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印度崛起:神话与现实 -- 晨枫

共:💬2140 🌺13348 🌵87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43
下页 末页
        • 家园 也说一个阴谋论

          根据我对伊拉克石油市场的观察,内心产生一个不可证明的结论:美国正在放弃由英国人建立起的中东体系,内在有条件的退出中东石油。而我们中国,恰恰在这个时间点,在事实上逐渐接手由于西方退出而产生的能源空间。

          多数中东“国家”,长期以来都是奥斯曼的行省。英国人逐步退出中东后,在这里人为设定了一系列的“国家”,很多的中东的民族矛盾,即发端于此。美国人现在有条件的退出中东,实际上是放弃已有的路数,逐步向英国人那年的设计靠拢。

        • 家园 美帝追求的是“可控”,而不是搞垮

          伊斯兰乱了,对美帝没啥好处。

          美帝是要控制石油的来源,要它涨它就涨,要它跌就跌,这才是坐庄的感觉。一旦放任伊斯兰内乱,美帝就是失去了掌控能力,也就失去了掌控石油市场带来的巨大财源。

        • 家园 或许我太悲观了

          美国这么弄不会没自己的考虑

          大乱才会大治。

          最后拼出个王来,整合成一个大中东。

          往东可以抗衡中苏

          往北可以抗衡欧盟

          美国到时候就可以坐收渔翁之利了。

          美国巴不得欧盟、中苏和大中东之间拼个你死我活

          人口拼没了才好,就把地方和资源留下。

          不管是从道德上,还是从利益上

          美国人多省事?

        • 家园 最后一段不太赞同

          真没人管着,放开了手脚死掐,沙特完全不够资格与伊朗土耳其并称----无论人口还是工业能力。

          真到了可以让他们放开手脚死掐的时候,世界肯定已经不依赖中东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了,油霸手中的石油美元估计已经与废纸差不了多少----海合会国家说不定已经先内乱了,冲击外部的无非是乱民,人口数还多不到哪里去。

          --至于恐怖分子,已经到放开手脚的那一天了,还会在意处理他们的手段吗?主动出击定点清除不是难事,至少去年以来中国在新疆已经放开一半手脚了。

          • 家园 第一段很赞同,另外我觉得美国搞乱中东的重点其实就是沙特

            美沙关系不用多说了,两国貌合神离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沙特拿得出手的硬实力不多,可能唯一真正能凭借的就是圣地麦加对穆斯林的号召力。买来的军事力量,是挺唬人的,就不知真动起手来效果如何。

            感觉美国以退为进搞乱中东还是很有想象空间的。首先,美国不用太担心以色列在未来中东大乱时的安全问题。以色列在美国的保护伞下自保是一点儿没问题的。虽然几个邻国现在都不安生,但冷眼看着,似乎以色列没少在里面朝着对自己有利的方向使劲。对犹太人一直不感冒的穆兄会在埃及的执政就是昙花一现,叙利亚,以色列恐怕会更向着小阿萨德一些,毕竟真要换一帮不知出处的草根激进革命党,戈兰高地可能马上就会变成火药桶。

            其次,乱了中东,也就乱了石油,市场乱了,价格波动肯定就大。老美可以用油气自给稳定内部市场,然后利用大油企对全球市场渠道的控制乱中取利,被放血的冤大头主要是中国和欧盟。中国这种刚变高富帅其实骨子里还屌丝着的“新兴国家”,肯定还得跳着脚兴高采烈地往中东派海军承担国际义务,结果变相增加军费和消耗。而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俄罗斯,因为在国际期货市场没有发言权,所以在这种油价长期趋势涨跌难料的情况下,赚钱不容易,亏钱风险大增。那些中东富翁们的小钱钱,也会在大乱的威胁下蜂拥流出中东寻找安全港,哪里最安全,当然是美国啊。

            老美历来就是有实力自己上,没实力挑逗别人上。在东亚玩的也是这一出。中东真要是让老美挑成了,张召忠们以后又有大笔电视节目制作费赚了。另外,如果中东真的大乱,恐怖份子只会从全球向中东聚集,不会从中东向全球扩散,这就跟当年笨拉灯从沙特去阿富汗参加打苏联的圣战事业,直到苏联撤军自己失去人生目标之后才开始走国际多元化道路找美国中国俄罗斯麻烦,是一个道理。

            也许沙特王室在不久的将来就将迎来一次政权危机乃至王室危机,出现个沙特乌丹玫瑰花革命也不是不可能啊。

            • 家园 说句诛心的话,沙特对西方的意义就是确保阿拉伯的

              achilles heel.

