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香港吃记【一】 -- 端娘

共:💬57 🌺23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不才不才 尘世中一个迷途小食客

          俗人还是吃大排档的经历多一点,在港的那些日子里,还没遇到西餐、红酒的引路师傅。所以就不献丑推荐了。

          推荐一篇香港美食贴2005年香港100间必吃店,在原贴出处的香港讨论区论坛里已经找不到这贴了。还有一个2006年出台的香港100间人气食肆。找吃饭地方可以上香港本地论坛里瞧瞧(可能繁体粤语词汇有点费眼力),或者是食评网站新假期UFood(刚刚上网找的)

          从日本回来的,建议就不用在香港品日本料理了;这和在澳门吃北京烤鸭意思差不多。吃过的日餐店不多,基本都没记住名字。有印象的反而是湾仔一家里的手打鱼丸(又成香港特色),嚼在嘴里的感觉至今还存。再就是跟师傅去时代广场吃过的一家,材料是好,头天刚从东京进的货,只是三指宽的一条小鱼儿就300多蚊,片下的鱼片正好每人夹两筷子,好在是师傅请客,吃着踏实。

          用料新鲜,这应该是香港与日本的共通之处。普通港人追求的境界就俩字:“抵食”(值得吃)。商业社会更讲性价比。

          南丫岛、西贡、大屿山海边,守一抹斜阳、看海天一色、听拍滩涛声,把酒小酌,菜品早已不再重要了。也或闹市小店,特色点心,与陌生人拼挤一桌,私语窃窃与小店喧嚣相衬,又是别样感受。

          吃,只是香港最值得的回味之一。

          没帮上忙,再祝端端妈胃口好!

          关键词(Tags): #香江明月
    • 家园 香港的茶点很好啊

      我最喜欢吃甜品,还喜欢饮茶,这些比较经典

    • 家园 香港吃记【三】

      工作结束,特地绕道去看了8×8的纪念塔。图片可以随便搜到。是累累的人体逐层向上,托举起一个女性仰天长叫。是个丹麦人设计的,怪道人脸都是高鼻深目,不像国人牺牲。英文叫做“

      The Pillar of Shame”,中文叫做“国殇之柱”。我英文不好,想了想,觉得这两个不完全对应。网络图片这个柱子是铁灰色,我看到的是橘红色,并且有灰白的斑驳色块,因此感觉粗糙轻浮而且破旧。据说隔段时间就会重新油漆一次,不知明年会变成哪种颜色。柱子下的说明宣告,将会到不同地方展览,“包括天安门”。

      吃饭去了蛇王芬。我必须承认,我是不吃蛇的,也不吃狗,不吃猫,不吃鳄鱼,不吃果子狸……严谨些来说,当我处在将要饿死的边缘,这些东西大概都会吃。但是现在我选择不吃,毕竟可选择的还有很多东西。比如蛇王芬的润肠煲仔饭。上次买回去的润肠,也做了仿冒的煲仔饭(电锅煲仔饭),领导不喜。说:这个腊肠里有很多淀粉,嚼起来沙沙的,不好。我很郁闷,那可是荣华的香肠啊!既然不对领导的口味,只能检讨是我不对,下次不买了。幸好在蛇王芬叫了润肠滑鸡煲仔饭,给我翻身的机会。同吃者中有一位宣布绝不吃香肠,可是又好奇地问:润肠是什么肠?估计心中暗道:莫非吃下去后可以滑肠?若是,可以做减肥食品,既满足口舌之欲,又不怕留在肠子里太多卡路里。服务员阿伯说:用鸭润和猪肉做的肠啊。鸭润又是什么?阿伯匪夷所思地打量我们,道:鸭润就是鸭肝啊!原来如此啊!暗叫一声某某你等着,看我回去如何嘲笑你,居然把鸭肝吃成淀粉,哈哈!

