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讨论】讨论一下,为什么江苏尽是出这种考生! -- 夏亚

共:💬46 🌺10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这是应试作文,也不能要求太高

        说白了,这是应试作文。在前面已经做了一大堆各种主观客观题的情况下,再在短短的时间内写一篇命题作文,本来就很难有多深刻。

        看了下翻译的文章,最起码文章顺畅,论点也清晰,即便是白话写出来的,起码也能得个中上的分数。能用上古文更是难得,给高分也在情理之中。

        突然出来个怪才,老师们当然惜才。所谓其他人效仿,却是多虑了。

        所谓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

        想写出这样的文章来,没有很大的兴趣,没有长时间的积累是不行的。一般人即便看了这个新闻,也不会去效仿。毕竟作文分数有限,花那么大精力来提高一点点的分数。还不如弥补下自己弱势的学科呢。

        • 家园 试着回答几个问题

          第一,高考规定时间内写命题作文是否能写得深刻。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除非考生在考前就相同或类似的题目进行过研究,或者考生确有奇才。高考作文不是要求写得深刻,而是要求考生告诉阅卷老师他能写得深刻。要做到这一点,就要看考生能否按照最基本的行文方式来写。虽然有的地区的高考作文不再限制作文体裁,但考生最常写的记叙文和议论文的模式是类似的(说明文因其实用性故常作为应用文部分测验,不用作最后的大作文)。

          作文的基本结构就是四个部分。以一篇600-800字的作文为例,首先要用100-150字左右点题,即用自己的话复述所给材料;如果没有材料只有题目,那就按后文的需要用自己所知的材料往题目上套,建立起题目与材料的联系。如果写记叙文的话,这一步就是事件的起因与全文场景的设定。第二步要提出问题,可以是指出症结所在,可以是立一个自己在后文要驳倒的论点,也可以是记叙文中的发展部分。这部分要短,顶多100字就要结束战斗。第三步是分析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同时要用论据支持自己的论点或驳倒自己反对的论点。在记叙文中就是要写出事件的最重点、最能体现中心思想的部分。这一部分要详写,要写350-500字左右。第四步就是收尾,重新点题,总结全文,如果是记叙文的话就是发感慨抒情 的部分。这部分用100-150字即可。

          这样写虽然有八股文之嫌,但却是最经济有效最基本的方法。掌握了这种方法,才能继续发展其他的写作手法。其实大多数好文章或好书,都可以分成这四部分。考生就是要通过这样的方法来向阅卷老师展示自己对写作规律的掌握程度,能达到这样要求按这样方法写的就是中等的分数(作文总分的75-85%)。如果能把握好各种细节,没有错别字和大的语法错误,那就是中等偏上的分数(85-89%)。如果能叙事清楚,议论有力,逻辑清晰,那就能触到高分线(90%)。如果文中确有新颖的想法,并且使用得当,那么就能拿到高分(91-99%)。如果写出的作文异乎寻常的好,并且符合阅卷老师的胃口,那就能拿满分。

          尽管高考作文时常变化,但基本的写作手法和评分标准是不变的,变的只是命题更注重时代感,换汤不换药而已。

          从这一点上说,如果考生未能按照这样的写法来写,那就是不能有效地向阅卷老师展示自己的写作潜能,那这篇作文就是失败的。所以,能否写的深刻并不是最关键的,关键的是能否按照既定的方式来写。换句话说,高考作文是有限的规定动作。在规定的范围内可以进行自选动作的发挥,但如果没有按照规定动作去做,那就是失败的文章。现在这个江苏的孩子确实没有按照规定的方式去写,阅卷组给了满分,确实值得商榷。当然,我觉得还是要尊重阅卷组的判断,有这么个喜欢古文的孩子也不容易;但这实在不是值得炒作的事情。

          第二,写古文是否是写作水平的体现,是否应当加分。

          首先应当明确,古文并不能体现写作水平,否则的话所有古代的文章就都是好文章了,这是不可能的。古文或文言文的出现很有可能是因为古代印刷技术有限,印刷过长的文章或书稿的成本太高。这里的“成本”包括经济成本、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虽然宋朝有了活字印刷术,但应用并不广,因为当时的人还是认为雕版印刷有面子,所以印刷作品还是相对较短。元末明初活字印刷术更为普及也更为大众所接受,所以才推动了当时的白话文话本小说的出现。虽然咱们不能到古代去生活,但自元以降印刷品中文白并存的局面起码说明文言文并不是古人唯一的语言方式,而白话小说中的对话描写又能说明至少当时人们日常生活中还是以白话为主的。可以说,从元末开始,文白就开始争夺印刷品主流的地位。文言文是读书人用以展示学问的标尺,这种倾向甚至导致有些明清的文章比先秦两汉的文章更难懂,而白话文为大众所喜爱并乐于接受;文言文作品可以获得同为读书人的官僚的支持,而白话文的印刷成本也能为商人或后来新兴的资产阶级所承受。

          自“五四运动”后白话文兴起,文言文逐渐让出印刷品主流的地位,这表明白话文已经日趋成熟,并也开始为知识阶层所接受。文言文固然简短,但也有语义模糊,语义夹糅,语法复杂等问题。白话文较好地克服了这些缺点,让交流更便利,学习和掌握也更容易。