              维持沙特的腐朽,对金钱的贪婪,精神上的依赖宗教的统治,是确保阿拉伯地区难以在精神上突破传统,从而真正走向强盛发达的关键。

              全世界对阿拉伯伊斯兰的藐视虽然离阿拉伯的现实不远,但是这其中却离不开西方与阿拉伯腐朽势力联手压制的结果,而世界媒体与视角也控制在西方的手中。可以想像,不论是阿拉伯新兴势力,还是伊斯兰改革势力,基本上在沙特的软硬两手之下(以及美国石油帮的顾问团们),不是被消灭,就是被引导向恐怖战争的途径,而远离对沙特权力和阿拉伯宗教势力既得利益们的挑战。

              如果说以色列是美国的狗/打手的话,沙特等就是阿拉伯世界的内应。因此,搞乱了沙特是不符合美国以及西方世界的长远利益的。保证阿拉伯民族长期生存于中世纪的世界观中,甚至维持伊斯兰的传统,维持阿拉伯民族底层民众容易被煽动,喜欢铤而走险的文化性格,反而是最大程度的符合西方世界的长远利益,甚至可以做为一张牌去遏制中俄等其他地区强权。

              通宝推:金陵明安,伪叔叔,heraclus,年青是福,yangluo,
              • 家园 深以为然,而且这其实并非什么高深策略

                你看看美国的神棍何其多,何其有影响力,甚至部分程度左右大选,就可以知道美国极少数人的一贯用心。

                甚至我早已如此诛心地在推测美国的基础教育方式。

                另外请教,如何看待美国的基层自治,我深深地觉得这是个极大地被忽略了的因子,而在这里宗教起的是另一重作用。

                • 家园 这个基层自治我也才思考

                  请教不敢当,不过我设想的是美国社会本身是个有强烈宗教传统的社会,而美国的历史从挺进西部是时代形成的文化也有强烈的自治特点,这些都与美国即能保持松散的社会形态,同时在道德文化方面高度统一的现实有很大关系。

                  这里所谓的高度统一不是指媒体上经常吵闹的同性恋,毒品那些问题,而是一些大是大非的底线问题上,比如对待移民,对待穆斯林社区等,基本上从上层到民间没有大的意见分歧,或者说美国政治在这些问题的分寸把握上比较接地气吧。

                  不过总的来说,美国人在制度运行上比较喜欢玩潜规则,但是与中国的做法不同的是,他们的潜规则基本上都是在明确的规则中没有明显冲突下的同一个框架下,或者说规则的架构本身就留出许多自治发挥的空间,按需要按舆情调节。好处是规章的精神上比较稳定,但是无法完全预测具体情况会导致什么结果,各个地区,种族都可能有比较大的区别。

                  可能完全没有说的点上,想到哪就写到哪吧。

                  • 家园 如果不在美国,你已经说得相当在点子上了

                    宗教是很重要的,更重要的是,美国每个小小的city的政府,既精干又务实,自治程度相当高也相当好。而且有趣的是,完全还能感受到中世纪的痕迹和味道。这些city其实跟我们的别说北上广深了,即使什么慈溪、江阴都没法比,只是小镇而已。

                    但是这些小镇有自己的章程,成立与否是有程序的;有固定的市议会的选举,投票踊跃竞争激烈;每个镇子自己有税源,与州政府有税收分成与财政补贴关系;有独立的警察局、消防队、独立或合署的学区,大点的有招商引资部门;等等,完全是个独立政治体甚至可以说是个小公司。

                    在3-9个选举出来的市政府官员领导下运作。每个镇有自己的相对稳定的人口构成,于是也有相对稳定的政治倾向。联邦政府干预的痕迹很少,州政府的影响力也有限。这样的运作基本还相当良好,尽管多数镇子的财政状况并不好,很多还捉襟见肘,但看不出来任何大面积崩溃的可能。而一旦遇到普通规模的天灾或事变,基本自己可以维持稳定。这样的基层组织形式和能力才保证了美国的稳定和性质,而不容易被一锅端,无论在精神层面还是政体层面。

                    • 家园 我实在忍不住要吐几句

                      我这是不止一次看到这种东西啦,但最大的问题是无从吐起。

                      首先,他说的到底是谁就不知道。美国的小村(城)镇大概可以分成几种,一种是边远地区的农业村镇,一种是依靠一个或者若干个主要工矿业雇主的非经济中心的地区;为什么说这两种不是经济中心呢,看看三个产业的GDP比例就知道啦。再一个边缘性的城镇就是所谓内城区“inner city",这基本上是去工业化留下来的少数组群聚居区。

                      和经济中心相连的小城镇是所谓的“卧室城市”或者“半卧室城市”,就是大家白天开车到商业中心去上班、晚上回来睡觉。

                      他总结所谓小城镇特点,车轱辘话倒了好几个来回,大概有这么几点:

