark" and other such words, I had to find an excuse to pronounce it as "kwork". But the book represents the dream of a publican named Humphrey Chimpden Earwicker. Words in the text are typically drawn from several sources at once, like the "portmanteau" words in "Through the Looking-Glass". From time to time, phrases occur in the book that are partially determined by calls for drinks at the bar. I argued, therefore, that perhaps one of the multiple sources of the cry "Three quarks for Muster Mark" might be "Three quarts for Mister Mark", in which case the pronunciation "kwork" would not be totally unjustified. In any case, the number three fitted perfectly the way quarks occur in nature.

                              A googol is the large number 10^100, that is, the digit 1 followed by one hundred zeros

                              Xerography is a moder word developed from two Greek roots meaning "dry writing."

                              我倒是希望造字人能多考虑到读字人的知识水平,而不是光顾着表示自己多聪明。googol不过是万极极(大数定义 10^48:极 10^44:载   10^40:正  10^36:涧   10^32:沟   10^28:穰 10^20:垓 10^16:京 10^12:兆)。 xerox不过是复印,quark:夸克本来就是个拟声词。都不用查字典就知音知义了。

                            • 家园 两种观点的碰撞

                              先说具体问题

                              对于专业人士,如果有一个音形义完美结合的翻译或者创造,自然是好的,能省去学习或记忆的功夫,我认为这是有助于人们的学习和科研的。

                              副作用就是外行的指手画脚和胡说八道。

                              另一个副作用就是,内行不能想当然的蒙骗外行。

                              同样思考一下,汉语这样的特性,是正面作用大,还是负面作用大?

                              引申开来,说点玄乎的

                              一个问题:学问,究竟应该是大众的,还是应该是精英的?

                              繁难的词汇、冗长的学习过程,将大众阻挡在专业之外,是英语的选择;汉语不是这样,所有的字都认识,所有的意义都可以通过简单的学习知晓,大众可以和最顶尖的专家抬杠,这点在人文学科上尤其明显。

                              • 家园 汉语并不是所有的意义都可以通过简单的学习知晓

                                就说熵,普通人高中毕业,中学物理一般的,花几个月也不见得真能懂它的含义。像现代数学里的一些专有术语,我觉得普通人你就是给他几年,甚至一辈子,也不会真正懂的。

                                当然英语里也有误用专有名词的。以前听过BBC里讨论量子力学的广播节目。里面一个物理学家提到Quantum(量子)在物理中是世界上可能存在的最小的量。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到了记者手里quantum leap的意思变成了极大的改变。下面这个例子引自牛津英语辞典。

                                1977 New Yorker 13 June 108/2

                                The imperial Presidency did not begin with Richard Nixon although under him abuses of the office took a quantum leap.

                                你提到"英语有繁难的词汇、冗长的学习过程,将大众阻挡在专业之外"

                                我是搞经济学的,我并不觉得经济学术语特别繁难。有的术语如zero-sum game已经成了日常英语的一部分(题外话,我觉得zero-sum game比它的汉语翻译零和博弈好懂,revealed preference比显示偏好好懂,当然这可能是翻译的问题,而不是汉语的问题)。有的术语如heteroscedasticity(这个词到现在,自己写我还是拼不出来),不是搞经济学研究,大众是不可能搞懂,也不需要搞懂是什么意思。在这些问题上,能跟专家抬杠的就已经是专家了。术语不是把他们挡在外面的原因。

                                • 家园 这是学术发展跟不上,翻译滞后造成的

                                  题外话,我觉得zero-sum game比它的汉语翻译零和博弈好懂,revealed preference比显示偏好好懂,当然这可能是翻译的问题,而不是汉语的问题

                                  这些术语本来就是用英文定义的,在中文中没有对应的词汇,完全是翻译者比照着英文词汇勉强造出来的……这当中翻译者不但要懂英文词汇,更要对中文有足够的语感。遗憾的是很多情况下后者是翻译者所欠缺的。

                                  个人觉得零和博弈还好懂些,“显示偏好”就有些莫名其妙了。不如翻成“外显偏好”“表像偏好”之类的还好理解点。

                                • 家园 讨论

                                  quantum leap 是量子(态)跃迁,有点类似于regime switch,所以可以理解成很显著的改变。

                                  另外,我对那几个词中英文比较的感觉如下:

                                  zero-sum game 零和博弈 —— 两者差不多,都足够简洁。

                                  revealed preference 显示偏好 —— 前者好于后者。一方面,这类中文书我没有英文书看得多,另一方面“显示”容易造成误解。

                                  heteroscedasticity 异方差性 —— 应该说中文术语好记、好理解。

                                  可能有个更适合的例子:endogeneity,虽然中文可以翻成“内生性”,但对理解帮助不大(不能说完全没有)。能正确理解的人也差不多是本来就可以对话的人,普通人完全没必要知道。

                                  • 讨论
                                    家园 同意

                                    endogeneity是个更好的例子。最近写文章,来测公司股票价格波动的volatility随公司管理层特征来变化,需要测数据里的heteroscedasticity。这个词我听得懂认得出,但是我既不会发音,也拼写不出来,这几天给我带来不少烦恼,因此写回复的时候就想到这个例子。

                • 家园 相对来说,熵好记过entropy

                  毕竟,记忆“熵”,只要记住火+商就可以了,而火、商,经过困难的初学阶段,应该没问题。

                  而entropy,需要记住三个音和其相对顺序,难度要超过“熵”。

                  再说熵,商表音(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就是,熵读shang),火表意,至于由火联想到entropy这个意义,就有些绕弯了。

                  fraction和fractal,呵呵,这又是英语和一个令人挠头的地方,各种变格和通过增减词缀的方式构成的词太多,和汉语中的未、末以及己、已、巳有的一拼。

        • 家园 本来该用德语的

          但估计这里懂德语的不多,只好用英语了。

          英语的确不是言文一致的文字,但相对于汉字来说优势仍然明显。

          大致来说,英汉对比如下:

          1 英语

          字母集+ 拼音规则集 + 例外集

          2 汉语

          笔划集 + 部首集 + 独体字集 + 合体字集 + 例外集

          bat back bake fat fade run wrong

          这方面英语的确不如德语,同一字母发不同的音,同一个音来自不同的字母组合的情况较多。

          但这些问题还是比较好把握的。

          如一个开音节闭音节就可搞定很多问题了。

          而汉语同声旁的字,在声母,韵母和声调上都可能大相径庭,没有类似于开音节闭音节那样的规律可寻。

          另外很多违反规则的情况来源于外来语,这是任何语言都没办法的。

          而汉字并不例外,

          大月氏,龟兹,般若,南无

          每个异读都得另记。

          此外,外来语在拼音文字中是整体存在,

          而在汉语中可以分为单字组合,而对意义产生误导。

          如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波罗蜜多本是彼岸的音译,而不了解的人总以为跟水果波罗蜜有什么关系。

          我还曾亲眼看到有人在某论坛问歇斯底里四个字的意思都跟狂暴心理无关,如何能组合其义出来,

          竟有人回答,这就是我们汉语博大精深之处。

          在拼音文字与汉字的比较中,以英语为例,是在下让子棋了。

          • 家园 你别忘了

            德国换正字法也就近几年的事

            还不如用法语呢

            • 家园 人家用正字法之前

              学习难度就跟汉字一样了吗?

              何况,人家还知道推行正字法来追求一些东西,我们呢,只知道说自己的是最好的,我一点都不怀疑我们这里称许简体字的,如果生在台湾,一定是繁体字的拥护者,简体字的坚决反对者。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