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该到批评冯小刚的时候了——对《唐山大地震》的遗憾 -- 秋原

共:💬69 🌺267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二、技术分析

      二、技术分析

      闲话说完了,好坏就是上面这些了,都是我的大实话,假大空的咱不讲。接下来就利益自己的职业优势,说一说和这个电影有关的一些技术细节。这里面不仅包括对《唐》本片的评述,也包括对华谊兄弟和冯同学下一步打算的分析,有兴趣的可以各取所需。

      1、长镜头的缺少。

      大家看电影都有各自的侧重点,历史爱好者习惯考据、演员喜欢评论演技术等等;说到我自己,出于职业习惯,对电影里镜头、服装这些细节到是很关心。《唐》一片中,在一些大场面里都没有用的长镜头,不得不说,这是一种遗憾。比如说,在地震发生时、震后那种人间地狱的景象、唐山机场的救灾疏散、救灾队伍开进汶川灾区等等这些场景中,如果能设计出一组非固定机位的长镜头(摇臂或者曲轨皆可),表现出一个连贯的全景,那在电影院里放映的视觉震撼程度将更加强大。

      与冯小刚长期配合工作的摄影师,06年前是张黎;06年后是吕乐。张、吕两位前辈都是“第五代”出身,与张艺谋、顾长卫同期同系的同窗。他们的技术水准是没问题的。

      设计长镜头主要考验了两个方面:机位设置,特别镜头收景的启、终点;开机之后的中间过程里机位怎么变动等等;然后是现场的调度问题,不光是导演和副导演在临场的指挥安排能力,还要看所有演员、群众演员和配合领悟能力。至于《唐山》一片,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特技出来带来的成本问题:如果在地震、救灾这些大场面中使用长镜头,那么后期处理当中,必要经过电脑特技处理的地方会成倍增加(即画面上要抠掉的点和补上的景),随之而来的就是高涨的成本问题。

      《唐》的总制作费用没有超过2亿元人民币,对于执行制片方的华裔兄弟而言,一向在投资成本上有非常明确的原则,开拍前预算说多少就是多少,宁可压缩制作品质也不轻易追加投资。

      从这里也能看出目前中国电影和美国的巨大差异:《唐》两亿的制作成本,就已经是少有的大制作了;而去年在美国只能算是低成本的《第九区》,投资都《唐》还略多一些呢~

      2、华谊兄弟在下半年和明年初的市场表现。

      这个问题几天在我在回帖里已经说过了。冯同学在《唐》前后,一直喊5亿,现在看来,达到这个数字已经不是问题了;非常有趣的是,最近他有喊了一个“5亿”,不是《唐》,是刚开始制作,打算赶到今年年底贺岁档的《非诚勿扰2》。冯同学也希望这个电影的票房也有5亿。当然,这一次声音不太强烈,听见的人不多,可能他自己也觉的谱不大吧。

      也就是说,今年一年里,如果不发生以外,冯同学将有两部电影上映。而现在他的身价猛涨,单条植入广告已经由《非诚勿扰》时的百万元提升到千万元等级了。眼下开拍、年底上映的《非2》,只有不到半年的制作时间,几乎可以肯定和《非》一样,是个制作粗糙,充斥着大量植入广告的滥作。

      但是换个角度,站在制作商华谊兄弟的立场上分析,却是个非常非常划算的好买卖。09年9月30日,华谊在上市当天股价冲高到91元的位置,这是人为爆炒的因素,肯定不是普遍现象。两周之后,股价就跌到60元了,从09年10月到10年3月,华谊的股价一直维持在50~60之间,比较稳定,这才是他正常的表现。10年3、4月深市大盘整体下挫之,华谊股价也受印象跌到30~40元的水平了,最低时只有31。到现在依然是这个水平上。

      眼下30多元的这个股价,是比较低甚至偏低的,50元左右的表现才正常。上半年华谊在电影和电视剧两大赢利方向上都没有大动作,没有公布任何刺激市场的消息。而从现在到年底,两部高票房高产出的冯小刚电影上映,这对华谊下半年的经营业绩是非常重要的刺激。到明年年初,他向证监会递交10年后两个季度和11年第一季度的公司运营报表,肯定是经营的比较优秀的。

      这种好消息也就极有可能会刺激他的股价上涨。

      眼下华谊的股价还是30多的低位,我建议炒股的同学考虑吃进一些。《唐山大地震》和《非诚勿扰2》的优良市场反应会在下半年到明年年初的这段时间内通过股价体现出来。华谊的股价,极有可能从现在的30多反弹到年初50多的水平上。说再往上涨到60、70,这我觉的风险越来越大、不敢打保票,但反弹到50左右,我是比较有信心的

      3、植入广告的利和弊。

      《唐》次此无论植入广告还是帖片广告,都开创国产电影的新记录了。要知道,大王总的华谊兄弟起家的老本行就是广告业,他在电影经营上把广告发挥的如此极致,也算是技术特长了。广告的具体收益数字属于商业机密,我也不知道,也是听个大概的数字。前段时间说已经由百万元升高到千万的水准,我觉的还是靠谱的。这些广告是电影在票房、海外发行、版权出让这三大块收入以外的另一种“外快”,而且还是在影片没有制做完成就开始入帐了。现在很多电影的制作发行商都喜欢和外界说一句“我这个电影还没上映,成本已经收回多少多少了……”

      这个没上映就收回的成本里,广告收益就是大头。站在自己的角度上,我和别人一样,也很反感这种植入广告,当年冯同学拍的《大腕》里讽刺这种广告无孔不入的现象,现在却以身作则成了为广告客户服务的先锋队员。但站在“商人”的角度上,我这话说的就是站着不腰疼了,电影就是一门生意,要赚钱有风险,何况华谊作为议价上市公司,他还要用漂亮的经营业绩来应对股市,王忠军头上也面临的压力。

