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抗美援朝期间空战的一些细节想和大家探讨一下 -- yg1993

共:💬149 🌺247 🌵3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 家园 如果是因为担心中苏更深的卷入,美国的胆子还是小了一点

        50年的仁川登陆以后,麦克阿瑟为了试探苏联的态度,背着美国政府,曾经派野马战斗机袭击了苏联境内一个靠近朝鲜边境的军用机场,但是老毛子也没怎么样,只是通过外交途径提了抗议。

        那时候想要斯大林替中国两肋插刀根本不可能,所以即使美国飞机大编队轰炸中朝界河上面的桥梁,顺道被我们给炸了,老毛子和我们也只能是该干什么干什么。

        从封锁交通线的角度考虑,彻底摧毁鸭绿江铁桥可以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当然了,我们可以通过转运的方式,火车在中国境内卸下物资,用汽车运到朝鲜境内,然后再装上火车运走,但是这样运输的效率就大大降低了。

        • 家园 苏联的介入美国很早就了解

          明摆着不想和美国人明打,但是如果逼的太狠,苏联人把远东的空军都披上朝鲜军服,美国人不好下台的

          斯大林替中国两肋插刀不会,但是通过朝鲜吸引更多的美国力量,顺便借刀或者自己下黑手插美国两刀还是乐得的,尤其是美国逼得太狠,熊真挥了爪子,美国人就得吃哑巴亏了。

          炸桥是理想状态,但是建议去查查越南战争中美国炸桥的痛苦经历。没有制导武器的情况下,炸起来极为困难,而且对于美国来说,将大量重型轰炸机集中在狭小的桥梁范围,损失增大很有些得不偿失的意思。

          而且鸭绿江的情况如果不彻底摧毁桥墩,维修的难度并不太大,远不如攻击路上铁路线容易。战略轰炸也讲个效费比的。

          • 家园 越南战争中美国炸桥的痛苦经历?

            可能有误解。很多相关文章都介绍:在激光制导炸弹使用之前,杜梅大桥在反复进行的常规空中突击中被各种弹药(包括普通航弹和当时最新的“小牛”电视制导导弹)多次命中,但不过是掀起一阵烟尘,在桥上留下一个白点而已。其中,除了打一发中一发的“小牛”,“没有制导武器的”普通航弹也是有不少落在桥面上的,但是不管普通航弹也好是“小牛”也好,关键是个头太小,啃不动大桥,主要原因不是命中精度(这是制导炸弹的长项),而是弹药威力。————第一代制导炸弹全是大块头。

            • 家园 也许记错了,印象来自早年航空史研究的一篇《桥》

              炸桥应该问题不是弹药威力,当然也有关,还有就是命中位置,打在什么地方。不过小斗犬的早期型号,比如B型,貌似战斗部不到150kg,确实威力太小,似乎C就升到450kg了

            • 家园 难道只有大块头才能制导?
              • 家园 应该是考虑效费比

                把昂贵的制导头用在能确实保证摧毁效力的武器上。

                回楼下钛之翼:没打中要害——就是命中精度的为题,但在已经使用了不少对地导弹(前面错记成小斗犬了,应该是小牛)的情况下,老马很难认为这个观点能成立。至少,激光制导炸弹的命中精度不会超过同时代的对地导弹吧。

                留下一个白点和大桥轰然垮塌,这是分别使用导弹和激光制导炸弹的摧毁效果,这种差异,我认为只能是弹药个头差异所造成的。

                • 家园 命中是关键

                  当时的弹药威力基本不成问题,2000p铁炸弹威力足够

                  当时的制导武器对使用环境要求极为严格,宝石路也不是只用了一次就炸掉了桥,第一次炸桥时由于云的干扰,导致炸弹失的

                  另外当时的白眼星和小斗犬的命中也不理想. 白眼星的电视图像比较模糊, 小斗犬干脆只能由载机遥控. 所谓精度高, 只是相对于以前的轰炸模式而已

            • 家园 不是炸弹啃不动是没打中要害

              桥梁的要害是桥墩和主要的承力结构,一打中两边桥板塌下来有上千吨钢筋水泥,用吊车吊不起来必须切割运走才能重建时间耽误非常多,直接在这堆破烂上重建必须要加固而且堵塞了河道内的航运得不偿失。非制导武器落在桥板上就是掀飞一大片,可是不是要害对方重新弄点钢筋水泥就补上了。

