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价值组实盘第117周: “自信”与“他信” -- 陈经

共:💬44 🌺73 🌵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我在加拿大4年,对于移民,听到的最多的是“回流”

        真想退休的,有200万加元,移民加拿大很好,好处不说了。但想干事情的,到加拿大肯定后悔的多。

        • 家园 我们说的事儿并不矛盾,因为大家所处环境不同,

          承受的压力不同和对压力的应对措施不同。我只是就我自己观察到的这件事儿说说国内的情况。因为一年前上次回国,大家都还蛮意气风发的想干这干那的,也有同学在海外读书工作几年之后回国发展的。但是这次就很不一样,大家的心态普遍比较茫然,对未来显得很没有把握,用政委文中的词,就是信心不足:觉得现在压力很大,预感未来压力更大,对趋势的判断相当消极,对自己在未来的生活没那么“自信”。我那篇没别的,就是对政委文中的字眼“信心”有感触而回复的。

      • 家园 说一句您别生气啊

        我觉得那些 “中坚”分子都赶快移民最好了,给我们年轻人腾出位置来。我也好不怕"被海带"了赶快回国。

        另外发达国家这么高的失业率,他们能轻易找到match的专业工作吗(尤其是加拿大和澳大利亚这两个工业不发达同时又是移民大国)?嘿嘿嘿嘿,要是移民了还打labor工的话,说不定马上就怀念起在祖国的生活和工作了。

        • 家园 如果他们能和你换换那应该挺不错的。

          1,我和我同学们都是70年代尾巴上出生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高分挤进大学,本想轻松谈场恋爱,就赶上教改,一个学期收几千学费还不包分配;

          2,大家出身都差不,没有那个同学的家庭是比较有背景的,可以轻松毕业轻松找到好工作。好些还是借贷读完大学的,工作几年之后才还清贷款;

          3,大部分同学在所在企业和单位是骨干或中基层主管。从数字上看收入还可以,但是毕竟这个年龄了,上有老下有小,加上房贷通胀未来的不确定性等等,基本上不敢消费;而且因为中国社会的特殊性,很多事情有钱没关系那是搞不定的:什么户口啊,小孩上学啊,特闹心。

          4,因为专业和工作经验的关系,我这些同学中相当部分(公务员的估计够呛)在澳加找工作应该不算太难:去年年底有个同学举家移民加拿大,在一个不错的公司的当主管;还有一个过去,又给派到中国开办事处。估计这几年出去的会更多。

          其实你说的也不错,增加点人才的流动性挺好,在国内给税收通胀丈母娘压迫坏了的出去体会一下发达国家,在海外太久想海归了的可以回国给祖国交税增加财政收入,挺好。

          • 家园 如果都能这么顺利出去还是不错的

            现在加拿大澳大利亚这样的移民国家那么不好找工作,出去也有很多不确定性阿。我觉得ls说的是很好的情况了。呵呵,国内形势真不好说阿,葡萄老大说的不是改良就是改革,不是改革就是革命。我看改良是够呛了,既得利益集团不会让步的,改革和革命这一般那人也都承受不起啊,所以出去其实也有无奈的避祸的考虑吧。

          • 家园 谢谢回复

            1) 和 2) 么,大家都差不多

            扩招这么多年,找工作比您同学那时候困难多了,这么多年,新毕业大学生的工资还下降了

            3)您那一代赶上经济大发展,奋斗几年就是骨干或者主管了,现在经济不好,骨干主管很多是您那一代占住了,晋升机会大大减少了,想达到即使 “从数字上看收入还可以”也困难不少啊

