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时事】朱学勤被指涉嫌抄袭事件新看点 -- frnkl

共:💬99 🌺171 🌵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问题】汪晖仍在美国?

      7.24羊城晚报 汪晖“抄袭”继续发酵

      相比于朱学勤的积极回应,目前仍在美国哈佛大学担任访问学者的汪晖依然对王彬彬指称他“抄袭”一事没有明确答复。

    • 家园 俞飞的看法倒是很公平

      俞飞(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学研究院讲师)

      我道歉,我认错——从哈佛教授剽窃风波说起

      考察美国处理相关做法,主要是由学术共同体内部加以处理。程序设计之严密周详,权利保障之严格,令人印象深刻。吸收司法中的无罪推定、程序保障、申辩机制,都有可取之处。而剽窃者大多在东窗事发后,不硬拗强辩,坦承过错,将责任一肩担起,知耻而后勇的精神,尤其可贵。

      不容讳言,我国学术界过去三十年,长期处在“山寨”学术时代,以西方国家的学术剽窃零容忍政策,处理多年前的疑似学术不端问题,未免陈义过高。还要考虑时代背景,不宜进行有罪推定,求全责备。

      各方何妨趁此机会,开展学术自清工作。知名学者带头反思历史,承担责任。从此革心洗面,寻求自我救赎。历经重重坎坷的中国学人,宜谦卑面对历史共业,重振学术公信力,致力于打造独立的学术共同体。

    • 家园 这个帖子下面怎么这么多“屏蔽”啊
    • 家园 【新看点】葛剑雄眼里的抄袭标准

      新京报:如果举报者认为结果不能让他信服,要求第三方组织调查,这种情况怎么办?

      葛剑雄:这个调查不是单独实行的。如果我们复旦学术规范委员会认为我们的调查是公正的、合理的,他要不要接受是他的事情。当然,世界上的事,包括最近英国组织的对科学家关于全球变暖的数据的调查,结果出来也有人不同意,那也没有办法。你可以要求重新调查,如果学术界赞同,舆论赞同,或者第三方愿意调查,那也完全欢迎嘛。有些事可能要通过多次调查,甚至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这都在正常的范围之内。因为白纸黑字对是对得出来的,但是将来对出来了之后,对于这个是不是构成抄袭,这个就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

      关于抄袭,我想还要看程度,看是不是关键的词句,是不是影响到总体,是不是在当时大家可以容忍的范围内,你不能脱离这些实际。如果照这个判断,就没有一些硬杠杠了,可能会有一些不同意见。最终结果也不要求人人都接受,世界上很多事都是这样。因为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事实判断,涉及到很多甚至包括价值观念的判断———有的人认为哪怕抄一句也叫抄袭,但是通行的做法恐怕不一定是这样。我们能做的,第一步是把事实先弄清楚。

      复旦回应朱学勤抄袭质疑:正搜集材料之后再调查 7月20日 新京报

      • 家园 【整理】Isaiah声明:所谓“匿名举报”从不存在

        水木原贴

        果然是妓者阿

        事实上,关于朱学勤教授涉嫌抄袭事件,本人所有的公开言论仅仅是在水木社区BBS读书版先后贴出了七篇相关文章及若干回帖,并接受了《东方早报》一个简短的采访,从未和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等有关机构有过任何接触,也未向其提交任何材料。显然,本人言论的性质,属于对公共知名人物的公开著作发表评论,是对自身见解的公共表达,而非任何意义上的“举报”,更谈不上“匿名举报”。

    • 家园 【进展】“朱学勤抄袭事件”举报人已向复旦转交相关材料

      新京报:“朱学勤抄袭事件”举报人已向复旦转交相关材料

      葛剑雄说,“上周六,举报人通过某报记者提供了他在网上公布的全部材料,以及《卢梭与德性共和国》这本书在网上的链接。我们希望他直接跟我们联系,他不愿意公开,匿名也可以。在今天的情况下,有些人要匿名,我们还是不应该去怀疑他的动机。但是,他要通过媒体联系我们。如果Isaiah实在不肯公开自己的身份,也不能勉强。”

      对于什么时候能有一个调查结果,葛剑雄说,“调查我们不是一个人来做这件事,初步结果出来后,我们要统一思想,大家达成一致意见。然后要跟朱学勤见面。我们这个结论发表以前,最好能够跟举报人直接联系上,听取他对我们结论的意见,接受不接受。如果不接受,看看他有什么新的证据可以提供。这些事需要一段时间,不会那么快。”

      复旦大学首届学术规范委员会成员

      主任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俞吾金

      其他委员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葛剑雄、经济学院教授华民、物理系教授王迅、光源与照明工程系教授朱绍龙、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郭慕依、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教授林祥通

    • 家园 【新看点之九】“国际学术义和团”!

      外链出处

      守东按:正当国内学界翘首以待清华、社科院组织客观、中立的调查委员会审查汪晖涉嫌抄袭一案,或给汪晖下抄袭的定论,或还汪晖以清白,白露(Tani Barlow)与刘禾突然率领“国际学术义和团”围攻清华校长,抛出自己帮派的结论,声称“他们(汪晖的外国朋友)当中没有一人发现有任何剽窃的现象”,喝令清华大学接受。白露与刘禾都是汪晖的“特定关系人”,他们三人互相为彼此在中国、美国开展学术活动鸣锣开道(证据在网上比比皆是),完全是一个国际学术利益集团,白露和刘禾回避都来不及,怎么可以如此专横跋扈、傲慢自大地取代中国学术界为汪晖事件下结论呢?

      这个气势!“率领”(八十余名学者组成的)“国际学术义和团”“围攻”清华校长,抛出自己“帮派”的结论,……“喝令”(!)清华大学接受。

      不知前面那“喝令”清华调查的六十三个人又是啥帮派?丐帮?青帮?

      真要说喝令的话,六月份扬言清华如果不调查,校长就应该下台的林毓生,那才是货真价实的“喝令”吧!

      奇怪得很,明明是“八国联军”,右派却冠以义和团之名。如果这些洋人(“外”)是义和团,那么他们“排”的“外”是什么?——看来应该表彰一下右派,挨了国际学者一耳光之后,雄起了,老子才是标准,老子才是普世价值,老子才是代表理性、真理、正义的八国联军!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