      • 家园 米格-15的航炮威力确实大,但是瞄准具不怎么样

        一架米格-15配一门37毫米炮,二门23毫米炮,这两种炮的弹道不一致,再加上俄国的光学瞄准具性能应该比较差,射击的目标稍微远一些就很可能落空,再加上喷气式飞机的速度比二战的螺旋桨飞机要快很多,所以米格火炮威力大的优势一定程度上会被抵消。

        佩刀最开始是12.7毫米机枪,后来也换成20毫米航炮了,另外老美的瞄准具上面应该好一些,所以就火力来说应该差不多。

        米格在最大升限上有优势,比佩刀要高出几百公尺,但是米格占据高度上面的优势以后,需要向下俯冲才能开火,米格的减速性能不怎么样,这样向下一冲很容易冲过头,反而会被佩刀利用水平机动性能好的优势咬住。

        还有以前看文章,就是说米格-15很容易进入尾旋,因为这个原因损失了很多飞机。记得建国初期有一个著名民主人士的儿子,参加空军以后,训练时因为米格-15的尾旋事故牺牲了。

        • 家园 不是瞄具问题吧?

          既然你提到了弹道,那么就应该知道米格-15这种机炮布置是针对大型机而设计的,打佩刀等机自然会出现不容易打中的问题,但是打B-29的时候就完全没问题。而佩刀的火力,记得到了86F都还是12.7机枪啊。

        • 家园 还是试着回回,哈哈

          首先是关于机炮的问题,远射的问题确实存在,但是在中国飞行员这影响较小,毛子自己的飞行员骂的比较多,原因是中国飞行员基本都是靠到不能再近才开炮,没办法,射术差。就是因为咬尾困难,才需要单位时间投送更多弹药,加上MIG皮实,后期换成20毫米之后仍然可以承受比较多的攻击,而且这时候中国飞行员的技术已经提升不小,所以在对攻时候反而感觉不太明显。

          YOYO战术的打法就是一个用势能优势转换更多能量优势的打法,抢占高度在攻击中由于势能优势还可以多做一些动作消耗掉势能,这个打法的也就是利用了MIG减速性能不如佩刀,所以不光有高YOYO还有低YOYO

          MIG后来增加翼刀面积,就是为了对抗比较严重的翼尖失速问题,而且改出据说很困难,貌似需要推杆,这对于菜鸟来说难以适应,损失却是比较大

    • 家园 太想当然了

      不是很懂,尝试回答几个

      1。美空军和中国空军的规模差的都不是一个数量级。

      3。空军已经拼命了。实力相差悬殊,没办法。抗日的时候连日本鬼子的土炮楼都没办法呢。所以后来拼命发展重工业。要还像以前连枪炮都造不了,美帝一样想什么时候来炸就什么时候来炸。

      4。交通线主要在沿海地带,那时候飞机航程还短,当然靠近些好。那时候空军刚组建,数量也严重不足。能保米格走廊就不错了。朝鲜东海岸又不是交通线,又不是主战场,都是群山环绕,争什么阿。

      5。空军刚组建,制空能力能好到那里去。

      6。鸭绿江的都不知道炸了多少次了吧。铁路也是炸了修,修了炸。图们江上的桥梁有多大用。朝鲜也就沿海有点平地。主要物资还是从丹东走。

      7。米格15对F-86可不吃亏。苏联综合国力不如美国,军事实力可不弱。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