      ……

      ……

      本想还总结第4条、第5条,一个电话接完,再回到屏幕前,卡壳了。本来预想中还有很多话,这会儿都他妈不知道丢到哪儿去了。那就暂时停笔吧,不罗唢。

      借用《聪明的一休》每集结尾那句为本篇END:就到这里,再见吧~

      通宝推:一条溺水的鱼,
      • 家园 植入广告的事情,其实跟冯没关系
      • 家园 不要误导

        眼下华谊的股价还是30多的低位,我建议炒股的同学考虑吃进一些。

        总股本3.36亿,市价34元,总市值就是100亿元,那得5亿的赢利来支撑才够稳。

        上市的只是华谊的一部分,不是总体。就象阿里巴巴上市了,但是淘宝支付宝都还没上市呢。

        现在市盈率已经透支了很多未来了。从投资价值来说,华谊不值100亿,它的未来不稳定,严重依赖于若干个人,不能有效地建立起壁垒,而它的无形资产,那些拍出来的片子,能象《卡萨布兰卡》这样在几十年后还被人一遍遍地重看么?

        • 家园 多谢提示,请听一言

          09年他的主营业务是影视剧制作、经纪代理音乐唱片和广告代理四块;而目前他已经延伸到院线经营这一块了。今年上半年,华谊院线已经在国内开设六家电影院。电影制作流程的制作、发行、放映一条龙的整个环节,华谊已经完成了~

          您有一条说的对:“上市的只是华谊的一部分”。

          的确如此,我也同意。但这一块恰恰就是包含了绝大部分经营收入的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我上面说的几块主营业务里,影视剧、经纪代理、视觉广告和今年新开辟的院线,全在上市公司里。

          没有上市的是老华谊兄弟广告、音乐唱片和与娱乐传媒业务无关的格林马会~

          他的股本在今天5月扩大了一倍,现在的34块,相当与以前的68块,的确如此。但今年他的两个冯家电影和院线业务在电影收入上的提高,对整体是个刺激。我也是基于这种考虑才回认为他的股价会可能涨到50元的水平(也就是扩股前的100块)

          最后,很感谢您的提示。其实,我是个股市白痴,自己也从来没有在金融市场上投资的经历。本身是和冯小刚吃一腕饭,影视才是老本行。自己也是通过对华谊业务的熟悉才发表以上关于股价的发言。肯定有考虑很不周的地方,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 家园 这是一家好公司,但是股价偏贵了

            投机价值还是有的,中小板和创业板因为盘子小,庄家容易坐庄,总能骗进来一批傻子。50块我相信它能到,但是之前的震荡你未必吃得消,也许你买入后会跌到十块,而到了50块你也未必能想起来把它卖掉。

            那么110亿的市值,5亿的利润,需要20亿的总收入(票房+其它收入)。

            华谊的主营业务利润率50%,利润率是10%。过去几年的收入年成长50%,利润成长40%。

            靠着几位star,要多少年才能把利润做到5亿?关键是如何相信它能把这种竞争优势一直保持下去?拍片子挣钱是没准的事,不象IT产业一但形成垄断就很容易保持下去。

            我一直以为上市的华谊是华谊的一小部分,就是因为这个业务收入和利润的数字太小。

            做院线是否有点晚?现在各省的利益格局已经成形了,五年前做院线还差不多。

            做网游……现在几乎是一天一只网游上市,虽然中国的无聊人很多,不过我还真不清楚小网游公司的获利情况。从几年前蜗牛的航海世纪来看,似乎不容乐观。

            每股净资产是8块钱,IPO弄来的钱对它的核心赚钱能力没有帮助,只能往院线这种地方扔。P/B ratio在2才有投资的价值。

            • 家园 比如您说院线的这句——

              做院线是否有点晚?现在各省的利益格局已经成形了,五年前做院线还差不多。

              的确如此。华谊上市公司下面负责院线投资的分公司是在08年成立的(华谊兄弟影院),到了今年上半年才正式开设了六家合资电影院。而在这之前好几年,象中影、万达、太平洋、影联等等院线集团已经在京、沪、穗这些大城市布点抢桃子了

              华谊在这方面的迟钝,不是他的经营者没眼光,而是没钱。他在05~09年这几年的经营一直是负债的,几部大片都是靠银行贷款拍摄。表面上看华谊前几年的经营蒸蒸日上,其实资金一直非常短缺。他急切得想要上市,也是想赶紧从股市上圈一笔“活钱”。

              院线投资不光是电影的事,还涉及到房地产和流通领域,都是需要大笔大笔资金的生意。也是因为09年9月上市后圈到实钱了,华裔才终于有实力在院线方面施展动作。

              有兴趣您可以看看我这篇拙文,是我吃电影饭多年、以及和华谊长期交往之后的总结。

              《“风声”惊聩之下的华谊兄弟和冯小刚》链接出处

            • 家园 受教受教~

              华谊在一些传统主营业务和今年新的院线业务上的情况,我还是比较清楚的,但有些话还不是不便公开说。

              不过股票分析这些我的确不在行。只是在职业内的情况比较清楚。

              • 家园 北京的导演圈子有多大?

                今天认识了一个朋友的朋友,覃骏,很苍桑的中年大叔,在北京做导演的。只是认识他,他不认识偶。

                一个中学同学去北影读本科的,现在在北影做讲师。

                想想每年有上万部垃圾电视剧被拍出来用于洗钱,全国应该有很多导演,不过北漂的应该数量有限,不知这个圈子有多大,小有名气的有四五百号?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