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长江的卵石问题 -- 温雅颂

共:💬117 🌺51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要作深入的学术讨论吗?

                山麓冰川通常是指若干条冰川汇集在一起形成的冰川。只有一个库区的资料就说山麓冰川没有实际意义。所以“明确指出”的学术看法也是有待商榷的,至少在术语的应用上是不严谨的。

                第四纪不是距今两三百万年了,而是已经两三百万年了。对于地质年代来说第四纪就是现在,也就是一般人说的今天的概念。

                顺便说一下,山某说的肉眼大约不是您所理解的肉眼。受过训练的总是会看到比没有受过训练的多的多。如果您觉得肉眼看不出来的话,您可以仔细看一看您引的那篇文章中,作者有没有用什么先进的仪器设备检查卵石是不是冰川成因的。

            • 家园 我觉着东西向转换一次还是应该有

              至少四川盆地在两亿年前还是在海面上的吧,青藏高原,横断山脉那时候还都是海。很难想象那时候没有河流入海。河流的大致方向就是从东向西。

              后来青藏高原等地隆起,长江上中游连通,方向则是从西向东。

              • 家园 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当时间用百万年来计算时,河流,海,盆地都不再是简单的概念。对于所讲的卵石来说,几百万年还没有固化成岩的几乎没有可能。换句话说,就算你讲的河流变向是事实,在二亿多年的时间里,卵石早已变成砾岩。对于“黄”的理论来说,这些“卵石”已经没有意义了。

                • 家园 黄老说的是卵石来源的岩性

                  不是说这些卵石就是千里追风所说的“史前卵石”

                  由于有这一系列的构造运动,所以长江上游各种岩性的岩石都有。当长江流经的时候,风化崩落的各种岩性的岩石都会被磨圆成卵石.

                  • 家园 你引用的话说的可不是这么回事

                    大片岩基两亿年前就被全面复盖了砾卵石,连同山头大小溪沟都铺满。雨水陆续把它们冲入江,成为床沙

                    • 家园 不同岩性的卵石,在不同的环境下,风化的速率是不同的

                      中生代期间形成的大块砺石经过风化越来越小,直到雨水或山洪能够把它们冲进支流或者干流,最后在冲击层或湖积层等等成为床沙覆盖河流的岩基。这个过程经历几千万年到一两亿年都很正常。

            • 家园 恭喜:你意外获得【铢钱】四个

              恭喜:你意外获得【铢钱】四个

              鲜花已成功送出,消耗 铢钱 1 个,可能得宝。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加乐善、声望、帖得花总数】。

              看来山人地质史比我熟悉多了。

        • 家园 这个我倒是没想到

          如果黄老连这些都会搞错的话,那他说的关于三峡的东西基本上应该没有什么可信的了。所以这些东西应该是那个民科借黄老的名写的

          有道理。不过这个东西网上到处都是,如果是民科伪造,黄万里的弟子们似乎应该出来辟谣才对。

          另外长委水文局反驳黄万里的几个主要论点也确实与此相符。

          • 家园 证实容易,证否可就不那么容易了

            如果要说一个人是坏人,只要说他在何时何地做过什么坏事就可以了。可要是想证明一个人不是坏人,基本上是一件不可能的任务。就算你舌生莲花,人家一句话就把你全否了。比如说,很著名的“谁能保证这不是在沽名钓誉”。所以科学论文都是证实,而极少证否的。

            说说看要是你是黄老的学生,你说什么能让人相信这个东西不是黄老写的?

      • 家园 从我的生活观察来看,以下几段不能认同

        大片岩基两亿年前就被全面复盖了砾卵石,连同山头大小溪沟都铺满。

        卵石是漫铺在长江上游广阔的流域内的

        我家乡就在上游的江边,我所见到的,卵石绝对不是到处漫铺,而是仅限于河谷。山头的岩石以大块的沉积岩为主

        卵石床沙 它是地质纪元前冰川退缩时遗留下来的火成岩或变质岩滚成的石子

        我所见非常多(可以说是多数,就我居住的地区而言)的卵石,不是火成岩也不是变质岩石子,而是和山上的岩石类似的沉积岩石子

        这些卵石在河槽岩基上组成覆盖层。下层的粗大些,上层的细小些。两边滩地上洪水过后留有较大的卵石,河中深水处可流动着较小的卵石。这些卵石便是组成河床的河床质。卵石间夹有些从沟两岸塌下的粗沙。

        我承认我所在地区的长江干流河床大致是原文描述的样子,但是说整个流域都是这样肯定是不对的。特别是各个支流。比如不少地方的河床里根本没有卵石更没有沙,没有覆盖层,直接就是岩基。

        不一定是上游山区的较大,下游平坦地区的较小。

        这个当然不一定绝对,但是一般来说确实大致是山区大平原小。当然流过一段平原过后可能又进了一个山区,于是下游比上游大也不稀奇。因为石头主要是山区来的!

        • 家园 卵石在干支流和溪沟里较为集中

          我家乡就在上游的江边,我所见到的,卵石绝对不是到处漫铺,而是仅限于河谷。

          黄老这句话完整地是这么说的

          卵石是漫铺在长江上游广阔的流域内的,当然在干支流和溪沟里较为集中,岸坡及丘陵上容易落到溪沟里,故较少。

          另外,你家乡沿着长江,大概离宜昌有多远?

    • 家园 长江为何不改道呢?

      葛洲坝的卵石层有35米之厚

      这是说远古时期,长江的水量曾经非常大,把河道切得很深?

      • 家园 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不需要改道

        这是说远古时期,长江的水量曾经非常大,把河道切得很深?

        我对地质史不是很熟悉,不敢乱说。不过从长江的发育过程看,远古时期长江水量应该不会比现在更大。

        熟悉长江的人应该都知道,长江上游处有个著名的“金沙江大拐弯”。怒江和澜沧江经过横断山脉后都南下进入东南亚半岛,只有金沙江拐弯向东变成了长江。原因是古长江源头不断“向源侵蚀”而导致“河川袭夺”,古长江源头侵入古金沙江流域,使得古金沙江改道流入古长江。可见,古长江在袭夺古金沙江之前水量应该小得多。

        葛洲坝35米厚的泥沙卵石,我认为应该是长江冲出三峡后水流变缓,沉积加大而形成的。河流冲出峡谷进入平坦地区后都会形成一种叫“冲积扇”的地貌。

        从卫星影像上看是这个样子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从地面看是这种样子: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当然,下面这张图片是碎石冲积扇,因此坡度很大。泥沙冲积扇坡度要小得多,但峡谷出口处的堆积厚度还是会比其它地方要厚得多。35米的厚度并不稀奇。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