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汉书西域传国家地理位置图解(一) -- 泉畔人家

共:💬51 🌺59 🌵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不同意,1671显然不等于670,390也不等于300

            姑墨国,王治南城,去长安八千一百五十里。户二千二百,口二万四千五百, 胜兵四千五百人。姑墨侯、辅国侯、都尉、左右将、左右骑君各一人,译长二人。 东至都护治所二千二十一里,南至于阗马行十五日,北与乌孙接。出铜、铁、雌黄。东通龟兹六百七十里。

            龟兹国,王治延城,去长安七千四百八十里。户六千九百七十,口八万一千三百一十七,胜兵二万一千七十六人。大都尉丞、辅国侯、安国侯、击胡侯、却 胡都尉、击车师都尉、左右将、左右都尉、左右骑君、左右力辅君各一人,东西南北部千长各二人,却胡君三人,译长四人。南与精绝、东南与且末、西南与杅弥、北与乌孙、西与姑墨接。能铸冶,有铅。东至都护治所乌垒城三百五十里

            我们只需要分析2个里程就行了

            龟兹 长安 7480 都护 350

            姑墨 长安 8150 都护 2021

            第一,文章里说的很清楚,先是王治那里,然后去长安7480,8150,两者相差670 8150=7480+670

            第二,到都护是介绍完了整个国家情况后开始说,注意,这里龟兹350,姑墨2021,两者之差2021-350=1671 1671显然不等于670,对不对?如何解释这2个数据的差值?我个人认为,班固是用这种方式来告诉我们各个国家的领土大小,这样可以用最少的文字,包含最多的信息。古代在竹简上写字字数肯定是在能表达清楚的情况下越少越好。到长安的里程是紧跟在“王治延城”一类后边,显然是龟兹王治所到长安的距离,而东至都护跟在全国介绍后边,从1671和670的差值看,应该是边界到都护。班固这样写,实际就把龟兹大小区间暗含的告诉了我们。龟兹东西范围在1001-1671里之间。

            且末国,王治且末城,去长安六千八百二十里。户二百三十,口千六百一十,胜兵三百二十人。辅国侯、左右将、译长各一人。西北至都护治所二千二百五十八里,北接尉犁,南至小宛可三日行。有蒲陶诸果。西通精绝二千里。

            小宛国,王治扜零城,去长安七千二百一十里。户百五十,口千五十,胜兵二百人。辅国侯、左右都尉各一人。西北至都护治所二千五百五十八里,东与婼羌接,辟南不当道。

            至于这2个国家,

            且末 长安6820 都护2258

            小宛 长安7210 都护2558

            长安距离差 7210-6820=390

            都护距离差 2558-2258=300

            说明2个国家王治所相差 390里, 小宛东界到且末东界距离差就是300。这样我们可以知道,汉使走路经过的且末东西或者南北长度在0-90里之间(如果2个国家间有沙漠,古代应该没人抢夺沙漠主权的)。汉书在通过这2种不同坐标的方式(长安王治,都护边界),就可以告诉我们各个国家的大致大小。如果按您老说的都是以国道为同一参照坐标,那么这里的1671和670,390和300就无法解释了。老兄咱们还是以汉书西域传里的数字说话,而不是单纯用自己的想象下结论的好。

            • 家园 各国之间的距离是否都城之间的距离?

              是我在上贴中提出的问题。我只看到您坚持到都护治所的距离不是城市之间的距离,至于各国之间(不是指各国到长安)的距离是何种距离,尚未得到您明确的回复。

              我的看法是各国之间的距离是都城之间的距离,再根据汉书行文时的习惯(常将一国到都护治所和它周围诸国的距离在一句话中交代),推得到都护治所的距离也是城市之间的距离。

              按汉书,姑墨东至龟兹670里。姑墨和龟兹到长安的距离之差也是670。

              您也早已声明,汉书中各国到长安的距离是从各国都城算起的。

              则两国都城(姑墨南城——龟兹延城)之间的距离是670里,是没有一点疑问的。

              那就是说,龟兹的国都延城,距离龟兹国西部边界最远不超过670里。

              按您的理论,龟兹国东西长有1671里,那延城距离龟兹国的东部边界最近也在1000里靠上。

              还按您的理论,龟兹国东部边界距乌垒城为350里,则延城和乌垒城之间,距离当在1000+350 =1350里以上。请问延城在哪里呢?龟兹还是不是今天的库车?