          所以说,文言文并不比白话文更高档,只是因为现在说的人少了,能用文言文的就成了稀罕的事了。当然,用文言文对研究历史、训诂等都不可或缺,但能否代表一个人的写作水平就不好说了。

          第三,以后是否会有人效仿这种高考作文写古文的作法。的确,让一个高三考生现在开始学古文,一年后也用古文写篇文章不太现实。但其他学生就未必了,越小的学生越有时间上的优势来学习古文。学生不见得自己想学,但家长看到现在这件事有可能动动心思让自己的孩子去学学古文,以后争取高考时能用上。

          而且,《赤兔之死》应该是前几年江苏高考的一篇古文作文吧,好像也得了满分。很难说现在这个孩子没受《赤》文成功的影响。如果现在这篇《绿色生活》受了《赤兔之死》的影响,那以后就还可能出现《橙色记忆》、《黄牛精神》、《青衣护卫》、《蓝天梦想》、《紫色未来》什么的。

          第四,语文应该怎么学。话大家都会说,文字大家都会写,这也许就是大多数学生忽视语文学习的原因吧。但就是最容易被忽视的语言往往成为学生的噩梦。从我自己的经验来看,语文不是学来的,而是平时积累的。教师的作用在于总结与传授语文的规律,让学生从资料积累阶段进入认知规律的阶段。这取决于学生平时阅读的广度、深度和数量,当然有时候教师是否是美女或帅哥也有一定影响。

          学生什么都要读一些,都要看一些。语文课本里的东西只是最基本的,功夫全在课本外。好的小说、杂文、散文、传记、诗歌、古文、古诗词都要看一些,不好的也要多少看一点,这样才能知道好的究竟好在哪里,不好的差在哪里。然后会逐渐发现自己喜欢看的东西,并发展出自己写作的风格。在上大学之前,学生应当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的写作方法的积累,上了大学后,学生才应当根据爱好和个人需要发展合适的写作风格。可以说,高考语文是对学生自识字起所积累的语文知识的一个考核,所以,不容易。

          现在这个孩子阅读的深度和数量有了,但广度还有些欠缺,不够均衡,而且缺乏系统的总结,所以他的文章欠成熟。如果他很喜欢古汉语,这样的知识结构不成问题,因为他不需要其他方面的知识;但如果他有别的想法,转型起来会比较吃力。就这篇文章来说,如果不是因为阅卷组组长是搞古文的,第一阅的老师很可能直接就给个低分了事,第二阅的老师也不会有太大意见,因为这篇文章实在不合要求的写法。这也是一种公平竞争的体现,也是对更多追求均衡发展的考生负责的态度。这个孩子应该感到幸运,遇到了知音。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祝他一路走好。

          通宝推:李寒秋,
        • 家园 考试当用标准汉字

          他用了很多生僻字,这都可以忍,但是用那么多繁体字就足以0分

          • 家园 是有点冒险,但是难得用的好

            古文体用简体写也太不伦不类了。

            再说语文课从来都是没人认真学的,都在看别的科。碰到个这么下功夫的主,老师们都感动死了。

            • 家园 此话未免偏颇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只要有好老师,大家还是很喜欢学习语文的。当然,好的美女老师就更好了。

              • 家园 学语文和上语文课不是一个概念

                喜欢读书,读诗。。。的人大有人在,对语文感兴趣的人自然也大有人在。

                但是语文课,尤其是高中的语文课都是彻底的为高考服务的。只是在讲怎么样做题,怎么样拿分,这才是彻头彻尾的研究“茴”字有几种写法。

                更关键的是,语文想提高分数非常非常难,是波动最小的一课。自然没有人愿意花费太多精力。

                这才是为什么,有人这么有兴趣和耐心钻研古文是非常难得的一件事。

      • 家园 分析的好,说出了我想说可惜才疏学浅说不出来的。
      • 家园 给第一个创出来的人甜头吃,然后一棒子把追随者打死

        江苏高考每年都是这样...

        赤兔之死后再无白话文作品上报纸

        还是有道理的

        关键是这个...南京市语文基础知识阅卷组组长、古典文献学专家吴新江

        9年前我就是他阅卷的.真是How old is him了

    • 家园 江浙人脑瓜在这方面很灵的,就是。。。

      大凡江浙人是掌权的政府,都是投降政府。

      大凡中国人的政府,时间久了,都是江浙人掌权。

    • 家园 无他,投机取巧搏出位而已。

      只要高考阅卷场判什么甲骨文、古文写的作文都违规,得零分,保证没有人再做这些事了。

      • 家园 这个写的还不错了,当然,是结合译文看。。。

        一刀切了就太死板了,适当的允许多点花样也没什么不好,再说这个也不是什么花样,而是挺扎实的古文底子,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必然是下了很多功夫和有点爱好的

        不过他用了那么多不认识的字,可能有点炫耀的意思吧,人不轻狂枉少年,年轻时候如此很正常,随着时间的磨砺会好起来的吧

        • 家园 你我都没有分辨古文写得怎么样的能力。

          还不是媒体怎么说就怎么样。就算写得好又怎么样?难道我们需要回到科举时代写八股文吗?这是一个很不好的导向,今年古文作文得了高分,可以肯定明年会出现更离奇古怪的东西。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