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一滴水的舞蹈--教育回想(一) -- redbud

共:💬145 🌺36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 家园 我的感受是高中太乖的孩子容易在考前出问题

          高考和之前的考试不一样的意义,足以让许多乖孩子心理上产生偏差。导致发挥失常。心理弹性大一些的,受过不少挫折的,也就容易在这样的关键时候调整过来,积极面对。

          我非常不喜欢现在的这种中学体制。这种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培养人。

        • 家园 歪楼。看了你和楼下小糊、熊猫说的,觉得除了教育问题

          若有若无还有个男女差异的问题。女生敏感,在这个男权社会里成长过程中由于性别歧视有自卑心理。所以对教育不公感受特别强烈。而男生只要学习好点的大多自信,因为老师夸得也多。

          我一直觉得女孩子都应该去上海混。上海毕竟是中国对女生歧视最少的地方。

          • 家园 女生敏感是真的

            但是老师也没有少夸我,也并非没有那种别人夸奖建立起来的自信

            我是想说,真正的寻找到自我的那种自信,不是靠着别人的夸奖和学习的自信

            就是说,即使我今天学习很烂,孤儿一个,在街上做乞丐,或者做妓女都还知道我是谁那样的自信

            嘿嘿,这个才是我要探讨的

            我家里一点都不歧视女性,我的父母对待男女是一样的,我是大家庭里,父母们争相教育效仿的对象,我们邻居那里也是纷纷地希望他们的孩子都像我,从小到大,要说夸奖,我接受的可是太多了。也正是因为这些夸奖,将我周围的世界塑造成了一个过于单纯的环境。

            这才是我想要说的,我们中国的父母的爱是有条件的,只能接受孩子的优秀,不能接受孩子的普通和一般,或者说,不能接受孩子本来的样子,只能接受孩子符合他们要求的地方

            • 家园 ^_^,同感
            • 家园 这个得对比着看

              比如说美国的父母吧,普遍倒是不重视学习,但也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重视其他地方,比如说体育,宗教。这是价值观的问题。因为在美国学习好不那么重要,一般人照样能成中产阶级。但是他们也会有意识地塑造孩子成他们想要的。另一类就是对孩子放任不管了。这种孩子不是没有成才的,比如说男克林顿就是,但成才比例非常之小。

              中国老话里有“玉不琢,不成器”的说法,也有“因材施教”的教诲。如果能做到的话,是可以把孩子教好的。可惜的是,很多父母要嘛不知道怎么教孩子,要嘛知道,但社会大环境不允许他们实现自己的教法。

            • 家园 MM的最后一段是触动我内心的地方

              我读大学的城市有我们家里一位远房表舅舅,某年中秋,去他家里过节.他当时看着我说: "熊猫啊,你妈妈怎么把你教育得这么乖,这么会读书呢?!你看看我儿子,我家不是没条件啊,他怎么就念不进呢!"不过他喝一口老酒,拍了表弟脑袋一下,话锋一转:"不过我们阿佳,其他方面极好,特别是孝顺.他妈妈那天晚上生病就是他背着去医院的."

              表舅舅这番话给我的震惊,很长一段时间内说出都无人理解.我不知道为什么, 从小学到高中,我的生活环境给我的直观感觉就是,如果成绩不好是没人疼爱的.我很难想象,如果我的成绩象阿佳表弟那样,纵然我孝顺,我的母亲脸上会有象表舅舅那样骄傲疼爱的表情.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