      小小饭煲端上来,鸡块和润肠堆在米饭上。完全没有北京日昌茶餐厅的糊涂气味,米饭就是米香,润肠和鸡块也各据半壁江山,互不打扰。阿伯把润肠鸡块单独夹出来放一个碗里,将调味料混进米饭,拌匀分开。恰好一人一碗,恰好某人号称要减肥拨给我一部分,给我机会再次上演“餐桌上的最后一双筷子”。阿伯将空饭煲一亮,表示饭都给你们了,准备撤走。偏偏一个爱吃锅巴的,看到还有锅巴没喀哧下来,很是不舍。如此,直接导致阿伯今天的小费骤减5元。

      润肠与鸡块相比,口味浓郁,最适合下饭。所谓滑鸡,应该是薄敷淀粉汆烫一过的,抱歉,蛇王芬的滑鸡在滑这一点上差点意思,不过鸡肉是好的,确实有鸡肉味儿。——你不明白吗?其实我们平时吃到的很多鸡根本就不够一个鸡的真正水准了。

      另外点了腐乳椒丝空心菜。很好。第一次吃到那么壮的空心菜杆,倒是脆爽,一点都不老。蔡澜推荐的蒸蛋,是蛋和咸蛋和皮蛋同蒸,也不是多么不好,但是绝对不能说是多好。我很怀疑给蔡澜吃的和给我们吃的不是一回事。

      因此,如果是吃蛇的,到蛇王芬就要去吃蛇羹。吃过的,来告诉我们究竟有多么“鲜甜”吧。不吃蛇的,点个腐乳椒丝时蔬,加一煲饭,很舒服了。

      • 家园 香港島呢…

        樓主有沒有到九龍城?那處才是老饕的天堂呢。

      • 家园 猪肝、鸭肝,肝字粤人觉得不吉利,荷包干了谁都不爽

        于是改为润,皆大欢喜。同样情况,丝瓜的粤语同输瓜差不多,干脆改成胜瓜,苦瓜叫凉瓜,黄瓜叫青瓜,等等

      • 家园 滑鸡在珠三角应该是白切鸡的意思
      • 家园 本刀把子下周就去香港,又可以

        再大快朵颐了。

      • 家园 建議端娘去試試新釗記

        在德輔道與禧利街交界的地方,有兩家,一家是燒味,一家是粥面。我建議您去粥面那家,有幾個小菜可以試試,

        酸姜皮蛋

        鮮魚皮

        白灼粉腸

        您還可以點一個招牌墨魚丸魚面,加一杯咸寧七。

        這個店的味道就是新鮮和清淡。

        您去的那個蛇王芬,其實我不怎么喜歡。登山電梯下邊的店性價比普遍不高。您應當在皇后大道附近上再開發一些。比如您可以試試蓮香樓,比較老派的餐廳,推薦菜式是八寶鴨(這個菜去之前要預訂一下)。

        飲茶的話,去西環的寶湖、好彩都可以,價格很公道。對了,還有明星海鮮,也挺好。

        德記我們經常去,會要一條凍馬友,胡椒豬肚湯,鹵鵝翼,再加一碟炒馃條。這是地道潮州風味了,呵呵。德記新店對面就是西寶城,三樓有一家金龍船,也挺好。

        說起吃的我就很開心呀,呵呵。您還可以去香港仔去吃各種魚類食品(不是海鮮哦)。那里吃的東西太多了,說不過來。如果想吃日式或泰國菜,就要去銅鑼灣了。香港仔有兩三家泰國菜,但是那個路太曲折難覓了,就不推薦了。

        還有就是,不用給小費,因為很多店里本來就有“加一”(10%)的服務費,所以不用另給。不用給阿叔們慣這個毛病,一聽到有人講普通話就想多撈一點。

        • 家园 在香港消费从来都没给过小费
        • 家园 說起吃的我就很開心呀

          xixi,看你说吃的我也很带劲。您这一贴信息量十足,都记下等着下次去香港了。

          到了一个新的地方我经常是从吃开始了解起来的,另外一个喜欢逛的地方就是菜市场,越鲜活越有感觉,觉得比旅游景点实在。

          这一点在美国很没劲,所以大超市长得那是一模一样。今年夏天刚去了阿拉斯加,走进一连锁大超市,就是外面看都像个大盒子的那种,连货架的排放次序都是极其熟悉的。是好事,很容易就买到了大米,也挺没劲的,太划一了。咳,说远了,继续吃,继续吃。。。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