                      1.自主意识强,“投票踊跃竞争激烈”

                      2.“自治程度相当高也相当好”,“在3-9个选举出来的市政府官员领导下运作”

                      3.自立能力强,不受联邦和州政府干预,也不需要上级政府帮助

                      4.这句话我不知道应该怎么总结,大概是想说小城镇有自己的内在稳定性:“每个镇有自己的相对稳定的人口构成,于是也有相对稳定的政治倾向。”

                      先扣个帽子,这基本上是典型的免煮柿油原教旨思想。

                      他这里面也有许多似是而非的东西,比如说:“每个镇子自己有税源,与州政府有税收分成与财政补贴关系”,他想说州政府没什么干预能力,但到底数据是怎么样的呢?再比如,"有独立的警察局、消防队、独立或合署的学区,大点的有招商引资部门",这“合署的学区”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又比如说,“这样的运作基本还相当良好,尽管多数镇子的财政状况并不好,很多还捉襟见肘,但看不出来任何大面积崩溃的可能”,这个“但是”和“总捅不能见中国女士、但能见日本女士”的逻辑一样有四维性。

                      他说的这些特点显然不适应那些所谓“内城区”,这种地方大概可以说是社会结构崩溃的反面典型。那些所谓“卧室城市”因为人口富裕,房价高,经济上倒是比较富足、独立,但一向被人诟病人与人之间冷漠,社区没有向心力。

                      所以和美国极右人士的幻想一样,这种理想化的城市存在于远离经济中心的农业村镇、或者还残存着的工矿业城镇。但这些工矿业城镇离开实际掌握经济命脉的企业,比如说工厂关门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基本上马上崩溃。那些农业化村镇理论上可以过自给自足的生活,但如果离开州和联邦政府间接和直接的补贴,大家的生活水平就会大幅度下降。这些地方在幻想中可以过着原始社会的大家庭一般的生活,但实际社会功能是很有限的;美国这几年邮局不景气,好多地方要关门,一个担心就是没了邮局,这些村镇就失去了唯一的一个社会活动中心;当然你要是不知道美国邮局是联邦管理的,就当我啥也没说。

                      再把这种种小村(城)镇都放在一起说,你说投票踊跃,你知道美国地方选举的投票率是多少?在全国各地的分布是怎么样的?你说小城镇经济独立,你知道美国现行财政制度下,各级政府间的转移支出是怎么样的?你说小城镇可以自己应付灾难,你知道每年救灾款项里各级政府的支出比例是怎么样的?你知道为什么每当有自然灾害,不管是左的还是右的地方政府,都希望自己的辖区能被宣布为“法定受灾区”?

                      选举“竞争激烈”倒不能说不对,但与此相应的就是地方政治是极其幼稚、甚而腐败的,好在如前所说,它们能够掌握的资源非常有限,所以危害不大。所谓“每个镇有自己的相对稳定的人口构成”和“政治倾向”,对于这些极右派所在的地区来说,倒可以说得通,什么呢?因为美国这边就是穷人赶着富人跑,最后穷人就沉淀在那些“稳定”的地区啦:一方面是有色人种稳定地支持民主党,白人和自以为被白人看上的某些非白人稳定地支持共和党。

                      回到我们前面的那个大帽子上来,就是一部分低层次的美国白人,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被边缘化,想回到以前相对好的时光、可又没什么可行的办法,把自己、也把二战后20世纪这几十年的资本主义形态田园化、而产生的种种幻想。

                      通宝推:二至,发了胖的罗密欧,p3p2p1,蜜饯,等明天,老老狐狸,wooxiao,珊珊一何迟,
                      • 家园 所以又是一个幻想中的美国??

                        不过在中国人的认识中的美国小镇,还是美剧里这种小镇出现的各种杀人犯、吸血鬼、僵尸让人更印象深刻

                      • 家园 说的应该是美剧中的小镇

                        首先,他说的到底是谁就不知道
                        美剧中的小镇基本以你说的第一,二类为主。

                        卧室城市”或者“半卧室城市”
                        以及
                        内城区
                        基本上都是放在某个大城市背景下进行展开的。

                      • 家园 地方政治是极其幼稚、甚而腐败的

                        确实是这样,小镇每年预算的投票率我看能到10%就不错了。

                      • 家园 俺真是躺着也中枪,无辜啊

                        这个“但是”和“总捅不能见中国女士、但能见日本女士”的逻辑一样有四维性。

                        • 家园 哈哈,开个玩笑

                          我记得你贴过一个图,说有人以为自己到了民国是怎么样,但其实是另外一个样,一直找也没找到,总捅能不能给指条道,多谢。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4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