            4) 您那一代毕业时房价还很低,下手炒房早的可能都可以退休了吧~。 我觉得我们这一代倒是很敢消费,反正也买不起房子,操那么多心干吗?趁年轻好好享受生活呗

            5) 移民的多了,空出来的位置就多了,卖了房子也刚好增加房地产市场的供给,对大家都好。

            6) 至于缴税么,呵呵,对于一个连研究生做助研和助教的可怜薪水都要课税的国家来说,对中产的课税就可想而知了。

            • 家园 估计我们年龄差不了几岁,交流交流挺好。

              大家各有各的压力,我同学在国内和国外的都不少,大家各有不同的问题难以在各自所在的环境中解决,于是在国内的打算出去,在国外的打算归国。只是这段大家的更多倾向是出去。这次和同学交流,的确发现人近中年,会遭遇很多问题在国内目前的现实中几乎无解,也就是这些问题把一个个意气风发的青年变成了棱角全无面目模糊的中年人。如果要归国的话,做好准备面对这些问题就好。

              • 家园 给详细讲讲,发个主帖吧!

                正想回国呢,先花一个预定!

              • 家园 我估计您的年龄大概比我大5岁左右

                所以可能所在的位置(position,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屁股')不同,考虑问题的方面就不同。比我这一代小的 (87-90),我们和他们又有"代沟"

                回国最主要的考虑是家庭问题(父母不会喜欢,习惯国外的生活,不想让孩子成为黄皮白心的ABC,在国外找男/女朋友的挑选余地远小于国内等等),其次是文化,归属问题等等。

                谢谢您的提醒,回国的问题心理又准备,比如彻底无视高房价,不去考虑这个问题,户口好解决(海龟落户都有优惠),其他的,走一步看一步吧,海龟的朋友不少了,有过的非常开心的(收入并不算很好),有事业做的不错的,也有很不爽又想出国的,case by case吧

                • 家园 我也回国了

                  和炒股一样,大家都迷茫了,证明很多东西不得不改了,不改就会出故事,就会不稳定,不和谐,最后还是要改,改的过程就是大机会。改前改后社会定型就像国外一样,年轻还是投入改的中间活跃一下,现在就在国外的岗位上卧倒,直到退休都一个样太没意思了。我现在回国了两手空空,反正吃喝不愁,有车*公司配的,有房 公司给租的。身价的80%就是几万欧元坚决不换人民币,那天想出来了,我的签证还在,身上有欧元也方便了,风险小,机会大,何乐而不为呢。

    • 家园 想的很好,不过陈大目前似乎有些底气不足

      支持陈大走下去,花谢好文,坚持就是胜利,同勉

    • 家园 世上的事就怕认真二字

      我们来看看陈经在2008年8月29日的帖子怎么说的:

      “所以,我的基本立场是,大盘可以继续跌,我没意见,不再唱多,”。

      今天怎么说的:“我的思维方式比较“逆反”,不愿意唱空,顶多是不唱多了,”。

      从时间点位上看,底应该接近了。如果想保险点,就右侧入市。

      没有调侃陈经的意思,就是想多挣点钱。

    • 家园 国家是害怕通胀了

      因此新股使劲发,这个点位还有新股发出来,估计是政策制定层面觉得这个指数没问题,上一次停发新股到发出来新股,是3000点左右,(具体的我记不清了),说明国家那个时候认为股市已经可以用来冲击通胀预期了,怎么冲击,就是不停发新股,而且把市盈率定的高高的,发行的数量和密度远高于前。现在还在发,估计离容忍底线还差一截,所以估计还有的一跌。

      感觉国家害怕通胀且对通胀没有手段应对,通缩反而不怕。这个感觉我水平有限,只是模模糊糊感觉,政委还有河里的大牛,如万里风中虎,本嘉明、葡萄等等各位,有空解惑一二。

      • 家园 我也认为国家打压股市的目的是

        控制目前普遍的通货膨胀预期,股市亏了,腰包紧了,老百姓不关注投资了,才好把放出的过多流动性收回。

        最近几天 上海汽车新的增发100亿,几个大国有银行配股,加上农行上市,可以看出政府认为现在流通的流动性太多了,在给4万亿擦屁股。人民币的突然升值也是这个想法的配套措施。

    • 家园 总归跌不破1600的,但是跌哪里其实就那么点位置而已

      总归跌不破1600的,但是跌哪里其实就那么点位置而已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