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讨论】鲁白提到的这些科学上的不正当行为,怎么处理? -- pkhelen

共:💬24 🌺47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要搞清楚原理并不难

              如果你觉得实验室里的确有这种伪造数据的危险值得严肃对待,我建议你使用这样的系统,有软件比如PGP就是专门用来干这事的,你可以咨询学校里或者其他地方的信息系统专业人员来了解具体情况,因为我前面说的略去了一些细节。

              而我可以在这里讲讲其中原理。电子签名系统用的是非对称的密钥系统。一般的加密解密都是用同一个密码,比如zip软件在你需要加密时会问你一个口令,以后解密了也同样会问你这个口令,口令对了就解出来了。这是对称的,加密解密同一把钥匙。

              非对称系统有两把钥匙,一把公开的公钥,一把私有的私钥(其实是两个很大的数字)。这两把钥匙恰好是互相解码的。假设a是你最开始的文件,你的私钥是S,公钥是G,那么G(a)是用公钥加密的文件,用私钥可以解开:

              S(G(a))=a

              反过来也一样,G(S(a))=a。

              还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只知道公钥G是无法算出私钥S的。如果你只有公钥G,你无法只通过G来得到S(a),要得到a用私钥加密出来的东西S(a),只能用私钥S,只知道公钥是没有用的。也就是说,只知道公钥的人是无法伪造拿私钥加密出来的密文的。

              这样一个系统有两种用法,都是把公钥公开了,让天下人都知道你的公钥是G,知道的人越多越好。私钥要好好保存,除了你谁都不该知道。

              一种用法是别人给你送秘密文件。谁想给你写点东西a,就把G(a)送给你,你的G大家全知道,所以G(a)很容易产生。但是这个G(a)是加密了的乱七八糟的一串数字,想知道a,只能用S来解,S(G(a))=a,但是S只有你有啊,所以这信只有你读得懂,别人当中截获了G(a)是没法知道里面写的啥的。

              还有一种用法是电子签名。你寄信给别人,内容是a,可是收信人怎么知道那的确是你写的呢?所以你寄给别人S(a),并且说,我是某某啊,收信人手里有你某某的公钥G,G(S(a))=a,就看见a了,他就知道这信一定是你写的,因为除了你,没有人能伪造只能用S产生的S(a)。

              而一般的用法是上面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你要给别人发信,先用你的密钥加密,再用收信人的公钥加密,发给收信人。收信人收到了先用他的私钥解密,再用你的公钥验证那的确是你写的。

              我前面说的对付伪造数据,则是双重的电子签名(两人都用自己的私钥加密),相当于你们俩都对内容签一下名,这样出来的数据,任何单方面都是无法伪造的。

              • 家园 这个我得想想。如果真有必要的话,最简单的就是

                雇个人帮我们做了。自己弄肯定不照。搞科研的很多对本行之外的新技术很不敏感,很多人都是看到朋友实验室、办公室里有什么好东西觉得有用,才照猫画虎的也弄一个。

        • 家园 我知道adobe可以删页,加页,

          但每一页内部是不能改动的。而且每次改动后文件property信息都有修改日期,老文件如果近期被修改过就很可疑了。

          • 家园 不是这样子的,PDF文件只是一种便于打印的格式,

            而且格式是公开的标准(当然就算不公开也没什么),其本身是可以hack的,可以使用专门的函数库,例如pdflib, gnu pdf,对PDF进行操作,就算不使用pdflib这样的函数库,依照pdf的参考手册,以特殊的编辑器直接修改PDF文件中的细节本身并非难事。

            而修改日期这种文件属性只需要回调计算机的时间就可以做到,就算由于种种限制不能调整计算机时间,只要略微熟悉文件系统(像ntfs,ext2/3/4这些常用的),这种东西形同虚设。

      • 家园 现在小孩子不太会做记录

        比如说实验时间

        都写什么4度一小时,4度2小时。这其实是在抄写方法而已

        正确的写法是,写一个开始时间,比如10点,写一个结束时间,比如11点06分。这才叫做记录。不少科学发现就是靠这种记录给整出来的,发现某个结果比较特别,拿出记录一看,原来多了15分钟。恩,找到可能的原因了。

        如果时间没问题,再一看,昨天5点半,去问问技术员。技术员说,不好意思,昨天5点那批试剂我把浓度搞错了。恩,找到可能原因了。 (熟悉生命科学历史的,应该知道俺提的典故吧,印象中还和华人沾边啊)

        • 家园 我现在动手做实验不多。偶尔干的时候做记录也很犯懒

          经常就是把标准的实验程序在电脑上根据那天的情况改一改,然后打印下来往笔记本上一贴了事。

      • 家园 多谢详解!那您觉得合作者该合情合理如何报告有问题的论文?

        比如 共同作者:拉森和亚当斯该如何面对可能的造假论文呢?

        我也很困惑以下问题:

        1。 拉森本可以用一种更好、更有说服力的方式讲述他所关注的事情吗? 既然拉森已经和格雷教授说了这件事情, 除此之外, 拉森还应该做些什么吗?

        3.并列作者在文章内容的真实性上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我觉得这个方式很重要啊,希望既能解决问题也不会引起他人误解我是嫉妒。

        • 家园 正在外地出差,下河时间少了许多,抱歉回复晚了

          咱们都是从小到大,一路考试过来的人。从鲁白的问法就能知道他的倾向性-他认为有更好的方式方法。那我们自然要沿着这个思路往下想。

          如果要和现有做法的不同的话,可以和老板发e-mail,不当面谈。这样的好处是可以细细琢磨遣词造句,做到就事论事,客观冷静。而且给老板一个缓冲时间,因为他刚开始时明显大受刺激,反应过度。如果开始时给过他一个缓冲时间,应该会理性得多。也许这是鲁白的标准答案?不过我个人习惯当面说而不是在e-mail里说,如果能当面但还是用e-mail都是为了留下个书面记录。所以不知道在e-mail里说这种事是不是效果更好了。

          我认为并列作者不应该承担责任。因为现在合作的人非常多,大家是不会也不现实去检查别人的实验记录。所以有人造假的话,合作人是不容易知道的,而且合作者其实经常不是一个领域的(否则就没必要合作了),他们对假数据的敏感并不比一般的读者要好。我有不少文章是跟人跨领域合作的,隔行如隔山,说实话有的合作者写的部分,我看都看不太懂,更别说去推敲他的实验结果了。所以现在有些杂志要求各个作者说明做了文章的哪一部分,就是为了厘清责任。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