              关键词(Tags): #大宛#道路里程
              • 家园 各国之间的距离,我现在还没有梳理出来

                等我图做的差不多了,比较有把握了再告诉您。我现在不好确定是国都到国都还是国界到国界,我现在怀疑各国之间的距离,是2种情况都有。

                至于龟兹,首先强调一点,汉代龟兹都城,未必就是在库车。龟兹古城遗迹是客观存在的,但未必就精确对应西域传里的延城。班超91年才迁移都护到龟兹。班固死于92年,龟兹古城如果是班超新建,也合理。而就西汉时期来说,龟兹畏于都护和尉犁三校尉屯田部队,延城设置在今天的阿克苏市市区的可能性也许更大。

                尉犁国,王治尉犁城,去长安六千七百五十里。至都护治所三百里

                龟兹还有一点,东通尉犁六百五十里。

                尉犁城 6750, 延城7480 7480-6750=770里。注意尉犁到都护治所是300,这个如果是边界,抛去尉犁的领土长度也不会太多。而且从尉犁到龟兹,未必就走都护。当时塔里木河水流大,沿着河走不需要去都护。

                在这里,因为单凭西域传无法确定汉代龟兹都城延城就在库车的。我猜测,单从西域传里边的里程来看,从尉犁往西,沿着塔里木河,经过沙雅县的“汉人渠”灌溉区。在今天全新的阿拉尔市附近的黄沙下边,才埋藏着真正的延城。示意图如下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我们现在的许多结论,在新的考古证据出现后,也许是需要做调整的。

                外链出处

                阿拉尔市-阿拉尔古墓葬群

                在人们印象中,只有几十年屯垦历史的阿拉尔市历史上曾是万古荒原,然而,近期在阿拉尔挖掘出的两千年前的古墓葬群,推翻了人们的这种印象:“古墓葬群地处距阿拉尔市120公里处茫茫沙漠中的一片干枯胡杨林中,墓葬附近还发现有古时的羊圈和一些羊粪。墓中棺材均无底无盖,成年男女合葬,并且按女上男下方式下葬。”

                据西域文化研究所所长廖肇羽介绍说,这可能是萨满教的一种墓葬方式,萨满教是信仰图腾鬼神的一种原始宗教,形成时间早于佛教等三大宗教。更奇的是,墓中的古尸虽然年代不同,但一律头发金黄,颧骨高耸,脸型狭长,呈现出欧罗巴人种的特征,这证明在公元前,古代中亚各族不断在此往来。这一发现把阿拉尔区域人类活动的历史上溯到2000年前,使阿拉尔这一新兴的屯垦城市从此拥有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外链出处

                龟兹水利事业发达,有西域历史上著名的灌溉工程“汉人渠”。1930年,黄文弼到新疆进行考古调查(注:黄文弼:《新疆考古发掘报告》(1957-1958),第54-118页。),曾在龟兹国的沙雅和新和两县发现多处汉唐屯田遗迹和古城遗址。在沙雅县,有“长达二百华里之古渠……在渠旁及遗址中,曾觅出汉代五铢钱及陶片”。这条古渠位于古城之东北,维吾尔语称为黑太也拉克,即汉人渠。“汉人渠”长二百多米,宽八米,深三米。在古渠旁的羊达克沁古城遗址,曾采集到唐代钱币。说明从西汉至唐朝,该渠一直被利用。

                • 家园 放在阿克苏还是不符合汉书

                  按照您的看法,龟兹国都到乌垒的距离应在1351-2691汉里之间,计算如下:

                  1671+350-670=1351里(这时姑墨王城在姑龟两国的国界上)

                  1671+350+670=2691里(这时龟兹王城在姑龟两国的国界上)

                  乌垒在今轮台县策大雅,距今轮台县城约50km,沿314国道,从轮台到阿克苏是377km(314国道在轮台的公里牌是636km,在阿克苏是1013km,1013-636=377)。那么从策大雅到阿克苏,总里程是377+50=427km.

                  按您所说的汉里公里进行折合

                  我认为1汉里折合 0.85-1.1 里之间(今天的里)

                  427km应该在776-1005汉里之间。

                  这与由汉书计算出的里程范围(1351-2691汉里)差距过大。

                  关键词(Tags): #大宛#道路里程
                  • 家园 不明白您老咋算出来的。

                    龟兹东界到都护350, 姑墨东界到都护2021,那么龟兹东西最长就是2021-350=1671。 您为什么要把670做加减?670的坐标都是长安,以国都为坐标。都护我说了,是以边界为坐标。

                    龟兹东西最大值1671,如果边界地区有沙漠,那么很可能比1671要小很多。如果姑墨在今天巴楚县地区那? 从巴楚到策大雅乡,公里里程669公里。这669公里,可以对应2021,而且古代应该是沿着塔里木河走,这样道路要曲折一些。或者姑墨比今天巴楚往西几十公里,那么当时路程可能就是800-1000公里了。

                    • 家园 抱歉,延城到乌垒的上限算错了,修正如下

                      先说明一下,延城到乌垒距离上限计算错误并不影响上贴结论,起作用的是下限。

                      修正后的结论如下:

                      按照您的看法,龟兹国都延城到乌垒的距离应在1351-2021汉里之间。而阿克苏(您认为的龟兹都城所在)距策大雅(乌垒)只有427km(约1000汉里),和您所认为的延城-乌垒距离的下限1351汉里,仍然相差约350汉里。所以,把龟兹放在阿克苏,仍不能符合汉书。

                      计算如下:

                      按照您的理论,有如下数据(姑墨、龟兹和乌垒都城均在大路上):

                      1)姑墨都城——龟兹都城:670汉里

                      2)姑墨龟兹边界——乌垒:2021汉里

                      3)龟兹乌垒边界——乌垒:350汉里

                      由1)可以推出:A)龟兹都城距姑墨龟兹边界的距离,在0-670汉里之间。

                      由2)和3)可以推出:B)龟兹的东西长,沿着大路的里程,是1671汉里。

                      由3)、A)和B)可以推出,龟兹都城距乌垒的里程

                      下限是:1671+350-670=1351里(这时姑墨王城在姑龟两国的国界上)

                      上限是:1671+350=2021里(这时龟兹王城在姑龟两国的国界上)

                      从策大雅(乌垒)到阿克苏,314国道总里程是377+50=427km,427km折成汉里,在776-1005汉里之间(按您所说1汉里=0.85-1.1里进行折合)。即使取上限1005汉里,仍与您所认为的龟兹都城距乌垒的里程下限1351汉里,相差346汉里。所以,把龟兹放在阿克苏,仍与汉书不符合。

                      ---------------------------------------

                      另外我想说明的一点事,汉书所载为道路里程,应是沿贯穿姑墨、龟兹和乌垒都城的东西大道里程而言的。这条道路和现在314国道应相去不远。汉书所载里程,就是走大路所得里程,绝不是汉使一时兴起,跑到沙漠里逛上三圈再出来得出来的。看图即知,这条大路即使不是当时的最短里程,和最短里程也相差不远。

                      至于您说,

                      而且古代应该是沿着塔里木河走,这样道路要曲折一些
                      请问古代是沿着塔里木河走的证据有哪些?

                      ---------------------------

                      您说过:

                      到长安的里程是紧跟在“王治延城”一类后边,显然是龟兹王治所到长安的距离,而东至都护跟在全国介绍后边,从1671和670的差值看,应该是边界到都护。班固这样写,实际就把龟兹大小区间暗含的告诉了我们。龟兹东西范围在1001-1671里之间。

                      我认为这个1001汉里有问题。如果龟兹的东西范围在1001汉里,请问,在到都护治所的距离是从边界算起的前提下,姑墨到都护治所的距离,如何才能达到2021汉里?

                      关键词(Tags): #大宛#道路里程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